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經濟學家發出警告!美元已貶值10%,對美國有何負面影響?

2021-01-08 騰訊網

《金融風暴眼》系騰訊新聞聯合優質媒體,關注全球金融風暴下宏觀、資本、產經、投資圈的危與機。

本文由騰訊新聞與金十數據聯合出品,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在這場席捲全球的流動性海嘯中,投資者湧向黃金和債券這種能對抗通脹的安全資產並拋售憑空創造的流動性貨幣——比如美元,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美銀首席信息官哈特尼特。

近期,美元貶值正成為全球金融市場中最重要的事情。截至上周五(7月31日)收盤,美元指數(美指)7月跌幅為4.4%,創下過去10年來最高跌幅。那麼,美元貶值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近期美元會持續貶值?如果美元真的貶值35%,甚至50%至80%,那麼又會對美國產生什麼負面影響呢?

1.美元貶值的本質是什麼?

如果有人在6月份發出警告稱,美元將貶值35%,你可能會將信將疑。那麼,如果有人在3月份就表示,美元將貶值50%到80%,你還會相信嗎?甚至如果有人在1月份就預言,從今年開始美元將大幅貶值,你又是否會相信呢?

其實,早在今年1月7日,新債王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就曾發出警告,堅稱隨著美國雙重赤字(經常帳和預算赤字)不斷擴大、美債收益率曲線趨陡加上外國對美投資減少,美元貶值將成為未來幾年的主題,甚至可能從今年起就會看到美元大幅貶值。

然而,自1月7日起到2月20日,美指就從97上漲到近100,雖然隨後經歷了一次回調,但是到3月20日美指又飆升至102.82。在這種情況下,岡拉克的警告可能已經被投資者完全拋到腦後了。

此時,《貨幣戰爭》的作者、華爾街老兵裡卡茲(Jim Rickards)又跳出來說,未來幾年美元將貶值50%至80%在市場對美元熱情高漲的情況下,這個聲音顯然又淹沒在信息狂潮中。直到6月初,美指出現8連跌,此時耶魯大學經濟學家、摩根史坦利亞洲區前總裁羅奇(Stephen Roach)預測美元或將貶值35%的聲音,可能才開始受到重視。

從目前的行情來看,岡拉克等人無疑是很有先見之明。行情數據顯示,在今年3月份美元指數飆升至102.82這一多年高點之後,美元就已經開始走弱。截至7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美元指數已經跌近10%,7月30日還跌至93.02,為2018年5月以來最低水平。

如今美指有所反彈,但是要說企穩還為時尚早,如果真如岡拉克、裡卡茲和羅奇所預測的,那麼美元貶值的空間還很大。而令很多人想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在美指節節攀升,資金紛紛湧入美元之際,岡拉克等人卻能篤定地預測到美元將出現大幅貶值呢?

事實上,了解美元貶值的本質之後,你可能也能跟岡拉克等人一樣,提前預測到美元將貶值了。

「貨幣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馬克思曾這麼說過。也就是說,無論是美元、歐元還是人民幣,其本質就是「商品」。既然都是商品,那麼就必須遵循商品的一般規律,即其「價格」會受到供求關係的影響。

也就是說,當世界上的美元供應太多,那麼貶值就將成為必然。早在2019年10月份,美聯儲為了解決該國「美元荒」的問題,憑空創造出5400億美元;今年3月份以來,為了解決疫情下的流動性問題,美聯儲又創造出約3萬億美元。

美聯儲大手一揮,美國就多出了3.54萬億美元,這相當於2019年美國GDP的16.5%無緣無故多出這麼多美元,貶值自然成為大概率的事件。

由於美元過多帶來的貶值,這並非首次。2008年美聯儲為了擺脫危機,也曾祭出三輪QE(量化寬鬆);而每一次美聯儲降息,其實也會帶來相似的結果。不過,這一次的美元貶值,卻似乎釋放出了不同的信號。

在以往美元歷次貶值中,從來沒有人認為,美元的霸權地位將受到衝擊。然而,這一次經濟學家們卻開始認為,美元霸權將會崩盤,其中也包括預測美元將貶值35%的羅奇。他警告稱,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過度特權」時代將終結。

由此看來,此次美元貶值的本質,應該是對前期市場高估美元的修正,同時也意味著世界正在重新評估美元霸權。如羅奇所說,「特權是需要爭取的,而非理所當然的」,當美國信用實力不斷弱化,美元霸權也必將越來越難以維持。

2.為什麼美元持續貶值?

