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會吃牛排麼?什麼是原切牛排、什麼是調理牛排?

2020-12-13 和訊

疫情這個長假期修煉了一身廚藝,簡單說說牛排。我個人比較挑剔但動手能力也還算可以,已經學著把牛排做出了花兒,香煎牛排、蒜煎牛排、黑胡椒紅酒牛排…不謙虛的說,自認還是有些手藝。

做出好吃的牛排不容易,在挑選優質食材上更需要做功課,畢竟根正苗紅的材料是一切美食的基礎。小小一塊牛排,講究的還挺多。前方高能,滿滿乾貨知識點,耗了寶寶不少看劇時間~

原切牛排和調理牛排。

先說牛排分類,牛排一般分兩種:原切牛排、調理牛排。

原切牛排是未經任何預處理的牛裡脊、 牛外骨等,整塊牛排部位肉切割而成的牛排。(等著你加佐料的)調理牛排是醃製入味已切片,方便油煎食用,也分靜醃調理牛排、整切調理牛排、加工調理牛排。(替你加了佐料的)

簡單說,你在配料表裡看只有牛肉就是原切牛排,其他的都算調理牛排。牛排當然也分三六九等。

澳洲牛肉,根據瘦肉裡面大理石油花分布及密度進行區分,分為M3-M12等級。

日本和牛,根據大理石花紋密度、肉質顏色、肉質彈性等,分為A1-A5等級。

當然,能夠達到評級標準的牛排都是適合食用的好牛排,等級越高油脂越豐富、吃起來越香。

2.怎麼挑到好牛排。

一看外觀,好牛排瘦肉裡面脂肪分布均勻、密集,顏色鮮紅,脂肪顏色雪白(p.s.脂肪發黃的是過了最佳食用時間的老牛)總之,顏值高的普遍品質好。再一個看產地,澳洲,北美,南美,歐洲都是牛肉的傳統產地。

(補充下:按產地分的話,國產牛種包括渤海黑牛、延邊牛、晉南牛、秦川牛、南陽牛、魯西黃牛、蒙古牛等。進口牛種包括美國安格斯牛、美國和牛;法國利木贊牛、夏洛萊牛、奧布拉克牛;瑞士西門塔爾牛;澳洲安格斯牛、澳洲和牛;日本和牛等。)

重點來了!和牛是世界上公認的頂級品種、其次是安格斯牛。Ps:懶得記的可忽略那些名詞,選自己喜歡的不出錯。

3.選優質牛排時,你沒注意的但很有用的硬指標(標準)

選好牛排其實是個技術活兒。來講講質量標準,主要分兩大類,一是牛排供應商採用的標準,一類是平臺的標準,比如說京東生鮮,他們為了反向推進供應商提供優質食材,也會制定一些準入標準。

此處為分割線!!以下內容小本本記一下,知識有點專(實在懶得記就當附錄看吧)

牛肉牛排參考標準包括:

GB 270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鮮(凍)畜、禽商品;GB/T 17238 鮮、凍分割牛肉;GB/T9960 鮮、凍四分體牛肉;GB/T 27643 牛胴體及鮮肉分割;GB/T 29392 普通肉牛上腦、眼肉、外脊、裡脊等級劃分

NY/T 676 牛肉等級規格;NY/T 3379 牛肉分級

SB/T 10379 速凍調製食品;SB/T 10482 預製肉類食品質量安全要求

GB 276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種汙染物限量;GB 771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 2805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

QB/T 5442牛排;QB/T 5443牛排質量等級

除了以上,同時參考供應商企業內控標準。

商品等級要符合以上相關對應標準,食品安全指標也一樣,如大家都關心的汙染物指標:需要符合GB2762中畜禽肉的規定。農藥殘留指標:需要符合GB2763中畜禽肉的規定。食品添加劑使用需要符合GB 2760的規定等等。

來個容易看得懂的,技術指標,商品感官應符合的要求,直接上表格:

