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已經有了離職打算,也就說明現在這個崗位已經留不住你了。這無非就三種原因:
發展受限。個人嚮往更廣闊、優越的發展平臺。
人際關係不良。包括與領導和同事。
對物質待遇不滿意,想要換個地方獲取更多。
而從你考慮的兩點來看,離開已經是必然的,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所以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做綜合考慮:
一、你的年終獎金有多少?
這與崗位性質有關。有的崗位月薪寥寥,全年就指望壓軸的年終獎了。
1. 你預計能夠拿到較為滿意的年終獎
如果你工作沒有過失,拿到年終獎是妥妥的。那麼這肯定得等到年終獎到手之後再走。同時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要把自己想要離職的念頭流露出來。更不要在公司內使用電腦通訊工具跟別人討論是否要離職的事情。
曾經有過同事糾結要不要拿完年終獎再離職,新下家已經過五關斬六將,過了三面,就等offer了。結果在辦公室裡用聊天軟體跟關係要好的同事閒聊這件事。被IT監控發現,直接聊天截圖發給人事。
結果就是直接勸退,補償一個月薪資。但年終獎由於是跟領導績效打分與企業盈利狀況相關,所以分文未給。
2. 你估摸著今年年終獎很少
要是今年公司明顯業務衰退,領導也暗示年終獎沒戲,或領導對你並不滿意,你預計績效分會很低。好的一面是:新東家已經向你拋出了橄欖枝。那你不如果斷離職,投入新東家的懷抱。
樹移死人移活,新的平臺能夠讓你接觸到新鮮的事物,認識更多新同事,拓展你的人際脈絡。這比硬扛著等一筆不多的年終獎,要強得多。
3. 年終獎很少,但你還沒有新方向
蚊子再小,也有肉。現在離職,沒有新方向,宅在家是負收入。不如再等等,年終獎再少,也比負收益強。
二、現在走人,能得到比年終獎更好的收穫
凡是不能只以經濟收入來衡量,更多無形資產,也會是我們要考慮的範圍內。例如:人情、發展機會、心理健康等。
1. 人情,是一項投資。
人情,也可以看作是一個機遇。例如你的老領導半年前就離職,自己創業了。現在做得還不錯,年底業務忙,想拉你過去幫忙。
這個時候,你要是說:「領導,等我拿好年終獎了,一定辭職來投奔你。」
這就等同於在年終獎和領導之間,作出了取捨。顯然你是更看重年終獎的。原本領導是本著找個得力幹將的心來招募你,結果被淋了一頭冷水,大概率會去找別人。
所以如果你看好領導的能力,倒不如立馬離職。因為好機遇是不等人的。
這種信任的態度和說幹就幹的激情,都會是你的老領導(未來的老闆)非常欣賞的。
2. 現在的工作讓你覺得壓抑
工作中,很多因素都能讓人產生壓抑的感覺:
崗位要求高,令你疲於應付
人際關係複雜,被邊緣化
這種壓抑持續時間久,就會導致身心失衡,最常見的就會觸發:焦慮或抑鬱情緒。
焦慮情緒會表現為:內心緊張不安、擔憂害怕、胸悶心慌等。
抑鬱情緒會表現為:動力低下、興趣缺失、迴避社交、容易乏力等。
如果你發現自己已經出現了如上問題,且明確是由於工作所觸發的。那麼要允許自己離開這個讓你感到壓抑的工作崗位。否則長期發展下去,可能會形成神經症。年終獎還不夠付看病和心理諮詢的錢。
綜上所述,這個問題還是看個人的具體情況。相信你總能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