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川渝君
今日,川渝君陪妻子出門辦事,恰好途經尚未交房的地鐵口鋪面。
妻子發問:最近地攤經濟興起,似乎人人都可以擺地攤,會不會影響我們鋪面未來的租金呢?
還別說,這真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那麼,地攤經濟與商鋪租金到底是什麼邏輯關係呢?對未來房價會有影響嗎?是漲還是跌呢?
01全民擺攤,商鋪生意會受影響,租金下跌
川渝君辦公樓下有一家小麵館,面積十來平方米,除了麵食,老闆順帶賣包子饅頭稀飯豆漿,生意火爆,早上買包子饅頭得排隊(其實,中午飯點吃飯等得更久)。
但是,年初受疫情影響,老闆歇業了。
4月底,麵館重新開張,但老闆已經換了,生意大不如以前,早上買包子饅頭,不用像以前那樣排隊了。
生意變淡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鋪子的外面多了5-6家推推車鋪子,多是賣包子、饅頭、稀飯、油條、豆漿、大餅等的,與小麵館形成同質競爭。
為了奪回生意,老闆不得不採取新的反擊措施:
一是增加主營項目,開始賣抄手和餈粑冰粉了。
二是增加桌椅,把經營面積擴展到鋪子外面,通過就餐環境(坐著吃)來反擊地攤生意。
川渝君問過老闆,經過與房東三輪協商,考慮到推推車的競爭,鋪子租金已經由原來的4200元/月降低到3600元/月了,執行期是半年,半年後租金回不回漲,到時候再說。
實際上,即便4200元/月的租金,與去年同期相比,已經降了300元/月。
在辦公樓的對面,也有幾家小餐館,早上提供稀飯、饅頭、豆漿以及冒菜等,中午則增加盒飯等。
其中一家老闆說,鋪面租金降了,以前5200元/月,現在4500元/月,降租既考慮了當下餐飲的實際行情,又考慮了地攤生意的影響。
而另外兩家表示,租金沒有變動,但老闆減免了疫情期間兩個月的房租。
在辦公樓左側更遠的一條背景街,有兩家大型中餐館,以前,這家餐館只在室內經營,但疫情開業後,開始把一些展臺擺在室外。
其中一家擺上一些包裝好的熟食,諸如燒白、粉蒸肉、滷鴨子、滷肥腸、兔子腦殼等,明碼標價,偶有路人購買,這對街對面的滷菜店構成生意衝擊。
那房租降沒降呢?老闆說,降了,具體降了多少,這是秘密!
02地攤經濟對房價有雙重影響,但十分有限
其實,地攤經濟最大的衝擊,恐怕還是那些靠夜間拉動生意的鋪面。
當下屬於夏季,白天路面太熱,真正適合地攤經濟,還是夜市,夜幕下坐著納涼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川渝君小區街對面有一個廣場,平時,多是跳廣場舞的大媽太婆。
最近,夜間的廣場邊上多了一些擺地攤的。
有賣吃的,有賣小飾品的,還有賣衣服鞋襪的。
有更一位超哥和款姐,直接開著奔馳、寶馬停在路邊,一個賣水果,一個賣鞋子。
毫無疑問,這些地攤生意的出現,必然導致大家對商鋪的需求減弱,商鋪租金下滑成為必然。
一旦商鋪租金下滑,必然降低商鋪購買者對商鋪回報的預期,這必然會傳遞到商鋪的銷售價格上,久而久之,商鋪銷售價格自然會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至於到底下跌多少,恐怕還得看大環境。
那麼,對房價(住宅)的影響呢?
川渝君認為有,但很微弱。
這種影響大致分為兩個方面:
其一,從地攤對環境的影響看,可能會拉低一些高檔樓盤的品質效應。
畢竟,對於絕大部分追求品質感的富人來說,購買高檔樓盤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追求優雅的環境,而小區周圍一旦出現地攤,或多或少會影響部分人的觀感,從而導致這部分高端房源價格微跌!
其二,從剛需樓盤的購買力看,長久的地攤經濟,可能造就部分新的購買力,有助於剛需樓盤的銷售,進而推動這部分房產價格微漲。
地攤經濟,對於富人可能沒有多大機會,但對於窮人和若是群體,卻是巨大機會。
擺地攤,最直接就是解決了窮人的就業,進而解決了生計問題。
一個窮人,他不做事,永遠不知道商機在哪裡,永遠掙不了錢。
但是,他做事,他擺地攤,說不定哪天就擺出一個大的生意經,乃至成為富人。
而這部分發了家的窮人,就有能力去買房了,自然,就對房地產做出貢獻。
03城市是個大熔爐,需要各階層協調發展
一座城市,就是一個人口的匯聚地,對底層群體應該充滿包容性。
在這座城裡,富人能夠找到商機,但底層群體也能夠找到就業機會,所有階層當協調發展。
毫無疑問,一座城市的經濟要想有大的起色,靠地攤經濟是不行的,而必須得仰仗高尖端的大項目,這些項目本身能夠為底層老百姓帶來就業,但是,不是每一個底層老百姓都能在大項目上獲得就業。
尤其在大環境不好時,城市留足空間供人擺地攤,求生存,無疑是對底層老百姓最好的幫扶。
而城市的發展和繁榮,本身離不開底層群體,有多少髒累活兒,不是底層群體去完成的?!
所以,不管你是手持商鋪坐收租金的老闆,還是坐擁豪宅享受人生的款爺(姐),請多包容地攤經濟。
地攤經濟的興起,也許會影響你們的租金回報率,可能會拉低小區四周的檔次,但這種影響對你們是微弱的,但對廣大底層群體卻是有益的,這背後,可能就是一個家庭的生計獲得解決,可能就是一個輟學的孩子重返校園,可能就是一個病危的老人獲得救治,可能就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能夠喝上溫熱的奶水……
從這個角度說,川渝君是支持城市地攤經濟的。
何況,城市管理者可以合理規範地攤,規定哪些區域可以擺地攤,哪些區域出於大家實際需求不能擺地攤,這種對城市空間和包容的重新定義,必然讓城市更加充滿溫度和人文關懷,也必將讓一座城市的生機更加彭勃。
成都最近90天二手房成交18410套?數據打架,購房者遭殃!
成都二手房降溫!5月份成交4971套,成交量下降,不到去年一半
本文由川渝樓市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