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走基層」澳門媒體參觀從江縣大歹小學 學生:長大了我想...

2020-12-06 多彩貴州網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彭典)11月19日,從江縣大歹小學的操場上熱鬧了起來,來自澳門日報、澳廣視等14家澳門主流媒體「脫貧攻堅貴州行」主題採訪團走進由澳門基金會在從江縣援建的大歹小學,了解澳門在從江縣教育扶貧的成果。

這所共有496名學生、13個教學班的大歹小學,是澳門斥資3000萬元援建的一所山村小學,包括教學樓、學生宿舍樓、教師宿舍樓、食堂等。

澳門媒體「脫貧攻堅貴州行」主題採訪團走進從江縣大歹小學

「學校教室寬敞明亮,離家才1公裡,走路就可以上學,我很喜歡。」六年級的學生潘世江說。潘世江以前在其他小學念書,走路都要走1個多小時,現在在家門口就可以讀書,他最喜歡的科目是數學。

聊起自己的願望,潘世江靦腆地說:「學校是澳門援建的,長大了,我也想去澳門看一看。」

從江縣大歹小學一角

大歹村是一個苗族聚居的村寨,山高坡陡。從一個山到另一個山,開著車蜿蜒盤旋,上上下下至少得二三十分鐘,若走路得大約一個小時。

「大歹村之前有一所小學,只有兩個年級,學生們上完二年級後就得翻山越嶺20多公裡,到其他村或者縣城的小學就讀。由於路途遙遠,學生安全也得不到保障。新校區建好後,學校從原來兩層的小磚房,變成了建築面積達7011平方米的校區,學校基礎設施應有盡有。」大歹小學校長王紹東介紹道。

澳門媒體參觀大歹小學

澳門決定在大歹村興建小學,正是考慮到當地基礎教育薄弱、小孩子外出上學不方便等問題。

澳門月刊執行總編輯黃殿晶接受記者採訪

「大歹小學覆蓋上歹村、大歹村、老或村三個村子的孩子,自從有了這所新學校,孩子們就可以在家門口讀完小學。」王紹東說。

在採訪期間,澳門媒體還觀看了大歹小學學生做早操,學生們也用手語表演《感恩的心》,對澳門同胞支援從江發展,表達真摯的感恩之情。

澳門電臺的李美琪接受記者採訪

澳門月刊執行總編輯黃殿晶參觀完大歹小學後,感慨地說:「我很早之前就有關注到大歹小學,今天來學校一看,才發現在貴州有這麼一所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的學校。」