不怎麼去超市的話線上買也挺方便的,比如在京東上直接輸入關鍵詞「原切」,搜出來的都是些品牌牛排,選自己的喜好即可。

中心思想我想說什麼呢,記住兩點:看包裝上的信息;看展示的視頻或圖片上的產品樣子。哦,還有一句,去大平臺,找品牌產品,省事兒。記得幫我點讚。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相關焦點

  • 原切牛排、重組牛排、合成牛排、調理牛排、整切牛排。是些什麼
    2020-05-27 Friday摘要:現在市面上的牛排品類繁多,叫法百樣,一不小心你都不知道你買到的是什麼。等吃到嘴裡又吃不出牛肉的感覺。前言:很早之前我只以為牛排就是牛排,也就是牛身上的肉。難道吃到嘴裡的是雞肉鴨肉之類的麼?實際上自己還是to young to simple了。慢慢的對牛肉這個行業了解後才知道這裡面的門道太多了。
  • 調理牛排、醃製牛排、靜醃牛排、整切牛排、原切牛排的區別
    我們在淘寶天貓購買牛排的時候會發現有三個類別:調理牛排、整切牛排、原切牛排,這三者有什麼區別呢?都能經常吃嗎?哪一個更好?還有經常看到的黑椒牛排、秘制牛排、兒童牛排、靜醃牛排又是什麼意思呢?有消費者問,哪種牛排能吃嗎或者能經常吃嗎?三種牛排如果是正規企業生產的,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食品,都可以吃,沒必要黑化添加劑。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選擇是什麼才做出選擇,而不是稀裡糊塗的選擇。接下來我們來看下三種牛排具體區別。
  • 牛排選擇指南:如何區分原切牛排、調理牛排、合成牛排!
    吃牛排,有人吃香就有人吃情調,雖然追求不同,但牛排也算是在人群中得到了認可。在選擇牛排時要考慮的名目繁多,一晃眼,落下了某一條,擺在你眼前盤子裡的這塊牛排可能就不是你想要的了。---- Welcome to Steak Guide ----什麼是原切牛排/調理牛排/合成牛排?原切牛排:直接從牛部位肉切下來的牛排。
  • 牛排選擇指南|如何區分原切牛排、調理牛排、合成牛排
    - 吃牛排,有人吃香就有人吃情調,雖然追求不同,但牛排也算是在人群中得到了認可。 ---- Welcome to Steak Guide ---- 什麼是原切牛排/調理牛排/合成牛排? 原切牛排:直接從牛部位肉切下來的牛排。
  • 網購如何區分原切牛排和拼接牛排
    愛吃牛排的你,如果也想趁著雙十一大量囤貨,那務必要擦亮雙眼選好品質。現在的牛排市場還是蠻複雜的,從幾塊錢到幾十上百塊錢的牛排都有,為什麼價格相差這麼多呢?這是因為牛排也有原切牛排和合成牛排之分。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下什麼是原切牛排?什麼是合成牛排?什麼是拼接牛排?
  • 買牛排怕被騙?4招教你分辨什麼是原切牛排
    大家在某寶上網購牛排,或者是在超市裡選購牛排的時候,可能都會遇到一個問題。超市牛排同樣都是牛排,咋價格差別這麼大呢?有的牛排看上去很新鮮,上面寫著原切牛排;有的牛排像是被醃製過了,標榜是調理牛排。哪個才是正宗的牛排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吧!其實市場上的牛排大致分4種,分別是:原切牛排、合成牛排、調理牛排以及合成調理牛排。具體區分方法如下:第一招:看配料表我們拿到牛排,首選要看的就是它的配料表。
  • 「兒童牛排」是什麼牛排?兒童適合吃什麼部位的原切牛排?
