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地攤經濟非常火熱,各地都紛紛鼓勵大家擺地攤趕夜市,有些城市甚至直接給城市管理部門下發任務,比如每個城管要發展三個擺地攤的。
在地攤經濟放開之後,很多人也是紛紛加入到了地攤大軍當中,不管是全職的人士還是兼職人士,只要有時間,大家都紛紛在路邊擺起了各式各樣的攤鋪。
而地攤經濟的發展直接受到影響的將是各地的門面房,畢竟地攤經濟不用交房租,只需要有一個簡單的架子,甚至連架子都不用,只需要一塊布,然後找一個地方擺東西就行了。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對門面房的需求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很多地方的門面房租金也開始出現下降。
對此,很多人都認為在地攤經濟推出之後,大家對門面房的需求下降了,門面房的租金跟著下降,對應的商鋪的價格也有可能出現下降,那麼未來房價有沒有也可能跟著下降呢?
我覺得短期之內地攤經濟的發展確實會對部分商鋪的價格帶來一定的影響,一旦大家對商鋪的需求下降了,那麼商鋪的銷售價格自然也會跟著下降。
但就商品房住宅而言,我認為住宅的價格表現跟擺地攤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我國樓市有一個定律,就是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
按照這個定律,短期之內房價會不會上漲跟我國的金融政策有很大的關係,最近一段時間因為受到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國央行通過定向降準,公開市場操作等方式向市場釋放了較多的流動性。
在市場資金變多之後,無論是資金成本還是申請貸款的門檻都有所降低,在這種背景之下那些處於觀望狀態的購房人群也紛紛入市。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看到有部分城市的房價是出現上漲的,其中最典型的一個城市就是南京,比如從3月份到現在南京的房價已經上漲了4%以上。
但從長期來看,我認為我國大部分城市房價都缺乏上漲的動力,這裡面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城鎮化放緩
過去十幾年我國各地房價之所以出現快速上漲,這裡面跟城鎮化快速發展有很大的關係,過去十幾年,我國每年新增的城鎮人口都在1000萬到2000萬之間。
新增城鎮人口直接增加了商品房的市場需求,所以在需求增加的情況下,商品房的價格也是不斷的往上漲。
但是未來我國的城鎮化發展速度和城鎮化發展方向都有可能出現變化,一方面是城鎮化的速度會有所降速,另一方面未來我國城鎮化的發展方向將以小城鎮為主,而不是讓大量的人口向大中城市集中。
在這種背景之下,大中城市的人口淨流入就會減少,對應的市場的剛需人群也會跟著減少。
第二、樓市逐漸飽和。
過去幾十年,我國很多城市都蓋了各種各樣樓盤,目前很多城市的樓盤存量已經超過了市場的需求,有很多城市的房子空置率都達到了20%甚至更高的水平。
而在房子空置率這麼高的前提下,目前很多城市仍然不斷的在新建各種樓盤,所以預計未來很多城市的房子供應量會越來越多,當市場的房子供應量變多了,那房價自然就漲不動了,甚至有可能出現下降。
第三、剛需人群的減少。
我國的人口紅利是助推房價上漲的一個客觀因素,但是隨著我國人口出生率的不斷下降,再加上代際之間的房產繼承問題,未來我國剛需人群將會越來越少。
在市場上房子越來越多,而需求人數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房價肯定是漲不動的。
所以從長遠來說,我國大部分城市的房價都有可能處於停滯,甚至出現下滑的情況,這種趨勢不會因為地攤經濟或者其他方面而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