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面要求
貯存場所地面須作硬化處理,以混凝土、磚、或經過防止腐化處理的鋼材料進行建設 , 地面塗至少 2mm 高的環氧樹脂,以防止滲漏和腐蝕。存放液體性危險廢物的貯存場所必須設計導流槽和收集井。場所應有雨棚、圍堰或圍牆。場所需要密閉且有通風口。
1、地面建設剖面圖:
2、導流槽和收集井建設剖面圖:
導流槽和收集井效果圖:
3、危廢庫的面積大小根據各企業產生的危廢數量確定,一般根據環評要求建設。
4、危廢庫內四周如果不是水泥牆(主要指彩鋼房搭建的危廢貯存庫)時,四周要做高 50cm ,寬 12cm 的圍堰(門口處圍堰根據企業情況,可以降低高度,以便於搬運廢油桶出入庫),並用水泥抹好。
二、標識標誌
1、 危險廢物信息公開欄
填寫說明:
危險廢物產生單位
(1)危險廢物產生規模:分為1噸/年以下、1(含)-10噸/年、10(含)-100噸/年、100(含)-500噸/年、500(含)-1000噸/年、1000噸/年及以上共六個等級。
(2)貯存設施數量:倉庫×處,儲罐×處。倉庫包括企業所有貯存危險廢物的全封閉式倉庫、圍牆或防護柵欄隔離區域,儲罐包括企業所有貯存危險廢物的儲罐、貯槽等。
(3)貯存設施建築面積(容積):倉庫×平方米,儲罐×升。倉庫面積指企業所有貯存危險廢物的全封閉式倉庫、圍牆或防護柵欄隔離區域等建築面積之和,以平方米計;儲罐容積指企業所有貯存危險廢物的儲罐、貯槽等容積之和,以升計。
(4)廠區平面示意圖:繪製廠區建築平面示意圖,突出顯示廠區每一處危險廢物貯存設施在廠區的相對位置。
(5)危廢名稱:列出企業實際產生的所有危險廢物名稱。
(6)危廢代碼:危險廢物對應的八位碼。
(7)環評批文:公開企業實際產生危險廢物的環評情況。已取得環評批覆的填寫批覆文號,未取得環評批覆的填「無」。
(8)產生來源:指危險廢物產生環節或產生工序。
(9)環境汙染防治措施:根據全封閉式倉庫、圍牆或防護柵欄隔離區域、儲罐、貯槽等設施貯存的危險廢物種類和危險特性,確定需採取的汙染防治措施,包括防風、防雨、防曬、防雷、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洩露液體收集、廢氣收集導出及淨化處理等。
2、貯存設施警示標誌牌
填寫說明:
2.1貯存設施外部警示標誌牌
包括平面固定式貯存設施警示標誌牌和立式固定式貯存設施警示標誌牌。
(1)貯存設施編號:用「(第×-×號)」表示,第一個「×」指企業貯存設施總數,第二個「×」指本設施順序號。
(2)本設施環評批文:貯存設施已通過環評的,填寫環評批覆文號;未通過環評的,填寫「無」。
(3)本設施建築面積(容積):貯存設施建築面積(容積),全封閉式倉庫、圍牆或防護柵欄隔離區域等以平方米計,儲罐、貯槽等以升計。
(4)本設施環境汙染防治措施:根據設施內貯存危險廢物種類及危險特性,明確須採取的環境汙染防治措施,在對應項目前打「√」。採用立式固定式貯存設施警示牌的,直接填寫相應環境汙染防治措施。
(5)環境應急物資和設備:指為應對危險廢物洩露等突發環境事故時,配備的環境應急物資及設備。
(6)本設施貯存危險廢物清單:根據貯存危險廢物種類情況,填寫各類危險廢物名稱、危險特性(對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危險特性,包括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和感染性)、環評批文(指產生或收集此項危險廢物的項目環評批文,未取得環評批覆的,填寫「無」);企業可根據貯存種類多少,適當調整本部分的字號和間距。
2.2貯存設施內部分區警示標誌牌
(1)廢物名稱:分區警示標誌牌對應區域貯存的危險廢物名稱。
(2)廢物代碼:該分區內危險廢物代碼。
(3)主要成分:該分區內危險廢物主要有害成分名稱。
(4)危險特性:對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危險特性,包括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和感染性。
(5)環境汙染防治措施:根據分區內危險廢物種類和危險特性,確定需採取的環境汙染防治措施。
(6)環境應急物資和設備:指為應對分區內危險廢物洩露等突發環境事故時,配備的環境應急物資及設備。
3、包裝識別標籤
說明:
附件中出現的底板背景、文字、圖案、標籤顏色對應CMYK色值情況表所示。
三、危險廢物貯存設施視頻監控布設要求
效果圖
注意!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填報中的常見錯誤匯總
2020年度危險廢物管理已全面啟動申報,在審核過程中發現很多產廢單位在填報時因沒有看清填報要求或對填報要求理解有誤,導致填報內容不符合要求而被退回。我們匯總了幾個填報中的常見錯誤供大家參考:
錯誤一:基本信息
如下圖所示,部分企業碰到無法填報表一中「設施所在街道(鄉鎮)」的情況,
正確操作:在「設置」-「我的企業」-「變更單位信息」中進行填報,且只有在完成變更單位信息以後生成的管理計劃才會顯示街鎮。
錯誤二:危廢產生情況
1.產廢單位在開具聯單時經常碰到無法添加危廢的問題,主要原因是在填報危險廢物管理計劃時,表3中添加的廢物危廢類型為「次生危廢」,可以在「基礎數據」「危廢信息」中修改。
2.未填寫危廢「本年度計劃產生量」的企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填寫完整。
錯誤三:
危廢減量化計劃和措施
表4中需填寫一條以上的減少危廢產生量、危害性的計劃和措施,如採用推行清潔生產,採用清潔的能源,提供先進的設備,培育先進的技術,提高清潔的生產水平;按照相關規定建造廢物處理點,對廢水、廢氣、廢渣先自行進行處理,再集中處理等。
錯誤四:
危險廢物轉移情況
1.貯存設施名稱為存放危廢的場所名稱,如危廢存放間、危廢倉庫等,部分單位將其填寫成了存放危廢的容器。
2.要求列出本年度計劃處置的危廢種類、處置量、處置單位,三個要素需根據實際情況填寫完整。
錯誤五:
環評和自行利用處置措施
1.表6中環評名稱應為環評報告文本上的項目名稱:
2.審批文號應為環評審批意見上的文號,如:金環許[2019]17號;審批單位為環評審批意見上的發文單位,如:上海市金山區環境保護局。
錯誤六:
上年度管理計劃回顧
1.未按填報欄位完整填報
表格中要求填報上年度受到的環保檢查、環境監測、信息公開情況三大項內容,需列明檢查監測單位、檢查監測時間、檢查出的問題、整改措施、監測項目、監測結果、信息公開內容、信息公開時間、信息公開平臺等。
2.危廢比較分析
要求列明上年實際產生的危廢種類、產生量、處置量、處置單位、年末庫存量,並需將上年實際危廢情況與上年制定的管理計劃做對比分析。
編輯:環保365(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