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為「筆」繪就江南水鄉秀美生態畫卷

2020-12-09 中國日報網

——中國二十冶無錫河道治理紀實

文章簡介:中國二十冶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己任,在無錫市河道環境綜合整治規劃還剩一年半就要收官的關鍵時期,對所治理總長30公裡的23條河道,實施一河一策、一物一制、一河一韻的方略與方法,通過優化設計、淨化水質、綠化岸堤、靚化街區等途徑和現代治理手段,使水質由劣五類提升至五類以上,打造出安全、清潔、健康的城市水環境,構建了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良好生態體系,實現了水質提升、功能提升、景觀提升的河道整治目標,為繪就江南水鄉秀美生態畫卷貢獻了央企的智慧和力量。

青瓦飛簷粉黛牆,湖光山色畫長廊。這是江南著名水城——梁溪,在經歷有溪水不清、枕河心不寧的尷尬與困惑之後,經過生態治理,所呈現出來的一幅嶄新畫面。

2019年7月,在無錫市河道環境綜合整治規劃還剩一年半就要收官的關鍵時期,中國二十冶來到梁溪這個有著3000年歷史的無錫中心城區,以水為「筆」,通過優化設計、淨化水質、綠化岸堤、靚化街區等途徑和現代治理手段,在規定的時間內使所治理河道的水質由劣五類提升至五類,一些河道甚至達到四類乃至三類水標準,打造出安全、清潔、健康的城市水環境,構建了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良好生態體系,實現了水質提升、功能提升、景觀提升的河道整治目標,繪就了一幅水韻江南的秀美畫卷。

「白描式」設計,一河一策重民生

中國二十冶承擔的無錫市梁溪區北塘聯圩片區(一標段),需治理河道23條,總長30公裡。域內地勢低洼,濁水匯集,常年為劣五類水質,河水黑臭,居民苦不堪言;河道縱橫主城區,沿岸街區繁華、人口稠密,河情、街情極為複雜,系此次河道整治中規模最大、難度最大、任務最重的一個區域。欲治水,先知水。作為EPC總承包單位,中國二十冶按照無錫市「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長制久清」的總體思路進行精心設計。項目經理同設計、勘察人員,每天棄車徒步,走街串巷,逐河調研,僅用一個多月時間,就摸清了域內23條河道的「水性」和周邊的街情。隨後根據梁溪區擬通過實施一系列工程以消除河道黑臭、提升河道水質的部署及近期將水質提升一個等級的階段治理目標,結合前幾輪治理所取得的經驗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一河一策」整治方案,並精準實施「七項工程」:

實施閘站整修工程,對8座口門泵閘、20座二級圩排澇站及6座調水泵站進行整修,並新建2座泵站,提高了域內河道補水、洩流與防洪防澇能力。

實施河道溝通工程,通過疏通或敷設暗管,使佔全部需治理河道個數60%、長度21%的斷頭浜與其它河道實現互連互通。

實施調水引流工程,先後修建龍潭岸河與劉潭河、蘇吳河與蘇屑河、蘇吳河與民豐河、洋槐河與東汀河、梢汀浜與劉潭河等河流交匯處閘口,增強閘口蓄放功能,使死水變活水。

實施河道清淤工程,清理黑臭淤泥近200000立方米、清理垃圾25000多立方米、打撈水草12000多平方米,並敷設170000平方米沸石進行底泥改良,有效減少了陳年汙染。

實施水質淨化工程,採用多種途徑多種生態治理技術,多管齊下淨化水質,使水質得到提升並能夠保持穩定。

實施堤岸綠化工程,對2300米堤岸進行複合式生態護岸改造,並大面積栽種濱水樹木和各種兼具觀賞性和水質淨化能力的花草,達到過濾雨水、涵養水分、美化堤岸、優化生態的效果。

實施街區靚化工程,整修新建11793米欄杆,修建4000多平方米透水性步道,搭建2座濱水公園及多處親水平臺,實現一河一景乃至一段一景。

「工筆式」施工,一物一制降汙染

為解決河水黑臭狀況,中國二十冶採用多種治理辦法,運用新型治理技術,以「工筆式」精細施工,以「一物一制」的手段,實施水生態修復,降服「汙魔」、提升水質。

為徹底改變河道汙染狀態,項目部通過河道疏浚、底泥改良、更換河水等釜底抽薪的方式,分別使用水力衝挖的幹河法或水中挖泥的溼河法,先後對蘇屑河、劉潭河、顧橋港及東塘河、內塘河、楊木橋河等河道進行清淤,從而有效減少了內源性汙染。

