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裡的鄔思道在歷史上真有其人嗎?其實都是後人瞎編的

2020-12-19 百家號

在《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一個BUG般的人物,雍正在登基之路上的幾乎所有重要節點都是鄔思道在出謀劃策,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鄔思道就沒有雍正皇帝登基的那一天。但是很遺憾的是,這麼一個經天緯地的人,歷史上卻並不存在。關於他的諸多故事,其實是清末時期杜撰的。現在網絡上關於介紹鄔思道的文章(尤其是百度百科)也全部都是網友們瞎編的,沒有什麼歷史依據。

網上關於鄔思道的事跡來源,主要依據是清末翰林院編修李嶽瑞(光緒時期的進士)的一本名為《春冰室野乘》的筆記,書裡面有一篇文章提到過【鄔先生】這個角色。但是李嶽瑞的這篇文章很不靠譜。

首先是《春冰室野乘》這本書我看過,網絡上有完整電子版,書中的第二十篇名為《田文鏡之幕客》,這一篇裡面確實記載了一個叫【鄔先生】的師爺,但是這個師爺在文章裡面沒有名字,他在裡面的代號就叫「鄔先生」。我把全文截下來了:

這就是《田文鏡之幕客》的所有內容。從截圖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李嶽瑞的這篇文章中沒有一處有寫到過【鄔思道】三個字。文中所有提到田文鏡之幕僚時,一律為「鄔某」和「鄔先生」這兩種稱謂(已用紅線標示)。

既然李嶽瑞並沒有在文中寫出【鄔思道】這三個字,又憑什麼認為田文鏡的幕僚就是鄔思道呢?就算田文鏡真的有個幕僚姓鄔,那人家也是姓鄔而已。姓鄔的人多了去了,難道姓鄔的師爺,大名就一定是鄔思道嗎?什麼莫名其妙的邏輯?因此用李嶽瑞在《春冰室野乘》裡面記載的鄔先生作為鄔思道存在的證據,這是很無釐頭的,也是經不住推敲的。

然後就是很多人津津樂道的鄔思道替田文鏡彈劾隆科多的這則故事。李嶽瑞在他的書中也記載了這個故事,但這個故事明顯就是扯蛋!何為密折?就是皇帝與朝廷大臣之間溝通隱私的工具。雍正與朝臣的密折,必須由本人親筆書寫,不容他人謄抄。每一封密折雍正皇帝都要親閱親批,極為機密,絕不可能交給他人一手包辦,更不可能把密折中記錄的事情告訴給其他人。除非田文鏡他是活得不耐煩了!

至於李嶽瑞在《田文鏡之幕客》一文中記載的田文鏡寫給雍正請安折,雍正向田文鏡詢問的那句『朕安好,鄔先生安否?』的硃批我覺得也很扯。首先這封請安折沒有資料留檔,沒有留檔就沒有說服力(誰看過原本可以照張照片發給我,讓我開開眼);其次就算雍正真的給田文鏡寫過『鄔先生安否』的硃批。雍正也只是說「鄔先生」,並沒有提到「鄔思道」這個名字,也不能證明雍正提到的鄔先生就是鄔思道。

總之《春冰室野乘》裡面提到的鄔先生,人家只是姓鄔而已,李嶽瑞也沒有說過鄔先生的大名叫什麼。用《春冰室野乘》當做鄔思道存在的佐證,是沒有根據的。(並且本身這本書的可信程度也不高)

事實上,就算是【鄔先生】這個稱呼也未必是李嶽瑞首創。試想一下,雍正時期的人物為什麼一直都是默默無聞,到了晚清光緒時期才出現在野史筆記裡面呢?這個原因就要扯到當時一個很有名的職業——紹興師爺。

晚清的時候,紹興師爺流行。師爺這個圈子需要一個招牌人物替自己正名,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請代言人。師爺最好的代言人就是虛構一個巨牛掰的祖師爺出來撐場面,就跟木匠供奉祖師爺魯班是一個道理。

於是鄔先生這個虛構人物也就誕生了。最早的時候,鄔先生的具體事跡是一群紹興師爺加工編造出來的,各種說法都有,甚至有自相矛盾的情況。後來經過不斷地優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鄔先生的事跡也就編的圓滿了。因此可以這麼說,鄔先生的形象就是紹興師爺們理想中的師爺完美形象。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美好願望,全都寄托在虛構出來的鄔先生身上了。

李嶽瑞書中提到的【鄔先生】其實就是取材於晚清紹興師爺的傳說。李嶽瑞作為同時代的文人,對紹興師爺的傳言也多有耳目。聽的多了有點創作靈感,也是很正常的。至於資料的真實性,幾乎為零。