    所謂的「兒童牛排」這裡就不把「兒童牛排」的配料表貼出來嚇人了,但是已經買了的家長最好回去看下,相信看完後的你們會默默扔掉,或者留著自己吃……那麼兒童適合吃牛肉嗎?答案是肯定得不能再肯定的,牛肉的營養這裡就不多敘述了,總之,牛肉絕對是兒童食品當仁不讓的選擇。言歸正傳,排除掉這些所謂的「兒童牛排」,兒童適合吃什麼牛排呢?
  • 如何區分原切牛排和合成牛排?
    這是因為牛排也分為切牛排和合成牛排 原切牛排是酸殺後的牛排,直接取出切好的牛排的相應部位,不添加任何化學添加劑和食用膠,也不加調料和調理 原來切好的牛排可以清洗一下,看看肉紋的自然質感,一眼就能看出是什麼部位 味道很好,質量很高 合成牛排實際上是幾塊牛肉的組合,甚至是很多肉末,然後用可食用的口香糖等粘合劑粘合在一起
  • 厚切牛排是什麼?與原切牛排有關係嗎?
    厚切牛排是什麼?與原切牛排有關係嗎? 在購買原切牛排的時候,經常會碰到另一個名詞,那就是厚切牛排。這個厚切牛排是什麼情況呢?它是原切牛排嗎? 其實,厚切牛排是原切牛排的一種,只不過厚切牛排都比較厚,一般都在2.5cm以上,才能成為厚切牛排。
  • 這麼多年吃的都是重組牛排!如何辨別重組牛排和原切牛排
    雖然都叫牛排,但仔細一看,原切牛排和重組牛排還是很不一樣的。原切牛肉的配料表中就只有牛肉。重組牛排上白色的脂肪,分布散亂,形狀也非常規則,汁少肉乾。重組牛排是廠家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牛肉的利用率,用一些添加劑,比如說卡拉膠,使蛋白質之間形成一些聯結,將碎肉固定在一起。購買牛排的時候,可以根據產品信息來分辨重組牛肉和原切牛肉。配料表中只有牛排的自然是原切的。配料表中如果有卡拉膠這些添加劑的,或者添加大豆蛋白或者澱粉,而且工藝是調理合成的,一般就是重組牛排了。
  • 在餐廳裡吃牛排,到底要原切的還是調理的?點錯了白花錢
    牛肉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食物,是歐美國家最主要的肉類來源,在我國的消耗量同樣也非常多。而在西方,牛排是牛肉最經典的吃法,現在隨著生活的發展,我們身邊的西餐廳數量越來越多,而去西餐廳吃東西,牛排是最優先的選擇,因為西餐廳裡很多東西雖然富有特色,但是並不完全符合中國人的口味,而牛排對於國人來說,味道上也是很符合口感的。如果經常去吃牛排或者牛肉,那麼想必聽過關於牛肉的兩個詞彙,一個就是原切牛肉,一個是調理牛肉。在餐廳裡吃牛排,到底要原切的還是調理的?點錯了白花錢。
  • 原切牛排,合成牛排,整切牛排有什麼區別?哪種牛排最受群眾歡迎
    但是很多小夥伴肯定會說,我也知道牛排好,可網上這麼多牛排,原切的、整切的、合成的,還有貴的、有便宜的,種類這麼多,到底要怎麼選擇一塊好牛排呢?市面上常見的牛排一般分為原切牛排、整切牛排、合成牛排,這些詞在產品名稱上就一目了然。原切、整切和合成牛排的關係,很像平時我們說的實木板和顆粒板,原生程度不一樣。
  • 網上買牛排,選「調理」的好,還是未調理的好?不懂的牛排白吃了
    不過牛排很貴,吃一次就得幾百塊,經常吃的話一般人很難消費得起。 大家都知道,牛排分為「原切牛排」與「重組牛排」兩。,那麼對於重組牛排來說,基本沒得選擇,都是調理過的。
  • 買牛排怕被騙?學會這幾招,快速分辨是不是原切牛排
    買牛排怕被騙?學會這幾招,快速分辨是不是原切牛排!收入增加,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之後,大家開始注重了物質生活,在吃這方面就變得越來越講究了,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吃一些外國的食物,像牛排這種食物就變得非常受歡迎。西式餐廳吃牛排價格相對來說比較貴,所以很多人就會選擇一些生牛排自己在家裡做。