面對近千個排放口,他們綜合考慮城市汙水處理能力等因素,對大排口採取「截」與「疏」的方式,或堵截排放口,將其納入城市汙水管道,徹底排除汙染源;或用沸石籠圍住排放口,吸附汙水中的雜質。對小排口則採用「圍」與「淨」的方式,先用特種浸漿帆布汙水圍隔將排放口湧出的水團團圍住,使汙水與河水涇渭分明,然後使用曝氣復氧並種植具有較強過濾功能綠色植物進行水體淨化,避免邊治理邊汙染情況發生。

為提升水質,項目部採取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技術手段和生物—生態修複方法,實施全方位治理。首先將具有較強離子交換性能和吸附性能的沸石作為消除氨氮、總磷的河底改良利器,鋪撒在河底,然後在河底安裝曝氣裝置,通過曝氣增氧,使進入水體的溶解氧與黑臭物質之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以加快水生態系統恢復;同時安裝集生態過濾、電解強化、增氧曝氣三種功能於一體的氮磷淨化器,快速消減汙水中COD、總氮與總磷等汙染物,為水生物營造出良好的水環境。

為使水質長期保持穩定,項目部大力使用新型環境生物技術,重建並恢復水生生態系統。使用植物操控技術,通過大量種植以沉水植物為核心的水下植物,使其能夠有效消除水體中的氮、磷等物質,營造「水下森林」生態系統;使用水生動物恢復和重建技術,通過在水上大量種植挺水植物等水生植物並適時放養螺、蚌、貝、蝦、魚等水生動物,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的生命活動,對水中汙染物進行轉移、轉化及降解,創造適宜多種生物生息繁衍的環境。

為使水質達標,共敷設近15000米的曝氣管道及約7900米的微納米曝氣管,設置5000多米長的特種浸漿帆布汙水圍隔,同時安裝500多個沸石籠和100餘個氮磷淨化器,種植43000平方米沉水/挺水植物,並先期投放18000千克水生動物。

「六彩式」打磨,一河一韻皆風景

為還原「紅瓦青磚白粉牆,短橋曲水接鄰坊」的江南水鄉盛景,中國二十冶著力構建濱河親水生態體系,打造「一河一韻」的片區河道景觀。

採用生態護堤技術,在河道護坡上砌築各式各樣自嵌式生態框,並種植各種觀賞花草和具有水質淨化能力的植物,進行複合式生態護岸改造;使用堤岸生態修復技術,在無硬質駁岸的區域種植濱水植物、特色喬木及耐蔭草本、藤本植物,並撒播多年生宿根花卉進行堤岸生態修復。採用海綿城市治理技術,通過修建雨水花園、生物滯留區來滯留雨水,減少內澇,緩解熱島效應;通過整修下凹式綠地並完善植草溝的排放與淨化功能,以植物截流、土壤滲濾方式,使雨水變成達標用水。

著力打造一河一景的人文濱水城市綠廊,營造「水岸花城」,恢復「水鄉氣質」。在醫院周邊社區,以健身步道為主體,打造健康之韻的宜居通道;在學校周邊社區,以名人警句宣傳為主體,打造書香之韻的文化通道;在幼兒園新社區,以多色彩大曲線為主體,打造活潑之韻的童趣通道;在工廠周邊,以工業文化元素的休憩空間為主體,打造鋼筋水泥之韻的工業通道;在古建築周邊街區,以青磚青瓦為主體,打造江南之韻的水鄉通道。同時分別栽種花桃、紫薇、紫荊、櫻花、海棠、雞爪槭、金枝槐等具有不同文化內涵的樹木與花草,並用彩色透水混凝土鋪裝沿河人行步道。三條主河道形成了各自獨特的韻味——劉潭河景觀蘊含文化與交流,體現著書香之韻;內塘河景觀蘊含宜居與休閒,體現著宜居之韻;顧橋港景觀蘊含健身與康養,體現著健康之韻。

整治過的河道面貌發生了很大改觀,水變清了,河變綠了,岸變美了,附近居民見到現代「治水人」,常會豎起大拇指,稱他們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在顧橋港,一位居民雙手抓著剛釣上來的魚,笑得合不攏嘴。在五河口沿岸居住了40多年的陳老伯說:「以前大家都在河裡洗菜,後來水黑了、臭了,連衣服也不敢洗。現在好了,經常看到白鷺、野鴨在河邊飛來飛去呢!」

中國二十冶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己任,以央企的實力與擔當,參與古城河道整治,助力城市生態發展,順利完成23條河道綜合整治任務,向無錫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為繪就江南水鄉秀美生態畫卷貢獻了央企的智慧和力量。

(中國二十冶 晉文飈)

