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新界「割讓」說毫無根據

2020-12-15 觀察者網

香港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引起爭議,規劃署明天將舉行發展區諮詢會聽取市民意見。而行政長官梁振英再次澄清,新界東北的發展計劃並非是要和內地融合,呼籲市民不要將事件政治化、標籤化。

梁振英:「(將新界東北)割讓給深圳變成『雙非城』或『深圳富豪後花園』,這些說法是完全沒有事實根據的,香港人面對最大的民生問題是住屋問題,政府要解決住屋問題必須要有土地,新界東北區的土地是我們未來一段時間主要的供應來源,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夠就規劃內容的本身多點提意見。」

香港政府早在1990年展開的全港發展策略檢討中就已經提出了研究新界東北的策略性增長潛力,在2007年公布的「香港2030研究」建議開拓古洞北、粉嶺北及打鼓嶺新發展區和洪水橋新發展區,以應付長遠的房屋需求並提供就業機會。

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諮詢萬人論壇將在22日舉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目前已預留的四百億元賠償額,賠償對象將包括非原居民,並有復耕安排。」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指出,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是政府自行處理的事務,全為滿足香港市民住屋及設施需要。 

她形容計劃是正常不過的城市規劃,已諮詢多年,不存在「被規劃」或與深圳共同規劃的問題。她對外界無中生有的說法感驚訝。

陳茂波強調,新規劃非要「滅村」,將來也不會變成「深圳後花園」或「雙非富豪城」,同時不存在內地人可以免籤證來港購物。

陳茂波指出,發展新界東北的計劃,主要是為港人住屋需要和發展新市鎮。政府在第三階段的諮詢檔建議,新界東北可以容納15萬人居住,大約興建5萬個單位,公私營住房的比例為43:57,政府正研究提高發展密度,及將公營房屋包括公屋和居屋的比例上調至超過一半,但暫未有最終方案。

在搬遷賠償方面,陳茂波指出,規劃涉及搬遷的家庭及人數都較菜園村規模大,現時構思中的賠償方案,亦包括非原村民,研究的賠償方案一定與菜園村相若甚至更好。但他指,實際賠償金額,需經行政會議拍板,暫未能透露,只能說政府初步預留400多億用作賠償用。

香港文匯報社評認為,香港當局有意發展東北是正常的城市規劃程序,已諮詢多年,現時有個別人士別有用心,借題發揮,利用近期兩地市民的個別爭執事件,炒作「去中國化」議題,以政治化手段逼使當局就範。應該看到,新界東北發展潛力不容低估,只要規劃得宜,管理有法,有效疏導,有助香港進一步創造更多就業職位,帶動香港整體經濟。這一對香港整體有利的發展規劃,不應受到政治化的幹擾。

(綜合鳳凰衛視,香港《文匯報》、星島環球網、《大公報》消息)

