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教學教學概述教學的概念廣義(關鍵詞,教的人、學的人)。狹義(關鍵詞,教學、學生)。教學是雙邊活動(不能只強調教師或者只強調學生)。教育途徑:教學(最基本途徑)。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途徑(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學的意義(易考簡答):記憶口訣,盡(徑)孝心。學校工作的中心環節是教學(易考單選)。學校工作必須堅持以教學為主(易考單選)。教學的基本任務(易考簡答):關鍵詞知識和基本技能、基本技巧。智能。體力。審美。思想品德、個性。記憶口訣,雙基加德智體美個性教學最主要的任務/首要任務:基本技能,基本技巧(易考選擇)。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易考簡答、論述、單選、案例分析)1基本環節:備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上課(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課外作業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不是指有償家教,是指無償的課外輔導。不僅僅是放學之後的輔導,也可以是課間的輔導或者自習課的輔導)。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2備課三個計劃:學年或學期(老師要對一個學年一個學期全面的計劃或者安排)。單元(課題,每一章的計劃)。課時(教案,備課中最深入,最具體,最落實的方案。易考單選)。3三項工作(易考多選):備教材(鑽研課程計劃、課程標準等等)。備學生(了解學生)。備教法(教學方法)。上好課的基本要求(易考簡答):記憶口訣,標點內方表演熱烈。4課的類型:教學任務(1新授課、鞏固課、技能課、檢查課2單一課和綜合課,易考選擇)。教學方法(講授課、演示課、練習課、實驗課和複習課)。5課的結構(教師角度來說的):組織教學(每節課上課之前都要說一句上課)。檢查複習。講授新教材。鞏固新教材。布置課外作業。6作業布置要求(易考案例分析、簡答):代表性。分量適中,難度適宜。明確要求,規定完成時間。經常檢查和批改。7課外輔導是對課的補充和延伸(注意不是課外活動,易考單選)。課外輔導是適應學生個別差異、貫徹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易考單選)。課外輔導內容(易考簡答)。8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信度(可信的,信任的。例如微商發一次兩次沒效果,發多了就相信了,多次驗證)。效度(有效的。例如我今天感冒的,吃了感冒藥就好了,吃了其他藥就不能治好。再例如我用數學卷子測不出學生的語文成績)。難度(例如考試太難了)。區分度(對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夠區分的程度,例如試卷考完了基本都是85分,那麼區分度就很差)。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教學原則(關鍵詞,教學過程、基本規律。易考選擇,論述)。記憶口訣,直啟弓尋一因理的量。考原則定義,基本要求,代表人物的基本觀點。1直觀性原則定義:關鍵詞,直接感知到的事物(實物直觀,直觀教具、PPT,例如直接看到的一些事物),模型(模象直觀,例如講生物的時候無法呈現真是的大腦,而是利用腦的模型呈現),形象語言描繪(言語直觀,不是說講出來就是言語直觀,應該用生動語言描繪)。只要看到感性認識一律都是直觀性原則。基本要求:直觀教具,現代化教學手段。直觀和講解結合。運用語言直觀(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述)。記憶口訣,宣講語。(易考簡答、選擇)觀點:誇美紐斯(事物本身,圖像)。烏申斯基(兒童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進行思維)。2啟發性原則(必考)定義:關鍵詞,學生主體、學習主動性、能力。基本要求:主動性、獨立思考、學生動手、民主。記憶口訣,小主動手爭取獨立民主(易考簡答、案例分析)。材料只要出現問答法一定出現啟發性原則。觀點: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記》(道而弗牽,強而弗抑)。蘇格拉底(助產術)。第斯多惠(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叫人」發現」真理)。《學記》(君子之教,喻也)。3鞏固性原則(只要材料出現複習就體現這個原則)基本要求:理解,複習,擴充,運用。記憶口訣,解析課(擴)。觀點:孔子(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烏申斯基(複習是學習之母)。4循序漸進原則基本要求:系統性、重點和難點的教學、由淺入深。記憶口訣,系重油(易考單選、判斷)。觀點:《學記》(學不躐等,不凌節而施)。揠苗助長。欲速則不達。盈科而後進。雜施而不孫。5因材施教原則基本要求:有區別的教學,針對性。採取有效措施。6理論聯繫實際原則定義:理論與實際的聯繫、知識、解決問題、學以致用。基本要求:教學聯繫實際。運用知識。處理關係。鄉土教材(所在的那個地方周圍的一些實際的教材)。