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相關焦點

  • 大江彎弓為吉林市繪就了生態多彩畫卷
    為抵禦外侵,明清兩朝先後在吉林市設廠造船,故吉林市別稱「船廠」,也因此,吉林市市標是個搖櫓人。大江彎弓也為吉林市平添了獨特的水韻與靈性。松花江將吉林市主城區分為江南、市中心、江北3個區域,與坐落在城區沿江兩岸的玄天嶺、朱雀山、小白山、龍潭山,共同造就了吉林市「四面環山三面水」的美景。
  • 江蘇姜堰:向水而為 繪就三水壯美畫卷
    近日,在姜堰區白米鎮白南河水環境整治工程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忙著栽植櫸樹、烏桕樹、黃金柳、桂花樹等花草苗木。放眼望去,沿河兩岸的護坡綠化已基本完成,呈現出一幅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旖旎畫卷。白南河將打造成水上綠色生態長廊,成為沿線群眾休閒健身娛樂的好去處。 姜堰,河網密布、水系發達,大小河流加起來有數千條,給河湖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
  • 江西金溪:江南水鄉似畫卷(滸灣洛城組圖)
    2020年8月24日,江西省撫州市金谿縣滸灣鎮洛城村一帶,美麗的撫河從村側緩緩流過,火紅的晚霞倒映於河面,好一派江南水鄉畫卷。鄧興東 攝2020年8月24日,江西省撫州市金谿縣滸灣鎮洛城村一帶,美麗的撫河從村側緩緩流過,火紅的晚霞倒映於河面,好一派江南水鄉畫卷。
  • 杏壇鎮逢簡村:以水為脈 繪就美麗水鄉畫
    逢簡村黨委書記劉向榮向記者表示,在我國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逢簡將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 ,圍繞人居環境整治、水鄉文化品牌打造、休閒旅遊農業等方面全面推進美麗休閒鄉村建設。做好「水」文章 為有源頭活水來以水為脈、以水為魂、以水為媒。
  • 通過實景寫生積累創作經驗,李可染繪《江南春雨》
    描繪江南風光是畫家喜歡創作的主題之一,尤其在20世紀60——70年代,很多致力於改革國畫創作技法的名家紛紛都把變革的突破口放到了描繪江南題材上。一方面是由於江南風光秀美,怎麼畫都好看,另外一方面江南特有的溼潤蒼鬱適合融入西畫中表現光影的技法。
  • 追「紅」逐「綠」繪就江南水鄉新畫卷 上海建工園林嘉興南湖核心...
    央廣網上海7月24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沈琳)七月的嘉興南湖,湖堤上遊人如織,紅船前人頭攢動,在感悟那份不忘初心的「紅船精神」的同時,建設中的南湖核心區景觀改造工程,正在繪就一副「詩意江南」的宜人畫卷,譜寫「紅」「綠」融合的新篇章。
  • 淺秋江南水鄉古鎮遊
    秋天的陽光不似盛夏的燥熱,是溫婉、溫和的,像一朵暗香盈袖的花,帶來了淺秋的味道,能在這樣舒適的季節去飽覽祖國的名山大川,江南水鄉古鎮,心會變的寬宥而柔軟。1.同裡古鎮同裡是一場夢,一場青蔥之夢。無數急的、慢的腳步磨亮的只是堅硬的石板路,卻驚不了千年舊夢。不用凝視,只需一瞥,那一瞥便了盡塵世緣。
  • 飛鳥戲水身姿俏 生態畫卷繪和諧
    飛鳥戲水身姿俏 生態畫卷繪和諧 2020-12-21 18:01:30   來源:央視網
  • 江南水鄉烏鎮的特色風景
    烏鎮水鄉風景烏鎮地處江南六大古鎮的中心位置,它離上海只有80分鐘的車程,離杭州僅50分鐘車程,離蘇州也很近。打開臨水的窗柵,人與人隔水相望,氣息相聞,互相定格成了對方眼中的風景。出門是水,自然離不開橋,橋更能彰顯江南的文化特色,烏鎮更是如此。這裡的橋樣式繁多,有平橋、拱橋、廊橋,有單拱虹跨,有雙拱連理。有的橋古樸稚拙,有的橋玲瓏瀟灑,有的橋雄偉佇立,有的橋秀美英挺。古時的烏鎮百步一橋,如今可觀49座,每一座橋都記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供人們追尋、觀望。
  • 江南水鄉、水城相融!描繪「幸福河湖」新畫卷,閔行正在……
    這不——打造建成一批具有江南水鄉特點、海派文化特色、水城相融、人水和諧共生的「幸福河湖」,繼續擦亮河長制湖長制金字招牌!接下來,閔行這樣幹!近日,閔行區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會議召開,動員全區上下全面貫徹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進一步深化河長制湖長制,打贏碧水保衛戰。
