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右玉,綠浪翻滾,山花爛漫,朝氣蓬勃的生機在這片大地上恣意流洩——
殺虎口文化旅遊項目、玉龍馬文化生態觀光牧場、右衛特色小城鎮、長城旅遊路……按照全省打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的戰略部署和全市「舉右玉龍頭、走生態之路、打長城品牌」總體思路,深入實施旅遊興縣戰略,強力推進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區建設;
完善煤炭產業煤礦綜合信息平臺建設和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工程,積極推進國電投高家堡10萬千瓦、右玉巽豐威遠鎮5萬千瓦、大唐丁家窯二期、三期共10萬千瓦等風電項目建設,加快右平電力匯集站辦理前期手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能源產業綠色轉型;
建成長期穩定的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3個,推進馬鈴薯病蟲害綠色防控1000畝、燕麥產業集群發展1萬畝種植,中草藥種植面積達到8萬畝以上,在重點養殖區域建設萬隻生態羊養殖場5個以上……持續鞏固脫貧成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堅持新建區擴面、舊城區改造和開發區建設「三區聯動」,統籌抓好生產、生態、生活「三維空間」,著力打造縣區10分鐘健身圈、10分鐘生活圈和10分鐘休閒圈;認真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梯次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汙水處理工程,加快建設宜居縣城;
深化黨和政府機構改革,推動各類機構、各種職能相互銜接、相互融合;深入推進「放管服效」改革,全力打造「六最」營商環境;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負,健全完善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徵管體制,著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黨和政府機構職能體系……
這一項項工作部署、一批批建設成果、一個個亮麗數字,無不展示著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和推動右玉縣高質量發展的驕人成績。
不斷掀起學習弘揚右玉精神新高潮,為推動右玉縣高質量發展凝聚強大合力
70年堅持不懈植樹造林,創造了黃土高原上的生態奇蹟,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範例,更孕育了右玉精神。
右玉精神是我們的寶貴財富。
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五次對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右玉精神體現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迎難而上、艱苦奮鬥,是久久為功、利在長遠。」「右玉精神是寶貴財富,一定要大力學習和弘揚。」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不負新時代使命,我市制定印發了《關於大力學習弘揚右玉精神的實施意見》。
2018年11月15日,全市支持和推動右玉縣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在右玉縣召開。會上,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支持和推動右玉縣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30條具體舉措,指導和幫助右玉縣制定了《右玉縣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推動右玉縣在全市高質量發展中更好地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2019年1月18日,中共朔州市委六屆八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大力學習和弘揚右玉精神 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決議》,對在新時代把右玉精神發揚光大,讓右玉精神在改革開放再出發中砥礪前行、大放異彩作出安排部署。
市委書記陳振亮強調,右玉精神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必須在推進全市各項工作中始終把右玉精神高高舉起,作為精神支撐和不竭動力,切實轉化為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的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更好引領帶動全市高質量發展。
滾滾長河不息向前,悠悠事件默默作證。在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道路上,我們大力學習和弘揚右玉精神:
——培育和選樹一批新時代學習和踐行右玉精神典型的楷模,評選了100位生態文明建設突出貢獻人物,其中群體3個,個人97名,在平朔會展中心隆重舉行了「平朔杯」朔州市100位生態文明建設突出貢獻人物頒獎盛典。
——深入挖掘右玉精神的時代內涵和現實意義,組織市委講師團、市委黨校、市政府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等有關部門及社會科學工作者開展了課題攻關,推出了一批有價值的理論研究成果。
——積極打造右玉精神的新平臺,與省社科院、省委黨校聯合成立「右玉精神研究院」,目前教學科研團隊的組建工作已經完成,正在籌劃與省社科院、省委黨校對接事宜。
