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又大暑!要消暑?記得食番薯!||俏佳人健康密語

2021-02-07 城市俏佳人

 這幾天的天氣

小編只想用現在最hit的語言表達

真的是

現在是大暑節氣,又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可以說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

但其實,應對酷熱,除了消暑三大神器(WIFI、西瓜、空調),番薯也是這個夏天最skr的消暑食物,今期俏佳人攜手楚惠老師來和你齊齊健康食番薯!

番薯是怎麼來的

顧名思義,番薯是外來的薯類,最早種植於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由西班牙人攜至菲律賓等國栽種, 菲律賓人當時視番薯為奇貨,「禁不令出境」。

 

明朝後期一位在菲律賓經商的福建人陳振龍經過精心謀劃,「取薯藤絞入汲水繩中」,並在繩面塗抹汙泥,於1593年初夏,巧妙躲過殖民者關卡的檢查,「始得渡海」。航行七天,於農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廈門並成功引種。

 

番薯自傳入中國後,即顯示出其超強的適應力強,廣種耐瘠,無地不宜,產量高,解決了多地的糧食短缺問題,成為中國僅次於稻米、麥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糧食作物。

 

番薯甘補,番薯藤清涼

番薯藤為番薯的莖葉,葉子含胰島素樣成分,菲律賓人當時用此植物治糖尿病感覺有些效果,因此更視番薯藤為「奇貨」。

 

番薯被引種回國幾百年來,各類學術書籍開始記載番薯藤與番薯的功效,顯示番薯這種作物不僅作為糧食,還可用作食療。

 



暑天清補名菜——番薯葉

 

據中國預防醫學院的檢測,番薯葉莖尖所含的營養成份:黏液粗蛋白、脂肪、熱量、纖維素,碳水化合物、鈣、鐵、磷、胡蘿蔔素、維生素C、B1、B2、煙酸等13項,與芹菜、甘藍、菠菜、白菜、油菜、韭菜、黃瓜、茄子、胡蘿蔔、番茄等常食蔬菜相比較,番薯葉均居首位

 

由於蕃薯莖葉有效成份的現代研究作用,美國把番莖尖列為非常有開發前景的保健長壽菜,日本也將其列為長壽食品,日本市場有罐裝醃製的紅薯葉小菜出售而在國內番薯葉莖所製成的菜餚,已經登上了各種大雅之堂,以及國宴菜單,同時也被大眾用於多種日常烹調應用。

番薯莖葉的嫩頭也含氫氰酸,一定要煮熟後才能食用。通常做法有:燙熟後涼拌,清炒,辣炒,燒湯或熬粥,做餃子、和包子的餡料等。

 

番薯葉甘澀,微涼,其豐富的營養素,可補充人體所需能量與微量元素,微涼的特性,及纖維素的配合,可有助大腸清理鬱熱與積滯,對肝脾二經的清調作用,對眼睛保健,疏理肝氣,調理脾運皆有輔助作用。

 

番薯的品種及成份

 

番薯在引入我國後,在多地引種成不同的品種,也有不同的叫法:

山東、東北:地瓜

河南、湖南:紅薯

安徽、江浙:山芋

廣東、福建:番薯

四川:紅苕……

1984年由中國農業部和中國農科院主持,由全國幾十位知名甘薯專家集體編寫的《中國甘薯栽培學》中第34頁,明確指出「甘薯肉色可分為紫、桔紅、杏黃、黃、白等」,說明紫色是甘薯固有的肉色之一,如廣東農家品種:「豆沙薯」、「蕹菜薯」、「雪薯」、「紫心薯」、「紫肉薯」、「海南紫薯」等都是天然純紫薯。

 

而安徽的「二紅」、福建的」檳榔薯、廣東的「錦蓮薯」、廣西的「滿村香」、湖北的「南瓜薯」、湖南的「黃心薯」等農家品種薯肉中也都帶有紫色。紫色番薯的花青素含量比其他品種的多,因此應用於烹調中的做法有更多,如紫薯作餡料的多種點心,以及作為天然色素的各作點心表皮等。

