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道,六一才是兒童節,但銀聯卻玩出了獨特的「62」兒童節。這是為什麼?這是銀聯這家老牌企業學習電商造節而特別使出的高招?
事實上,從前年六一開始,中國銀聯發起主打家庭消費概念的年度主題營銷攻勢。今年這場名為「銀聯62兒童日」的大型主題營銷活動仍在繼續。但相較往年,今年有了明顯不同。
今年,銀聯62兒童日於5月20日就進行了發布,全民購物季正式同時拉開帷幕。今年銀聯資金投入巨大,集聚了超4萬家知名品牌商戶門店和電商網站,從線上線下、國內國外為用戶提供「吃玩購」全方位購物惠利。
早在5月初,眾多參與活動的品牌就早早向用戶拋出了優惠與折扣,星巴克、好利來、屈臣氏、一號店等品牌都紛紛打出62折、滿減等優惠活動。活動中,各品牌都結合了銀聯「62兒童日,全民玩出趣」的主題進行充分發揮,目標就是讓更多家庭能夠共享歡樂時光。
眾所周知,以62開頭銀聯卡和銀聯品牌,這是一個比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更早、用戶人群更多的品牌。一提到「62」,那些龐大的持卡族必然會聯想起銀聯卡。難道僅是因為銀聯卡有一個「62」開頭,於是銀聯就跟電商造節一樣全力造出個與眾不同的「62兒童日」嗎?
非也。從銀聯「62兒童日」的打造來看,從中透出的其實是節日關聯的「造節創新」以及場景化營銷的思考,而場景化營銷正是行動支付行業當下競爭的核心,銀聯的破局顯然抓住了關鍵。
「時間節點」的造節創新才能全民化
電商造節已經成為行業一大熱點,最有名的當屬雙十一電商節,這已經成為電商行業盛事。
但對於所有人來說,為何雙十一這麼熱,很多中年人想不明白。這是因為雙十一這一節日的起源,就源自網際網路。網民都知道,雙十一代表著光棍節,這是網際網路語境。光棍節、再加上11月是銷售淡季,於是,阿里造節雙十一由此而來,從而也引發了網上狂歡,這當然是個不錯的創意。但是,除了網民之外,有多少人了解雙十一的來歷?
再說另一個重要的618電商節,這是京東基於自己的成立日而進行的促銷狂歡,進而漸漸形成了電商行業的另一大節日。但是,京東基於自家影響力之下的狂歡就真能遍及全民?
造節其實也是需要有機緣的。不得不說,六一兒童節是從1942年就開始的全球節日,無論是老人、大人還是孩子,所有中國人都對這一時間節點印象深刻。
而在這一節日的背後,當銀聯偏偏打出「62」兒童節這樣的創新思路時,是不是所有看到的人都會先關注一下?
這就是與真正節日聯動的「時間節點」創新,這比生生硬造出來的企業自家節日或者是網民才知道的節日背景,顯然有著更大的全民基礎。也可以說,這也是從前年到今年,銀聯一個「62」兒童節的創新就已經先吸引足夠多眼球關注的原因。
節日創新:精準定位、粘性強攻
為何在上文中寰寰姐經常提到「全民」?這就是銀聯與網際網路、電商的另一個不同之處。
電商、支付寶們可以覆蓋網民,在網民中引發熱議,但銀聯卻是有著全民基礎的老牌金融機構。當這家金融機構開始發力網際網路時,再加上有點違悖常理的「62」兒童節所引發的關注度,這一「全民效應」無疑更大。
不同於更多聚集年輕人群、消費面相對窄的支付寶及微信支付,銀聯在「62」兒童節中定位非常精準,主打親子牌、家庭牌,再加上節日時點,剛性消費意味濃重,再配合知名商戶62折這麼有吸引力的優惠,讓家庭消費更優惠的「62」消費盛宴。
「再不陪我玩,我就長大了。」家庭、親子,這已經成為現代人繁忙生活中的一個最大短板之一,結合親子的需求,再加上銀聯用戶以家庭為核心的消費人群特色,可以說,特別定製「銀聯62兒童日」,正是銀聯在決策時先從用戶定位、用戶需求出發的思考,這也是銀聯基於網際網路時代開始發力的準確出擊點。