——不斷擴大右玉精神傳播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與山西廣電影視藝術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製了電視連續劇《右玉和她的縣委書記們》,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引起了強烈反響;在右玉縣、人民日報社召開電視劇首播座談會,全面擴大右玉精神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先後邀請新華社、人民日報社、山西日報社等中央、省、市60多家新聞媒體600餘名(次)記者來朔採訪,推出940餘篇新聞作品,擴大了右玉精神的影響力,提升了朔州的對外形象。
——進一步掀起學習宣傳弘揚右玉精神的新高潮,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市委講師團、右玉縣委宣傳部配合,組建了右玉精神報告團,深入開展宣講活動。2019年2月11日,市委舉行了首場右玉精神報告會。從3月上旬,報告團深入全市各縣(市、區)和部分企業、學校等巡迴開展宣講活動,並應邀赴晉中市祁縣、陽泉市盂縣、忻州市偏關縣作了宣講報告。截至目前,共舉行了13場宣講報告會。
此外,高標準建設右玉幹部學院,全面啟動二期建設,與中央黨校黨建部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分12期組織全市2599名正科實職以上幹部到右玉幹部學院開展「學習弘揚右玉精神,加快建設塞上綠洲美麗朔州」專題輪訓,實地感悟右玉精神,不斷增強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更好地推動習近平總書記對右玉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朔州大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不斷為推動右玉縣高質量發展匯起同心圓、凝起同心力。
聚全市之智,繪藍圖謀方略,為推動右玉縣走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定位領航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從昔日「白天點油燈,黑夜沙堵門」的荒蕪到今朝「鮮花滿山坡,遍地著綠裝」的秀美,右玉縣的巨大變化,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成功範例。
綠色,是新時代發展的底色;綠色,是右玉縣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和推動右玉縣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走出一條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新路徑。
市長高鍵要求,全市上下要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把支持右玉高質量發展作為分內之事、應盡之責,多謀服務之策、多行支持之舉,加大對右玉高質量發展的支持力度,努力把窗口期變成機遇期,把機遇期變為黃金髮展期,用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業績,向全市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
完善綠色經濟體系。市委、市政府組織相關人員,全程參與、幫助右玉縣制定《右玉縣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支持右玉縣創建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爭創全域旅遊5A級景區;積極推進「三制三化」改革,理順右玉縣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區管理體制,聘任16名國內知名專家充實了智力人才庫,建立完善了「上市企業後備資源庫」,中大科技、晉西口、圖遠實業等企業正在積極申報新三板上市;把右玉縣旅遊納入全市旅遊節慶及各類宣傳推介活動中作重點宣傳推介,與安吉、塞罕壩、延安、阿克蘇等地旅遊部門建立了初步聯繫,籌備舉辦長城國際旅遊節、西口文化節、森林音樂會、世界古堡大會、民宿大會等節事活動,突出宣傳「右玉精神」「朔州綠」「長城博覽在山西、精品攬要在朔州」等旅遊品牌。
構建綠色創新體系。全市制定實施「舉右玉龍頭、走生態之路、打長城品牌」發展戰略,全力助推右玉縣全域旅遊網絡體系建設,深化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改革,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合作者,重點打造殺虎口、右衛古城、蒼頭河國家溼地公園四個龍頭景區,推動將殺虎口景區作為全省長城旅遊品牌的重要核心景區打造;深度挖掘長城古堡文化、邊塞文化、西口文化等文化資源內涵,開發以觀光旅遊為主導,攝影寫生、野外拓展為輔助的產品體系;大力發展康養、馬術、騎行、溫泉、冰雪等旅遊新業態,以玉龍集團馬業公司為載體興建集育馬、賽馬、賣馬和馴馬於一體的馬產業基地;參與指導建設右玉遊客服務中心,逐步完善旅遊道路、標識標牌、旅遊公廁、賓館酒店等公共服務體系。
建立綠色能源體系。堅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助力右玉縣完善煤炭產業煤礦綜合信息平臺建設和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改造工程,積極協調京玉電廠參與電力市場需求側供給;推進國電投高家堡10萬千瓦等風電項目建設;加快右平電力匯集站辦理前期手續,22個村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成實現併網運行;建設右玉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組織西口洋洋、晉西口、圖遠等6家企業,參加了山西品牌中華行(深圳站)活動,展出農副產品10大類共計100多個單品,參展期間達成現場訂單合計18.6萬元;把右玉供銷社電商企業列入全國供銷社電商「e」家大平臺,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銷售。
