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節奏型呢?實際上,由於人們關注的音樂領域不同,因此對節奏型的定義和解釋也就不完全相同——有的是從旋律進行的角度研究節奏型;有的說的是伴奏的節奏型(如鋼琴、吉他等樂件伴奏);有的說的是打擊樂的節奏型(如爵士鼓)。
本節我們要說的是樂曲中(旋律進行中)常見的節奏型。定義:在樂曲中,那些具有典型特徵的、並且反覆出現的節奏叫做節奏型。我們把它分為基本節奏型與複合節奏型兩類。
1.基本節奏型(以下均以四分音符為一拍進行歸納與舉例)
這裡說的基本節奏型,實際上就是指一個(或兩個)單位拍的構成形態。談到基本節奏型,重點關注的是擊拍的平穩性和視唱時音值的準確性。擊拍忽快忽慢,人家會說你節奏不穩;唱不準音的時值,人家會說你節奏不準。統稱——節奏感差。
【音值均分型】指的是一個單位拍的時值被若干個音均分。例如:在以四分音符為一拍的前提下,我們常見的是兩個八分音符均分一拍、四個十六分音符均分一拍。見下圖:
【長短交替型】最典型的就是兩個十六分音符與一個八分音符交替組成的節奏型。如圖:
【附點節奏型】指的是含有附點音符的節奏型。通常分為一拍的「小附點節奏」和兩拍的「大附點節奏」。如下圖:
【切分節奏型】含有切分音的切分節奏有多種形式,這裡僅舉兩例——時值一拍的「小切分節奏」;時值兩拍的「大切分節奏」。見下圖:
【含有休止符的節奏型】理論上,在以上各圖的基本節奏型中,我們可以將任意一個位置上的音符換成一個等時值的休止符,這樣就使原來的節奏型變成了含有休止符的節奏型。常用的舉例如下:
含有休止符的節奏型在聲樂作品中並不複雜,在器樂作品中複雜程度相對會高一些。
練習:擊拍讀節奏——以上五個類別的節奏型,用打「V」的方法擊拍讀節奏。先以1秒一拍的速度按照圖中「節奏效果」的提示讀出每一種節奏。熟練後適當加快速度。為了訓練節奏感,練習時按照2/4拍擊拍,每種節奏型連續讀兩遍以上。(不必刻意記憶節奏型的名稱,重點是認識節奏的形態並唱準或讀準每個音的音值。)
2.複合節奏型
複合節奏型是由若干個基本節奏型複合而成的。在音樂進行中,若干個基本節奏型可以組成一段新的節奏,如果這段新的節奏在樂曲中被反覆使用,就會形成具有明顯特徵的複合節奏型。複合節奏型的巧妙運用,是作曲中音樂發展的重要手法(節奏型反覆再現),也是樂曲分析中重要的關注點。僅舉一例:
《紅太陽照邊疆》是一首4/4拍子的朝鮮族歌曲。注意上圖中畫紅色線框小節:紅色線框內部的節奏型已經不是單純的基本節奏型了,而是由基本節奏型構成的複合節奏型。這個複合節奏型的共同特徵是把一個「大切分節奏」夾在了四四拍子 |強-弱-次強-弱| 的中間兩拍的位置上,使得「大切分」兩側各有一個四分(或兩個八分)節奏,不但徹底打破了四四拍子原有的強弱規律,而且通過該節奏型的多次使用,也凸顯了朝鮮族歌舞的民族特色。(是不是很像長鼓舞的節奏?)
不同的節奏型對於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表達和理解音樂作品的特定內容及音樂風格具有重要作用。把基本節奏型通過恰當組合,人們就可以創作出千變萬化的音樂骨架來!
關於特定樂件的伴奏節奏型不屬於本節要談論的內容。需要了解的話,可以搜索相關資料。例如:吉他伴奏的常用節奏型、爵士鼓的常用節奏型……
就到這裡吧~祝各位國慶節快樂!
相關連結:輕鬆識簡譜15:曲譜中幾種常見的切分音及切分節奏你搞懂了嗎?
輕鬆識簡譜16:除了基本切分節奏,這三種切分音是怎樣「切分」的
樂理·節奏(1)幾個相近的音樂術語:拍、單位拍、拍子、拍號
樂理·節奏(2)節奏與節拍的概念;二者的區別及聯繫
溫馨提示:關注本號(點擊文章標題下面右側的「關注」按鈕),可自動獲得本號的全部文章連結。包括輕鬆識簡譜系列共30講、巧識五線譜系列共16講、幼兒學拼音系列共20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