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商管融資成本持續走高 輕資產道路進展緩慢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出品:大眼樓管

作者:肖恩

12月7日,據上交所披露,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達商管」)公開發行2020年第四期公司債已於12月4日發行。發行規模為15億元,發行期限為4年期,附第2年末發行人調整票面利率選擇權和投資者回售選擇權,最終票面利率為6.0%。

據悉,這次的債券用途為「借新還舊」,且6%的融資成本為萬達商管近年來新高。融資成本走高的背後,是萬達商管返A股上市不易、總債務規模突破1800億元、現金短債比小於1、總資產規模依舊很重、物業經營不及預期……

今年發債9筆 融資成本持續走高

Wind數據顯示,僅交易所交易債券,萬達商管今年就發行了9筆,包括5期中期票據和4期一般公司債。合計融資規模達到278億元,此外,據媒體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萬達商管通過公司債、中期票據等方式籌集資金已超4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僅從Wind統計的9筆債務來說,萬達商管在今年的融資市場可謂「不復當年勇」,融資成本從年中的4.7%左右,半年時間就上升至年底的6%。拉長周期看,自2015年以來,萬達商管的融資成本從4.25%左右,升至現在的6%,上升幅度更為明顯。

此外,11月10日萬達商管的中期票據融資為42.5億元的上限,最終縮減為25億元,縮水近半。事實上,這筆「2+2」的小公募是萬達商管7次延長簿記時間博弈的結果,最終利率還是達到了詢價區間上限。「2+2」的結構,附有第2年末發行人調整票面利率選擇權和投資者回售選擇權,因此2年後萬達商管為了留住投資人,或有可能再次提高票面利率。

發債成本逐漸走高的背後,是萬達商管返回A股上市的曠日持久、總債務規模達1800億元、現金短債比小於1、總資產規模依舊很重、物業經營不及預期……

A股上市擴日持久 短期償債壓力不小

數據顯示,自港股退市以來,經歷一系列投資人的進出,王健林通過直接持股、萬達穩泰、萬達集團等三個渠道控制著萬達商管的53.83%的股權。彼時,為了順利退市,萬達商管做了和恆大地產一樣的操作,引入戰投並籤下協議,承諾2018年8月底前回歸A股,否則萬達集團承諾將回購全部股權。

而事實上,地產公司回A是一件成功概率很低的事情。2018年1月,萬達又引進騰訊控股、蘇寧、京東、融創4家戰投,聯合收購萬達商管H股退市時引入的戰投所持約14%股份,暫時緩解了未能履約的尷尬。但是,萬達商管還是和騰訊、蘇寧等4家戰投同樣籤訂承諾協議,承諾將於2023年10月底前實現上市。

不過,從目前證監會給出的信息來看,萬達商管的回A之路依然沒有實質進展。股權融資受阻,只能寄託於債務。

截至2020年9月,萬達商管的有息債務規模達到1800.11 億元,其中短期借款約560億元,而帳面貨幣資金412.02億元,存在150億元缺口。如果萬達商管還算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話,那這就踩了一條紅線。

資產依然很重 利潤有水分現金流轉差

面對股權融資難、債務融資政策緊的大環境,萬達商管也在試圖轉型。從2015年提出輕資產戰略以來,經過5年多的摸索,截止2020年9月,萬達商管運營的總建築面積為5407.3 萬平米,其中自持有4090.2 萬平米,輸出管理的總建築面積為 1317.1 萬平米(含合作項目766.5 萬平米)。

當前萬達商管的業務仍主要以自持為主,此外,萬達商管擁有的持有物業尚未開業總建築面積約307.59萬平米。萬達商管在9月29日再一次喊出了輕資產的口號。萬達商管正式對外宣布:從2021年開始,不再發展重資產,即不再投資持有萬達廣場物業,全面實施「輕資產」戰略。

不過,喊口號容易,但想短期內要全面輕資產化、輸出管理並不容易。萬達商管債券募集說明書顯示,其下轄子公司294家,其中大多數是萬達商業的主體公司。共擁有及運營管理已開業商業廣場 336個,其中自持項目259個,合作項目58個,輕資產項目19個。除合作項目外,輕資產戰略5年來,輸出的管理項目僅19個。

最近4年,萬達商管的投資性房地產帳面價值分別為3790.03億元、4074.12億元、4274.73億元和4386.02億元,佔公司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55.00%、65.26%、74.32%和 78.91%,公司投資性房地產規模佔總資產的比重反而在持續攀升。

今年疫情的幹擾,對於主要以自持為主的萬達商管的經營產能了巨大的影響,整體出租率從2019年的99.3%下滑至96.6%,平均租金也從2019年的111.32元/平米/月,下滑至108.1。前三季度租金及管理收入僅249.42億元,預計全年或也將同比負增長。此外,由於萬達商管已不再開展房地產銷售業務,公司今年的營收及利潤少了一大塊,加上酒店入住率普遍很低,公司今年整體的收入同比下滑44.9%,歸母利潤下滑40.71%。