 

從性狀鑑別,番薯切麵粉性,澱粉粒眾多,可見筋脈點線紋的網狀導管(纖維),近皮部一圈環紋,氣清香,味甘甜。

 

番薯的化學成分含有沒食子酸(elagic acid)和新綠原酸,兩者的現代研究均有抗炎、抗突變、抗氧化、抗自由基等多種生物活性作用。

 

蕃薯與番薯皮

 

一般9-11月是當年番薯成熟收挖時節,其他季節吃到的番薯,是窖藏後分批上市的,通常新挖的番薯含水量稍大,放置一段時間後食用,口感更佳。儲存時間過長,表皮已長黑斑,並帶異味的番薯,建議不要食用。

 

番薯的功效是補,番薯皮的功效是消,因而如果您買到的番薯表皮乾淨光滑,不妨稍為刷洗後帶皮食用,除可同時吸收番薯皮不同的營養含量外,還可幫助番薯的消化,減少壅滯的發生。


番薯的最佳吃法

番薯薯塊根中含有60%-80%的水分,10%-30%的澱粉,5%左右的糖分及少量蛋白質、油脂、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等。《本草求原》記載,番薯可「涼血活血,寬腸胃,通便秘」,「去宿瘀髒毒,舒筋絡,止血熱渴」,「產婦最宜。」

很多人早餐或正餐喜歡吃番薯,尤其是很多便秘的人,因為番薯的粗纖維很多,有助於排便。但番薯最大的功效並不是排便,更多的是補益的作用,

——適合易上火人士進補

 

《本草綱目拾遺》中明確記載番薯有「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的功效,「白皮白肉者,益肺氣生津。」 ,「煮時加生薑一片,調中與姜棗同功。」

 

姜棗茶或姜棗配食,是立夏後的補益方法,而「番薯+生薑」同煮,可以收到同樣補益效果,而且,因番薯性味甘平,比姜棗配食的溫性低,更適合容易上火或溼滯的人士進行補益食用。

 

這種食法有些類似一些知名糖水鋪的番薯糖水煮法,但建議溼重之人,不需要再加糖,並且生薑待番薯開始錦軟時才加入,更大的保留生薑的行氣力量。

 

 

同樣源自《本草求原》:番薯「和鰂魚、鱧魚食,調中補虛。"很多人對這兩種魚都不是太熟悉,但《本草求原》是嶺南醫學中的中醫藥專著,其中很多屬粵語表達,而粵語中的「鰂魚」就是鯽魚。

 

鱧魚不少人一時不知道是什麼魚,搜索後得知,鱧魚又稱烏鱧或黑魚。因此,只要您能買到其中一種魚,都不妨試試與番薯的配食做法。

 

1/2 先將番薯連皮刷洗乾淨後切塊,加入冷水煲至綿軟。

2/2 熱鍋放油將處理乾爽的鯽魚煎至兩面金黃,再將煲煮好的番薯湯倒入煎鍋中,煮至魚身綿軟,放薑絲,鹽調味。即可喝湯吃魚和番薯。

 

1/2 生薑切粒與蠔油,黃酒預先拌勻;

2/2 將番薯連皮刷洗乾淨後切塊,隔水蒸15分鐘至中度錦軟;

3/2 熱鍋放油將處理乾爽的鯽魚煎至兩面金黃;

4/2 另將一砂鍋放油開小火燒熱,放進蒸好的番薯煎香,再將煎香的鯽魚放入,加入1的蠔油黃酒生薑粒,再放小許鹽和高湯,蓋煮至鯽魚全熟後,可關火上桌食用。

夏天溼重季節,可以多用煎焗及燜等方法,減少菜餚的含水量,還可加重姜、胡椒等調料的用量。

 