  • 「合成牛排」跟「原切牛排」有什麼區別?買的時候要注意這幾點
    接下來,林大大為大家解答疑惑。合成牛排和原切牛排有什麼區別?1. 不同的色澤。合成牛排的顏色一般較淺,顏色較深,看起來無光澤,而原牛排的顏色較亮,顏色較亮,看起來有光澤。2. 肉的質地不一樣。不管人造牛排有多逼真,因為它主要是由機器和卡拉膠擠壓粘合而成,所以只要稍微用力一拉,合成牛排就很容易被撕得不成樣子或者被拉出肉縫。而原切的牛排肉質緊實、結實,輕微拉伸不變形,更不會拉出縫線。通過以上三種不同可以輕鬆辨別牛排的真假。什麼是合成牛排?什麼是原切牛排?
  • 如何區分原切牛排和合成牛排?只要配料表有這三個字,都是合成的
    去西餐廳吃個牛排,怎麼也要花個一兩百塊錢,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買牛排自己在家做,好吃又實惠。但是現在的牛排市場還是挺複雜的,如果你去網上看看,從一塊錢到幾十塊錢幾百塊錢的牛排都有,為什麼價格能相差這麼多呢?這是因為牛排也有原切牛排和合成牛排之分。
  • 買牛排怕被騙?教你幾招輕鬆分辨原切牛排,別再買錯
    現在喜歡吃牛排的人是越來越多了,每到周末的時候,西餐廳總是人滿為患,上周休息的時候和閨蜜一塊去吃西餐,結果12:30到餐廳的時候就已經客滿,排隊等候了半個多小時才輪到我們,而且由於人比較多,所以就餐也是非常吵鬧,感覺並不如我想像中那麼好,之後我就再也不去西餐廳吃飯了,想吃牛排還不如自己在家裡做。
  • 什麼是膠水牛排你了解膠水牛排嗎
    什麼是膠水牛排?1月10日有媒體曝出美味的牛排竟然是碎肉加上加上一點乳白色「膠水」,揉搓後冷藏,再重新切成。一時間牛排似乎又成了一個不能吃的食物,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資料圖)「膠水牛排」筆者還是第一次聽說,從來不知道牛排還需要用到「膠水」,這聽起來都讓人怕怕的,更不用說「吃起來」到底安全不安全,所以,對於「膠水牛排」很多衝動的人們就會「喊打喊殺」了。但是,我們總還是要給「膠水牛排」一個辯解的機會,畢竟「膠水牛排」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未必說得清楚。
  • 網購牛排能放心吃嗎?哪家牛排品牌好?附京東靠譜牛排推薦
    第一個就是調理牛排或者叫醃製牛排,很多人也通俗地叫它膠水牛排、合成牛排、整形牛排。看名字就知道不是什么正經貨,但是它卻非常大火。比如某大v直播,一分鐘賣2萬份!為什麼呢?因為它打著牛排的時尚健康旗號,並且加了嫩肉粉一類十幾種甚至幾十種添加劑,如同其他垃圾食品的共同點一樣,口感還不錯(僅限於沒吃過原切牛排,吃過原切牛排,你再也吃不下醃製調理牛排了。正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我們在京東上截圖買家秀,非常嚇人,評論都是幾十萬條,很多賣家甚至還給出了味道一流、香甜可口、營養豐富的標籤!
  • 《「重組牛排」缺明確標識》後續 原切牛排去哪了
    超市內出售的牛排大致有科爾沁、恆都、大牧汗、潮香村、中和澳亞等七八個品牌,但這些品牌在售的牛排大多為醃製的冷凍調理肉。其配料表上除了「牛肉」之外,還有「水」「醬油」「調味料」及「卡拉膠」「穀氨醯胺轉氨酶」「六偏磷酸鈉」等。包裝方面大部分採用了不透明的紙盒,有一兩款是透明的塑封袋,裡面的牛排呈比較規則的圓形,切面有一些白色的紋路,但含量非常少且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