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40年丨細數深圳地標建築變遷:這些地方的老樣子,你還記得嗎

2020-12-10 SZNEWS

1991年,建設中的鹽田港。(攝影:鄭東升 王獻)

2020年5月29日,俯瞰深圳鹽田港。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26日訊 今天,深圳經濟特區迎來40歲生日。40年來,深圳由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經濟總量超過新加坡、中國香港的國際化大都市,也成為全球知名的科技創新中心,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奇蹟。40年來,深圳是一面鏡子,透射出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40年來,深圳是一把標尺,讓世界看到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承諾擲地有聲。

40年間,深圳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一個個地標性建築拔地而起。今天,一起來回顧這些年來深圳地標建築的變遷史,真切感受深圳的速度與創新。

相關焦點

  • 我國公認的「地標之城」,你知道是哪個嗎?歷數其40年地標變遷
    眾所周知,每一個城市都有其獨特的地標。地標建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這個城市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對於城市的宣傳,旅遊業的發展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地標建築風格、類型多樣,通常它們在實現宣傳城市形象的作用的同時還具有很大的觀賞價值和審美價值。
  • 深圳40年,第一高樓變遷史
    深圳經濟特區於1980年8月26日正式成立,40年來,深圳由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經濟總量超過新加坡、香港的國際化大都市,也成為全球知名的科技創新中心。今天的深圳,已成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肩負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兩大使命。英國《經濟學人》評價:「改革開放40年,中國最引人矚目的實踐是經濟特區。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蹟」。
  • 數深圳各區地標 看特區前行腳步
    2000年的福田中心區。   在40年的發展歷程中,深圳各區誕生了一批地標性建築,從國貿到地王,從平安金融中心到春筍。這一座座地標,不僅是那個年代的精神符號,也見證著深圳向現代化國際化城市邁進的步伐。這一座座地標,在鬥轉星移之間傾訴著歲月往事,在風雨洗禮之下彰顯著城市性格。
  • 深圳特區40周年有燈光秀表演嗎
    深圳特區40周年有燈光秀表演嗎有2020年8月26日晚19時,深圳舉行「全城亮燈亮屏 為特區慶生」活動。燈光秀時間:2020年8月26日晚19時燈光秀內容1、全市樓宇電子大屏持續播出40周年宣傳片,2、平安金融中心大廈、京基100大廈、春筍華潤大廈、深圳灣一號、漢國大廈等地標建築不間斷滾動播出祝賀標語;3、市民中心廣場、深圳灣人才公園同步開展40周年主題燈光秀;
  • 深圳特區40周年慶,這裡憑什麼成為表白必到之地?!
    今年對深圳來說十分特殊,既是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也是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1周年。回顧過去40年,深圳特區一路披荊斬棘,留下了幾代人的回憶。1990年的深圳特區,10歲。國貿大廈是當時的地標;招商銀行初創不久;任正非剛下定決心自主研發交換機,華為初創.....2000年的深圳特區,20歲。地王大廈是當時的地標;招商銀行由蛇口走向深圳,走向全國;華為以220億銷售額和29億利潤登上全國電子百強首位.....2010年的深圳特區,30歲。
  • 空姐打卡深圳地標 深航「我與特區同框」走紅深晚封底
    為回顧特區建立40周年的風雨歷程、歲月變遷,探尋深圳經濟特區40年蓬勃發展的脈絡,深圳航空聯合深圳晚報最新推出「打卡深圳地標 我與特區同框」的大型專題圖片報導,40位青春靚麗的深航空姐將分別追尋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以來40個具有代表性的地標,拍下40張與地標合影的紀念照,以這種特殊的方式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獻禮。
  • 深圳特區,40歲生日快樂!
    還記得之前新一代青年宣言片《後浪》嗎?如果說要從眾多城市中找到一名最有代表性的「後浪「,深圳大概是「不二的人選」。經濟騰飛:深圳經濟最「牛」的地方,直觀地表現在GDP的增速上,從1979年的1.96億,到2019年的2.69萬億,GDP足足翻了12000倍!就在去年,超過了新加坡,位列全球21名,讓全世界知道了何為「深圳速度」!
  •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彰顯地標價值 特區建立40周年大會上被提及