以上文字素材由楚惠老師提供

相關焦點

  • 「大暑」巧逢「中伏」第一天,消暑去溼健脾!
    有句諺語:「冷在三九,熱在中伏」。大暑對於小暑來說,天氣更加的炎熱。大暑正值中伏前後,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 40 度的高溫天氣,在這酷熱難耐的季節,我們該吃什麼水果消暑呢?推薦一:西瓜有清涼消暑,除煩熱,生津止渴的作用,是夏季解暑的佳品。但哈密瓜性涼不宜吃得過多,以免引起腹瀉。大暑喝什麼湯?大暑節氣正值高溫季節,多喝湯水可以消暑補水,那麼大暑喝什麼湯,你知道嗎?祝福君為您介紹五種最適合大暑節氣喝的養生湯。1、綠豆湯
  • 大暑處在中伏裡,全年溫高數該期.
    日本大暑節氣日本人會在社區裡架起了長長的竹筒,把煮好的麵條放到竹筒中過水冷卻,供大家品嘗。據說吃過這種竹筒冷麵後夏天不會中暑。飲食:除一些地方特色節氣飲食之外,在炎炎大暑,人們自身應當注意適合此節氣的實物。高溫和潮溼是大暑時節的主要氣候特點。大暑期間飲食要特別注意。所謂「天生萬物以養民」。大暑期間,可多吃消暑清熱、化溼健脾的食品。
  • 明日大暑,記得吃「暑伏6寶」,應季而食,清暑養人安穩過伏天
    大暑時節之所以熱,原因是此時它與「三伏天」正好重合,處於三伏天中的「中伏階段」,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這段時間太陽直射的時間最長,同時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最大,因此大暑時節這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古時每到大暑三伏天,皇帝都會給群臣「發福利」,即舉行頒冰儀式,在白居易的《謝恩賜冰狀》中就有「今日奉宣旨,賜臣等冰者。
  • 大暑是幾月幾日 大暑養生要注意哪些事
    大暑是什麼意思每年公曆7月22日或23日,太陽運行到黃經120度時為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晴朗時,經常驕陽似火,酷熱難耐;陰雨時,則悶得讓人難以喘氣。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節氣,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
  • 詩詞|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一起在大暑裡遇見最美的詩詞吧!
    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溼;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溼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大家都知道「熱在三伏」。大暑一般處在三伏裡的中伏階段。
  • 2018年大暑入中伏具體時間是幾點幾分 大暑養生吃什麼及傳統食俗盤點
    今天5時,大暑至。大暑,夏天最後一個節氣。今天大暑入中伏,人世間上蒸下煮,這是一年中最讓人心煩意亂之日,也是最快樂的日子,天氣雖熱,萬物繁茂,大暑也是生長最快的時節,我們也要順應天時,好好生長,坦然接受太陽的熱力! ​那麼大暑養生吃什麼好,飲食上又該如何調理,大暑節氣有哪些傳統的食俗呢?
  • 今日大暑:冷在三九,熱在中伏
    一、節氣由來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20度。這時正值中伏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二、氣候特點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大暑正值「中伏」前後,此時最明顯的氣候特徵就是
  • 最熱夏天來了,安居靜養過「大暑」,警惕高溫天,消暑先靜心!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2020年7月22日16:36即是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食之大暑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二個節氣,太陽位於黃經120°的那一天,中國大部分地區就迎來了一年之中最熱的時間。大家都知道「熱在三伏」,大暑一般處在三伏裡的中伏階段。這時不僅僅是全國平均氣溫最高的時期,而且全國各地溫差也不大。剛好與諺語「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相吻合。大暑相對小暑,顧名思義,更加炎熱。
  • 食有時 | 大暑來襲請深宅
    正值中伏前後,大地上熱氣蒸騰,天氣甚烈於小暑,炎炙難耐。這時,也是喜溫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包括長身體的你萌。大暑飲食,歸結起來,仍是一個「時」字,多吃當季的果蔬作物,番茄、檸檬亦可,辣椒、青蒜亦可,蓮子、絲瓜亦可,猶以酸入味的時令食材和調味品為佳,能斂汗止瀉祛溼,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 「大暑」「三伏」用英語怎麼說?消暑美食有哪些?
    During Major Heat, most parts of China enter the hottest season of the year.大暑時節,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進入了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大暑時節光照充足、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但酷熱和暴雨帶來的伏旱和洪澇災害也給農作物生產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 大暑來了,宜化氣生津,化溼除煩,消暑除熱
