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野果掉滿地,農村婆婆撿來做「豆腐」,味道苦澀愛吃的人很多

2020-12-21 騰訊網

相信很多在農村住過的人都知道,在農村總能發現的一些新奇的事物,也能吃到很多在城裡買不到的美食,所以在農村生活也挺不錯的,你覺得呢?就拿豆腐來說,常見的豆腐都是用黃豆做的,吃起來嫩滑爽口,有嫩豆腐,也有豆腐乾,每一種豆腐的做法都不一樣的,但不論是紅燒還是油炸,這都是很美味的。但是農村的「豆腐」就不一樣了,是用一種野果做成的,你吃過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在農村有一種野果,一成熟就就會掉落在地上,隨便一撿就能收穫到不少了,看起來就像小板慄,但是它的味道可比板慄苦多了,不過農村人對這種苦味卻情有獨鍾,都喜歡用它來做「豆腐」,而這種野果就是苦櫧子了。看這個農村婆婆就在樹下撿了不少的苦櫧子,拿回家剝掉外殼,跟大米在水裡浸泡一夜,就可以開始做「豆腐」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其實這苦櫧子豆腐有兩種,一種是純苦櫧子做的,這吃起來苦味就比較重了,而另一種做法就跟婆婆一樣,在裡面加入適量的大米,這大米可以綜合一下苦櫧子的苦味。雖然這苦櫧子看起來很像板慄,但剝掉外殼之後,這兩者還是很有差別的,苦櫧子的果實是白色的,而板慄是黃色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接下來就把浸泡好的苦櫧子和大米磨成漿,倒進大鍋裡面炒,慢慢的這米漿就會開始邊粘稠,因為裡面的澱粉遇熱就熟了,像這樣不斷的翻炒,直到這米漿變成粘稠的米糊,顏色也變得有點紅,這就可以盛出來放涼。等到溫度降下來之後,這苦櫧子豆腐就算做好了,用刀切成小塊就可以加工成自己喜歡的口味了啦,例如涼拌就很不錯了。

而農村婆婆還有一種自己喜歡的吃法,那就是用煙來燻豆腐了,這樣豆腐吃起來味道會更獨特,切成片來炒肉,味道有點苦澀,但卻讓人越吃越上,所以喜歡吃的人也不少呢。像這樣在山裡撿苦櫧子做豆腐,一分錢也不用花,這也是在農村生活的好處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苦櫧子豆腐呢?

