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川:大型商業機構是個人信息洩露的源頭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2012年底,《徵信業管理條例(草案)》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這標誌著醞釀多年的徵信行業法規條文將會正式出臺。此舉符合當前加強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的立法趨勢,對我國個人信息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這些年來,我國徵信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徵信市場初具規模,對完善市場體系、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從總體上看,我國徵信業發展仍然較慢且不規範,非法採集、買賣個人信息等事件時有發生,不僅給公民個人造成了巨大損失,還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監管部門此前披露的信息表明,個人信息交易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灰色產業鏈,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多種技術手段盜取客戶的個人信用信息,使許多人蒙受了不同程度的財產損失。

  建立健全個人信用信息保護長效機制,重在加強源頭監管。目前來看,在眾多的個人信用信息洩露事件中,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機構是最可能的信息提供方。也就是說,一些大型商業機構既是個人信用信息的主要採集渠道,又成了個人信息洩露的源頭。加強徵信業監管,將徵信機構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將極大地提升個人信用信息保護的有效性。

  自2003年履行徵信管理職責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一直積極推動徵信法規建設,並在充分吸收多方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完成了《徵信業管理條例》的草擬工作。2009年10月和2011年7月,國務院法制辦先後兩次向社會公眾公開徵求意見。此後,國務院法制辦會同央行吸收多方反饋意見,再次對《條例》進行了修改,最終形成了《徵信業管理條例(草案)》。

  在個人徵信業務管理方面,《徵信業管理條例(草案)》在市場準入、信息採集及查詢範圍、不良信息提供、異議和投訴、保障信息的準確和安全等各個環節都作了具體規定。據此,《徵信業管理條例(草案)》出臺後,管理部門可以依法對徵信業務及相關活動中的個人信用信息保護實行常態化管理,信息主體可以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市場主體可以依法採集和使用個人信用信息,可以有效防止信用信息洩露、不正當使用等違法事件的發生。

  加強個人信用信息保護,還須將一些以「徵信」名義從事非法信息收集活動的機構納入監管範疇。對此,《徵信業管理條例(草案)》明確了監管部門的職責及其管理對象、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同時還確立了徵信業務及其相關活動所遵循的制度規則,規範了徵信機構、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業務行為,有助於建立良好的徵信市場秩序,滿足社會多層次、全方位、專業化的徵信服務需求。

  發展徵信業是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徵信業管理條例(草案)》的出臺將有利於規範發展徵信業,約束社會經濟主體的信用行為,促進在全社會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為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奠定法制基礎。(王信川)

(責任編輯:李志強)

