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走基層」從江大歹村:從深度貧困村到3A級景區的轉變

2020-12-09 天眼新聞

「村組幹部腰上別著鐮刀來參加會議,學歷最高的是小學未畢業,甚至有村幹部穿同邊拖鞋來參會;村裡很多人沒有上戶口;村中白色垃圾隨處可見,空氣中瀰漫著牛糞的味道;村民家中煙燻火燎看不清楚人,婦女見到我們轉身就跑,留下沒來得及抱走的孩子哇哇大哭。」這是2018年3月15日,從江縣丙妹鎮大歹村第一書記唐雋永剛到大歹村時的所見所聞。  距離脫貧攻堅戰結束只有兩年半的時間,面對這樣的情況,該如何加入戰鬥?唐雋永當時心涼、頭大、眼迷濛。   而現實是,就是這樣的地方,兩年半之後,通過了國家3A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定。

大歹村屬深度貧困村,轄3個自然寨,5個村民小組,全村288戶209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6戶1118人。2019年底,貧困發生率依然高達為9.87%,未脫貧人口28戶204人,脫貧監測戶5戶61人,非貧困戶邊緣監測戶11戶102人。   面對這塊「硬骨頭」,幫扶單位真金白銀投入,兩年半以來,省交通運輸廳、省公路局、省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共計投入338萬元,使大歹村基礎設施、村容村貌等各方面都有了極大提升。其中,2019年完成老舊房透風漏雨整治267戶、人畜混居整治35戶、危房改造6戶。並為村民實施了採購床、床上用品及衣櫃等的「溫暖計劃」項目。

針對大歹村教育發展滯後的現實情況,從江縣主動作為,充分借力澳門幫扶資源,投資3000萬元新建的大歹小學校舍,為大歹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2019年,貴陽市南明區南明小學駐點對口幫扶大歹小學,為大歹小學跨越式發展提供優質資源支撐,開啟了「一年見成效、兩年共贏成長、三年全面發展」的幫扶徵程。   大歹苗寨有苗族楓香染技藝、苗族藍靛染技藝、苗族亮片製作技藝等十二項非遺項目;有1700多畝梯田,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場景。

大歹村確定以旅遊扶貧為牽引的發展目標,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引導群眾參加旅遊開發,助推脫貧攻堅,並作為一項長期的產業來發展。   2019年底,省交通運輸廳投資3500萬元新建5.8公裡開通小融至大歹村旅遊扶貧公路。該公路徹底打開了閉塞的大歹村苗寨,也讓大歹村村民的小康之路越走越寬。

省文旅廳投入500萬元資金,啟動了遊客中心、鄉愁戰疫、旅遊廁所、旅遊表演場、標識系統等十餘個項目建設,引進了水東鄉舍公司在大歹村建設10間禾倉民宿。   今年7月31日大歹苗寨景區開園,大歹在旅遊開發上邁出了第一步,目前大歹村已通過3A級景區質量評定。大歹村,從一個封閉落後的苗族村寨,蛻變成了3A級景區的景點。

「因為扶貧政策,大歹村實現了幼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唐雋永欣喜地說:「婦女們能和我開玩笑了,雖然我聽不大懂;孩子們在我的面前光腳撒歡;村莊整潔乾淨,硬化的串戶路通往每家每戶。」  大歹,苗語是大口袋的意思。曾經,這裡的人們像是被貧困的「大口袋」封鎖住了;如今,齊備的基礎設施、良好的發展前景、村民們美好的願望,正從這個「大口袋」裡翻騰出來。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餘光燕 鄧鉞潔 江佳佳 夏華