相關焦點

  • 農村這種野果,小時候撿來當「玩具」,現今製成粉一斤60元
    農村這種野果,小時候撿來當「玩具」,現今製成粉一斤60元。想必很多人都有見過各種農村植物,尤其是老農們很熟悉, 反之農村小孩則是對野果則是比較嚮往,小時候想吃多少就有多少的野果,有的還是充飢果,如今卻成了稀罕物,外面買不到的同時,連在農村都很少見到,它不大卻有極高的營養價值。
  • 酷似板慄的野果,古代是救命糧,做豆腐是一絕,如今掉地上沒人撿
    摘要:酷似板慄的野果,古代是救命糧,做豆腐是一絕,如今掉地上沒人撿 文/農夫也瘋狂 就快要過年了,在筆者的家鄉這邊。在過年前家家戶戶都會製作豆腐,而這也是最具有年味的一道菜了。在做豆腐的時候,一家老少都會來幫忙,是十分的熱鬧。
  • 南方1種野果,災荒年被當飯吃,做豆腐是一絕,如今掉滿地沒人撿
    導讀:南方1種野果,災荒年被當飯吃,做豆腐是一絕,如今掉滿地沒人撿在南方的山上,有很多的野果子,其中有不少的野果在過去不僅是小孩子饞嘴的小零食,還有些更是窮苦人家的「救命糧」。橡果對於南方的小夥伴們來說,絕對是非常熟悉的一種野果了。因為它不光是好吃,而且還很好玩。在橡果還是青色的時候,也就是沒有成熟時,可以用它來製作陀螺,即在橡果的蒂部插入一根小小的竹籤,一個簡易的陀螺就做好了。另外它還可以用來做彈弓的子彈,當時男孩子是人手一把彈弓,而橡果就是理想的彈弓子彈。當然了,最令人回味的,還是橡果做的各種美食了。
  • 農村這種野果,長得像「黑珍珠」,很多80、90後都吃過
    在農村的野外,有很多奇奇怪怪的野果,它們形狀各異,味道也大不相同,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非常的美味。在農村,很多人從小到大都吃過不少的野果,尤其是90年代或者更早出生的人,那時候因為經濟條件差,沒錢買零食吃,因此以前的農村孩子幾乎都是把野果當零食吃。
  • 一種味道酸甜,農村人都愛吃,營養豐富的野果,被叫做「酸藤子」
    一種味道酸甜,農村人都愛吃,營養豐富的野果,被叫做「酸藤子」農村裡一到夏天就是小朋友們最開心的季節,炎熱的天氣也擋不住農村孩子們往山上跑的腳步。許多孩子為了山上美味的野果,不顧大人的阻撓,沒到夏天就自發的招呼一群人往山上跑。
  • 以前農村拿它做「豆腐」是農民的「救命果」,如今少有人知它能吃
    但倘若您想把它當成花生米吃,一定會苦澀得讓您趕緊吐出來。這種野果很少有人吃過,即使吃過,可能也只是淺嘗輒止,不敢吞咽。可誰又知道,它曾是農民的「救命果」?它的名字叫櫟樹果。即使剝開,它的味道也苦澀難咽,何以成為「救命果」?其實,櫟樹的果實真的可以吃的,若吃得急了,可以把它放入火中燒熟,則苦澀的味道能夠去除很多。但它依然會用苦澀的味道,若想口感好,就只能曬乾以後加工了。橡樹果實可以直接曬乾,去除它的果殼,在去除果仁上包裹的一層薄薄的「蟬衣」,然後曬乾,炒熟。
  • 農村老奶奶用老手藝做「黑暗料理」,看著黑漆漆,但湖南人都愛吃
    農村老奶奶用老手藝做「黑暗料理」,看著黑漆漆,但湖南人都愛吃。在農村,很多人都習慣自己做美食,像鹹菜、筍乾、辣椒醬、臘肉等,因為這些原材料在農村就有很多,而且自己做比較便宜,但關鍵是更衛生健康,所以自己做也是很方便的。
  • 農村這種長得和橘子一樣的野果,味道卻完全不同,能酸掉你的牙齒
    在農村地區,總是能找到各種各樣的野味,這主要是農村地區是目前最接近自然的地方,而且環境什麼的各方面都會好上很多,所以自然就能找到各種各樣的野味了,而且種類還很豐富,有些是路邊隨處可見的,還有的可能是需要費上一些功夫。
  • 在農村這種野果外表很普通,但吃起來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味道!
    生活在農村人們或者在山村生活過的人肯定對農村的花花草草有一些認識。今天我要說的一種野果應該有不少人吃過,尤其是80後、90後的農村人應該見過也接觸過。它就是油柑,各個地方的人叫法可能稍有不同,有的叫牛柑子或餘柑子,我習慣叫油柑子。
  • 這種野果泡酒之後營養非常豐富,相信很多人都有見過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現如今的很多人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不像以前的人一樣生活艱苦,很多東西都是很難吃到的。現如今很多城市人都會嚮往農村生活,在農村生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我們經常能夠吃到一些野果,野菜等東西。以前高上山,都會長很多很多野果,而且種類也是繁多的,其實在農村生活何嘗不是一件幸福快樂的事情啊。
  • 農村一種極苦的野果,吃後卻滿口回甘,維C很高,相當於100個蘋果
