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客增多煙火漸旺 廈門「舌尖上」的夜經濟正在回暖

2020-12-12 閩南網

  海蠣伴著蔥花,在平底鍋裡上下翻騰、「躺」在火炭上的羊肉串,陣陣肉香飄出,讓人垂涎欲滴,食客不斷揮舞著筷子,盡情享受著桌上的美味……

  近日,記者走訪觀察發現,隨著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天氣的轉暖,市民夜間出門「罩」消費的意願明顯提升,街頭和商圈的一些大排檔、美食城人流量增加,「舌尖經濟」正在回暖。

洪蓮路:天氣好約好友在大排檔聚餐

  前天晚上9點多,在洪蓮路一家大排檔內,廚師將一盤配好的菜倒進鍋中,廚勺來回翻攪,美味立即出鍋裝盤,傳菜員接過冒著熱氣的菜餚,小跑著為顧客送上桌。

  「一些電影院、KTV等公共娛樂還沒開放,下班後和好友來大排檔吃飯聊天,可以緩解一天的壓力和疲勞。」食客陳先生告訴記者,最近氣溫適宜,晚上外出不冷,在戶外大排檔聚餐很適合。

  「這個蝦很新鮮,可以來一份。」店裡馬上迎來一撥客人,負責點菜的餐廳服務員孫先生戴著口罩,指著活蹦亂跳魚蝦,為顧客推薦,「現在餐廳客流量明顯增多,我們的海鮮等菜品進貨量也多了不少。」孫先生告訴記者。

  當晚,記者還走訪了洪蓮路其他餐飲店和大排檔,客流確實相較之前多了不少。

明發商業廣場:客流大餐飲店老闆當起傳菜員

  前天晚上10點,在明發商業廣場,這個被稱為廈門「不夜城」的商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

  順著進入廣場的道路往裡走,記者看到,兩側的川菜館、火鍋店等店鋪燈火通明,服務員站在店門口招呼過往的市民,「來來來!羊肉串!羊肉串!」在一家羊肉燒烤店門口,炭烤羊排吸引不少過路的食客駐足,很多人選擇在這裡吃夜宵,很快進店點菜。

  「今天有點忙不過來。」由於食客越來越多,一家燒烤店的老闆洪先生親自上陣,當起了傳菜員:在一樓4名廚師將菜品備好後,通過傳菜口送達二樓,「叮」一聲,傳菜窗門打開,洪先生馬上端起菜品為顧客送去。

  「在3月份的時候,出來消費的人不多,最近疫情穩定了,加上天氣好,大家願意出來,生意好轉了不少。」洪先生告訴記者,這段時間店裡每天在下午4點多就開始備貨,一直營業到次日凌晨1點多。

  採訪中,不少餐飲店老闆認為,隨著市民走出家門、「罩」消費意願的提升,相信生意會越來越好。(記者 張玉榕)

