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引起爭議,規劃署明天將舉行發展區諮詢會聽取市民意見。而行政長官梁振英再次澄清,新界東北的發展計劃並非是要和內地融合,呼籲市民不要將事件政治化、標籤化。
梁振英:「(將新界東北)割讓給深圳變成『雙非城』或『深圳富豪後花園』,這些說法是完全沒有事實根據的,香港人面對最大的民生問題是住屋問題,政府要解決住屋問題必須要有土地,新界東北區的土地是我們未來一段時間主要的供應來源,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夠就規劃內容的本身多點提意見。」
香港政府早在1990年展開的全港發展策略檢討中就已經提出了研究新界東北的策略性增長潛力,在2007年公布的「香港2030研究」建議開拓古洞北、粉嶺北及打鼓嶺新發展區和洪水橋新發展區,以應付長遠的房屋需求並提供就業機會。
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諮詢萬人論壇將在22日舉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目前已預留的四百億元賠償額,賠償對象將包括非原居民,並有復耕安排。」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指出,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是政府自行處理的事務,全為滿足香港市民住屋及設施需要。
她形容計劃是正常不過的城市規劃,已諮詢多年,不存在「被規劃」或與深圳共同規劃的問題。她對外界無中生有的說法感驚訝。
陳茂波強調,新規劃非要「滅村」,將來也不會變成「深圳後花園」或「雙非富豪城」,同時不存在內地人可以免籤證來港購物。
陳茂波指出,發展新界東北的計劃,主要是為港人住屋需要和發展新市鎮。政府在第三階段的諮詢檔建議,新界東北可以容納15萬人居住,大約興建5萬個單位,公私營住房的比例為43:57,政府正研究提高發展密度,及將公營房屋包括公屋和居屋的比例上調至超過一半,但暫未有最終方案。
在搬遷賠償方面,陳茂波指出,規劃涉及搬遷的家庭及人數都較菜園村規模大,現時構思中的賠償方案,亦包括非原村民,研究的賠償方案一定與菜園村相若甚至更好。但他指,實際賠償金額,需經行政會議拍板,暫未能透露,只能說政府初步預留400多億用作賠償用。
香港文匯報社評認為,香港當局有意發展東北是正常的城市規劃程序,已諮詢多年,現時有個別人士別有用心,借題發揮,利用近期兩地市民的個別爭執事件,炒作「去中國化」議題,以政治化手段逼使當局就範。應該看到,新界東北發展潛力不容低估,只要規劃得宜,管理有法,有效疏導,有助香港進一步創造更多就業職位,帶動香港整體經濟。這一對香港整體有利的發展規劃,不應受到政治化的幹擾。
(綜合鳳凰衛視,香港《文匯報》、星島環球網、《大公報》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