準確出擊點之外,更需要的則是強有力的粘性攻勢。銀聯的「全民優勢」其實不只體現在用戶層面,更體現在商家層面。作為銀行卡組織擁有的境內外線上線下龐大商戶網絡,使銀聯在知名商戶品牌合作及門店覆蓋面上都有優勢。但在移動互聯時代,如何發掘自身這種優勢,如何統籌協作,發揮大兵團作戰的合力。
這次「銀聯62兒童日」活動,更像是一場時代背景下線上線下協同作戰的大演練,這其中不僅有「全民、兒童節」這些定位的精確,更是發揮銀聯商戶網絡和資源優勢的聯動合作。
場景化營銷,抓住行動支付「命脈」
從前年的銀聯六一營銷活動就能看出,在支付寶與微信支付不斷發展之時,銀聯並沒有坐視不顧,而是一直在厲兵秣馬,在優化營銷戰略的同時,也在等待戰機,等待著行動支付技術的成熟、等待著切入行動支付的最佳入場點。
2015年12月,銀聯聯合20餘家銀行共同發布HCE雲支付產品,「銀聯雲閃付」作為行動支付新品牌正式登場,宣告了銀聯在行動支付領域的「原力覺醒」。隨後,Apple Pay 與Samsung Pay的密集入華,以及華為Pay、小米Pay等本土Pay的相繼亮相,則吹響了銀聯雲閃付與眾Pay、以及一幹銀行合力進擊行動支付、收復行動支付失地攻堅戰的號角。
在這一過程,銀聯雲閃付先是基於專業支付機構,從渠道到流程、從前端到後臺、從商戶到銀行,都打造了一整套全方位、立體化的安全保障體系。隨後,在營銷層面,藉助「銀聯62兒童日」契機,涵蓋吃、購、玩等一系列適合銀聯雲閃付使用的支付場景,進一步創新「場景化支付」。
消費者在移動場景下的消費特點已經成為未來發展方向,尤其是場景支付方面,與商家聯動,哪種行動支付方式更安全、更方便、更有優惠,無疑是由消費者在支付瞬間「偶然」決定的。
「偶然」的背後,是行動支付場景的方便、快捷以及布局完善,這正是此次「銀聯62兒童日」與線下線上商家聯動並進行諸多優惠的營銷價值所在。的確,從活動來看,消費者在支付方式的選擇上完全開放,給予用戶充分的選擇自由,無論使用手機支付亦或IC卡支付,都為用戶提供了更大限度的安全與便利。
正因為場景支付已經成為行動支付領域的關鍵變量之一,擁有大量商家資源的銀聯,通過雲閃付更做到了移動場景支付的布局。
總結:傳統企業的「核爆力」更需關注
今天的銀聯已經開始原力覺醒,從銀行卡消費、銀聯錢包,到如今的雲閃付、62兒童日,更重要的是,銀聯經營多年的傳統大本營,遍布境內外大小商家的數千萬臺聯網POS終端是銀聯線下營地固若金湯的保證。
另一方面,從便捷性來看,銀聯雲閃付與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旗鼓相當,但在安全性上,銀聯卻比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有更多的安全保障,不管是採用Token技術防止持卡人交易時卡片信息洩漏,還是經後臺驗證才能交易成功,無疑在支付安全上銀聯為用戶考慮的更加周。
這次「銀聯62兒童日」與眾不同的「造節」,其實正是銀聯把握「節日節點」,結合消費者親子需求需進行的情感品牌打造,而這其中,銀聯對於場景化行動支付的布局和商戶優勢更進一步呈現了出來。
換言之,傳統金融企業在行動支付領域的發力不可小視,銀聯基於傳統優勢之下的發力,更是與支付寶、微信支付實現三強爭霸的基礎。當傳統企業也學會了網際網路玩法,「網際網路+傳統優勢」的核爆力更值得思考,同時,這也將是行動支付行業變局的關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