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伏羲女媧交尾圖,為何古巴比倫、印度、希臘都有類似傳說...

2020-12-12 騰訊網

女媧和伏羲作為中國神話、歷史是中最為重要的人物,其一直被中國人追奉為人文始祖,他們不僅創造出了人類,同時也開創了華夏文明。而在神話傳說中,女媧補天救萬民於水火之中,伏羲創八卦開啟人類探索宇宙與自然奧秘新徵程,可以說正是因為他們,中華文明才更具活力與生命力。

而在神話傳說中,女媧和伏羲其實是兄妹關係,由於當時的歷史因素,致使兩人成為夫妻,並以此繁衍後代。而在中國新疆出土的歷史文物《伏羲女媧交尾圖》中,女媧和伏羲都是以半人半蛇的交尾姿態,出現在後世人面前,但這樣的神話傳說,不僅僅是中國獨有,在其他古文明:古希臘、古印度、古巴比倫的傳說中,也曾有相似的事情發生。

在古希臘神話中,有兩位分別叫伊希斯和塞拉匹斯的夫妻神,同樣也是人首蛇身的姿態,並且,伊希斯在古埃及神話中,還是九柱神之一的大神,其主要是掌管魔法、生命、婚姻以及生育之神,而她的丈夫塞拉匹斯則是掌管來生與生產力的神,兩者在希臘神話傳說中,同樣孕育了人類文明。

而在古印度神話中,人首蛇身的神名叫納迦和納吉。他們是古印度佛教中的"天龍八部眾",是印度佛教的守護神之一。納迦被佛教視為泉水、井水、河流的保護神,他有著行雲布雨的神通,可以給人來帶來豐收,同時也能帶來災禍,所以在古代,印度人時常都會前去祭拜他,希望得到他的庇佑。而在印度教中,則出現了納迦和納吉交尾的形象描述,而這與中國神話中的伏羲女媧交尾十分相似,著實讓人感到驚奇。

最後在古巴比倫神話中,也有這樣的神話存在,他們分別是智慧之神恩基,以及生育女神寧瑪,他們在神話中是一對人首蛇身的兄妹,這個人設簡直和中國神話一模一樣。在傳說中,寧瑪也是通過泥土造人,創造出了人類這一物種,而他們之所以成為夫妻,則是在眾神的酒宴中,因為喝醉酒而走在了一起,並出現了交尾的神話描述。