那麼,除了美聯儲大量印鈔導致美元持續貶值這個因素之外,還有哪些深層原因導致拋售美元成為「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呢?也就是說,為什麼近期美元會持續貶值呢?從目前的情況來,主要有以下3大原因。

(1)美國「雙赤字」不斷加劇

所謂的雙赤字,值得就是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簡單來說就是入不敷出。

美國的財政赤字由來已久。統計數據顯示,1980年以來的40年間,美國有36個財年出現了赤字,其中23個財年的赤字率(財政赤字佔GDP比重)還超過了3%。除了財政赤字高發之外,近2年美國的赤字率還在不斷攀升,這就成為美國主要的經濟問題之一。

因此,2019年3月美國就曾試圖在未來幾年縮減財政赤字。然而,在疫情的衝擊下,美國的財政赤字非但沒能縮減,反而還在進一步擴張。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美國的預算赤字已經達到8630億美元,超過了以往大多數財年的赤字。

與此同時,美國的貿易赤字也再次出現擴張之勢。數據顯示,雖然2019年美國的貿易出現了6年來首次下降,降幅為1.7%,但是在疫情影響下,今年3月份美國的貿易赤字又飆升至2017年5月以來最高水平……

雙赤字不斷加劇,意味著在美國政府入不敷出的同時,該國也無法通過國際貿易來賺到錢。這在美國已經成為常態,因為美國貿易赤字的歷史比財政赤字還要長——自1976年迄今,美國從來就沒能真正擺脫貿易赤字。

那麼,美國的錢都從哪裡來的呢?在過去幾十年裡,美國主要的模式是政府發債-減稅及擴大投資-刺激消費和投資-增加進口,這也是美國出現雙赤字的過程。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出口大量產品給美國之後,將獲得大量美元,於是就買入大量美債作為避險,幫助美國完成從美元到美債的閉環。

在這一模式下,美國國內並沒有多少儲蓄,這是經濟學家們越來越擔心的事情。羅奇認為,美國國內沒有儲蓄,因此只能依賴「外國人願意借錢給他們」。也就是說,當外國人不願意借錢給他們,那麼美國這一模式就將崩潰。

那麼,什麼因素會引發這種崩潰呢?羅奇認為,「美國在全球急劇減弱的領導力」將加劇美元的跌勢。因為當人們意識到,這個「全球第一」的實力並不足以支撐起美元霸權時,那麼借錢給它將不再是一種避險的手段,反而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到時將不再有人願意借錢給它了。

事實上,近期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這一點。今年3到4月間,全球累計拋售了4336億美元的美債;近期美元也遭到拋售,其深層原因跟美國雙赤字擴大恐怕不無關係。

(2)GDP暴跌令投資者失去信心

如何才能讓人們意識到,美國的經濟實力可能不足以繼續維持美元霸權地位呢?GDP無疑是最好的指標。

近期,美國商務部公布的第二季度GDP一度在全球金融市場引起軒然大波。數據顯示,二季度美國GDP環比折年率下降了32.9%,雖然好於預期,但是仍為史上「最慘」的GDP。數據出爐後,投資者加速拋售美元,導致美指跌至逾2年新低。

在美國二季度GDP公布之前,美聯儲在其議息會議上就曾表達出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會議上表達出對美國經濟復甦進度放緩的擔憂。要知道,今年6月美聯儲曾預測,2020年美國實際GDP增長中值將為-6.5%,失業率中值為9.3%。如今,美聯儲再度擔憂美國經濟復甦前景,意味著今年美國GDP萎縮程度恐怕還不只6.5%。