此外,匯集全市之智,全力助力右玉縣打造創新基地,積極發展會展經濟和數字經濟、創意經濟、二次元經濟等新經濟,讓綠色能源體系為右玉縣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力。
舉全市之力,確保高質量行穩致遠,為推動右玉精神在改革開放再出發中大放異彩築牢根基
市委、市政府始終堅定地認為,支持和推動右玉縣高質量發展,是大力學習和弘揚右玉精神的題中應有之義。舉全市之力,把支持和推動右玉縣高質量發展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震天的鑼鼓敲起來,歡快的秧歌扭起來。2019年2月19日,農曆正月十五,在右玉縣殺虎口風景名勝區馬營河村裡,鑼鼓聲、唱腔聲、歡笑聲……奏響了一曲曲鄉村振興的交響樂。當天,這裡正在舉辦「民俗文化鬧元宵」活動,吸引了數百名遊客。村黨支部書記朱義說,從2018年「五一」開始到現在,全村已接待了來自北京、陝西、內蒙古、太原、大同等地的遊客4萬餘人,直接帶動百姓收入40多萬元。
馬營河村只是我市全力支持和推動右玉縣實施鄉村全面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
我市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立足右玉縣實際,著力支持和推動右玉縣發展特色種養植業、綠色農產品加工業、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脫貧攻堅、精神文明創建、社會民生事業等各項重點工作,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特別是今年以來,全市上下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市、縣兩級和部門之間加強統籌協調和綜合配套,不斷增強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調性;各部門根據分管領域,積極主動爭取國家和省的支持與幫助,全力以赴支持和推動右玉縣鄉村全面振興和民生事業發展,各項工作捷報頻傳:
依託全國小雜糧基地縣優勢,創建優質雜糧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完成方案編制,創建全省有機旱作封閉示範片1個;建設苦參中藥材標準園1個,面積600畝,目前已播種完畢;爭取國家草牧業試驗試點、草原生態獎補等政策和項目資金和右玉縣傾斜,目前已落實草原禁牧獎補資金586萬元,保護草地78.1萬畝;
召開朔州市金融扶持三農發展對接會,對祥和嶺上、臣豐、圖遠、塞上綠洲、中大科技等右玉縣的龍頭企業進行金融信貸支持;將右玉縣65個貧困人口較多的非貧困村列入了2019年全市300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檔升級村,重點推進垃圾治理、汙水治理、改廁和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
右玉縣10個鄉鎮和殺虎口風景名勝區按「六傳六有」標準全部建起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同時深入開展了理論宣講,共組織宣講活動130場次,直接聽眾達1.5萬人次。市委中心組在威遠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進行了專題學習研討;
幫助右玉縣今年爭取到城市棚戶區改造專項資金766萬元;指導右玉縣基礎教育辦學模式改革完成初期規劃;加快推進右玉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縣中醫院、新城鎮衛生院門急診綜合樓、住院樓建設,配套醫療設備,提升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推動實施虎山線穿越縣城段和殺虎口段改線工程,推進線路改造工程;旅遊快速通道正在建設中……
特別是今年一季度,部署開展了新一輪全市萬名機關幹部深入貧困戶跟蹤回訪行動,共有100多家單位、1700多名幹部對右玉縣7929戶貧困戶、1600戶非貧困戶進行了跟蹤回訪,印發各類扶貧宣傳資料16000多份,研究解決各類問題50多個,收集建議30多條,推動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攻堅工作水平。
一系列穩紮穩打的實在舉措,推動著右玉縣的城鄉全面振興、民生事業步伐不斷加快,右玉縣的開放度、競爭力、吸引力不斷增強。
與此同時,作為生態系統修復的典範,支持和推動右玉縣生態文明建設仍是全市的工作重點。開展更大規模植樹造林、加快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推進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建設……從規劃到技術、到資金、到人才,市委、市政府都給予了全力幫助。
而在支持和推動右玉縣管黨治黨向縱深發展工作中,市委進一步選優配強右玉領導班子,為右玉縣增派一名縣委副書記,右玉縣委書記吳秀玲任市委常委。此外,還加強了右玉縣的幹部隊伍建設,全面提升「三基建設」水平,深入推進正風肅紀反腐工作,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進一步凝聚右玉縣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正能量,激發右玉縣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動力和熱情。
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猶長。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市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大力弘揚右玉精神,統籌支持和推動右玉縣各項工作,切實把右玉打造成為全國「兩山」理論示範區、國家全域旅遊發展樣板區、鄉村振興先行區,進而全面拓展「兩轉」基礎上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的新局面,以優異成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胡繼業 劉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