PS:李嶽瑞雖然是進士出身,但是他當時寫文章的目的是為了賺取報社的稿費,他的很多文章都是發表在《國風報》上。清末民初時,前清的官員也需要搞點額外收入養家餬口。就跟現在的文聯作家寫小說、寫散文賺稿費和版稅是一回事。

前面提到的都是「鄔先生」,那麼「鄔思道」這個名字是誰創作的呢?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鄔思道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的文學作品中,是1988年二月河發表的《康熙大帝》一書中的第三卷。在二月河發表《康熙大帝》之前,歷史文獻裡面絕對沒有「鄔思道」這個人的任何記載。後來二月河創作《雍正皇帝》時,直接繼續沿用了鄔思道這個人設,並把他當做雍正皇帝的開篇人物。

1999年根據二月河《雍正皇帝》原著小說改編的《雍正王朝》電視劇熱播後,有人將電視劇中的鄔思道和李嶽瑞書中所記載的鄔先生聯繫到了一起。其實這完全就是牽強附會,沒有任何的根據。

最後做個總結:歷史上的鄔思道沒有什麼具體的記載,他在康熙時期幫助四爺黨參謀過什麼事,也沒有相關的史料記錄。所以可以很肯定的說,歷史上應該沒有鄔思道這個人。他的故事其實就是二月河虛構的。並且他的歷史原型「鄔先生」也是虛構的,基本上都出自晚清時期的紹興師爺之手。二月河在創作鄔思道這個角色時,就取材於晚清的紹興師爺對「鄔先生」的傳說。其真實性基本不靠譜。