在該數據公布後,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還將美國「AAA」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原因是美國公共財政持續惡化、缺乏可信的財政整固計劃,導致財政赤字和債務規模過高,弱化該國的信用實力。

由於債務規模過高,GDP卻呈現萎縮狀態,惠譽對其未來的負債率(債務佔GDP比重)感到擔憂。惠譽預計,2021年美國的負債率將超過130%事實上,惠譽這個估計可能過於保守了,美國債務規模已經接近26.6萬億美元,佔2019年美國GDP的比重已經達到近124%,離130%已經不遠了。

而近期美國已經通過了又一個「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這筆錢還將通過發債來籌集,屆時美國債務規模也將增加一萬億美元。GDP萎縮,債務規模大幅上升,130%的負債率其實並不遙遠。

然而,如惠譽所說,在這一背景下,美國正在失去其傳統的信用實力,美元遭到拋售、美指持續下跌,甚至包括美國評級展望被下調,其實只是市場對美國經濟和信用實力重新定價的過程罷了。

(3)美國失去對疫情的控制

在投資者眼中,除了GDP之外,美國失去對疫情的控制似乎也成為其經濟實力下降的側面反映。

歐亞資本(Eurizon SLJ Capital Ltd)的執行長史蒂芬(Stephen Jen)近期表示,人們正迫切地等待著關於疫情得到控制的消息,這是第一位的。他還指出,對公共衛生事件的相對控制,目前已經成為投資者對貨幣押注的焦點,而美國在疫情中負面的表現並沒有反映出其經濟的基本實力。

分析認為,美國對疫情的處理方式已經成為目前推動美元走勢的主要因素了。因為人們都以為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勢必能成為全球最快控制住疫情的國家。然而,如今大西洋彼岸的歐洲都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進展,美國新冠確診病例卻還在持續惡化。

該國白宮冠狀病毒應對工作組協調員德博拉·伯克斯8月2日就表示,美國已經進入新冠疫情擴散「新階段」,目前連農村地區也同樣面臨著威脅。伯克斯表示,目前病毒正在美國廣泛傳播,像侵襲城鎮地區一樣在農村地區蔓延。

對疫情失去控制除了令投資者對其經濟實力感到失望之外,事件本身也在扼殺美國經濟增長的前景,導致美國經濟繼續處於停滯狀態。這也削弱了人們對美元的避險作用的興趣,從而導致美元萎靡不振。

富國銀行的高級經濟學家維特納(Mark Vitner)近期就表示,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不少成員已經開始對其「陽光地帶」(美國北緯37度以南地區)疫情反彈及經濟活動回落的情況感到沮喪。維特納還表示,疫情反覆凸顯美國經濟的脆弱性。

由此可見,美國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不斷擴大、GDP萎縮加上負債率飆升、以及該國失去對疫情的控制等因素,正一個接一個地「吞噬」美國的信用實力,導致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也一再下降,拋售美元自然也就成為最好的選擇。

3.美元貶值對美國有何負面影響?

那麼,自3月份以來美元已經貶值近10%,這一跌幅雖然沒有羅奇所預測的35%那麼大,與裡卡茲所預測的50%至80%的跌幅更是好得多。不過,顯然此次美元貶值,依然會對美國產生負面影響,這主要反映在以下3個方面。

其一,這將引起全球資本大轉移。

這並不難理解,當美元進入下跌通道,那就意味著將美元兌換成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將下降。例如,今天1美元能兌7元人民幣,明天可能只能對6.9元,後天只能兌6.8元……在這種預期下,投資者就會紛紛試圖搶先用美元兌換其他貨幣,這就將導致美元進一步被拋售,令美指下跌的預期得到鞏固。

投資者兌換成其他國家的貨幣之後,總不能什麼都不做吧?他們會開始將這些資金投入當地的股市中,從而促進其他國家股、債、匯等市場的上漲。美銀首席信息官哈特尼特近期就表示,分析史上幾次美元下跌後的行情可以發現,美元貶值之後,新興市場的股票、大宗商品、小盤股以及價值股的表現都會表現的非常突出。