原標題:食客增多煙火漸旺 廈門「舌尖上」的夜經濟正在回暖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逆風飛揚》丨煙火漸旺的舌尖幸福
    △疫情期間的餐廳工作間△《逆風飛揚》:煙火漸旺的舌尖幸福疫情突襲,上線簡易版菜站經過一晚上漂水、焯水、去毛等初加工程序,早起冷水下鍋,大火燉半個小時,中小火再慢燉三個多小時,配以四川老黃姜和豆瓣醬等調製而成的秘制醬料
  • 「人間煙火·來賓夜經濟」 | 尋味深夜食堂 美食最撫人心
    《來賓晚刊》特別策劃「人間煙火·來賓夜經濟」系列報導,從餐飲、文化、購物、體育等方面,探析來賓夜經濟發展狀況,激發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動力。首先來襲的是:餐飲美食篇走起~熱鬧的夜市。1現狀:美食夜市人氣漸旺各個美食街人潮湧動。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許多來賓人會不約而同地到各個夜市,尋找「舌尖上的美味」。無論是讓人大快朵頤的燒烤,還是一碗香辣的螺螄粉,都能讓人感受到美食帶來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各種誘人的美食。
  • 人氣漸漲!省內遊客增多 廈門酒店民宿開始「忙」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林銘鴻攝帶著行李箱,結伴入住心儀的旅店,用旅行的方式感受鷺島的春色——連日來,記者走訪觀察發現,天氣晴好,加上廈門實施交通和景區免費政策,來廈遊客在增多,各大酒店和民宿生意在回暖。免費政策加持酒店民宿行業回暖航空公司人員入住酒店。
  • 周邊遊人氣旺 廈門各大酒店預訂「回暖」
    周邊遊人氣旺 酒店預訂「回暖」廈門市文旅局提醒市民遊客,「五一」出遊務必做好防護廈門本市遊、周邊遊已開始「回暖」。記者 陳翠仙 攝海西晨報訊(記者 陳翠仙 通訊員 彭軍)隨著「五一」假期臨近,廈門旅遊逐漸「熱」了起來。記者了解到,廈門不少旅行社已經針對「五一」旅遊市場推出了系列產品,廈門各大酒店的客房預訂也逐漸「回暖」。
  • 大連:集市「夜經濟」點旺城市煙火氣
    大連金普新區的一處夜市燈火輝煌,這裡是很多大連食客心目中的美食聚集地。綿延約兩公裡的夜市街區上,店鋪排列兩側,串串香、炸串等是食客來此的首選小吃。「除了吃小吃,還有飾品店、服裝店等等可以逛。」正在挑選小飾品的孟繁琴說,「逛著逛著就會發現自己買了不少東西,特別有節日的熱鬧勁兒。」  熱鬧的夜市見證著大連旅遊市場的回暖。
  • 大連:集市「夜經濟」點旺城市煙火氣
    大連金普新區的一處夜市燈火輝煌,這裡是很多大連食客心目中的美食聚集地。綿延約兩公裡的夜市街區上,店鋪排列兩側,串串香、炸串等是食客來此的首選小吃。「除了吃小吃,還有飾品店、服裝店等等可以逛。」正在挑選小飾品的孟繁琴說,「逛著逛著就會發現自己買了不少東西,特別有節日的熱鬧勁兒。」熱鬧的夜市見證著大連旅遊市場的回暖。
  • 市民外出活動增多 廈門水果自摘園生意也逐漸回暖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 記者 黃琬鈞圖/記者 張江毅)春意漸濃,不少市民開始走向戶外,前往水果自摘園遊玩。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家水果自摘園了解到,隨著春天到來,這些水果自摘園的生意也逐漸回暖。  混搭銷售水果和蔬菜、將水果分銷給周邊農戶、把鮮果深加工儲存……在鮮果大量出產的季節,水果自摘園也在探索多種銷售策略,嘗試讓果園產生更多的利潤。
  • 多彩臺東丨街頭「海味」 品味舌尖上的「煙火味道」
    現在,疫散花開,規整乾淨的地攤、夜市帶著滿滿的生機與煙火氣重新開放,讓初夏的臺東釋放著夜經濟的蓬勃活力和魅力。「終於盼到臺東小吃街夜市開市了,我和朋友一晚上喝了奶茶,吃了麻辣拌、鐵板鴨腸、炸串、爆肚,還有烤魷魚,解饞了。」
  • 葵城人氣漸旺!一起看看,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攝影師兩個月在街頭拍了...
    葵城人氣漸旺 圖/文 胡永雄 「儘快讓消費熱起來,讓經濟活起來。」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負責人如是說。
  • 水城古鎮:勾勒城市夜晚裡的「煙火氣」與「人情味」
    雖已入冬,但這裡的冬夜卻「熱氣騰騰」——古鎮內步行街的街道兩旁,一排排掛著紅色燈籠的烙鍋店鋪燈光閃爍,步行街巷人流如織,老闆的吆喝聲、食客的交談聲、遊客的腳步聲,無一不為涼都的夜經濟注入著溫暖力量。「其實我在貴州的很多地方都吃過烙鍋,但是確實水城烙鍋是很讓人印象深刻的,它的這種土砂鍋很特別,點上一些自己喜歡的配菜和特色小吃,自己動手烙,還是別有一番風味的,如果有外地朋友到訪都會帶他們體驗一下。」在烙鍋店鋪內,食客鄧永威一邊品嘗著美味的烙鍋,一邊向記者說道。
