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疫情過後馬來西亞經濟可快速復甦

2020-12-06 騰訊網

越通社8月11日消息,據各經濟學家,馬來西亞技術中心——檳城州正為推動該國新冠肺炎疫情過後的經濟快速復甦做出貢獻。

今年第一季度, 檳城州各新項目已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資金約2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2.9億元),佔馬來西亞所引進外資總額的三分之二。據該州投資促進機構,第一季度檳城州各獲批項目的投資資金比2019年第四季度增長一倍。

新加坡華僑銀行有限公司(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認定,馬來西亞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起著重要作用並從電子產品製造業初步復甦獲益。馬來西亞政府通知已開展總額達近70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一攬子計劃,佔該國GDP約20%,以減輕疫情的消極影響。然而該國失業率已增加5.3%,創1990年以來新高。

分析人士認為,馬來西亞度過疫情困難階段比東南亞任何國家更好。世界銀行預測,2020年馬來西亞經濟增長將下降3.1%,到2021年該數字將達6.9%。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0年馬來西亞經濟將下降3.8%,2021年將達6.3%.

相關焦點

  • 聖路易斯聯儲經濟學家:美國經濟或需要負利率才能實現V型復甦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美國聖路易斯聯儲日前發布的研究論文顯示,當前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對經濟復甦是有益的,但可能還不夠,要使美國經濟恢復強勁增長,可能需要負利率。聖路易斯聯儲經濟學家伊文(Yi Wen)在該論文中表示,有效政策的目標應該不僅僅是讓GDP增速恢復。
  • 著名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中國應對疫情復甦經濟的策略更有效
    著名經濟學家、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史蒂芬·S·羅奇(Stephen S Roach)近日撰文指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中,中國的危機應對措施遠比美國有效。在文章中,羅奇指出,正如中國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引領世界經濟復甦一樣,今天中國在扮演著類似的角色。在發達國家仍處於不穩定狀態時,中國疫情後的反彈勢頭正在增強。
  • 終於,美著名經濟學家也承認了,中國經濟強勁復甦,美國相形見絀
    全球疫情導致各國經濟出現不同程度萎縮,但中國在採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後,在全球率先實現經濟復甦,除第一季度經濟整體收縮了6.8%外,第二季度中國經濟開始回暖,增長3.2%,第三季度經濟增速高達4.9%。終於,美著名經濟學家也承認了,中國經濟強勁復甦,美國相形見絀。
  • 馬來西亞學者:中國-東協加強合作有助於推動疫情下世界經濟復甦
    新華社吉隆坡11月30日電(記者林昊 鬱瑋)「值此全球尋求經濟復甦之際,中國與東協的合作聯動,對帶動激活世界經濟的復甦顯得尤為重要。」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詩傑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作此表示。
  • ...東協加強合作有助於推動疫情下世界經濟復甦--訪馬來西亞新亞洲...
    新華社吉隆坡11月30日電專訪:中國-東協加強合作有助於推動疫情下世界經濟復甦--訪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詩傑 新華社記者林昊 鬱瑋 「值此全球尋求經濟復甦之際,中國與東協的合作聯動,對帶動激活世界經濟的復甦顯得尤為重要。」
  • ...疫情下世界經濟復甦——訪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詩傑
    新華社吉隆坡11月30日電 專訪:中國-東協加強合作有助於推動疫情下世界經濟復甦——訪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詩傑  新華社記者林昊 鬱瑋  「值此全球尋求經濟復甦之際,中國與東協的合作聯動,對帶動激活世界經濟的復甦顯得尤為重要。」
  • 馬來西亞財政部長:大馬經濟已走出疫情影響 開始全面復甦
    當地時間22日,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扎夫魯表示,隨著政府推出的國家經濟重建計劃和關懷人民振興經濟配套計劃的順利實施,大馬經濟已經走出了疫情影響,開始全面復甦。扎夫魯表示,國外投資者也對馬來西亞重拾信心,其中大馬城項目的重啟就是很好的例子,該計劃預計將投入1400億林吉特(約合2300億元人民幣),成為國家經濟振興的有效助力。此外,大馬經濟的疫後復甦計劃將在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得到進一步提升。
  • 亞洲經濟復甦前景面臨威脅 部分地區疫情捲土重來
    但一些亞洲國家目前正在與捲土重來的疫情做鬥爭,而且當前疫情比之前更為嚴重;即使那些此前成功遏制病毒的地區也無法倖免,例如日本、韓國和馬來西亞。日本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截至目前,日本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210744例,死亡人數達2967人。
  • 海外人士熱議中國經濟穩健運行將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傳遞出中國經濟發展清晰而鮮明的信號。海外人士認為,會議為明年經濟工作指明方向,對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全球經濟受新冠疫情衝擊而深陷衰退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穩健運行將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 土耳其經濟學家: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限