通過以上三個古文明中的神話傳說,我們能從中發現太多的巧合,他們都是孕育人類文明的始祖,且給予人類文明重大啟蒙以及歷史貢獻。而且極為特殊的是,這幾個文明基本分隔在世界各地,文明之間也是相隔千山萬水,以當時的信息傳遞速度,基本沒有可能相互影響的可能,但古文明之間的神話傳說卻極為的相似,這實在是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伏羲女媧交尾圖,為何古巴比倫、印度、希臘都有類似傳說
    文/一度歷史觀V在如今,人類是整個生物圈最為高級的一種生物了,而關於人類的起源,比較科學的說法是達爾文的進化論,說我們的人類生命是從動物一步一步進化而來的,但是在神話角度來說,女媧和伏羲是不得不提的兩位人類始祖。而且除了他們兩個人的故事和各種傳說之外,其實在其他的三個古文明中,也有著類似的人類始祖傳說,究竟其中有什麼相似之處呢?
  • 中國古代的女媧伏羲交尾圖,印度、古巴比倫、古希臘都有同樣傳說
    說到伏羲和女媧,我們知道他們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伏羲和女媧被視為人類的祖先,創造了我們現在的文明,女媧創造了人類,然後女媧修天救人,伏羲創造了太極、八卦、人物、漁獵、婚姻等,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據傳說,洪水過後,只有兩個人,為了家庭的延續,他們不得不結婚生子,之後,我國又在新疆產生了著名的
  • 伏羲女媧亞當夏娃是夫妻又是兄妹?為何各個古文明都有類似的傳說
    伏羲女媧既是兄妹也是夫妻?為何古希臘古巴比倫埃及也有類似傳說中國上下五千年,史籍文字最早能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的原始時代,然而就遙遠的神話故事來講,如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補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衛填海等等卻是更早的史前神話時代。
  • 伏羲女媧交尾圖,竟然預言了DNA的分子結構,這僅僅是巧合嗎?
    但是,在古代科技還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一幅伏羲女媧交尾圖仿佛預言了當時的DNA分子雙螺旋結構,這僅僅是巧合嗎?出土於新疆吐魯番的伏羲女媧交尾圖,讓我們認識到了古代人們對於生殖和交配的認識,這僅僅是建立在對於性的最初啟蒙之上。從畫面中可以看出,主體的圖案是伏羲女媧的「人手蛇身」。
  • 女媧與伏羲,一個徹頭徹尾的錯誤
    關於女媧造人的傳說出現得也比較早,至少在《天問》成文之前就已經有了。《天問》有:「女媧有體,孰制匠之?」這句話暗含的意思是:既然人是女媧造的,那么女媧又是誰造的呢?但這裡也只是說女媧與其兄結為夫妻,並沒有說她的兄就是伏羲。另外,從來沒有任何一種材料記載伏羲也是「人頭蛇身」,因為伏羲不是神,而是一個上古氏族。事實上,女媧同伏羲結合是非常非常晚才出現的,而且可能同一幅畫有關,畫的名字就是《伏羲女媧交尾圖》。
  • 女媧伏羲手中的「LV」透露了驚天秘密.
    據考證該圖是在解放前,某外國探險家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墓中「發現」此圖,後來幾經周折,被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收藏,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中文版雜誌《國際社會科學》作為試刊號,以「化生萬物」為名,在首頁插圖上刊登了這幅名為《伏羲女媧交尾圖》的古畫,轟動了西方世界。。。
  • 傳說女媧是人類的創造者, 但卻發現了蹤跡, 難道確有其人?
    女媧這個名字,在先民的傳說中出現最早;但有文字記載,則以《楚辭.天問》為首。根據漢朝武梁祠的石刻畫像,女媧的形象是人首蛇身。中國最古老的一本字典《說文》裡,對女媧的註解為:古代的神聖女,化育萬物者也。 那么女媧造出了人類,那女媧又是哪裡來的呢?
  • 上古四大古神:犼、昊天、伏羲、女媧
    在我國的上古時期中,擁有著無數的神話傳說,雖說無人知道其真假,但後人卻將此作為歷史一般看待,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上古四大古神:犼、昊天、伏羲、女媧。昊天也就是我們尊敬有加的玉皇大帝,他猶如人間的皇帝,上掌36天,下轄72地,並掌管神、仙、佛、聖、人間、地府一切事務,權力無邊,有蒼穹聖主、諸天宗王之稱,被尊為玉皇至尊。昊天大帝得元始天尊秘受赤字玉文,開天執符,主承太上無極大道之法旨而含金御歷。
  • 上古傳說之女媧(探秘生命的奧秘)
    今天講上古女神之「女媧故事」女媧是華夏族傳說中的人類之母。她是一位女性天神,她畢生的功業就在於創造人類和鍊石補天。同時女媧還有一種身份就是她是上古三皇之一也是「伏羲」的妻子:為什麼這種3種身份都出現在女媧的身上為什麼呢?
  • 中國的亞當與夏娃——伏羲與女媧
    所以,西方文化中有亞當和夏娃的愛情故事,而我,當真是女媧隨便甩的泥點子嗎...... 其實大家也許不知道,在上古的另一傳說中,女神女媧也和另一位男神伏羲也被緊密聯繫在一起, 今天我們就來八卦一下女神和伏羲的感情史吧!