美銀統計數據顯示,過去6周約有167億美元流入黃金基金中,這一金額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而過去12周流入債市的資金更是高達210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新興市場債券、高收益債券和投資級債券成為最主要的受益者。

也就是說,在投資者對美元的避險作用失去興趣之後,流入美國的資金將開始下降。相反,資金會開始流向黃金、大宗商品及新興市場的股票和債券中,從而引發全球資本的大轉移。

其二,美債吸引力下降,導致美國借貸成本上升。

對於美國來說,當美元走軟時,美債的吸引力也將隨著下降。這是因為,在投資者持有1000美元的美債之後,如果美元貶值10%,那麼這1000美元的美債就只值900美元了,也就是說其手中的資產將不斷縮水,因此投資者將不再願意持有大量的美債。

最近幾個月,外資對美債的持有規模整體都在下降,而美聯儲則繼續充當美債最大買家。雖然美聯儲6月份一度有所收斂,但是各國是會繼續拋售美債,還是會願意接盤,目前仍是個未知數。

可以確定的是,由於美債的吸引力下降,其價格也將隨著下降,收益率將上升,這就將都導致美國的借貸成本也持續上升。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此前的數據顯示,到2029年美債利息立即很可能從2019年的3250億美元上升到9280億美元,幾乎將增長3倍。而如果美國繼續減稅並增加支出,那麼屆時其利息很可能會超過1萬億美元。

如今,隨著美元貶值、美債吸引力下降,美債的收益率很可能會上升,這就可能會加重美國的利息負擔,甚至可能會拖美國經濟發展的「後腿」。

其三,這可能會加快全球財富逆轉。

經濟學家德隆·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曾在其著作中提到「財富逆轉」的現象。他指出,雖然同為殖民地,但是美國、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如今享受著繁榮經濟的國家,在16世紀的時候是非常貧窮的;相反,印度和墨西哥等如今較為貧窮的國家,在16世紀的時候卻享受著經濟的繁榮。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這些地方曾經發生了財富的逆轉。阿西莫格魯認為,這跟其引入的經濟制度有著重要關係。

不過,中國人常說:「窮則變,變則通」。因此,不排除北美、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等當時的窮國迫切想要進行變革,因此去思想更為開放,後來還搭上了工業革命的列車,實現了經濟騰飛;相反,印度和墨西哥等原本享受著繁榮經濟國家,並不希望進行什麼變革,因此開始落後與其他國家。

事實上,這個原理也可以用到現在的美國身上。該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已經享受了數十年的經濟繁榮,其中美元霸權也為其帶來不少的好處。如今,隨著美國信用實力下降、美元不斷貶值,美國卻不思變革,這很可能會令其步印度、墨西哥等國的後塵,最終被歷史的車輪無情拋下。