  • 用心服務,鼓浪嶼有序回暖
    原標題:用心服務,鼓浪嶼有序回暖   1日,天氣晴朗、春意融融。下午3點多,帶著從老家來的父母和侄子在鼓浪嶼繞了大半天,鄭文靜看到路邊的石椅便坐了下去,休息片刻。   「景還是原來的景,但看的心情不一樣,現在覺得特別美。」鄭文靜說,父母一直想來鼓浪嶼遊玩,這個假期終於如願了。
  • 廈門高崎避風塢餐廳排檔 灶火旺菜餚香食客吃得歡
    <span style=""font-family:">灶火旺菜餚香食客吃得歡_廈門日報電子報[廈門日報]_廈門網</span>高崎避風塢餐廳排檔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林路然 圖/記者 林銘鴻)夜幕降臨,高崎避風塢旁的餐廳、排檔霓虹燈閃爍,海鮮池裡魚蝦蹦跳,後廚內灶火正旺,餐桌上菜餚噴香,食客們舉杯相邀,暢快吃喝,多姿多彩的夜時光已然上演。
  • 「夜經濟」已回暖,友緣在線助力年輕一代深夜社交
    隨著90後、00後消費能力的崛起,夜間休閒娛樂的需求日益多元,從現代化的燈光秀、音樂晚會到蘊含傳統文化元素的遊園、曲藝表演等,消費人群的年輕化趨勢正在重塑夜間消費的經濟業態
  • 證券日報:打造夜經濟亮點助力商業回暖 武商集團「微購」落子區域...
    6月份的第一個周日21時左右,在武漢市最繁華的商業區解放大道中段的武商摩爾城,儘管夜幕降臨,這裡依然燈火通明,客流量明顯增多,夜生活才剛剛開始。「夜經濟是武商前兩年就已經提出來的規劃,通過夜間經濟吸引客流、滿足消費者夜生活需求,助力商業回暖。」武商集團董事長陳軍表示。 具體而言,武商集團正在通過文創、娛樂、餐飲、配套服務等功能性項目,著手探索夜間經濟,構建消費細分市場,滿足不同年齡層客群夜間消費需求,在有條件的場地打造集購物、娛樂、休閒、趣味為一體的特色集市。
  • 福建省內遊客增多 廈門酒店民宿開始「忙」
    帶著行李箱,結伴入住心儀的旅店,用旅行的方式感受鷺島的春色——連日來,記者走訪觀察發現,天氣晴好,加上廈門實施交通和景區免費政策,來廈遊客在增多,各大酒店和民宿生意在回暖。免費政策加持酒店民宿行業回暖「最近,我們接待了好幾撥自駕而來的遊客。」
  • 天津夜市「重啟」 充滿「煙火氣」的夜晚回來了!
    人潮湧動的煙火氣息、令人垂涎的美食香味、 嬉笑吵鬧的世生百態……眼下天氣回暖,疫情形勢向好,各地的夜市也變得越來越熱鬧。日前,「沉寂」了一個冬天的天津夜市陸續「回歸」,久違的城市「煙火氣」漸濃,不少市民笑稱「我的快樂又回來了」。美味回歸,活力重現,人們逐步恢復多姿多彩生活的同時,「夜津城」也正醒過來、亮起來。
  • 舌尖上的美食——廈門第一鴨,薑母鴨: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風靡全國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有這樣一句話,深得我心: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就如同這薑母鴨,普普通通,它卻是人間的至美之味。這是廈門的一個城中村,幾條不寬的街道縱橫交錯,街上卻人潮湧動,熙熙攘攘;街道兩旁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店。一個逼仄的小店立於一個十字路口邊,一塊小小的招牌,上面寫著「灌口薑母鴨」。店老闆是一對年輕的夫妻,30來歲的樣子。每天上午,卷閘門一拉,七八個砂鍋往灶上一列,夫妻兩個就開始忙乎起來。
  • 舌尖上的吉林市:餐館再次迎來煙火氣
    (抗擊新冠肺炎)舌尖上的吉林市:餐館再次迎來煙火氣中新網吉林6月10日電 (石洪宇)時間來到11時許,膳知糧鐵鍋烤牛肉店的後廚裡,廚師關宇將鮮牛肉浸在滾燙的油鍋中,混合著辣、孜然、油香的氣味四溢。正在給煎粉調汁 石洪宇 攝這家店所在的吉林市廈門街雲集眾多餐館。吉林市下轄舒蘭市5月7日報告首例新冠肺炎本地確診病例後,當地強化疫情防控措施,要求營業性餐飲單位就餐人員每桌不超過3-5人、間隔1米以上,倡導提供外賣服務。食客減少及管控措施讓廈門街沿線餐館紛紛選擇自主關店。
  • 成都:城市夜經濟回暖 小店生意復甦
    人民網成都7月20日電(郭瑩)成都的夜經濟正迅速回暖。根據餓了麼平臺提供的數據,7月1日-10日,成都夜間外賣訂單量、線下餐飲消費環比增長明顯。其中,寬窄巷子、春熙路、新城市廣場等夜市外賣訂單增幅排全市前三,漲幅分別為21%、19%和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