編輯 何濤

編審 王璐瑤 楊韜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走基層」澳門媒體參觀從江縣大歹小學 學生:長大了我想...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彭典)11月19日,從江縣大歹小學的操場上熱鬧了起來,來自澳門日報、澳廣視等14家澳門主流媒體「脫貧攻堅貴州行」主題採訪團走進由澳門基金會在從江縣援建的大歹小學,了解澳門在從江縣教育扶貧的成果。
  • 「穿越月亮山看「兩江」」貧困村晉升國家3A景區——從江縣加鳩鎮...
    【開篇語】直面脫貧,敢於亮劍。為「決戰兩江,從榕出列」。2020年,黔東南州聚力攻堅,舉全州之力幫助從江、榕江兩縣補齊短板,以精準打法,突出重點工作、抓住重點環節、實現重點突破,脫貧成效見真彰。為講好黔東南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生動故事,深入展示全州最後兩個脫貧摘帽縣——從江縣、榕江縣脫貧攻堅成果成效和典型經驗,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黔東南記者站(辦事處)深入兩縣月亮山區8個鄉鎮採訪,用圖、文等形式在天眼新聞客戶端以【穿越月亮山看「兩江」】為系列,全面展示兩縣8個鄉鎮堅決打贏「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教育保障、醫療保障
  • 貧困村變景區 貴州從江大歹苗寨開園迎客
    苗族同胞及演員在大歹苗寨景區表演節目。 吳德軍 攝苗族同胞及演員在大歹苗寨景區表演節目。吳德軍 攝中新網貴州從江7月31日電 (通訊員 吳德軍)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大歹苗寨景區31日正式對外開放運營。這是從江縣繼岜沙苗寨景區之後建成的又一苗寨景區,成為苗族文化資源的集中展示及全域旅遊的新名片。
  • 從江又多一景區,大歹苗寨景區正式開園!
    大歹景區是從江縣依託山水、民族、民俗等資源稟賦,將旅遊業作為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山脊上的走廊——大歹苗寨景區開園儀式》現場視頻回顧 大歹村是從江縣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可謂貧中之貧,堅中之堅。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志願青春」教育扶貧記——聚焦貴州脫貧一線...
    她的家鄉大歹村,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丙妹鎮大山深處的一個苗族聚居村落。 此前,由於交通閉塞、經濟落後以及受當地陳風陋俗的影響,村裡絕大多數上了年紀的婦女都沒上過學。
  • 貴州從江縣:實施農村「組組通」脫貧攻堅大會戰
    圖為從江縣鬥裡鄉臺裡村通往自然組水泥公路的建設場景。 貴州省從江縣在開展脫貧攻堅「春風行動」中積極實施農村公路「組組通」攻堅大會戰,通過打通農村交通公路「最後一公裡」讓全縣所有村組實現通公路,為山區農村群眾脫貧攻堅助力。
  • 毫不鬆懈打好收官戰 書寫決勝脫貧壯麗詩篇!來自貴州9個未摘帽深度...
    為生動展示貴州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際,各地幹部群眾毫不鬆懈查漏補缺的事跡,今天,我們以小切口呈現大變化,推出來自9個未摘帽深度貧困縣決勝脫貧攻堅的生動故事—— 「我們通過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不僅實現『黑色經濟』向『綠色經濟』轉變,更讓『綠色經濟』向『美麗家園』轉變,讓老百姓真正享受綠水青山帶來的實惠,讓脫貧攻堅全面收官,實現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騌嶺鎮黨委書記李踐說。
  • 「我的扶貧故事」將汗水揮灑在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的路上|從江縣谷坪...
    2019年6月10日,機構改革後增派州直單位幹部輪戰駐村決戰脫貧攻堅,增派我到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谷坪鄉谷洞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並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網格員和幫扶幹部。這已是我第二次到從江縣開展幫扶工作,第一次是十年前的2009-2010年到從江縣西山鎮開展黨建扶貧工作。
  • 桂麗到伍明鎮調研非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
    為進一步了解當前非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情況,找準弱項,強化幫扶舉措,10月22日下午,潁泉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桂麗到伍明鎮袁寺村、張袁村等非貧困村進行脫貧攻堅工作調研,並召開座談會。 在袁寺村,桂麗聽取了袁寺村關於脫貧攻堅工作、危房拆除、村集體經濟發展等情況的匯報,並與駐村幫扶幹部進行工作交流。桂麗指出,向非貧困村選派駐村幫扶幹部,是進一步加強非貧困村扶貧工作力量的需要,也是確保全面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重要舉措。選派駐村幫扶幹部要儘快轉變角色,快速熟悉村情、戶情,融入當地工作,加強政策宣傳和入戶走訪力度,切實形成幫扶合力。
  • 【亮點】坎爾洋:昔日深度貧困村,如今的國家4A級景區
    日前,從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班迪鄉坎爾洋村獲悉,在深圳援疆前方指揮部的大力幫扶下,該村「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景區獲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從昔日深度貧困村到現在的4A級景區,坎爾洋村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我的扶貧故事」他鄉當故鄉|從江縣谷坪鄉五一村第一書記晏高飛