相關焦點

  • 一周新聞縱覽:教育機構洩露14餘萬個人信息
    收集個人信息14餘萬條 教育培訓機構被罰30萬元近日,江陰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對轄區某教育培訓機構進行監督檢查時,在其營業場所辦公室的電腦中發現該市大量中小學學生和家長的信息資料14餘萬條。經查,該教育培訓機構通過不明渠道獲得涉及全市97所各類學校學生的個人信息,包括學校、學生姓名、家庭地址、家長姓名及電話等。根據依據規定,對當事人處以罰款30萬元。
  • 七途徑洩露個人信息 火車票快遞該妥善處理
    我們的「個人信息」是如何洩露的省檢察院揭秘公民個人信息洩露路徑,過去7年171人因洩露個人信息被起訴26日,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案管部門通報,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新增設「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罪名後,江蘇檢察機關共受理該類案件
  • 明星航班信息公然叫賣 誰是個人信息洩露背後黑手
    一位民航業內人士直言,航班信息洩露的途徑太多了,航空公司、保險公司、機票代理商、中航信……只要能夠接觸到航班信息的機構都有可能洩露。其中,中航信作為面向航空公司、機場、機票銷售代理等機構提供航空客運業務、航空旅遊電子分銷、機場旅客處理等業務的信息平臺,信息洩露的風險最大。
  • 個人信息洩露引熱議,拿什麼保護我們的隱私?
    平時生活中,個人信息被洩露屢見不鮮,剛剛買了房,裝修公司的電話就打過來了;孩子剛上小學和初中,培訓機構的邀請參加培訓電話就來了;網上購物剛下訂單,無貨退款的詐騙電話就跟來了;預訂航班還沒起飛,退票改籤的詐騙電話就會緊隨而至……鄭州警方根據偵破各類侵害公民個人信息案件,總結梳理個人信息洩露主要有5大途徑。
  • 個人金融信息洩露 銀行難辭其咎
    個人隱私洩露事件再引關注。5月7日凌晨,中信銀行在官方微博上發布致歉信,回應個人帳戶交易信息被調取一事。中信銀行表示,該行員工未嚴格按規定辦理,向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提供了其員工的收款記錄和個人交易明細。據悉,中信銀行已按制度規定對相關員工予以處分,並對支行行長予以撤職。個人金融信息也屬隱私範疇,隨意洩露應受何懲處?如何堵住漏洞?
  • 新民快評|隱私買賣,堵住洩露源頭是關鍵
    「提供任何信息查詢服務」「可查任何信息」……據新華社報導,在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有一些聲稱可以提供個人信息查詢服務的賣家;戶籍、房產、開房記錄等隱私信息,有的幾百元就能買到。因而,堵住信息洩露的源頭更為關鍵。個人信息洩露的源頭,有些是黑客攻擊,有些是「內鬼」洩密。2018年,華住集團旗下酒店近5億條個人信息疑似洩露,後經上海警方偵查,抓獲利用黑客手段竊取數據的犯罪嫌疑人,幸好被竊數據沒有交易成功。
  • 【來論】又見個人信息洩露 怎樣處罰才有效?
    媒體報導稱,常州大學懷德學院一位同學去江蘇省稅務局官網查看個人繳稅情況,意外發現發現同班30多名學生和其他年級的學生在江蘇宏鑫保險代理公司「被入職」。後據懷德學院統計,已經有2600餘名學生的個人信息遭到洩露,佔當時在校生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 個人信息是被誰「偷走」的?酒店快遞外賣成信息洩露重災區
    洩露了啥:徵信 行蹤 住宿 房產越來越多的個人信息被洩露從信息特點看,被侵犯的公民個人信息數量從「倍數級」進階至「指數級」爆炸式增長。因公民個人信息內容存在重複、混同、龐雜的特點,且數量巨大,信息本身識別困難,鑑定機構在認定涉案信息數量方面存在一定難度。與之相對的卻是,公民個人信息被打包出售、價格低廉,甚至在犯罪分子間進行二次販售。
  • 揭秘航空數據洩露源頭:出票帳號被違規放大共享|信息洩露|鄧超|...
    起底航空數據洩露源頭2012年開始,國內機票退改籤電信詐騙事件開始爆發,此類詐騙在2015年前後進入高峰期,各大航空公司、OTA平臺因此被不斷投訴。中航信因此備受困擾,雖然一直在完善自身管理,並推動上下遊保護旅客信息,收效卻並不理想。帳號放大是中航信數據洩露的主要渠道,但帳號放大卻是國內代理人管理體系下的必然產物。
  • 個人信息是被誰「偷走」的?酒店快遞外賣成信息洩露重災區_新華...
    記者梳理這些案件,發現近幾年被侵犯的公民個人信息數量從「倍數級」進階至「指數級」爆炸式增長,酒店、快遞公司、外賣平臺等企業成為信息洩露的重災區。  洩露了啥:徵信行蹤住宿房產越來越多的個人信息被洩露  從信息特點看,被侵犯的公民個人信息數量從「倍數級」進階至「指數級」爆炸式增長。
  • 壹現場丨北京三中院:快遞公司、外賣平臺成個人信息洩露重災區
    記者從通報中注意到,酒店、快遞公司、外賣平臺等成為信息洩露的重災區,單位職員利用職務之便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分子通過惡意軟體等方式侵入企業獲取個人信息現象多發。辛尚民表示,獲得公民個人信息的手段不僅包括通過木馬程序、改寫網址、架設伺服器、搭建網站等有技術含量的方式對特定機關、機構的資料庫資料秘密竊取,也包括通過流動QQ群、微信群、論壇等網絡平臺明碼標價購買,以及利用「大數據截取」或「暗網進入」等「暗網」方式進行公民個人信息的非法交易等。
  • 培訓機構頻頻打電話騷擾 誰洩露了學生信息
    最近孩子學習怎麼樣……」家住安寧區的張先生,自孩子上高一後便隔三差五接到類似的騷擾電話,對方自稱是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千方百計遊說張先生的孩子報補習班。讓張先生納悶的是,對方對孩子的信息十分了解,空間是誰洩露了學生信息呢?
  • 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漏洞在哪?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今天一早,#中信銀行洩露個人信息非首次#話題登上熱搜,引來新一輪討論熱潮。5月7日,據天眼查信息顯示,中信銀行擅自查詢個人信息並非首次。劉俊海:「如果有關的仲裁機構、人民法院向中信銀行發函,要求調取相關的證據,中信銀行當然應當配合。但如果一方當事人隨意要求金融機構向自己提供對方當事人的個人隱私信息,應該說缺乏法律依據。」@中信銀行 發布致歉信截圖職業底線,不能突破!
  • 代購、網點…… 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漏洞無處不在
    記者根據多份公開資料發現,這些遭販賣的快遞信息最終多流向從事詐騙活動的犯罪分子手中,為其從事詐騙活動提供信息支持。  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王新銳就此分析,個人信息被洩露的用戶有權要求收集其個人信息的快遞公司刪除其個人信息,若因個人信息洩露受到損害,可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損害賠償。
  • 北京三中院:快遞公司、外賣平臺等成為個人信息洩露重災區
    通報指出,酒店、快遞公司、外賣平臺等企業成為個人信息洩露的重災區,數量呈現爆炸式增長態勢,非法購買方式最多。「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繫方式、住址、帳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 200萬條個人信息遭洩露,涉案25人,金湖警方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200萬條個人信息遭洩露,涉案25人,金湖警方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2020-12-16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韓國再次爆出信用卡個人信息洩露
    6月8日,韓國信貸金融協會表示,根據金融安全研究所的調查,韓國約90萬張信用卡信息在國外網際網路黑市上非法流通。這一消息在韓國各地引起轟動。 據悉,韓國信用卡個人信息披露已不是第一次。2014年,韓國發生了最大規模的信用卡個人信息披露事件。同年1月,KB國卡、樂天卡、NH農協卡公司總裁辭職。
  •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感覺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洩露了?
    現如今,陌生電話、垃圾簡訊騷擾不斷,往往在一家機構留了個人信息,改天就會有無數的其他機構給你打電話。不久前,浙江省松陽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一起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超過7億條個人信息遭洩露;麗人麗妝化妝品公司的一名員工辭職後,盜取客戶個人信息,進行倒賣,洩露的信息達1000多萬條。
  • 信息漏洞何時能補全?航班APP洩露個人信息 鹿晗行程80元就能買到
    航班APP洩露個人信息 鹿晗行程80元就能買到 站長之家(Chinaz.com)5月12日消息: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曬出一張販賣明星藝人航班行程的圖片
  • 40萬條快遞信息洩露,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如何做好保護?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在感嘆資訊時代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和智能的同時,來自平臺、機構等諸多渠道造成的個人信息洩露成為當下人們對於自身信息安全方面更深層次的擔心。近日,圓通快遞因為「內鬼」洩露用戶個人信息上了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