澳門電臺的李美琪也是首次來到學校,「剛跟老師、學生的聊天中,我發現他們都很熱情,對我們也很友好,貴州的扶貧教育做得好。」

一審:曹軼

二審:彭奇偉

三審:李蓓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走基層」澳門媒體參觀觀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彭典)11月22日,來自澳門日報、澳廣視等14家澳門主流媒體「脫貧攻堅貴州行」主題採訪團來到最後一站——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展示中心(以下簡稱「展示中心」)。澳門媒體採訪團展示中心位於數博大道長嶺南路沿線上,總建築面積為7080平方米,展示面積有5000平方米。包含「數字中國貴州方案展區」「數化萬物智在融合展區」「雲上築夢躬身耕耘展區」「未來已來展區」和「智慧體驗區」五個展區。
  • 「脫貧攻堅走基層」從江大歹村:從深度貧困村到3A級景區的轉變
    「村組幹部腰上別著鐮刀來參加會議,學歷最高的是小學未畢業,甚至有村幹部穿同邊拖鞋來參會;村裡很多人沒有上戶口;村中白色垃圾隨處可見,空氣中瀰漫著牛糞的味道;村民家中煙燻火燎看不清楚人,婦女見到我們轉身就跑,留下沒來得及抱走的孩子哇哇大哭。」
  • 脫貧攻堅丨貴州大山的孩子缺啥?澳門安排上了,包括夢想!
    2018年5月23日,澳門對口幫扶從江縣脫貧工作正式啟動以來,澳門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充分發揮「從江所需,澳門所長」,有力促進了從江縣乃至貴州省脫貧攻堅進程和經濟社會發展。   一所村小:大歹小學華麗蛻變  「小朋友們好,我叫梁琳特,受益於澳門對從江的幫扶政策,現在在澳門上大學。你們有這麼好的條件了,要好好讀書,才能去看外面更大的世界。」今年9月下旬,在澳門大學就讀的梁琳特通過視頻連線,勉勵家鄉大歹小學的弟弟妹妹們。
  • 澳門幫扶助貴州從江群眾溫暖過新年
    潘丈你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大歹村人。從江縣總人口逾37萬,少數民族人口佔95%,是貴州省9個未摘帽的深度貧困縣之一。  2018年5月,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與從江縣籤署首批9項幫扶協議,正式啟動了澳門特區幫扶從江的脫貧攻堅工作,並明確了教育、醫療、產業等多個重點幫扶方面。
  • 澳門安排上了
    2018年5月23日,澳門對口幫扶從江縣脫貧工作正式啟動以來,澳門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充分發揮「從江所需,澳門所長」,有力促進了從江縣乃至貴州省脫貧攻堅進程和經濟社會發展。山海一線牽,貴澳心相連一位學子:從江姑娘圓夢澳大依山傍海、環境優美的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吸引了世界各地不同膚色的莘莘學子慕名前來求學。
  • 澳門安排上了,包括夢想!
    2018年5月23日,澳門對口幫扶從江縣脫貧工作正式啟動以來,澳門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充分發揮「從江所需,澳門所長」,有力促進了從江縣乃至貴州省脫貧攻堅進程和經濟社會發展。一位學子:從江姑娘圓夢澳大依山傍海、環境優美的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吸引了世界各地不同膚色的莘莘學子慕名前來求學。其中,就包括來自貴州省從江縣的梁琳特。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更要扶智、扶志丨從江縣丙妹鎮上歹村江南...
    我叫蓋中輝,2020年3月到從江縣丙妹鎮上歹村擔任江南大學定點幫扶上歹村駐村第一書記。青山綠水,蜿蜒曲折的水泥路,道路戶戶通,獨特的吊腳樓,最原始的炊煙在傍晚升起,淳樸的民風、愛笑的村民。這是我進入上歹村第一印象,我的駐村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我長期從事的是教育工作,來到上歹村後,第一時間就關註上歹村教育問題;教學點資源不足,學生班級僅設立學前幼兒班、一年級與二年級,三年級至六年級在大歹小學住校上課,教育設施少,體育器材少,師源不足。
  • 「我的扶貧故事」「大歹得樂」小康路上一個不能少|從江縣丙妹鎮大...
    2018年3月15日,我成為了大歹村的駐村第一書記。我發現,村裡的小學只開設了學前班至小學二年級的課程,大歹村的孩子讀完小學需要輾轉四所學校升學。  投資3000萬的大歹小學也建成投入使用,我協調愛心單位捐贈了200套借宿生床上用品,大歹的孩子終於可以在家門口讀完小學。原來的教學點改建成了幼兒園,100多個孩子學習普通話,在老師的帶領下遊戲。
  • 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幫扶從江縣脫貧攻堅捐贈儀式在貴陽舉行...
    10月28日,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幫扶從江縣脫貧攻堅捐贈儀式在貴陽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副省長盧雍政,省政協副主席孫誠誼,國際山地旅遊聯盟副主席邵琪偉、秘書長何亞非,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負責同志出席並見證捐贈。
  • 「我的扶貧故事」我為有幸參與脫貧攻堅而自豪丨從江縣翠裡鄉聯合...
    我叫何再洋,是一名90後基層中共黨員,也是一名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普通駐村幹部。2017年11月,根據組織安排,我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翠裡鄉聯合村任駐村幹部。這是我在入戶幫扶過程中聽到群眾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我認為這是對我工作的最高褒獎,每每聽到這樣的話語,我都倍受感動。   我想,只要我們心繫群眾,將群眾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多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群眾就會認可和接受我們,在工作中給予我們最大的支持與幫助,這也是我們開展工作的最大動力與源泉。一切依靠群眾,一切來源於群眾。