這業績還是基於公司自持物業公允價值計量的情況下錄得。過去3年及今年前三季度,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分別190.99億元、156.03億元、120.67億元和45.52億元,分別佔當期利潤總額的56.53%、35.20%、35.75%和31.34%。

實質產生的現金流較淨利潤要明顯更低。去年及今年前三季度,萬達商管合併報表口徑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68.05億元和56.01億元,明顯低於當期250.96億元、107.2億元的淨利潤數據。

真實現金流不及預期,公司的資金及債務壓力就一直存在,而輕資產業務進展也緩慢,能貢獻的力量也有限。此外截至三季度,公司所有權受限制的資產帳面價值合計為3454.88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為62.15%。公司所有權受限資產規模較大,資產的可變現能力相對較弱。

綜合下來,近幾年萬達商管的融資成本持續走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相關焦點

  • 【萬達商管全面實施「輕資產」戰略 不再投資持有萬達廣場物業】e...
    2020-09-29 08:15:04來源:FX168 【萬達商管全面實施「輕資產」戰略 不再投資持有萬達廣場物業】e公司訊,記者從萬達商管集團獲悉,從2021年開始,萬達商管不再發展「重資產」,即不再投資持有萬達廣場物業,全面實施「輕資產」戰略。
  • 商業地產一周要聞:近20個購物中心開業、萬達商管全面實施輕資產戰略
    多個商業項目「扎堆」開業:   濟南華僑城歡樂薈9月27日開業;   5座萬達廣場、2座吾悅廣場、3座蘇寧易購廣場等9月30日集中開業;   珠海優特匯、漳州天虹在10月1日開業;   房企持續加碼文旅領域:   萬達籤約肇慶國家度假區項目
  • 輕資產底氣源於何處?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的萬達廣場,拼了!
    5年前,萬達集團又敏銳地洞察到重資產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毅然決然地向輕資產模式轉型,最終成功實現輕資產戰略的全面落地,依靠輸出品牌與管理而實現獲利,這對於萬達集團無疑是商業模式的第二次蝶變。
  • 萬達、華潤、寶龍、凱德……8家輕資產最新模式盤點
    這標誌著萬達商業地產「輕資產」模式正式啟動,萬達商業地產從此走上「輕重並舉」的發展道路。 其官方發布的合作項目選址標準為: 1、合作項目:地上建築面積8萬㎡以上的新建大型商業項目。
  • 萬達商管徹底剝離房地產業務 回A股上市還在積極爭取
    至此,萬達商管剩餘的房地產業務全部交由新成立的萬達地產集團負責,而萬達商管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運營管理企業。2018年1月份,王健林為當時還未更名為萬達商管的萬達商業引入340億元的戰略投資,並和投資者籤署了一份對賭協議。根據協議內容,萬達商業最遲要在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上市。
  • 萬達商管披露2019年經營數據:今年需還款328億元,自稱受疫情衝擊大
    公告顯示,本次中期票據擬用於置換本部存量銀行間市場債務融資工具。除了融資計劃的相關信息,萬達商管在募集說明書中還披露了多個2019年的經營數據。公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萬達商管共擁有及運營管理已開業商業廣場323個,其中自持項目241個,輕資產項目30個,合作項目52個,總可租面積約3209.97萬平方米。從租金收入上看,2019年末,萬達商管自持物業租金收入佔比為90.57%,輕資產項目租金收入比重為9.43%。
  • 終結四年虧損,萬達酒店發展(00169.HK)輕資產與去槓桿的這一年
    因此,收購完成後,萬達酒管(香港)成為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公司收購萬達酒管(香港)被視為同一控制下的業務合併,原因為彼等各自之中間控股公司均受萬達香港共同控制。輕資產與去槓桿2018年成了萬達減重、甩賣資產最頻繁的一年。
  • 「合作萬達廣場模式」成萬達輕資產主攻方向
    在此之前,贏商網推出「國內輕資產運營商發展狀況調查系列報導聯動」,了解國內商業地產運營商的發展情況,以及輕資產路徑的實操經驗和機遇挑戰,分享商業地產人對輕資產模式的思考和解讀。   經過2015年一年的發展,萬達商業輕資產打通道路。   首先是開啟合作萬達廣場模式。以前萬達都是自己買地自己投資,物業和租金全歸自己。
  • 萬達商管徹底剝離房地產業務 回A股上市還在積極爭取
    至此,萬達商管剩餘的房地產業務全部交由新成立的萬達地產集團負責,而萬達商管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運營管理企業。2018年1月份,王健林為當時還未更名為萬達商管的萬達商業引入340億元的戰略投資,並和投資者籤署了一份對賭協議。根據協議內容,萬達商業最遲要在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上市。