    10月14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深圳隆重舉行。會上有兩位深圳代表上臺發言,其中一位即是被譽為「中國摩天大樓鋼構第一人」的建築工程師陸建新。作為傲立於改革開放之都的世界級建築地標,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生動詮釋了改革開放奮進道路上的時代精神。
  • 我們40 | 從人工查驗到自助通關,深圳邊檢人眼中的特區變遷
    近日,晶報發出的「尋人啟事」——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大型專題策劃「我們40」,點燃了大家尋找身邊與深圳特區同齡人的熱情。改革開放以來,與香港一水之隔的深圳,成為連接祖國內地與香港乃至世界各國和地區的「中介地」。
  • 深圳建築設計40年
    雷姆·庫哈斯、斯蒂文·霍爾、磯崎新等國際知名建築師也被這座拔地而起的城市所吸引,在深圳打造了深圳證券交易所新大樓、萬科總部中心大樓、深圳文化中心等地標建築。深圳同時還是代表城市共生狀態的「城中村」建築的發源地,城中村的出現雖然飽受爭議,卻在極短的時間內適應特大城市的人口爆炸增長,是促進深圳城市化快速發展不可或缺的存在。這些千差萬別的建築從不同層面反映著深圳的特色。
  • 我們40|從人工查驗到自助通關,深圳邊檢人眼中的特區變遷
    近日,晶報發出的「尋人啟事」——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大型專題策劃「我們40」,點燃了大家尋找身邊與深圳特區同齡人的熱情。改革開放以來,與香港一水之隔的深圳,成為連接祖國內地與香港乃至世界各國和地區的「中介地」。深圳口岸成為中國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見證了深港兩地的飛速發展和休戚與共,每年經由深圳經貿往來、旅遊觀光、文化交流、回鄉探親的人數不斷增長。
  • 凝聚平安科技精神 平安金融中心成就深圳特區智慧建築典範
    原標題:凝聚平安科技精神 平安金融中心成就深圳特區智慧建築典範   中國的南方,曾經有一個默默無聞的漁村,千百年來,這裡始終處於繁華的邊緣
  • 深圳特區40歲生日刷屏 深圳人有著更多期盼
    證券時報記者 李明珠 吳家明「深圳特區40歲生日」是不是已經刷屏你的微信朋友圈和微博?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迎來40周歲生日。鋪天蓋地的媒體報導,讓深圳成為全國人民注視的焦點。在微博上,「經濟特區40年巨變」成為了熱搜,朋友圈裡轉發的也多是關於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的文章。
  • 數說深圳特區40年:旅遊從奢侈品到必需品
    原標題:數說深圳特區40年:旅遊從奢侈品到必需品   今年是深圳改革開放40周年,在這40年間,深圳經濟飛速發展,同時也伴隨著深圳人旅遊的變革。
  • 見證深圳特區40周年
    那時候,經濟還沒那麼發達,身上也無幾分紋銀,日子過得相當清苦!還記得那時候,一天只花6塊錢,早中晚都是吃饅頭或面,雖然當時很不適應,而慢慢地也養成了「習慣」,成為一名地道的新北人。也就從那時起,我真正習慣了大西北生活和飲食,也喜歡上了大西北。大西北雖然荒涼、地廣人稀,但在那個地方,我能感受大自然的遼闊,置於一處而感受一種別致的寧靜,偶爾能聽見孤鷹的鳴叫。
  • 別了,陪了深圳人36年的東湖賓館!這些消失的老地方你還記得嗎?
    1982年開業之初,主要經營客房、中西餐廳、卡拉OK、歌舞廳等項目,還是深圳較早擁有桑拿服務的星級賓館。冼先生是羅湖本地人,他清楚地記得上世紀80年代東湖賓館堪稱深圳的高檔場所,普通市民來這裡喝一次早茶或者吃上一頓飯都會津津樂道。他本人是參加工作後才有機會來體驗一把。他第一次來這裡喝早茶,見到了身著旗袍的服務員,第一次感受到了「微笑服務」和「賓至如歸」。
  • 深圳這些老建築,曾是情侶約會的「老地方」
    你知道上海賓館被稱為深圳城市"坐標原點"嗎?你知道深圳體育館為深圳拿下了首個"魯班獎"嗎?這些散落在深圳各區(新區)的老建築是深圳這座城市最鮮明的符號,也是凝固在城市不同發展階段的歷史坐標。 在上世紀 80 年代,正值改革開放全面進行,一批代表著深圳"雄心壯志"的地標建築在這座城市拔地而起,上海賓館、深圳體育館、南海酒店等是這批建築中的"佼佼者"。她們大都由中方投資建造,在那個年代摸著石頭前行,過往種種之事,如今已成傳奇。
  • 深圳特區40周年燈光秀回放詳情(附觀看入口)
    深圳特區40周年燈光秀回放詳情燈光秀時間2020年8月26日晚19時表演地點市民中心廣場、深圳灣人才公園回放觀看入口入口見文末提示燈光秀內容1、全市樓宇電子大屏持續播出40周年宣傳片,2、平安金融中心大廈、京基100大廈、春筍華潤大廈、深圳灣一號、漢國大廈等地標建築不間斷滾動播出祝賀標語;3、市民中心廣場、深圳灣人才公園同步開展40周年主題燈光秀;
  • 細數石獅老街那些古早美食 你還記得多少
    ­  六、魚肉羹­  這家魚肉羹店位於馬腳橋肉棕店對面,小店看似簡陋,實則物美價廉,絕對值得你的光顧(石獅很多有名的老店,都不大注重裝潢,這點會讓人越看越有感受。這些餐廳有固定客源且以本地人為主,故衛生問題大可放心)。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 一起尋找深圳經濟特區40年的南山記憶
    ,南山區委宣傳部攜手招商蛇口、華僑城集團、華潤集團、騰訊公司,共同發起「找尋深圳經濟特區40年的南山記憶」全網互動宣傳活動,廣大網友可向我們發送深圳經濟特區小故事、珍貴老照片、動圖或小視頻,附一段感懷的話或一句對深圳經濟特區的祝福或一段與特區相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