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4歲,死於抑鬱症

2020-12-21 小故事大哲理

那些進口的白色小藥片,醫生說能治療深度的抑鬱症。——安妮寶貝

有個少年走了。

在2018年12月12日的凌晨,在孤獨的風中,寒冷刺骨,悄無聲息。他離開前,用時光機定時了一條微博跟這個世界道別。

這個情景是不是很熟悉,7年前,「走飯」也是這麼做的。走飯離開的這6年,她的微博底下多了148萬條留言,每一條都孤獨得要命。

「旅行的孤獨風」走後的第二天,他的微博底下也多了4000多條留言,可是他再也看不到了。

「走飯」的微博有1896條動態,我們還能追尋她活著的足跡。而「旅行的孤獨風」只留下10條動態,每一條都是死亡倒計時,孤獨又平靜。

同時,他留給我們的資料少之又少,我們只知道他24歲,坐標是北京,但是又被證實這個地址是假的。

我們不知道這1584天裡,他經歷過怎樣的煎熬,那些艱難的時刻,他又做過什麼樣的掙扎……

最後,他選擇離開,一定是計劃了很久的事情吧。這個冬天好冷,希望他去的那個地方,是春暖花開的模樣。

抑鬱症是一種病嗎?

是的,抑鬱症是一種疾病,是一種寄生於心靈之上的痛苦之病,這種疾病所帶來的痛苦隨時足以吞噬人們的生命。

目前我國每年因為抑鬱症自殺的人數高達20萬,並且這種趨勢還在持續上升。

這兩天,有個新聞牽動了許許多多人的心。

24歲的人民大學碩士畢業生王鈺敏,在11月19日晚間在北京方莊附近失連,家人全網尋人。

據其姐姐介紹,鈺敏從小成績優異,以全市排名前幾的高考成績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後來又留在本校讀研,絕對的高材生。

今年6月研究生畢業後,鈺敏留在北京從事金融工作。

事發前鈺敏曾抱怨工作壓力太大,長期加班,導致精神和身體都難以承受。還說最近工作經常出錯,什麼都做不好,對自己很失望。

鈺敏的姐姐說:「當天下午她因為工作壓力太大請了假,我一直在陪她,晚上她說想出門結果把我甩掉跑了。」

哪知這一去,就不復返。

鈺敏失聯後,家人報警,警察全力搜尋,人民大學的校友圈裡也接力傳播,大家都一心祈求她早日歸來。

可惜依舊未能阻止悲劇的發生。

21日晚22時許,女孩家屬對外回應稱人已找到,遺憾人已離世。希望通過媒體告訴大家不要再尋找了。

「非常感謝各位網友一直以來的關注和幫助,詳細的暫時先不說了,當事人想安靜一下,見諒。」

看到這裡,心裡真是五味雜陳。

多好的女孩,就這麼沒了,她還沒來得及去看人生的波瀾,世界的繁華,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消失在黑夜裡。

「旅行的孤獨風」發的第一條微博說,都準備去死了,卻就是笑著面對別人。

是啊,小孩子才哭鬧,成年人都是把哭聲調成靜音。

2017年1月21日,韓國演員田汰遂因為抑鬱症離開了。

而就在他離開的前10天,他還在公交車上戴著耳機,微笑著向粉絲傳達近況。

每個人都以為他的笑容是真的,他是健康陽光的,沒想到他已經被抑鬱症折磨5年了。

無獨有偶,2017年7月20日,美國搖滾樂團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貝寧頓,因為抑鬱症上吊自盡,年僅41歲。

在他去世前幾天,他還和妻子外出遊玩,照片在他笑得很燦爛,你完全不會把他和抑鬱症扯上任何關係。

在他去世前的36小時,他還在和家人玩著遊戲,有說有笑,你完全看不出這是一個想要自殺的人。

我們總是以為,抑鬱症患者是狼狽的、沮喪的。

其實,他們有兩個自己,一個是展現給別人的自己,這個自己樂觀陽光,另一個是展現給自己的,這個自己絕望不堪。

其實,抑鬱症並沒有所謂的模樣,因為他們連笑著都很絕望。

作家安德魯.所羅門曾講述過自己與抑鬱抗爭的那段日子:

抑鬱,讓他失去了對生活的一切樂趣,幾乎沒有能力去很好地完成一件事情,整個人像是一座廢棄的城堡。

吃飯的時候,連吞咽、咀嚼都無法很好地完成。

想把碗筷處理一下,竟然連拿碗的力氣都沒有了。

出去走走,看到朋友,勉強支起一個微笑,然後心裡痛苦異常。

他想到過自殺,因為這種感覺讓他非常奔潰,自己的生命力慢慢被耗盡,行動能力越來越差,思考能力越來越弱,感知到的東西越來越少。這一切,讓他痛不欲生。

但最後,他還是因為不想傷害身邊的人,努力走出來了。

抑鬱,雖然讓我們變得死氣沉沉,但只要勇敢地走出來,我們仍然可以讓自己變得有活力。

一個有自殺傾向的姑娘在網上搜索手上動脈的具體位置,而網絡上那些素昧平生的人打字溫言軟語的勸著那個姑娘,「我的小可愛,我們愛你。」他們都是這個世界上偷偷愛著你的人,這些愛,讓這個世界變得不那麼壞。