文 | 陸爍宜 題 |陳佳麗 圖 | 饒建寧 審 | 程遠

相關焦點

  • 耶魯大學經濟學家警告!世界將巨變!美元將貶值35%,大崩潰要來?
    甚至像華爾街資深預言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都多次警告稱,接下來,美元將面臨大崩潰! 而就在最近,美國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學院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也發出了類似的警告,認為美元將大幅貶值35%,最終大崩潰!
  • 岡拉克發出警告,美元或將貶值20%!日元成新避險資產
    來源:金十數據據信報網站11月17日消息,有「新債王」之稱的DoubleLine行政總裁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日前發出警告稱,預計明年年底或2022年美元將大跌。同時,16日花旗銀行(Citibank)也表示,2021年美元將貶值20%。
  • 土耳其裡拉「崩盤」對中國和全球經濟有何影響?
    8月11日,受美國對土耳其鋼鐵產品加徵關稅的影響,土耳其法定貨幣土耳其裡拉對美元匯率大幅貶值。數據顯示,美元兌土耳其裡拉匯率大幅上漲16%,盤中一度達到6.80土耳其裡拉兌1美元,振幅超過22%。被媒體稱為土耳其裡拉「崩盤」。土耳其裡拉對美元大幅下跌近14%。
  • 巴西貨幣今年貶值幅度全球第三
    華輿訊據南美僑報網報導 巴西經濟學家近日表示,截至10月底,巴西貨幣雷亞爾已成為今年全球範圍內相對於美元貶值幅度第三高的貨幣,僅次於尚比亞貨幣克瓦查(kwacha)和蘇利南元
  • 炒房團注意了:稅改後加州等美國地區房價可能跌5%-10%
    摘要:美國最大房地產行業組織的首席經濟學家預計,稅改推行後,高稅率的加州、新澤西、紐約等地房價會跌5%。穆迪首席經濟學家預計,稅改落地之初,美國高端住宅房價將跌約10%,全美至少跌3%-5%。本周四接受CNBC採訪時,美國最大的房地產行業組織——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首席經濟學家Lawrence Yun表示,稅改可能讓高稅率地區高價房屋的買家更謹慎,預計加州、新澤西、紐約和康涅迪格州的一些房價會有5%的跌幅。
  • 去年初至今人民幣對日元貶值超10% 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騰訊財經《灼見》特約作者 孫樹強(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學術財經研究員)  2018年4月以來,匯率市場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美元止跌回升,並導致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大幅貶值。2018年,阿根廷比索對美元匯率貶值超過100%,土耳其裡拉對美元貶值超過60%,南非蘭特、俄羅斯盧布、印度盧比等對美元貶值幅度在10%以上。
  • 人民幣貶值近2% 換1000美元要多花110元
    昨日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報6.2298,較上個發布日(8月10日)下調1136個基點,貶值近2%,創有史以來最大降幅。 實習生 何曉芸  揚子晚報記者 徐兢 李衝 馬燕  為何此時實施匯改新政?  釋疑  自2014年7月以來,美元一路攀升引發各國貨幣貶值,而「堅挺」的人民幣削減了我國外貿優勢,給出口帶來不利影響。
  • 外媒:美元貶值趨勢超預期?美國大規模印錢我們該怎麼辦?
    大家最近一段時間在談論錢的時候,往往都會有一個說法,錢越來越毛了,錢是真的不值錢了,這件事我們到底該怎麼看?一個外媒的報導更加說明問題。一、美元貶值超預期?據路透中文網8日消息,根據接受路透調查的多數外匯策略師,美元貶值的趨勢至少可能再持續一年,比先前預期還要久。
  • 2020美元匯率走勢預估 美元兌人民幣貶值有什麼影響?
    美元,是美國的法定貨幣,同時也是世界上流通最廣的貨幣。一直以來,美元匯率走勢會對其他國家的貨幣匯率產生影響。因此,目前輿論關注:2020年美元匯率走勢會如何?下面,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 越南貨幣貶值居民追捧美元 繁榮背後藏隱憂
    環球網記者張哲報導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2月16日消息,時下很多新興市場都在盡力遏制本幣對美元升值,以防破壞經濟穩定,而前程似錦的越南卻面臨著一個極為不同的問題:在越南盾很可能螺旋式貶值之際,越南居民卻在追捧美元。
  • 新債王:美元或在明年貶值20%
    要知道大多數時候,美股與美元屬於同漲同跌關係,但就在美股飆漲之際,美元卻被持續唱衰……新債王發出警告!2021年美元或貶值20%繼輝瑞之後,Moderna也宣布其新冠疫苗在第三期臨床試驗中的保護效率達到94.5%,這一消息提振了市場信心。周一盤中,道指最高上漲至29964.29點,創盤中歷史新高。
  • 11月巴西貨幣對美元貶值超5% 貶值幅度全球第四高
    中新網12月4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巴西風險評估機構Austin Rating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1月,巴西貨幣雷亞爾對美元貶值5.2%,貶值幅度在121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四。據報導,11月,委內瑞拉貨幣玻利瓦爾對美元貶值36.1%,貶值幅度全球最高,其次是尚比亞克瓦查(-9.3%)、智利比索(-8%)、巴西雷亞爾(-5.2%)和哥倫比亞比索(-4.2%)。2019年前11個月,雷亞爾對美元累計貶值8.3%,貶值幅度排在全球第13位,累計貶值幅度最高的是委內瑞拉玻利瓦爾(-98.3%)、阿根廷比索(-37.2%)和安哥拉寬扎(-37%)。