  • 伏羲女媧的神話傳說
    女媧山下(楊雪梅攝)黃河東岸也有座神奇的山峰,與女媧峰遙相輝映,遠遠望去像一個巨人躺在天地之間,他神色剛毅,雙目有神,從肅穆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似乎正在認真的思索著什麼,這就是傳說中開啟人類華夏文明的伏羲,時刻守護著黃河兩岸的萬千子民
  • 為何世界上都有九頭蛇的神話?
    在世界各國的古代神話中,存在著這樣的一個現象,那就是絕大多數民族的神話中,都有蛇的出場,而且蛇扮演的角色,往往具備著很強的能力:比如中國神話中,伏羲和女媧都是人首蛇身,在古代瑪雅人的信仰中,瑪雅人的神也是蛇的形象(羽蛇神,長著羽毛的蛇)。
  • 「三皇之二」伏羲女媧圖賞析
    目前高昌遺址發現這種伏羲女蝸圖總數達三十幅以上。這些圖一般都畫在抹布或絹上,用木釘釘在墓室頂部,畫面向下朝向被葬者的臉。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的傳說,伏羲和女媧都是「三皇」(伏羲、女媧、神農)之一。伏羲女媧圖表現了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類始祖的形象。畫中左邊是女媧,右邊是伏羲。圖中男女二人,均微側身,面容相向,各一手抱對方腰部,另一手揚起,男女下半身均為蛇形,互相交繞。女媧右手執規(拿「規」是用來研究天象的。中國最早的立法就叫「女媧歷」,也就是用來立法的。女媧補天又有一種說法叫「女媧補天」,不是說天露了。
  • 伏羲女媧圖說明了什麼?
    在新疆自治區博物館和吐魯番博物館的諸多館藏文物中,分別都展出了同樣的一幅「伏羲女媧圖」絹畫,這已經成為了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的標誌性雕塑的原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雜誌《國際社會科學》1983年試刊號的首頁插圖就是一幅吐魯番地區出土的伏羲女媧畫像。
  • 傳說故事:伏羲和女媧
    女媧號稱媧皇,也叫女希,是一位充滿傳奇神秘色彩的始母形象。 女媧氏族發源地,文獻不見記載,但根據伏羲與女媧的關係,女媧故裡也應在古成紀範圍內。酈道元《水經注》在講到渭河支流葫蘆河時特別提到該地古老的女媧祠。在葫蘆河畔,與大地灣相距不遠的秦安隴城鎮,有女媧洞,又有女媧廟,祭祀女媧 ,隴城又稱「媧皇故裡」。
  • 女媧為什麼人首蛇身,創造人類的母親真的是蛇嗎,女媧究竟是什麼?
    女媧女媧(生卒不詳),風姓,又稱媧皇、女媧娘娘,史記中稱女媧氏。生於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女媧是古代傳說中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女媧人首蛇身,為伏羲之妹,與伏羲兄妹相婚,以泥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
  • 在「伏羲女媧圖」中,伏羲和女媧為何手拿圓規和尺子,有何寓意?
    相傳女媧以泥土根據自己的模樣捏成人類,並創建了人類社會,隨後她又制定婚姻制度,幫助人類繁衍生息……女媧是華夏民族的始母神,從古至今深受民間百姓敬畏與崇拜。距今大約六七千年前,人類母系社會達到了繁榮盛況,在母系社會中,女性的地位最高,因此,創造人類的女媧也被尊稱為「女神」,那麼,女媧有丈夫嗎?當然有,女媧的丈夫名叫「伏羲」。
  • 蛇年解蛇:是遠古圖騰標記 伏羲女媧均是人首蛇身
    中國古代有「蛇吞象」的諺語,它最早出於《山海經·海內南經》。文曰:「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大意是有一種巴蛇能吃大象,把象吞下去後,需要消化三年才能吐出象骨頭。人吃了這種象骨,能治心、腹的疾病。傳說中,巴蛇是生於南海的,它黑身子,青腦袋,長800尺。當然,也只有這麼大的蛇才可能一口吞下大象,不過,它也需要消化三年才行。
  • 女媧真身為何是蛇,五彩石補天是確有其事?還是後人杜撰
    女媧作為華夏大地的始祖,為我們開創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她是最早的造世之神,我們現在在電視劇上會看到女媧後人的形象,都是女生,而且都是半人半蛇的形象,那為何會將這樣一位女神描寫成類似妖怪的形象呢?她在我們中國古代是什麼神?關於這個神仙補天的傳說是不是真的,是真的確有其事還是後人杜撰?
  • 女媧與伏羲的故事
    女媧與伏羲的傳說故事在秦安縣各地流傳非常廣泛,幾乎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主要內容是兄妹二人顯親峽合婚的傳說故事。此時的女媧已經不是遠古時的女媧,而是人類社會進入父系時代的女媧與伏羲。    顯親峽位於縱貫縣境內葫蘆河的上遊,傳說在洪水泛濫之際,人民盡死,唯有伏羲女媧依靠葫蘆才保住了生命。傳說他們倆是從隴城、大地灣的清水河流域漂落到了今葫蘆河流域出顯親峽的安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