你看這個世界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但似乎……也沒那麼糟。

太宰治說:

我本想這個冬天就死去的,可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細條紋的麻質和服,是適合夏天穿的,所以我還是先活到夏天吧。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是那一二分的甜,才是我們日復一日的意義。

或許,你在腦海中,曾進行過一場葬禮。

但我想告訴你: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尋找,而在於迎接生命的每一個挑戰,黑暗很長,但總有希望。

相關焦點

  • 24歲棋手墜樓,生前患抑鬱症
    審稿專家:北京朝陽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醫師 田穎 本文首發:哈特瑞姆心臟科普(CY-heartrhythm) 著名棋手範蘊若家中墜樓身亡 年僅24
  • 今天,我只關心這個被抑鬱症擊倒的24歲金融女孩
    這個叫王鈺敏的女孩,24歲,人大商學院本碩畢業,今年6月從學校畢業後,留在北京,進入工銀瑞信做清算崗。據她姐姐所說,由於工作壓力太大,王鈺敏一直心情不太好。11月19日晚,她更是情緒不好獨自離家,沒有帶任何通訊工具,此後失聯。轉發這條尋人微信的時候,我並沒有多想。
  • 24歲圍棋手因抑鬱症自殺,絕望時該如何自救?
    對此,記者採訪了多名心理學專家,他們就抑鬱症以及青少年抑鬱症患者的防治問題進行了解答。 不開心or輕度抑鬱? 清華大學幸福科技實驗室副主任宋少衛表示,抑鬱症是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它是比較長期持續的一種情緒低落和興趣減退的狀態,目前國內的抑鬱症比例是非常高的。」
  • 你離開的時候天空灰得像是哭過:我們該如何正確認識抑鬱症
    他曾因《戀空》紅遍亞洲,但在僅僅30歲的年紀,就匆匆離開了人世。與三浦有較深交往的一位友人證言,他從兩年前突然開始酗酒,常常把自己弄得很醉,似乎心中有許多的鬱悶無法發洩。三浦春馬在生前疑似患有抑鬱症,但他選擇自己承受,直到獨自離開。點擊深讀君想說,其實抑鬱症離我們並不遠。
  • 那些死於抑鬱症的明星,你認識幾個?最後一個到現在都不願相信
    抑鬱症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比較常見的心理疾病。作為活躍在大眾面前的公眾人物似乎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因抑鬱症死去的明星,更是很多。2016年因為抑鬱症自殺的喬任梁,一時間震驚網絡,抑鬱症這一隱形殺手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他也被人們稱為"微笑抑鬱症"患者,享年28歲。
  • 張國榮從24樓一躍而下的真正原因,並非只是因為抑鬱症
    可惜的是,哥哥張國榮的這一生卻隨著從24樓的縱身一躍而永遠的定格在了2003年4月1日的傍晚。後來的我,每當透過影片中或者演唱會上哥哥曼妙的身影而開始慢慢的懷念他時,腦海中總是會不停的閃現出哥哥留給人世間最後的那句話「我這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 當我遇到一隻叫「抑鬱症」的大黑狗
    讓我們停下腳步,來了解、聆聽、感受,走進「抑鬱症」,還原這個世界更多的色彩。所有的事情,幾乎都是一個人在做。生活變成了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圓,除了「我」之外,是看不到頭的空曠。其實,這些都是表層的孤獨。相比於「一個人的孤獨」,「心的孤獨」更讓人無力招架。案例小雨(化名)今年15歲,今年秋天剛剛升入初三。
  • 乾隆長子永璜20歲就被父親整成抑鬱症英年早逝,後代很繁盛
    史書記載,經歷孝純賢皇后葬禮事件後,永璜徹底被父親乾隆整的得了抑鬱症了,整天抑鬱寡歡,悶悶不樂。抑鬱了兩年後,永璜最終身體熬不住了,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永璜因為抑鬱症開始病重不能下床。所以說乾隆喜怒無常,你早知道這時候心疼孩子,當初幹嘛對他又打又罵整成了抑鬱症這毛病,這種病在現代都是絕症,更何況還是在古代了,這就是典型的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事情。所以說陳志敬和王炳醫術再高超也挽救不了永璜的性命,乾隆十五年三月十五日申刻永璜最終還是因抑鬱症去世。當天,永璜病逝,臨終前對父親乾隆說「不能伺候皇父了。」享年22歲。
  • 21歲女孩跳崖自殺,遺書曝光:我不是脆弱,只是病了 請多關注抑鬱症群體
    近日,21歲女孩在峨眉山景區不顧勸阻跳崖事件引發網友關注。
  • 全國每年死於自殺25萬 作家徐遲是患抑鬱症自殺