  • 重整行裝再出發 繪就秀美新畫卷——我市全力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我市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圍繞建設國際一流山地旅遊目的地和國內一流康養目的地這一目標,深化全域旅遊「七全」理念,深入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旅遊產業發展和疫情防控,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繪就安順全域旅遊秀美畫卷。
  • 「江南水鄉客廳」掀起蓋頭 勾勒「四色」圖景
    什麼是「江南水鄉客廳」?「就是以長三角為原點,橫跨金澤、黎裡、西塘、姚莊等古鎮,由三地合力打造的一處體現東方意境、容納和諧生境、提供遊憩佳境、共聚創新環境的『江南庭院、水鄉客廳』,一個具有東方意韻的江南居住圈,集中實踐和示範城水共生、活力共襄、區域共享的發展理念。」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開發者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段進對「江南水鄉客廳」的區域規劃設計進行了深度闡述。
  •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新畫卷——「十三五」期間松江人居環境...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生態新畫卷——「十三五」期間松江人居環境進一步美化改善 2020-12-10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繪就南北河兩岸「十百千萬」綠色生態畫卷
    聚焦四平「民生一號工程」 繪就南北河兩岸「十百千萬」綠色生態畫卷 近年來,四平市相繼實施了中心城區三年造林綠化、黑臭水體整治等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城區開放空間布局仍不均衡、生態綠地規模總量也不夠、綠地系統構建還不完善等問題依舊突出
  • 蕭山瓜瀝:山水文章,寫不盡江南水鄉美景
    如今,漫步瓜瀝街頭,一幅既有都市繁華又有江南水鄉典雅的魅力小城市畫卷正徐徐展現。一幢幢房屋重獲「新生」,一條條馬路面貌一新,一個個帶有「瓜瀝」字樣的花壇,不僅起到「隔斷」功能,也讓美麗隨處綻放。  在破繭成蝶,成為小城鎮整治省級樣板後,瓜瀝不斷「自我升級」,大手筆推進城鎮華麗蛻變,2020年1月成功列入浙江省美麗城鎮省級樣板創建名單,同年5月,又獲得《鎮域美麗城鎮建設行動方案》省級優秀方案殊榮。  在瓜瀝新區,一幢幢都市感十足的現代化樓房,充分展示了小城市的現代化氣息,瓜瀝文體中心、七彩小鎮,凸顯著潮流特色。
  • 我國最「水」的古鎮,是中原地區的秘境,是陝西的「江南水鄉」
    江南水鄉古鎮,顧名思義是江南地區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清麗婉約的水鄉古鎮風貌,古樸的吳儂軟語民俗風情的古鎮。其人傑地靈,山清水秀之氣讓無數人心生嚮往。但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座北方的「水鄉古鎮」,將北方山水的大氣與江南水鄉的靈秀融為一體,展現出一幅獨特的人文風情,它就是流水古鎮。也是人們所說的最「水」的古鎮。
  • 我國最「水」的古鎮,是中原地區秘境,是陝西的「江南水鄉」
    江南水鄉古鎮,顧名思義是江南地區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清麗婉約的水鄉古鎮風貌,古樸的吳儂軟語民俗風情的古鎮。其人傑地靈,山清水秀之氣讓無數人心生嚮往。但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座北方的「水鄉古鎮」,將北方山水的大氣與江南水鄉的靈秀融為一體,展現出一幅獨特的人文風情,它就是流水古鎮。也是人們所說的最「水」的古鎮。
  • 「源頭活水」繪出錦繡畫卷
    「源頭活水」繪出錦繡畫卷 2020-12-05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生態水鄉實景《四季周莊》再現江南美景
    原生態水鄉實景《四季周莊》再現江南美景 2015-04-02 10:20:26漫天飛雪、冰凌舞和雜技空中吊環的結合,營造了江南水鄉晶瑩剔透、神奇的冰雪世界。 顧潔 攝喜慶的水鄉婚俗,呈現了江南水鄉人民與水和諧相處的生活畫卷。
  • 江蘇宜興生態「覺醒」 繪就美好生活新畫卷
    地處蘇浙皖三省接壤地區的宜興市,擁有江蘇乃至長三角最優越的生態稟賦、最優美的自然環境。近年來,宜興堅持「生態宜居、生態惠民」的發展理念,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宜居生活的嚮往,繪就了一幅江南小城的美好生活新畫卷。俯瞰蓮花蕩,規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