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百家號作者雪梅融化原創並發布。
今天我們要去日本的九州來一次吃貨行。日本人的縮小文化和匠人品質,總是能夠把平常的食物做得精益求精,刷新你對食材的想像,這點和我們的祖先很像,所以來到九州也一定要嘗嘗日本人做黑豬肉的手藝,雖然日本到處都有這種料理,但只有鹿兒島的黑豬肉口碑最好,當今的鹿兒島黑豬吃紅薯長大。在一代代地改良中已經是有了細膩的纖維,柔軟的口感以及肉腥味少的優點,特別的深得人心。
那麼這黑豬肉到底怎麼吃最好呢?創業於1978年的老字號餐廳黑豚料理,開創的黑豬肉火鍋,算是給我們大家交出了最滿意的答卷。說的是吃這個火鍋時湯底沸騰了之後,先將盤子中間的五花肉涮一涮,直接吃,別沾任何醬汁,來品一品豬肉天然的芬芳,然後舀一些湯到碗裡,打一個生雞蛋,攪拌一下,就是它開始涮裡脊肉,黑豬肉的肉香味就被雞蛋充分填了起來。
像這樣吃起來的時候,真是唇齒留香,而且這種先五花肉后里脊肉的吃法是這家店獨創的,所以每種套餐裡都包括這兩種肉,而且排盤擺得像花兒一樣,非常的養眼。用充分融合了肉香的湯底來涮蔬菜是再合適不過了。套餐裡配有霧島的捲心菜,南薩摩的大蔥,櫻島的小蔥,吸收了湯汁之後,每一道菜都發揮出了它的香甜,任何菜都吃完了,還有來自長崎的手幹細烏龍麵,為鍋裡的湯汁完美收官。由於是細面,吃完完全不會有吃撐的的感覺。
我去的這家老字號共有五種套餐,最高檔的套餐,包含了炸黑豬肉裡脊,黑豬肉餅,黑豬肉刺身,燉黑豬肉快等,不過實惠起見的我,還是點了最基本的套餐,裡面包括了特選黑豬肉、蔬菜、涼菜還有特製手感烏龍麵甜點等,足夠讓我大快朵頤了。所以也一定向大家推薦這家黑豬肉料理店。
當然既然到了北九州,別忘了不遠處關門大橋的對岸就是河豚之鄉,下關了。其實在中國古代,古人們就對河豚的毒性早有認識,《三都賦》《太平廣記》等傳世文獻對此都有記載,古往今來因為貪著一口吃河豚,而奔赴極樂的人還真不在少數。其中規模最大傳播最廣的段子就來自日本的九州,當年豐臣秀吉起兵遠徵朝鮮,很多武士奔赴日本九州一帶集結,許多武士途經山口縣下關一帶時,竟然紛紛因貪食河豚而喪命,吃著一口硬實的河豚。
其實對大多數北方食客而言全無概念,但按照江南的傳統,河豚就跟新茶一樣要講究個明確。而眼下這個時節正合適,再往後河豚就跟長江刀魚一樣徐娘半老了起來,嫩刺變硬,魚肉變柴,身價跟口感都開始大打折扣。所以「又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正是河豚欲上時」的春天,既然蘇東坡《惠崇春江晚景》的那句詩文早就家喻戶曉,不妨趁著春天,找豚吃去。這河豚絕對是東方食材界的神秘大逼,對於好奇心一貫很重的食客們而言,不坦誠相待這位胖魚的話,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相信每一顆味蕾都要陷入永恆的追問。而且近年來河豚經過去毒化和技術的提高,安全係數已經大大地提高了,盡可以大膽的在這一次九州之旅中品嘗。
感謝您的閱讀,我們會繼續為您提供優質的原創內容。該文章未經作者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