相關焦點

  • 迫使清政府割讓香港島後,英國人為何還要九龍和新界
    許多歷史愛好者都知道這麼一個歷史「常識」——「香港是在公元1842年,被清政府割讓給英國的」。       但是,這個說法其實既對,也不對。       為什麼說這個說法又對又不對呢?因為這裡有一個概念的陷阱——「香港」。
  • 當年英國租的只有新界,其他地方都是割讓,可為何最後全都歸還了
    香港包含有香港島、新界、九龍三個地方,而這是三個地方當年都是被割讓給了英國,1842年和1860年的南京條約和別經條約分別將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割讓,而到了1898年,我們和英國籤訂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此時英國才獲得了包括新界在的區域,只不過是租借出去的,而且期限是99年。
  • 新界東北發展受困 港人反對港深融合
    新界北區區議員曾勁聰向本報表示,區內居民對發展持肯定態度,但擔心新建的住宅區會迅速被內地人「佔領」。「現在最靠近羅湖口岸的上水,幼兒園70%的兒童都是『雙非』(父母皆非香港人的小孩)。」曾勁聰說。他指出,很多受教育程度高的香港居民並不是歧視「雙非」,但當自己的小孩學位被搶佔,被迫跨區尋找學位時,會有很強烈的不公平感。
  • 香港開發新界為何這麼難?(香港在線)
    (資料照片)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6月17日表示,為增加住宅單位,香港新界的村子「不可能不拆」。上周五,抗議新界拆遷的示威者在香港立法會上演了史無前例的暴力衝擊事件。新界發展計劃在上屆特區政府手中通過,近來,這一計劃遭遇巨大阻力。
  • 立法會遇暴力衝擊 香港開發新界為何這麼難?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6月17日表示,為增加住宅單位,香港新界的村子「不可能不拆」。上周五,抗議新界拆遷的示威者在香港立法會上演了史無前例的暴力衝擊事件。  「專制」的港英政府離開後,新界開發變成了燙手山芋。近年環保組織、居民開始出來抗議,如今教育界和反對派也加入其中,抗議浪潮越滾越大。  新界地近深圳。自1990年代末開始,剛剛誕生的香港特區政府就展開「新界東北規劃及發展研究」,籌劃在新界東北的古洞北、粉嶺北、打鼓嶺、洪水橋等地興建新市鎮,然而因為種種抗議聲,這一「研究」竟研究了16年。
  • 曲曲折折的香港回歸,英國在籤訂合約時是租新界而不是永遠割讓?
    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前,曾與多國籤訂不平等的條約,其中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分別把香港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進行割讓,為此我們可能很多人都會有疑惑,為什麼英國在籤訂合同的時候是租新界而不是永遠割讓?
  • 香港特區政府表示將繼續推動新界東北發展計劃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14日表示,若沒有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香港的房屋供應,尤其是公共房屋供應,會更加落後於需求。他對有示威人士衝擊香港立法會大樓設施事件表示譴責。  梁振英14日見記者時說,香港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大家都有用不同的合法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包括對政府新界東北新市鎮發展計劃表達意見的自由,不應衝擊立法會,「昨晚發生的事件,是過去一連串違法事件變本加厲的一件事,因此需要強烈譴責。」  梁振英說,香港現在有超過二十萬戶的申請者正在輪候公共房屋;而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第一期的完成都要在九年後的2023年。
  • 香港新界東北區 發展規劃再引爭議
    證券時報記者 呂錦明  「香港新界東北區發展計劃」,被外界視為香港特首梁振英力爭在任內解決港人住房及土地供應的一件利器。日前,這項計劃的修訂方案再次進入港人視線,但是和上次一樣,修訂方案又一次引發爭議,主要原因是港府公布的計劃是要先進行古洞北及粉嶺北涉及333公頃土地的發展,但其中並未將位於古洞南面的粉嶺高爾夫球場納入計劃範疇。
  • 梁振英:深圳河以南可建「特區中的特區」
    候任特首梁振英近日接受東方日報採訪時指出,深圳河以南28平方公裡的土地可作為「特區中的特區」,地盡其用發展經濟,內地人和外國人均可免籤證進入。未來香港發展中心在西北面香港與深圳接壤的邊境禁區,以往扮演著防範走私、偷渡等緩衝地帶的角色,但隨著香港與內地融合,邊境禁區的政治敏感性陸續降低。香港政壇的有識之士,早就盯上了這片土地,認為是香港的一個增長點。
  • 香港回歸時,按照條約英國只需歸還新界,為何卻歸還了整個香港?
    因為英國租借的其實只有香港的九龍和新界,並不是一整個香港。根據《中英南京條約》,清朝割讓香港給英國。因此香港本島其實已經成了英國領土,後來英國租借的只是九龍和新界,按照租借條約,其實英國在1997年只需要歸還九龍和新界就可以了,香港本島其實還是法律上的英國領土。對此,很多人會又疑惑。為什麼英國要租新界而不是永久割讓呢!
