民謠音樂節搭平臺,灰湯飛鴨熟食成品受熱捧
「煮熟的鴨子」這回真的要「飛」了
長沙晚報10月5日訊(全媒體記者 賀文兵) 「在連續三個晚上的民謠音樂節上,我們精心製作的100多隻熟食飛鴨成品被品嘗一光,雖然是免費品嘗,但這100多隻熟食飛鴨換來了15000多隻的銷售量,這其中包括100多戶貧困戶散養的8000多隻灰湯飛鴨。」5日,寧鄉市灰湯鎮養鴨大戶張文初開心地告訴記者,以後只要灰湯辦節會,他將力爭讓灰湯飛鴨走上節會平臺,帶領養鴨農戶一起,利用節會平臺讓灰湯飛鴨飛得更高更遠。
張文初是灰湯鎮洞庭村人,今年35歲的他是一名有著16年黨齡的黨員。2018年初,在外經商的張文初帶著積累的100多萬元,返鄉創業餵養灰湯飛鴨,並註冊了「桑佳」商標。
10月2日晚,「花好月圓 相約灰湯」2020灰湯溫泉民謠音樂節盛大開幕,吸引來八方遊客。在民謠音樂會入場的一側,灰湯扶貧產品展銷攤位一字排開。「灰湯飛鴨既不像水鴨也不像洋鴨,這種鴨子是通過傳統保種培殖出來的品種,因含有野性血緣具有好鬥性,鴨子能飛10多米高300多米遠,所以鴨肉緊緻鮮嫩,味甜脂肪少,特別好吃……」張文初不厭其煩地向「圍觀」的遊客推介灰湯飛鴨。
記者在灰湯民謠音樂節現場採訪時看到,當地扶貧產品展銷攤位上有手工紅薯粉、土花豬肉、土雞蛋、幹筍片等30多個品種,當地農戶和種植養殖企業將自家的拿手美食搬到了民謠音樂節的現場,「美食一條街」讓遊客大飽口福。張文初別出心裁布展的「灰湯飛鴨」展位特別顯眼且圍滿了遊客,有的免費品嘗香味撲鼻的鴨脖、鴨架、鴨肉等產品,有的刷微信支付寶購買,有的在和張文初交換名片。
「10月4日,老家在灰湯洞庭村、這次回鄉過節的東莞市某大型超市劉老闆與我籤訂了5000隻熟食灰湯飛鴨的訂購合同。」張文初告訴記者,在民謠音樂節會上,他結識了20多位在外創業經商的家鄉老闆,籤訂了15000多隻灰湯飛鴨銷售協議。「這樣的音樂節舉辦得好,對我們本地的扶貧產品是一個很好的推介機會。」嘗到了甜頭的張文初表示,隨著灰湯旅遊業態的不斷豐富,「灰湯飛鴨」未來的前景將更加廣闊。據了解,以「桑佳」灰湯飛鴨為原材料的醬板鴨、滷鴨、風乾鴨等深加工系列產品正在開發中,上市後將在線上線下渠道全面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