至於鄔思道為什麼在電視劇中那麼有本事,這一點很好理解。晚清時期紹興師爺在創作時,就極大的誇大了鄔先生的能力,二月河在創作人物時,又進一步的誇大了。到了電視劇中,因為篇幅的限制,把很多角色都刪減了,與鄔思道這個角色融為一體,於是他的能力就顯得更加的誇張了。比如在小說中替年羹堯指出青海叛軍位置的人是汪景祺,電視劇中就將此人刪減,與鄔思道合為一體。這樣一來,鄔思道就變成了一個足不出戶,卻知曉天下大事的奇才。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雍正能放過知道他太多秘密的鄔思道嗎?鄔思道結局如何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一個神一般的人物,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最終幫助胤禛走向至尊之位。在封建王朝歷史裡,「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悲劇不斷上演,有很多一心輔佐主子成為帝王的人物,功勞顯赫卻落沒有好結局。那麼,鄔思道的結局又如何呢?
  • 《雍正王朝》鄔先生的結局到底如何?歷史上有這個人嗎?
    還記得幾年前的電視劇《雍正王朝》嗎?當時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我們看到了雍正皇帝還在潛邸的時候,有一位謀士。謀士名叫鄔思道,腿有殘疾。但是歷史中真的有這個人嗎?他的結局到底怎麼樣了?鄔思道是清朝師爺,與雍正的關係撲朔迷離,其人物真實性也是清史一大未解之謎。關於雍正的小說與電影一出,鄔思道這個人物形象也躍然紙上,成為了人們爭相討論的對象,其究竟是真人還是虛構,鄔思道與雍正又有什麼關係呢?然而歷史上,鄔思道可不是胤禛的軍師,而是田文鏡的軍師,甚至鄔思道根本沒見過胤禛。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四爺的「智囊」,康熙知道四爺府有這個人嗎?
    從上面的簡單分析中,我們知道其實上鄔思道只是一個小有才氣的落魄書生,在智謀方面並未有什麼出眾之處,也沒有諸葛亮那般有如水鏡先生、徐庶等吹捧團,更沒有為其推薦或是登門拜訪的親朋好友朝中顯貴了。若是沒有康熙皇帝的四皇子胤禛的欽慕,恐怕鄔思道是會流落餓死街頭的,正如原著中鄔思道未進四爺府時一樣落魄如乞丐人憎狗嫌。
  • 雍正王朝:年秋月,到底愛不愛鄔思道?其實,她並不可憐
    就此來看,年秋月似乎更像是一個「政治犧牲品」,更像是一個「男人附屬品」,存在價值、婚嫁方向都是為男人們服務。只是,事實果真如此嗎?年秋月,到底愛不愛鄔思道呢?所以,年羹堯必須好生伺候鄔思道,甚至不惜讓自己的妹妹親自伺候,以換取胤禛的好感。2、不管在二月河先生的原著小說《雍正皇帝》,還是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秋月都是一個相貌出眾、身段婀娜的美人坯子。年羹堯想要在仕途上得到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將自己牢牢綁在皇四子胤禛的船上,超越和胤禛之間的單純的主僕關係。
  • 雍正王朝:鄔思道為何要向清官田文鏡獅子大張口索要八千兩銀子?
    所以當田文鏡聽說鄔思道管自己索要八千裡兩佣金的時候,田文鏡都蒙了,他開始並沒有想趕走鄔思道,他先是好言相勸,連哄帶蒙,畢竟田文鏡也是識貨的人,鄔思道確實對他幫助很大。鄔思道歷史上確有其人,不過他找田文鏡要的幕僚費比電視劇中更加誇張上面說的都是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劇情,下面說一說歷史上鄔思道其人,歷史上鄔思道確有其人,不過他只是田文鏡的幕僚,並沒有為雍正參與九子奪嫡出謀劃策。
  • 雍正王朝:鄔思道怎麼知道雍正馬上就要來了
    所以,當雍正說要見鄔思道的時候,田文鏡立即命人順著官道去追。鄔思道在這個時間點離開田文鏡的幕府不是巧合,他已經知道雍正馬上就到了,但不想見雍正,所以選擇遁走。顯然,他不想見雍正,所以才那麼著急。那麼問題來了,鄔思道憑什麼就能判斷出雍正在那一天晚些時候會出現在田文鏡的幕府呢?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有三個地方說明鄔思道能夠判斷出雍正大概什麼時候來!第1個地方,官府的邸報。
  • 雍正王朝-歷史簡介
    公元一七三五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中國歷史上最勤勉的皇帝心力交瘁,暴猝在自己的御案旁。之後,開始了六十年的乾隆盛世。雍正元年,命總理戶部。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雍正帝待他也非尋常,死後令享太廟,上諡號為「賢」,另賜有匾額:「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冠於諡前。為了紀念他的功勞,下旨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幫雍正出謀劃策,康熙知道他的存在嗎?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神機妙算,是一個難得的曠世奇才,對朝廷局勢洞若觀火,在九子奪嫡幫雍正出謀劃策,當然要是沒有鄔思道,雍正在奪嫡之路很難得勝,更別提登上皇位了。雍正登基後,鄔思道完成了他的使命之後,明哲保身而退,也是大智慧者了。鄔思道是個厲害人物,可以說沒有他胤禛難奪位,順利登上皇位。
  • 《雍正王朝》雍正在繼位當晚為什麼還要返回潛邸,並非只為鄔思道
    《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視劇,主要講述四爺胤禛繼位成為雍正皇帝並處理的一系列事情,四爺胤禛經歷萬難的「九子奪嫡」並從中脫穎而出,在暢春園繼位成為雍正皇帝,大家知道在胤禛繼位後並沒有待在皇宮裡,而是返回了潛邸。很多人覺得雍正回來主要是為了鄔思道,那麼真是如此嗎?
  • 《雍正王朝》中,四阿哥登基後,居功至偉的鄔思道為何要跑?