    據今天首發的《遠離抑鬱消除焦慮》一書披露,著名報告文學作家、曾以《哥德巴赫猜想》一文響徹文壇的徐遲,是因患抑鬱症而在武漢一家醫院內跳樓自殺謝世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向人們發出警示:由於精神衛生問題,全國每年約25萬人死於自殺。   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全國重性精神障礙包括精神分裂症等患者約有1600萬人,近10年全國安康醫院累計收治肇事肇禍精神病人75000例,其中有殺人行為者佔30%。
  • 我的抑鬱症自救手記
    所以今天,我們請到了四位朋友來講一講,他們和抑鬱症相處的方法。希望讓大家有所借鑑。 楊真心,29 歲,青島 探索適合自己的藥,並且堅持下去-1-隱形的病症我是楊真心,今年 29 歲,來自青島。遵照醫囑,我現在已經停藥兩周了,沒有任何反覆的跡象,生活各個方面都非常穩定。我覺得可以階段性地跟抑鬱症說再見了。
  • 抑鬱症也是病,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被發現抑鬱症,而因為抑鬱症自殺的案件也隨著越來愈多,以至於抑鬱症問題已經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 2003年4月1日,香港影壇著名人物張國榮在酒店的24樓終身一躍,結束了其精彩的一生。後經自殺原因曝光,得知原來是抑鬱症害了他。這抑鬱症到底有多恐怖?
  • 南京水庫殺人案受害者女兒:抑鬱症不是殺我媽媽的藉口
    經初步調查,兩名死者分別為史某某(女,43歲,溧水區人,生前患有抑鬱症)、劉某某(女,47歲,溧水區人),兩人曾為同事關係。10月21日12時許,二人相約前往溧水區某水庫遊玩過程中,史某某趁劉某某不備將其推下水,自己也一同落入水中,兩人均溺水身亡。
  • 印度女星因抑鬱症上吊自殺年僅25歲,留下遺書:我真的累了
    據外媒報導,印度寶萊塢女星Preksha Mehta(普雷克莎·梅塔)因抑鬱症自殺,年僅25歲。據悉普雷克莎此前患有抑鬱症,加上疫情原因,她很長時間沒有工作,也沒有收入,導致抑鬱症病情加重,於是在本月25日,她在家中上吊自殺,還留下遺書,內容是:我很努力地試過了,但我現在真的累了。普雷克莎曾在《Sakha》、《Padman》等電影飾演重要配角,她還出演了《梅裡·杜爾加》和《拉奧·伊什克》等劇,在印度也是小有名氣。
  • 96歲老太腳穿壽鞋跳樓自殺 被認為患有抑鬱症
    96歲老太腳穿壽鞋跳樓自殺被認為患有抑鬱症 2002年4月28日08:5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4月28日消息:昨日中午11時10分,杭州江城路某小區,96歲的老太跳樓自殺,醫院專家說老人明顯已患有抑鬱症
  • 張國榮從24樓一躍而下的真正原因,並非只是因為抑鬱症
    可惜的是,哥哥張國榮的這一生卻隨著從24樓的縱身一躍而永遠的定格在了2003年4月1日的傍晚。後來的我,每當透過影片中或者演唱會上哥哥曼妙的身影而開始慢慢的懷念他時,腦海中總是會不停的閃現出哥哥留給人世間最後的那句話「我這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 老師:你女兒死了和我有啥關係?13歲抑鬱症女孩自殺,父親不接受
    2021年1月6日,被取消住宿資格後跳樓自殺的女孩家屬發聲:「開學住宿僅僅數月,我女兒為什麼會從一個品學兼優、天真活潑的女孩突然患上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狀的重度抑鬱!景泰中學為什麼從未向我反映過我女兒存在心理疾病,或存在不適當的異常行為。」
  • 多少位明星患有抑鬱症?到底誰才是「兇手」
    許多明星患有抑鬱症,也有人為此付出生命,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兇手」。我們並非一無所有,我們還有病這是中國明星喬任梁在一次採訪時說過的話,聽到這句話大家肯定不會多想,頂多認為他在開玩笑。但其實這句話是他自己的真實寫照,他患有抑鬱症,並在距離他29歲生日的前29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多少人為他惋惜。
  • 林肯公園主唱自殺,抑鬱症殺手「害死」多少明星?
    中新網7月22日電(孔慶玲) 「我努力過,但終究一切徒勞」,這是美國搖滾樂隊「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貝寧頓曾高吼過的歌詞,或許也是他結束生命前的無聲吶喊。41歲的貝寧頓日前被發現在家中上吊自殺,他的離世不僅是世界樂壇的損失,也讓無數音樂愛好者震驚心碎,無限緬懷。
  • 《如果聲音不記得》豆瓣分4.1,打著抑鬱症旗號結果失望大於期望
    話分兩頭,抑鬱症是這部劇的唯一關注點,結果很多人都沒有看懂,會覺得抑鬱症也就是挺正常的一種精神疾病。陳琳陳琳2009年10月31日用一種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39歲的生命。就在她離開這個世界前的幾個小時,她的好友張強還在給她做吃的,拿出吉他讓她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