  • 梁振英出席港觀塘地區論壇 稱「雙辣招」非完美但有效
    人民網8月19日電 據香港大公網報導,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下午到觀塘出席地區論壇時表示,房屋問題是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在實施雙辣招後,香港樓市整體亢奮氣氛已經冷卻,樓價不理性上升亦被壓止,強調「雙辣招」是有效的。
  • 梁振英勉勵香港學生走出課室:面前有更多「新跑道」
    當年發起該項活動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日前出席實習計劃啟動禮時表示,希望為區內青少年提供更多發展的機會。雖然元朗天水圍已改善了很多,但他勉勵學生要「走出課室、走出天水圍」,甚至「走出香港」,因為在學生面前有更多「新跑道」。由香港專業聯盟及新界校長會聯合主辦的「元朗區中學生暑期見習計劃」,今年已是10周年。
  • > 新界
    ,最新新界信息,新界的最近新聞資訊,新界是什麼,新界專題,土地資源網為您詳細報導。這一系列動作,確定了今日香港的轄區範圍(香港島、九龍、新界);根據《北京條約》的附圖,大致就是在昂船洲島最... ...1860年及1898年,英國又從清政府手中割讓了九龍
  • 梁振英:香港將儘快成立「大嶼山拓展處」 推出大嶼山發展藍圖
    新華社香港1月13日電(記者牛琪)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13日表示,特區政府將於今年上半年諮詢公眾,然後推出大嶼山發展藍圖,為相關項目提供參考實施時間表。政府將儘快成立「大嶼山拓展處」,專責有關工作。梁振英當日在香港特區立法會發表2016年施政報告時說,「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已向其呈交工作報告,建議大嶼山北岸發展為一條經濟及房屋走廊,人口主要在東湧和小蠔灣,而產業發展,包括商業、旅遊及康樂,則分布在機場、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東湧東及欣澳填海區。東北部分則為休閒及娛樂用途。
  • 「香港特首」梁振英:我不是共產黨員
    「紅」人梁振英  即將58歲的梁振英,出身於貧寒的警察家庭,非官非富。能有今日的鎂光環繞,背後端的是無數艱辛。  少年的他與全家擠在公家宿舍,必須與其他10戶人家共享廁所。為了貼補家用,梁振英每日放學回家便與母親一起折塑料花,每個月能賺個300塊錢。
  • 中國收回此地時,此國的人大叫:這地是永久割讓,中國人不講信用
    1842年,清政府與英國籤訂《南京條約》(原名稱《江寧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 1860年,中英籤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籤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俗稱「新界租約」,強行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區,以及200多個大小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 1997年,英國為何歸還了整個香港,而不是按照條約只歸還新界?
    但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香港分成三個部分,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分別割讓了香港島和九龍,請注意這是割讓給英國的。至於新界則是在1898年,中英籤訂條約,租給了英國99年。其實當年英國是想徹底佔領香港的,也就是強迫中國政府割讓新界,但是被其他列強制止了。因為當時列強們為了避免內部摩擦,都選擇了租界這一兩全其美的辦法。1997年,租界條約到期,中英兩國就此事展開了磋商。
  • 【大家】1980年代的香港新界期望
    其實,香港自割讓英國以來,百多年間無時無刻不面對「前途問題」。數數看,太平天國如是,民國成立如是,二戰結束時如是,六七暴動時如是……每個關鍵時刻,都有可能決定這座城市的去向。於是,終於輪到「九七大限」。在英國人剛剛來到香港的時候,花了很多心思來處理香港的「前途問題」。而對戀土的中國人來說,「前途」者,最重要的當屬土地。
  • 歷史 | 香港新界的殖民血淚
    二戰前的香港殖民地政府,使用武力的情況遠少於其他殖民地,但新界鄉民卻在英人租借新界後隨即受到英軍鎮壓。一八九九年三月,新界鄉民開始組織抗拒英人管治的行動。至四月,時任港督卜力(Henry Blake)認為鄉民因誤會引起騷動和不滿,只須向他們澄清便能使其迷途知返。然而,卜力並不知道在半世紀前割讓香港島之初,這些新界鄉民已受過殖民管治的剝削和不公平對待。
  • 晚清政府是將香港租借給還是割讓給英國?英國給了多少租金?
    晚清政府是將香港租借給還是割讓給英國?英國給了多少租金?1997年,離開大陸整整99年的香港終於回歸到祖國的懷抱!回顧往昔,1840年前後,香港島還是我國沿海地區的一所荒島。這片島上居住著一些漁民,才3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