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濟南旅遊,很多人都會忽略老商埠區,其實這一片才真正代表了濟南的近現代史。濟南是中國最早開埠的內地城市,從火車站向南,大觀園向西這一片就是,有著諸多的歐式老建築,堪稱濟南的萬國建築博覽會。
早在1904年,這裡就修建了山東省第一個以公園命名的城市公園「商埠公園」,也就是現在的濟南中山公園。縱觀全國,也是最早的以公園命名的現代城市公園。
據《續修歷城縣誌》載:清朝光緒30年(公元1904年),膠濟鐵路告成,山東巡撫周馥會同北洋大臣直隸總督袁世凱奏準朝廷在濟南、周村、濰縣三處自開商埠,商埠縣內設關、署、局以及菜市、公園等。在濟南商埠規劃中,確定在經三路與經四路、緯四路與小緯六路之間8公頃的範圍內設公園。這是當時國內在商埠區最早設立的公園,稱「商埠公園」。
中山公園以假山池亭聞名,具有&34;的特點,為當時的文人墨客、達官貴人提供了娛樂休閒的勝地。
池邊山亭曰&34;,假山名曰&34;,嶺上建有&34;,嶺北有石刻,題為&34;。方亭、圓亭、六角亭點綴園中,花卉茂盛,樹木繁多,有&34;、&34;之譽。
民國時期,這裡是社會各界和中共山東早期黨組織從事革命活動的場所。據歷史記載:一九二○年十月二十日由王盡美組織發起的&34;(黨的外圍組織)成立大會在公園&34;召開,為山東黨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25年,為紀念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把&34;改名為&34;。
解放後,公園新建了市圖書館、閱覽室、滑冰場,改建了電影院,為解放後的濟南人民提供了工餘飯後遊覽、娛樂、學習的地方,因此,又將&34;改稱&34;。
1986年,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20周年之際,又恢復&34;名稱。
濟南中山公園歷經百年風雨,見證了濟南的整個近現代史,歷久彌新,現在依然是濟南人最愛的公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