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城公園風景宜人,美如畫卷(資料圖片)。(記者 郝鍾毓 攝)
灃河水清岸綠、綠植環抱(資料圖片)。(記者 郝鍾毓 攝)
滻灞生態區桃花潭公園綠道(資料圖片)。
(記者 翟小雪 攝)
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三河一山」綠道加緊建設、收穫245天優良天數……今年以來,我市圍繞全域治水、「三河一山」綠道建設、大氣汙染防治等工作持續發力,緊抓生態環境治理不放鬆,隨著一系列紮實舉措的實施,我市生態環境治理成效明顯。如今,一幅「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漫步藍天碧水間享受都市慢生活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全域治水
讓一條條河流變成風景線
水環境的質量極大地影響著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今年以來,我市紮實推進全域治水碧水興城三年行動,不斷踐行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西安」的理念,著力改善城市水生態環境質量,努力讓一條條河流變成風景線,繪就「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好畫卷。
據介紹,按照「治、用、保、引、管」的總體思路,2019年12月,西安市發布了《全域治水碧水興城三年行動方案》,明確了5方面301項任務,力爭通過三年治理保護,實現「堤固、岸綠、水清、景美、管理長效」,河河相連、河湖相通、碧水常流,魚翔淺底的總體目標。
截至今年11月底,2020年的107個治水重點項目已完工41個,13條重要河流綜合治理工程全線拉開,547公裡堤防整治加固工程全面啟動,灃河西鹹新區段50公裡、石川河閻良段7.85公裡等河湖重點段落堤防全線貫通。
與此同時,承擔著市區34.27平方公裡雨汙排放及雨水調蓄的護城河於國慶節全線開放;關中三大湖池之一的渼陂湖工程一期建成開放;長安區公式河、潏河綜合治理成效明顯;高新區總長28公裡的灃惠綠道、西鹹新區灃河風雅楊林項目、灞橋區灞河生態溼地公園等一批河湖治理工程建成投用,已成為市民群眾親水休閒的網紅打卡地。
隨著全域治水重點工程的紮實推進,我市河湖水質水量提升明顯。1-10月份,西安市3個國考斷面水質分別達到Ⅲ類、Ⅲ類和Ⅱ類,在全省城市水環境質量狀況平均改善排名中,位列第一。行動自去年啟動以來,全市累計建成生態水面3941畝、修復河口河道溼地6770畝,河湖水質持續提升、生態水面不斷增加,讓廣大市民有了更多的近水親水、休閒放鬆的新去處,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三河一山」綠道建設 串聯山水的幸福廊道
城市生態廊道是城市綠地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更成為市民休閒遊憩、享受慢生活的幸福廊道。今年以來,在全域治水的基礎上,我市充分利用渭河、灃河、滻河、灞河、秦嶺豐富的自然山水生態和歷史人文資源,著力打造「三河一山」綠道,一條呈現多彩自然的生態廊道、體驗古城山水文化的遺產廊道和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幸福廊道正在加緊施工中。
根據我市「三河一山」綠道建設方案,明年4月底,205公裡的「三河一山」綠道將全線貫通,到2022年底,「三河一山」綠道將全面建成。這條總長303公裡, 遊徑總長410公裡的綠色廊道,將串聯起城市的山水生態資源與厚重的文旅資源,讓市民在體驗山水資源與生態廊道有機結合的同時,感受西安全域治水帶來的歸屬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今年以來,為加快推進「三河一山」綠道建設,我市成立了「三河一山」綠道建設指揮部及辦公室,從全市抽調骨幹力量,組成了規劃技術、綜合協調、文旅宣傳、建設推進、督導檢查等6個專項工作組,實行集中辦公,掛圖作戰。
截至目前,全市29個綠道項目已經全面啟動,3個綠道項目基本建成。其中,滻河綠道歐亞大道至滻灞交會口段綠道、滻河綠道新房橋至隴海鐵路向北342米段綠道已全面建成;灃河、潏河入灃口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一期全線堤防主體已建成約15公裡,栽植綠化喬木2167株;滻河、灞河綠道的10個工程項目,已經全部開工建設;西鹹新區秦漢新城承擔的18.65公裡綠道建設已經基本完成,秦漢渭河湖泊溼地生態公園已經建成並全面開放。
除了這些抽象的數字之外,「三河一山」綠道項目建設之後帶來的變化也呈現在市民眼前。如今,通過滻河、灞河綠道建設,市民、遊客漫步在蜿蜒的綠道間盡享灞柳迎送、世園晨曲、長安塔影、月光寶盒、溼地觀鳥等美景;在灞橋區綠道範圍內,市民三兩結伴在灞河溼地公園裡,享受著午後漫步的愜意;在秦漢渭河湖泊溼地生態公園裡,感受河光山色裡的慢時光。
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今年已收穫245個「藍天」
冬日的周末,無論是在城市間大大小小的公園裡,還是在遠郊的鄉野間,都能見到市民親近自然的身影,漫步其中,望得見綠、看得見水、感受得到持續改善的空氣品質。
在這份愜意背後,凝結著今年以來我市精準施策重拳出擊下,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取得的成效。據了解,截至12月22日,我市優良天數245天,同比增加24天。其中,收穫優級天53個,比歷史最佳紀錄多11天。綜合指數5.16,同比改善9.9%;空氣品質6項指標「五降一平」,其中,PM2.5濃度同比下降10.7%,PM10濃度同比下降8.4 %。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緊緊圍繞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目標,紮實推進「揚塵治理突擊月」專項行動、夏秋大氣汙染防治及「冬病夏治」集中攻堅行動、燃煤鍋爐清潔化改造,出臺「西安排放限值」標準,成立空氣品質管控專班等,一系列「硬核實招」狠抓大氣汙染防治,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
截至11月底,我市完成壓減「兩高」行業產能3.1萬噸;累計發現並取締新增「散亂汙」企業206戶,保持動態清零;完成2.54萬戶城鄉居民「煤改潔」改造工作;共完成集中供熱企業30臺備用燃煤鍋爐的超淨排放改造。通過清潔改造,這個採暖季可削減燃煤約50萬噸,減少各項汙染物排放700餘噸。
■記者 南江遠
編輯: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