    我叫晏高飛,去年8月28日增派到從江縣谷坪鄉山崗村任網格員,同年12月調整到谷坪鄉五一村任同步小康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組長兼任五一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網格員。晏高飛在鼓樓宣講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五一村是谷坪鄉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211戶1041人,貧困戶110戶555人,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發生率為50.29%,貧困程度深,貧困覆蓋面廣。
  • 雲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 全國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大理篇
    始終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定期開展「掛包幫」「轉走訪」工作,準確掌握貧困村、貧困戶基本情況和致貧原因,量身制定到村到戶到人減貧計劃,精準落實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實現了精準滴灌、靶向治療。
  • 「我的扶貧故事」改變貧困面貌 走上小康大道丨從江縣下江鎮秋新村...
    2019年,我根據工作安排,來到黔東南州從江縣下江鎮秋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組長,有幸成為了決戰深度貧困,決勝脫貧攻堅的一線指戰員。兩年以來,在局黨委的堅強領導與資本市場的大力幫扶下,我與秋新村群眾共同見證了深度貧困地區苗族群眾邁上小康路的千年之變,徹底撕下了困擾千百年的絕對貧困標籤。
  • 「脫貧攻堅·村村道」「打贏脫貧攻堅 聚焦安順178個深度貧困村看...
    近日,記者走進紫雲火花鎮九嶺村,九嶺村特有的「幹欄式」吊腳樓在冬日暖陽下熠熠生輝,自通村路、通組路的修通,九嶺通行越來越便捷,自脫貧攻堅以來,林下雞、蜜蜂養殖、生態鵝養殖等村集體產業也逐漸興旺發展起來。作戰隊員正在給林下雞餵食。
  • 承德平泉推進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
    黨組織建在產業鏈 農民富在產業鏈——平泉推進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探訪(河北日報資料片)通訊員於曉峰攝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尉遲國利 通訊員董少清)這一做法,在不久前結束的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評選中,被評為最佳案例。●「堡壘示範」,發揮黨組織引領脫貧攻堅作用眼下正是香菇出菇季節,黃土梁子鎮梁後村光伏農業食用菌產業扶貧園區內,村民鄒德富每天半夜就在菌棚裡忙活。
  • 澳門幫扶助貴州從江群眾溫暖過新年
    潘丈你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大歹村人。從江縣總人口逾37萬,少數民族人口佔95%,是貴州省9個未摘帽的深度貧困縣之一。  2018年5月,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與從江縣籤署首批9項幫扶協議,正式啟動了澳門特區幫扶從江的脫貧攻堅工作,並明確了教育、醫療、產業等多個重點幫扶方面。
  • 一個深度貧困村的巨變——秦安縣王鋪鎮師山村脫貧攻堅「三步曲」
    走進天水看變化之十 一個深度貧困村的巨變——秦安縣王鋪鎮師山村脫貧攻堅「三步曲」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李雙勝秦安縣北部山區的小神仙梁,如一條蜿蜒的瓜蔓,由北向南垂落到顯親河谷,王鋪鎮師山村的師山、常屲、龐窯等三個自然村,就像這瓜蔓上吊著的三個小南瓜
  • ...一個深度貧困村的巨變——秦安縣王鋪鎮師山村脫貧攻堅「三步曲」
    走進天水看變化之十一個深度貧困村的巨變——秦安縣王鋪鎮師山村脫貧攻堅「三步曲」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李雙勝秦安縣北部山區的小神仙梁由於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後、村民致富困難,2013年師山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04戶480人,貧困發生率高達58.39%,被列為深度貧困村。
  • 「脫貧攻堅群英譜·基層幹部」曹思義:四措並舉戰脫貧
    他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不斷強化幫扶意識、健全工作機制、拓寬幫扶思路、落實幫扶項目、解決脫貧攻堅中的實際困難。在脫貧攻堅戰場上,他始終以堅強的黨性和務實的工作作風認真履行著一個共產黨人的神聖使命。  使命定力戰脫貧  坪寨鄉位於水城縣西南方向,地處兩省三縣交界處,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不完善,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低。
  • 5A景區、安慈高速、脫貧攻堅…今天,常德又在湖南衛視刷屏
    :蹲點鄉村 察實情 建諍言》《左菲:發揮專業所長 致力脫貧攻堅》,湖南衛視《午間新聞》播發了報導《湖南將迎第10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都與常德有關。(本臺記者吉喆、孫露參與採寫) 民進中央對口湖南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蹲點鄉村 察實情 建諍言5年來,民進中央深入湖南最偏遠鄉村,走訪最困難群體,察實情建諍言,切實開展民主監督,推動一批具體問題立行立改,助推脫貧攻堅,彰顯出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獨特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