記憶口訣,石室(實視)棺材。(易考多選)7量力性原則又稱可接受性原則定義:適合學生身心發展,難度,努力。例如大學的課程不能在小學教授。8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的原則(教知識的過程當中穿插一些德育)。教學方法(易考判斷)1概念: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得方法。基本依據:教學目的和任務要求(例如大學和小學的目的和任務不同)。課程性質和教材特點(例如教育學和心理學性質不同)。學生特點(例如小學生在玩中學)。教學時間、設備、條件。教師業務水平、實際經驗及個性特點(有溫婉的,有豪放的)。學校要求不能限制教學方法的選擇(易考選擇)。2教學方法以語言傳遞為主:講授法談話法(問答法)討論法(老師給出一個問題,學生分組討論,最後教師總結)讀書指導法3以直觀感知為主:演示法(老師在做實驗)參觀法4以實際訓練為主:練習法實驗法(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實習法(實習作業法)5中小學最常用的方法是講授法(所有方法都與講授法相結合。易考選擇)。講授法定義:關鍵詞,簡明、生動、口頭語言、傳授知識。講授法不是填壓式的教學方法。基本要求:記憶口訣,組織藝術,善於板書和方法。談話法基本要求:記憶口訣,準備問題啟發歸納。演示法基本要求:記憶口訣,準明清。練習法基本要求:1要有明確目的和具體要求。2有周到計劃和適當步驟。3有恰當分量和適當難度。4有科學時段和有效方法。5有正確態度和良好習慣。6及時檢查和認知總結。記憶口訣,母雞(目計)分時態檢查。實驗法基本要求:1制定詳細的實驗計劃。2重視語言指導。3要求學生獨立操作,及時檢查。記憶口訣,計劃指導操作。討論法基本要求:和談話法非常接近。記憶口訣,準備啟發小結。實習法(強調的是實踐,例如上學的時候讓學生去校外工廠工作)。讀書指導法(強調學生的讀,又強調教師的指導)。基本要求:精讀,閱讀參考書,寫讀書筆記。教學過程概念教學過程和教學是不同的。教學過程的基本理論1孔子(學思行的統一過程)。儒家思孟學派,(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一句話強調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2誇美紐斯(一切知識都從感官的知覺開始的。這句話強調直觀性原則)。赫爾巴特:明了、聯想、系統、方法。記憶口訣,小明聯繫小芳。杜威:困難、問題、假設、驗證、結論。教學過程重在強調學的過程。教學過程的本質1上課和教學過程區別:教學中心環節是上課,它其實是在教師教的角度而言的。上課從學生學的角度而言就是教學過程。2本質:認識過程(例如教師帶著學生認識一些課本上的知識)。特殊認識過程(易考選擇):間接性(例如我們學課本時認識的是間接經驗)。交往性(學生與教師一同交往過程當中認識的)。教育性(學的知識本身就對我們具有教育意義)。有領導的認識(教師指導下認識的)。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易考選擇,案例分析)1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合(強調知識的來源。直接經驗指學生本身知道的,間接經驗指別人發現總結的)。我們學習的東西以間接經驗為主。間接經驗要以直接經驗為基礎(例如我們上課時學的知識都是別人的,很難理解,然後要舉我們熟知的例子來理解)。兩者相互聯繫,辯證統一。2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又稱教學的發展性規律,易考選擇、簡答)。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掌握知識是發展智力的基礎(先要掌握知識才能發展智力,例如小時候大人經常說你學的知識越多就越聰明)。發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例如你想學知識,那必須智力正常,要不然和傻子說話就像對牛彈琴)。3形式教育論(易考選擇):只注重智力發展。實質教育論(易考選擇):只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我們把知識來當做內在,智力當做外在。知識豐富也就是實質教育論,只看智力就是形式教育論。4掌握知識(教學)與提高思想(德育)相結合(又稱教學的教育性規律)。赫爾巴特:我不承認任何無教育的教學,也不承認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指的是知識和思想的結合。教書(指知識)育人(指提高思想)。5教師主導作用於學生主動性相結合(教師不是滿堂灌,而是主導學生學習,學生應該處於學習主體地位)。教師起主導作用的理由(易考多選)。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心理準備(先讓學生有一個心理準備,也可替換為激發動機)。領會知識(就是講新課,是教學過程中心環節):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核心)鞏固知識(把剛學到的知識複習一下)。運用知識(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同類客觀活動)。檢查效果(例如布置作業,小測驗)。把教學過程基本階段和課的結構放在一起總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