    在我國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的農村,有一種高產量的野果,它長得有點像黃色的李子,但是這種野果味道極苦,苦中帶澀,澀中帶酸。按理說,口感這麼差的野果應該沒人吃,但是這種野果卻十分受歡迎,很多農村人都愛吃。這又是為什麼呢?
  • 這種野果連小孩都不愛吃,味道很苦,吃一個堪比100個蘋果
    在東南沿海亞熱帶地區,有一種很不受歡迎的野果,連嘴饞的小孩子都不愛吃。它跟李子很像,但沒有李子那麼酸,而是非常的苦,在市場上基本沒有人會買。一般農村識貨的人才會吃,或者將它加工處理過口感更加。這種連小孩都不愛吃的野果子叫"餘甘果",名字很形象的說明了這果子的味道,吃了之後吃知道餘甘的味道。第一吃吃它肯定會很嫌棄,但是吃過幾分鐘之後它就能給你帶來回甘的味道。如果你在山上幹活口渴了沒有帶水,那摘幾顆餘甘果放在嘴裡嚼一會就會讓你嘴巴生口水。因為餘甘果外形油亮,農民朋友也叫它「油金子」、「油甘果」,對它十分喜愛。餘甘果又名牛甘果, 油甘果,也有「油金子」之稱。
  • 農村山上這種野果,曾是農村小孩子的零食,為何如今都沒人摘了
    冬季了,在北方農村樹上的葉子也都掉完就剩下樹枝了,地上的雜草也都枯萎了,沒有了綠葉的襯託,一片片都是灰色的景象,顯得十分單調。這個季節農村地裡的玉米糧食也基本都收尾了,在筆者這邊山區裡,驢也是農民從事農耕作業的主要交通工具。圖中這位大爺拉著驢車,車上裝滿了玉米杆。
  • 農村這種野果酸酸甜甜十分美味,還是純天然「染髮劑」,價值很高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而對於很多過去的事物總是讓人難以釋懷,比如說以前兒時的時光,尤其一些70後80後,想想以前無憂無慮的童年,而現在到了而立之年之後才發現生活所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說到憶童年,讓我最深刻的就是跟著村裡一些兒時的玩伴一起上山採摘野果來吃,有些野果會掉顏色,像桑葚子
  • 三農拾味道:農村冬天山上有什麼可以摘的野果呢?
    冬天山上的可以吃的野果不多,特別是北方,冰天雨地的,別說是野果,連野草都凍枯了。而我們南方雖然也是草枯葉落,但有一些野果還是可以採摘到的,所以南北有差異。坐標江西,我這裡的山上冬天還是有一種奇特的野果哦。
  • 深山裡這種黑色的小野果,做出的豆腐又嫩又滑,比黃豆的更有營養
    深山裡這種黑色的小野果,做出的豆腐又嫩又滑,比黃豆的更有營養不知道你愛吃哪種呢?但其實不是只有黃豆才可以做豆腐,像這種深山裡的黑色小野果也是可以做成豆腐的,而且質地非常嫩滑,一點都不輸黃豆的豆腐,關鍵是這營養也更高哦。不知道大家從圖片中能不能看出是什麼野果呢?
  • 農村山上一種野果,被80後當「陀螺、子彈」玩,現如今一斤20元!
    農村山上一種野果,被80後當「陀螺、子彈」玩,現如今一斤20元!對於從小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也都是知道的,其實農村的資源非常的豐富,除了城市裡用到的那些高科技的東西之外,農村可以說是要啥有啥的,農村裡有很多的野果,到野果成熟的時候,我們也是經常能看到一些村裡的小孩子爬上樹去摘野果,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也是來自於農村的一種野果。
  • 農村山上這種野果,曾是農村小孩子的零食,為何如今都沒人摘了
    冬季了,在北方農村樹上的葉子也都掉完就剩下樹枝了,地上的雜草也都枯萎了,沒有了綠葉的襯託,一片片都是灰色的景象,顯得十分單調。這個季節農村地裡的玉米糧食也基本都收尾了,在筆者這邊山區裡,驢也是農民從事農耕作業的主要交通工具。圖中這位大爺拉著驢車,車上裝滿了玉米杆。
  • 苦櫧樹中的苦櫧子,製作成的苦櫧豆腐——是一代人無法忘掉的記憶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居住在農村鄉間的人們對於山上的野果是如數家珍,嘗玩過各式果子的不同味道,有一種果子的味道更是令人記憶猶新。帶殼成熟苦櫧還是在我小的時候,我家後山的山包上長著很多苦櫧樹,大的有二三人合抱般大,小的有碗口般大,最少要十多年成材後的苦櫧樹才能長出果子來,這種新樹長出的苦櫧子質地只能算中下,而成年大樹長出的苦櫧才算不錯
  • 農村這種野果,味道先澀後甜雲南人都吃過,還是一味極好的中草藥
    農村這種野果,味道先澀後甜雲南人都吃過,還是一味極好的中草藥。山裡這個天然寶庫,從古至今就長有許多深受大家追求的美味,其中就包含了野果、野菌等,農村人一直都在吃這種野果,很多沒有吃過的城裡人卻覺得很不習慣,事實上它具備了很高的營養價值,還是一味極好的中藥材,口感鮮香營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