  • 「我的扶貧故事」他鄉當故鄉|從江縣谷坪鄉五一村第一書記晏高飛
    我叫晏高飛,去年8月28日增派到從江縣谷坪鄉山崗村任網格員,同年12月調整到谷坪鄉五一村任同步小康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組長兼任五一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網格員。到村任職的第一天,我心中既彷徨又激動,五一駐村工作組成員都不懂少數民族語言,脫貧攻堅任務使我倍感壓力,但我堅信,只要拿出200%的決心和勇氣,不管有多麼大困難也阻擋不倒我們前進的道路。
  • 「脫貧攻堅·村村道」從江縣高林村:黨建引領助推脫貧攻堅
    從江縣下江鎮高林村轄2個自然寨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4戶233人。2014年建檔立卡31戶總人數103人,貧困發生率41.7%。目前剩餘未脫貧人口2戶3人,貧困發生率降到1.2%,同比下降40.1個百分點。
  • 這首《蝴蝶媽媽》屬於貴州從江大歹小學的孩子們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李楨)「古老的楓樹上,住著蝴蝶媽媽,我的蝴蝶媽媽,世代保佑苗家……」11月28日,從江縣丙妹鎮大歹小學的16名同學與華音堂·貴陽少兒合唱團的小朋友,共同唱起這首由黔籍音樂人張超為孩子們改編的《蝴蝶媽媽》,用音樂牽起彼此的手,唱響屬於孩子自己的歌。
  • 貴州從江縣:實施農村「組組通」脫貧攻堅大會戰
    圖為從江縣鬥裡鄉臺裡村通往自然組水泥公路的建設場景。 貴州省從江縣在開展脫貧攻堅「春風行動」中積極實施農村公路「組組通」攻堅大會戰,通過打通農村交通公路「最後一公裡」讓全縣所有村組實現通公路,為山區農村群眾脫貧攻堅助力。
  • 「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從江縣臺裡村:從火塘中拆出一份新風氣
    近日來,從江縣鬥裡鎮臺裡村拆除火塘成為了群眾的熱點話題,火塘一事引起群眾熱議,說起拆除火塘,年輕人都紛紛一片叫好聲,因為臺裡村從火塘拆除中拆出來一份新風尚。拆除火塘成為勢在必行的工作,但是,要改變村民,尤其是年紀大的老人要改變幾十上百年的生活習慣和習俗,困難重重。果然政策一出,很多上年紀的人都異常的反對拆除火塘一事。「我現在87歲了,也活不了幾年了,如果火塘拆除了,我的姑娘如何來為我守夜,為我送終,用什麼做飯。」村民潘擺鬧反問到入戶動員的駐村幹部以及村幹。
  • 「我的扶貧故事」這裡就是我的家,紮根基層一心為民|從江縣加榜鄉...
    我叫蒙文雅,貴州黔東南從江縣人民醫院臨床醫師,根據組織安排,2018年3月到從江縣加榜鄉平忙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同步小康工作組組長,組織的重託讓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當時由於村委樓沒有辦公室,我就到從江縣人民醫院向領導匯報,得到了極大的支持,配齊活動場所各種設施,建好村委辦公室,黨員活動場所等,鞏固了基層堡壘陣地,為脫貧攻堅勝利打下堅實了組織基礎。
  • 2020年「雲南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主題採訪...
    昭通、曲靖採訪團雲南網訊(記者 全婧 畢芃 彭薇 段芃 趙黎浩 實習記者 楊婧瑤)1月13日至17日,由雲南省委網信辦主辦,雲南網承辦,昭通市委網信辦、曲靖市委網信辦、怒江州委網信辦協辦的2020年「雲南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 「我的扶貧故事」東北姑娘侗寨扶貧記丨從江縣貫洞鎮德卡村指揮所...
    我叫顧文超。2019年12月,我的單位從江縣投資促進局接到縣委組織通知,需要新增派一名幹部到基層任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得到消息後,我主動申請前往基層,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在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刻,理應投身到一線與兄弟姐妹們並肩作戰。
  • 「我的扶貧故事」心繫大山 勵志做好扶貧人丨從江縣加鳩鎮西部計劃...
    我叫王禮,2019年畢業於上海杉達學院。現服務於貴州黔東南從江縣加鳩鎮合法村脫貧攻堅指揮所。作為一名西部學子,畢業後能夠回到自己家鄉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我覺得自己是榮幸的也是幸運的。榮幸的是我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能夠參與最後的決勝時刻工作,幸運的是我能夠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運用到所學的知識為群眾謀福利。合法村是加鳩鎮寨子多、距離遠、苗族支系不同、工作難度大的村莊。初來報到,我立即申請到合法村當網格員助理。當時,正是人畜混居整治工作(上面住人,下面養牲畜)階段。
  • 「我的扶貧故事」沉於一線做好排頭兵|從江縣貫洞鎮今華村同步小康...
    我叫梁正芝,是從江縣投資促進局三級主任科員。2018年,在組織的關心下,單位領導的信任和鼓勵下,我榮幸地到貫洞鎮今華村擔任同步小康第一書記。2019年3月,成立了脫貧攻堅指揮所,我又擔任了所長。於是,我也就從那時候開始進駐今華村至今。進村第一天,由於自己不會開車,我從二級路口走路進村,村口、路口隨處可見衛生髒亂差,到處都是家禽糞便,無法下腳。我下定決心,要想讓群眾轉變思想,必須先把衛生環境治理好。於是,我召開了會議,讓黨員帶頭,清除雜草,打掃衛生。駐村第一件事就這麼做好了,群眾心裡想,有了工作隊,村裡的環境有了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