  • 報告:年底泰銖貶值主要受外部因素影響
    泰國中華日報10月17日訊  開泰研究中心新報告指出,美聯儲利率、油價、本區域其他幣種幣值是導致年底期間泰銖貶值的三大因素,但值得關注的是進入今年最後一個季度後,泰銖幣值和泰國政府債券收益率尤其是長期債券收益率開始出現明顯的波動。
  • 日央行更瘋狂:日元兌人民幣昨貶值達5%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日元其實是回到2008年底水平,但還是強於2008年水平,即美國雷曼倒閉前,反映了主要發達國家已全部走上印鈔的道路影響之中國經濟 中長期對人民幣匯率沒有大影響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徵表示:近兩年歐元兌人民幣曾經短期內貶值超過20%,但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並不大,原因在於歐元不是世界第一儲備貨幣,日元更不是。歐元佔全球金融儲備資產的20%,而日元僅佔全球金融儲備資產的4%。
  •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近7月升值超10%,換10萬美元虧6.6萬人民幣
    對於此輪人民幣匯率升值,多位經濟學家普遍分析認為,一方面是由於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元指數的持續貶值。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今年人民幣有升值的壓力,但是升值幅度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他預測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會在6.4-6.6之間浮動。這種微小的增值幅度,對於出口行業和製造業來說還是可以承受的。
  • 為遏制韓元過度貶值韓國央行上半年賣出38億美元進行幹預
    據韓國央行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韓國當局淨賣出了38億美元,以幹預貨幣市場,遏制韓元的持續性跌勢,而在2018年下半年,這一數字為1.87億美元。韓國友利銀行經濟學家Min Gyeong-won表示:「現在已證實,在韓元迅速貶值的第二季度,當局一直在進行幹預。」他補充說,這些數據可能會促使海外交易員對當局的幹預更加謹慎,從而減少做空韓元的力度。今年上半年,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逾3.7%,導致韓元成為亞洲地區表現最差的貨幣。
  • 張明:2017年美元兌歐元匯率為何顯著貶值?
    美元匯率顯著走弱,是2017年國際金融市場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11月17日,美元指數下跌了8.5%,而美元兌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匯率則分別貶值了12.1%、6.9%、4.2%與4.5%。不難看出,美元兌歐元的貶值幅度,是美元兌主要國際貨幣之中貶值幅度最大的。為什麼2017年美元兌歐元匯率會呈現出顯著貶值的態勢呢?
  •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近7月升值超10%,換10萬美元虧6.6萬...
    對於此輪人民幣匯率升值,多位經濟學家普遍分析認為,一方面是由於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元指數的持續貶值。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今年人民幣有升值的壓力,但是升值幅度在一個可控的範圍內。他預測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會在6.4-6.6之間浮動。這種微小的增值幅度,對於出口行業和製造業來說還是可以承受的。
  • 美聯儲開動「印鈔機」,美元貶值10%!中國拋售2500億美債
    今年3月,美國推出了總額達2萬億美元的史上最大規模的刺激計劃;而目前美國國會還正就新一輪萬億美元規模的紓困計劃展開討論,料將很快推出;此外,今年以來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已經擴大了逾3萬億美元……美聯儲開動"印鈔機"正給市場帶來一系列問題,而這又將如何影響我國經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在接受《澎湃新聞》的採訪時就做出了解答。
  • 人民幣匯率大漲400個點,對股市有何影響?美元大跌風險?
    謝亞軒認為,美元指數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具有相關性,美元回落的過程就是人民幣兌美元上升的過程。中期來看,人民幣對美元會回到接近前期高點6.0左右的位置,也就是到2021年底會比目前水平高出10%左右。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漫江表示,中美兩國經濟基本面差異擴大支撐人民幣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