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廣東之江門:大江門戶,南海明珠
金羊網 2019-09-29
水的通達成就了它的開放。碧海藍天任你徜徉,海上絲綢之路從這兒起航,西風東漸在這兒登陸。
圖/金羊網記者鄧勃 湯銘明
文/金羊網記者彭紀寧
大江門戶,南海明珠江門。
水的通達成就了它的開放。碧海藍天任你徜徉,海上絲綢之路從這兒起航,西風東漸在這兒登陸。
江門市,廣東省轄地級市,地處珠江三角洲西部,因位於西江與其支流蓬江的會合處,乃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
大江門戶,南海明珠。
江通四海,門迎天下,今日江門,正積極向前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江海門戶 加快搭建參與大灣區建設的「四梁八柱」擁抱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新機遇,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江門已做好準備創造新的輝煌。
穿越歲月風煙,江門有渾然天成的歷史質感,「行分南北枕江開,海外商船逐隊來」,長堤風貌街上的騎樓充滿異國情調,讓人追憶這裡昔日繁華熱的碼頭場景。
「凜凜英雄樹,巍巍古炮臺」,崖門古炮臺巍然矗立於江海之畔,訴說著當年軍民同心守護祖國海疆的往事。
「千篇一律,卻又千變萬化」,在鄉間如城堡般聳立的開平碉樓,承載著「金山客」們思想戀土的深情,五邑一脈,四海一家。
開平碉樓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
「水上碉樓」位於臺山市白沙鎮陳坑水庫,真名叫做「光耀樓」。據介紹,光耀樓建於1921年左右,原來碉樓所在的位置就是一個村莊。隨著當地村民逐漸移民,當地在此修建了陳坑水庫。
開平碉樓,一封優美而哀傷的民國來信。
「千篇一律,卻又千變萬化」,在鄉間如城堡般聳立的開平碉樓,承載著「金山客」們思想戀土 的深情,五邑一脈,四海一家。
這些不同的建築造型反映著樓主人的經濟實力、審美情趣和受外來建築文化影響的程度,是開平碉樓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梅家大院
梅家大院
方氏燈樓
在2007年,開平碉樓與村落就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廣東省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
大江門戶,南海明珠江門
臺山那琴半島
臺山那琴半島
臺山那琴半島地質海洋公園
鶴山古勞水鄉位於鶴山市東北部西江邊的古勞鎮,屬半丘陵半堤圍水網地區,是典型的最具珠江三角洲特點的南國水鄉。
新會小鳥天堂每逢傍晚,就可以看見「萬鳥歸家」的景象。
梁啓超是廣東新會人,故居在新會茶坑村。這裡是梁啓超先生出生和少年時期生活、學習的地方。
歲月蹉跎,時光流逝,人聚人散,萬物生長,演繹著一代又一代的悲歡故事。
百年前江門已成為國際貨物的吞吐港。港口吞吐貨物,也輸送人才和文化,輪船將千千萬萬江門僑民送往海洋彼岸,締造了世界移民史的奇蹟,也迎來了新知與思想。
自古五邑多俊才,院士路上的31尊院士銅像依次延伸,構成了江門在科學探索領域的不朽豐碑。
星光公園裡明星牆上的120個江門籍影視明星臉譜,見證了江門人在中國電影百年曆程中的貢獻。
如今,有超過400萬原籍江門的華僑散居各國,獨一無二的僑鄉文化依然影響著全球。
江通四海,門迎天下,今日江門,正積極向前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江海門戶加快搭建參與大灣區建設的「四梁八柱」擁抱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新機遇,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江門已做好準備創造新的輝煌。
編輯:束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