    大暑一般處在三伏裡的中伏階段。古書中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中的中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所以民間有:「一歲難過關,唯有三伏天」的說法。大暑節氣在「中伏」前後,正是酷熱盛行之時。炎熱天氣容易消耗人體的氣津,因此有「暑天無病三分虛」的說法。
  • 大暑是夏天最後的倔強
    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節,也是夏天最後一個節氣。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節氣,高溫酷熱、雷暴頻繁,雨量充沛,是萬物狂長的時節。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雷雨天氣橫行的節氣。
  • 今日大暑,關於大暑的這些小知識你知道嗎?
    今年7月22日,即太陽到達黃經120°之時為「大暑」節氣。「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大暑」表示炎熱至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這時正值「中伏」前後,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熱時期,也是喜溫作物生長最快的時期,但旱、澇、颱風等自然災害發生頻繁,抗旱排澇防臺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 大暑是幾月幾日 2019大暑時間和中伏一樣嗎?大暑傳統吃什麼
    茶亭公園,映日荷花別樣紅(東南網記者林峰峰 攝)  7月23日,是中國傳統曆法裡的「大暑」。這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正值三伏天的中伏階段,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節氣對過去人們的農業生產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也指導著現代人的健康生活,從中還能夠一窺節氣中蘊含的傳統哲學思想。  物候與民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此時正值中伏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 今日大暑!2020大暑具體時間幾時幾分?大暑習俗由來盤點 大暑飲食...
    「大暑」即大熱,「桑拿天」成為常態;③今年大暑正值「三伏」裡的「初伏」和「中伏」;④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⑤夏日晝長夜短,需午睡補充;保持安寧心境,預防「情緒中暑」。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自古以來,民間都有大暑三伏天飲涼茶(伏茶)的習俗;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飲的茶,這種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此外,還有燒伏香、曬伏姜等習俗。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 大暑撞中伏,最該降火祛溼消暑!這「一瓜一花一湯」千萬別錯過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轉眼又來到今年的第12個節氣——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大暑,熱氣猶大也。」
  • 《癸酉金石二十四節氣之「大暑」》
    《癸酉金石二十四節氣之「大暑」》今日大暑沈癸酉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於黃經120°。大暑期間,中國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喝羊肉湯等習俗。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 今天大暑,可以清熱解暑的4大水果,香甜可口,解渴又消暑
    今天大暑,《通緯·孝經援神契》中記載到:「小暑後十五日鬥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大暑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有的人說今年的三伏天不熱,不要高興的太早,最熱的中伏時間還沒有到來,再過幾天就到了中伏,炎熱的天氣吃水果是最好不過的解渴又解暑的方式了,可以清熱解暑的4大水果,香甜可口,解渴又消暑。
  • 關於大暑的古詩詞詩句都有哪些 描寫大暑節氣的詩詞詩句句子賞析
    今天大暑入中伏,7月22日23時15分,正式迎來大暑。暑最熱時,大家以各種方式乘涼避暑,"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於星鬥滿天之夜作"感涼會",都是盛夏樂趣。而午後盼風雨欲來,迎大雨滂沱,山晚聽輕雷斷雨,亦別有一種清涼詩意。關於大暑的詩詞詩句你都了解嗎?小編整理了下描寫大暑的古詩詞佳句,一起來欣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