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彭典)11月19日,從江縣大歹小學的操場上熱鬧了起來,來自澳門日報、澳廣視等14家澳門主流媒體「脫貧攻堅貴州行」主題採訪團走進由澳門基金會在從江縣援建的大歹小學,了解澳門在從江縣教育扶貧的成果。
這所共有496名學生、13個教學班的大歹小學,是澳門斥資3000萬元援建的一所山村小學,包括教學樓、學生宿舍樓、教師宿舍樓、食堂等。
澳門媒體「脫貧攻堅貴州行」主題採訪團走進從江縣大歹小學
「學校教室寬敞明亮,離家才1公裡,走路就可以上學,我很喜歡。」六年級的學生潘世江說。潘世江以前在其他小學念書,走路都要走1個多小時,現在在家門口就可以讀書,他最喜歡的科目是數學。
聊起自己的願望,潘世江靦腆地說:「學校是澳門援建的,長大了,我也想去澳門看一看。」
從江縣大歹小學一角
大歹村是一個苗族聚居的村寨,山高坡陡。從一個山到另一個山,開著車蜿蜒盤旋,上上下下至少得二三十分鐘,若走路得大約一個小時。
「大歹村之前有一所小學,只有兩個年級,學生們上完二年級後就得翻山越嶺20多公裡,到其他村或者縣城的小學就讀。由於路途遙遠,學生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新校區建好後,學校從原來兩層的小磚房,變成了建築面積達7011平方米的校區,學校基礎設施應有盡有。」大歹小學校長王紹東介紹道。
澳門媒體參觀大歹小學
澳門決定在大歹村興建小學,正是考慮到當地基礎教育薄弱、小孩子外出上學不方便等問題。
澳門月刊執行總編輯黃殿晶接受記者採訪
「大歹小學覆蓋上歹村、大歹村、老或村三個村子的孩子,自從有了這所新學校,孩子們就可以在家門口讀完小學。」王紹東說。
在採訪期間,澳門媒體還觀看了大歹小學學生做早操,學生們也用手語表演《感恩的心》,對澳門同胞支援從江發展,表達真摯的感恩之情。
澳門電臺的李美琪接受記者採訪
澳門月刊執行總編輯黃殿晶參觀完大歹小學後,感慨地說:「我很早之前就有關注到大歹小學,今天來學校一看,才發現在貴州有這麼一所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的學校。」
澳門電臺的李美琪也是首次來到學校,「剛跟老師、學生的聊天中,我發現他們都很熱情,對我們也很友好,貴州的扶貧教育做得好。」
一審:曹軼
二審:彭奇偉
三審:李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