    土耳其經濟和金融專家烏魯索伊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閆偉):12日,在土耳其智庫「戰略思想研究院」(SDE)組織的有關中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專場活動上,土耳其經濟學家烏魯索伊向前來參會的土專家學者、議員、記者以及各國駐土外交官共一百餘人闡述了疫情對中國經濟可能造成的影響
  • 歐洲經濟火車頭復甦 中國成德最大出口目的地國?
    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上周表示,德國經濟已觸底,在各國紛紛解封之後,德國經濟開始出現「顯著的復甦跡象」,工業生產觸底反彈,訂單量快速攀升。德國工商總會(DIHK)總裁史威哲則表示,儘管疫情有所緩解,但德國經濟任重道遠,衰退很嚴重,擺脫危機的道路「不會像許多人在春天希望的那樣順暢」。
  • 馬來西亞:5月份失業率為5.3% 下半年或可整體復甦
    來源:央視馬來西亞:5月份失業率為5.3% 下半年或可整體復甦當地時間20日,馬來西亞公布2020年5月失業率為5.3%,較之4月份5%的失業率稍有上升。馬來西亞人力資源部部長薩拉瓦南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是旅遊業以及製造業。他說,同樣受到嚴重影響的是那些個體經營者,尤其是貿易商和個體商販。薩拉瓦南說:「 國家統計局估計今年的最高失業率將在3.5%至5.5%的範圍內。」
  • 「中國經濟持續加速復甦」
    德國之聲  中國經濟持續復甦  《德國之聲》網站12月7日發表題為《疫情後經濟反彈,中國出口大幅飆升》的報導。報導說,周一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按美元計算,11月份中國出口同比增長21.1%,為近三年來最高。  報導認為,出口激增,展現出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持續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甦。
  • 疫情擊碎美國經濟增長夢 「K型」復甦或加劇社會分化
    新華社華盛頓12月24日電 題:疫情擊碎美國經濟增長夢 「K型」復甦或加劇社會分化新華社記者許緣 高攀2020年即將結束。回首這一年,在新冠疫情衝擊下,美國經濟深陷衰退泥潭。未來,經濟復甦之路艱難坎坷。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經濟復甦或呈「K型」曲線,財富分化和社會割裂加劇。疫情阻斷了美國經濟持續擴張勢頭。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下滑5%,第二季度更大幅萎縮31.4%,是有記錄以來最大季度降幅。
  • 經濟復甦預期增強 投資者可關注「三朵金花」
    本報記者 劉慧2020年,雖然新冠肺炎疫情給投資市場帶來了諸多變數,但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最近一段時期,中國經濟復甦的預期在不斷增強。專家認為,第三到第四季度復甦會更加強勁。中國市場憑藉高增長、高利率的優勢,有望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資和資產配置資金的持續注入。
  • 北海灘疫情令雪梨經濟復甦減緩
    (圖/《澳華財經在線》) 畢馬威(KPMG)的一項建模分析顯示,新州疫情的爆發導致12月工作時間減少3400萬小時,經濟損失達32億元。
  • 獨家專訪彭博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全球V形復甦很難 但中國例外
    原標題:獨家專訪彭博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全球V形復甦很難,但中國例外 摘要 【彭博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全球V形復甦很難 但中國例外】彭博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
  • 每經專訪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2021年全球經濟大概率復甦...
    ……時至年末歲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近距離聆聽她對2021年全球經濟以及中國的經濟、出口、內需、通脹、「十四五」規劃、人民幣匯率、宏觀政策、股票市場等最新的研判。全球經濟衰退最壞的階段應該已過去最壞的階段已過,2021年復甦是全球經濟體的主旋律,這已成為共識。「我們認為明年全球各主要經濟體都會出現比較可觀的反彈,美國增長可能會接近4%,歐元區在6%左右。整體來看,我們預計全球經濟可能在今年下降3.5%,明年可能上漲6%左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明確表示。
  • 專訪:RCEP將助力東協國家實現經濟復甦——訪馬來西亞新亞洲策略...
    新華社吉隆坡7月17日電 專訪:RCEP將助力東協國家實現經濟復甦——訪馬來西亞新亞洲策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詩傑新華社記者林昊馬來西亞新亞洲策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詩傑17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有望於今年年底前籤署,這將助力消除新冠疫情對東協經濟的不利影響
  • 本輪疫情給雪梨造成32億澳元經濟損失,當地經濟復甦將減緩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圖片來自pixabay)華輿訊 據澳華財經在線報導 畢馬威(KPMG)的一項建模分析顯示,新州疫情的爆發導致12月工作時間減少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