    以鄔思道、周用誠為首的一幹雍親王府的幕僚、粘杆處的殺手、雍正還是雍親王時重用的一幹心腹奴僕,全部都該殺。因為這些人知道太多太多雍正皇帝謀奪皇位的具體過程,這些人不除,日後必然會成為雍正皇帝的大患。特別是鄔思道,他是雍正最大的「敵人」。
  • 雍正王朝:鄔思道為何前往西北指點年羹堯?兩個目的,很陰暗!
    最近好多熱心的粉絲都向筆者提問:鄔思道既然明知道皇四子胤禛登基後,肯定會有「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舉動,肯定會將其除掉,卻為何還要不遺餘力的將胤禛推向皇位,將那把砍向自己的刀親手磨鋒利呢?筆者認為,這並不是一件那麼難理解的事情。
  • 《雍正王朝》裡鄔思道離開雍正後,為何沒有投奔年羹堯而去李衛那
    在雍正登基的那個夜晚,他對雍正說出了自己的三忌和三不可用,其言語感人肺腑,這個我在後面會講到,其實已經表明他永不從政,永不洩密,雍正想起了二人十幾年知遇之交,朝夕贊襄,吟詩論文,這些情分也難一古腦兒付諸東流,便不忍除掉鄔思道了,但也沒有放他徹底歸隱,放鬆對鄔思道的監視,而是選擇了一個折中的方案,讓鄔思道「中隱隱於市」,把鄔思道交給了他最忠誠的門人狗兒李衛看管,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從田文鏡離開後為什麼說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況且雍正一直知道鄔思道現在李衛那,後來又到了田文鏡那,以雍正的精明不會不知道鄔思道利用田文鏡不知他和自己的關係而鑽空子逃跑,雍正都可以有機會直接派人除掉鄔思道,但是雍正都沒有這麼做。這都足以說明雍正對鄔思道已經釋然,沒有殺心了,所以雍正真的如果要殺鄔思道,那麼鄔思道跑得再快也來不及。那鄔思道知道雍正的心思嗎?
  • 雍正王朝:鄔思道是怎樣一步步脫離雍正的監視從而全身而退的?
    雍正穩定局面以後回到潛邸,首先安排的是把家眷搬進宮去,只留下粘杆處還有書房裡專一替他辦秘密事的人,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他剛剛繼位,此時政局尚不穩定,外邊八爺允禩黨羽如林,放著替他辦秘密事的人不處理,倘若日後這些人將奪嫡的秘密事兜出來,正好就給了八爺一夥口實,八爺藉此推波助瀾,後果不堪設想。
  • 雍正王朝:並非只為殺鄔思道,這3件事,才是雍正返回潛邸的原因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疑問:雍正皇帝返回潛邸的時候,鄔思道並未到院中跪迎,而是「待在自己房裡」。是鄔思道在等著雍正皇帝來「看」,還是鄔思道已經被雍正皇帝下令看管起來,不能離開房間了?從劇情分析,鄔思道被看管起來的可能性更大。那麼,既然鄔思道已經被看管起來了,雍正皇帝還需要頂著「不孝」的名聲,不在宮中守靈,急匆匆地返回潛邸,親自處決鄔思道嗎?
  • 雍正王朝:同樣潛邸舊人,為何李衛平步青雲,鄔思道卻被猜忌?
    鄔思道了解奪嫡的來龍去脈,雍正心裡擔心,你鄔思道雖然功不可沒,但哪天把這些事給抖出去了,我這皇帝的臉還往哪裡擺啊,甚至連合法性都會動搖。此外,鄔思道是以計謀見長,他可以幫雍正奪嫡,也能拉雍正下馬,關鍵是他還能深刻解讀帝王心術。這種人如果現在己方陣營,那是大有用途,如果跑到敵方陣營,那後果不堪設想。雍正本就多疑,一旦朝著壞的方向考慮,就會敲打鄔思道。
  • 雍正王朝中,雍親王把金牌令箭交給謀士鄔思道,是有怎樣的考量?
    他當然是來索命的,不讓任何人知道他陰謀的一面,我覺得更有說服力的是鄔思道的半隱讓雍正動了惻隱之心,既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隨時被自己監視就由他去吧,畢竟幫他坐上了皇位。就是告訴鄔思道,我上位了,金牌給你了,你看著辦按正規的來別搞砸了,然後就是老十三拿著金牌別人才明白是來保護皇上的……不要覺得一個老十三被關了十年還有很大的號召力,雖然很多人是他帶出來的,但是這十年沒有關照他們還是沒用,所以金牌才是關鍵,告訴別人立功的機會來了。如果單純是關防大印效果會差一點,也是有用的,關防大印就是武力奪嫡,金牌就是守護皇上。沒人注意鄔思道身邊「如月」的人事安排嗎?那才是精髓!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輔佐老四胤禛到底為了什麼,他最終結局是什麼?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補2期——總152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也多次提到過鄔思道,但是作為助老四胤禛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總感覺他的一生充滿著疑點,所以還是要再說一說他。那麼為什麼雍正帝還要見鄔思道,見不到了後,為什麼還制止田文鏡的追趕呢?本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明知道雍正帝要來,為什麼要火速從田文鏡處逃跑?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為何不願意出謀獻策,眼看年羹堯被殺?
    雍正是自許孤臣,但是家裡又養著文有鄔思道武有青猴等頂尖人才,你認為他真的沒野心嗎?笑話!最可愛的就是十三爺,俠心義膽! 鄔思道這個角色的確很出彩,不管真實的歷史狀況如何,但僅從角色的角度看,他還是少了些大智慧,在看清楚四爺有覬覦皇位之時,就應該趁早離開,不要貪圖富貴,在鄉下做一個私塾先生,則安度一生無虞
  • 雍正王朝:奪嫡之夜,鄔思道為何瞞著雍正調集五路兵馬宿衛四爺府
    《雍正王朝》中,奪嫡之夜可謂驚天動地,諸位皇子各懷鬼胎在秘密進行著。而康熙自知自己時日不多了,為了保證他的心儀繼位人能順利登上皇位,立刻召見了朝堂大臣張廷玉和九門提督隆科多。這時的鄔思道想想都覺得後怕,因為想起之前的高無庸和秘密辦事的人莫名其妙的失蹤,還有坎兒被殺,鄔思道也清楚雍正的為人。康熙朝時,在追查刑部冤案的事件,胤禛為了讓八爺接手此案,不惜把自己折騰生病,幾個月時間都不能下床也在所不惜,可想而知,一個對自己都如此狠心之人,更何況是對別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