  • 萬達不可複製,印力窮追不捨
    但規模展開,萬達可選的城市越來越少。而其想要回歸A股,必須提高公司整體資產回報率和ROE,重資產模式不可持續。輕資產,勢在必行。按照公司理論,企業存在本身的最終目標,是讓股東價值最大化。因此淨資產收益率ROE(又稱為股東權益報酬率)是財務分析裡最核心的指標之一。
  • 萬達商管披露2019年經營數據:截至2019年末已開業萬達廣場323個
    來源:中國網地產中國網地產訊 14日,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發行計劃。本期發行上限50億元。發行期限為3年。本次中期票據擬用於置換本部存量銀行間市場債務融資工具。除披露融資計劃外,萬達商業管理在募集說明書中披露多個2019年經營數據。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共擁有及運營管理已開業商業廣場323個,其中自持項目241個,輕資產項目30個,合作項目52個,總可租面積達到約3,209.97萬平方米,規模位居國內商業地產行業首位。
  • 融創斥資近632億接盤萬達資產包 萬達「輕資產」之路加速
    對於融創來說,萬達的盤子真的那麼好接嗎?  本次交易中,萬達將包括西雙版納、哈爾濱在內的13個文旅項目、91%的股權,折合295.75億元轉讓給融創,並由融創承擔項目的所有貸款。同時,融創房地產集團以335.95億元收購萬達的76家酒店。雙方同意在7月31日前籤訂詳細協議,並儘快完成付款、資產及股權的交割。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萬達近兩年一直對外呼喊的「業務轉型」。
  • 萬達商管上半年現金流同比下降超95% 萬達集團拋售資產應對現金流...
    而對於萬達這種全面布局泛娛樂產業的集團公司而言,疫情帶來的「長尾效應」還在蔓延。   作為萬達集團旗下商業物業投資及運營的唯一業務平臺,萬達商管於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公司債券報告。   上半年營收下滑50% 經營現金流額僅1.16億元   從半年報數據來看,萬達商管的營收、淨利潤同比均出現明顯下滑,包括物業租賃和酒店運營在內的各業務板塊的營業收入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 王健林加倍努力 萬達開店目標不變
    可以看到,疫情對萬達商管2020年一季度整體經營影響頗大。與此同時,萬達在報告中提到,近年來雖然公司有息負債穩步下降,但是整體規模仍相對較大。截至2019年末,大連萬達商管資產負債率為51.79%,同比降低10.08%,有息負債規模為1824.09億元。
  • 武漢漢秀劇場慘劇背後:萬達商管債務壓力大,現金流不樂觀
    在經歷了2017年世紀大甩賣後的一系列調整後,按照萬達集團官網介紹,旗下目前有商管、文化、地產、投資4大集團。在上述四大板塊裡,資產規模最大要數萬達商管。好在萬達商管要融資,能在公開渠道看到一些財務信息,畢竟要融資,必須告訴投資人,側面也能了解到其集團大致的財務情況。
  • 富力接手萬達酒店 萬達安全了嗎?
    在房地產行業,留自己的錢、花銀行的錢可謂圭臬2017年6月22日股債雙殺之後,萬達加速了輕資產轉型。輕資產模式若能成功,萬達不僅可以靠租金養活自己,也會徹底告別房企借錢、買地、賣樓的高負債發展模式,進而擁有抵抗政策風險和行業周期風險的能力。萬達原有四大集團:商業地產、文化、金融、網絡科技,2018年變成商管、文化、地產、金融。
  • 商業地產一周要聞:萬達輕資產香港閃電上市 天虹搶佔無人便利店
    【商業地產要聞】   王健林的上市艦隊 萬達酒店收編文旅集團再現資產洗牌   8月9日晚間,萬達酒店發展公告稱,擬向萬達商業出售在萬達置業投資、萬達國際地產、萬達美洲、萬達澳洲地產的部分權益;並擬以63億人民幣向萬達文化收購萬達文旅全部股權,以7.5億元人民幣向萬達商業收購萬達酒管
  • 業績會:萬達商業談回A、輕資產和百貨調整(更新實錄)
    萬達商業地產董事兼執行總裁曲德君透露,目前萬達商業正在執行的輕資產模式有兩種,一是藉助金融平臺募集合作,二是與項目持有者直接合作。2016年開業的萬達廣場中,將有近一半的輕資產項目。據曲德君介紹,公司8月25號已經公告,將5個購物中心項目組成一個資產包,對外合作。目前通過快錢金融平臺已經籤訂2016年開業的第一個資產包,其餘資產包正在按照計劃有序推進中。
  • 萬達蝶變|關注
    在2020年計劃開業的45座萬達廣場中,有32個是「輕資產」項目。目前在建的166個萬達廣場中,輕資產項目有128個。 另外,截至9月底,萬達商管集團今年已籤約輕資產項目53個,是2019年全年籤約40個輕資產項目的1.3倍,預計2020年萬達商管集團全年籤約輕資產項目將達到65至70個。
  • 萬達商管上半年業績大跌、沃爾瑪否認出售中國業務、大潤發首開...
    特刊三亞聯合阿里巴巴本地生活 發放近千萬餐飲專用消費券9月1日,三亞啟動2020年消費促進月活動,三亞市商務局聯合阿里巴巴本地生活發放近千萬餐飲專用消費券,活動將持續至年底,這也是三亞今年第二輪發放餐飲消費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