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朋友,是短視頻領域的大V,特別大的那種,在各個短視頻平臺上大約有近千萬的粉絲。之前跟我們走了一趟羅布泊穿越,由於ta有很深的樓蘭情結,我們9.5的羅布泊團期還特意去了一趟樓蘭古城,與別的無人區隊員大包小包的行李不同,他們是大包小包的攝影器材、照相機、無人機,由於東西實在太多,到最後我們只能安排他們倆人坐一輛車,才將將能坐下。前幾天ta回京了,開始整理穿越羅布泊無人區的視頻與圖片素材。昨天下午,ta在自己的媒體號上上傳了一個先期預告片,本以為會爆燃開場,哪成想底下罵聲一片,嚇得ta趕緊又把視頻給下架了。
無人區內的環境
路況
ta來問我:你們平常發那麼多無人區的文章不怕粉絲罵嗎?我強顏歡笑的回答:咱們定位不一樣,我們就是專門做這種小眾旅行的自媒體號,發的線路太大眾了才會被罵;你們定位於常規旅行自媒體,受眾群體比較廣泛,有些粉絲甚至都把你們「神話」了,他們不能接受他們的偶像有哪怕一點點瑕疵,就更別說穿越無人區這種上綱上線的問題了,我建議你們還是別發了,或者偷偷的發,視頻名字別起的太招搖、扎眼了。
雖然我是這麼規勸ta的,但是ta的苦,我比誰都了解。我們隔三差五就會在自己的媒體號裡上傳關於無人區的圖片、視頻、文章、微頭條。除了偶爾有幾篇0回復的文章外,但凡一篇無人區相關內容評論超過十條的,下面都會摻雜有罵聲與質疑。
把這些質疑聲稍微總結一下,大致主要有以下幾類:去穿越無人區,毫無意義,十分危險,是對自己、家庭、社會的不負責任,浪費社會公共資源;無人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一旦有人/車輛經過,將對無人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壞,將成為歷史的罪人;無人區內野生動物膽子較小,如遇到人類/車隊的驚嚇,將會直接嚇壞/嚇死/嚇流產等。
一開始,我是不想回復這些問題的,畢竟破壞環境的事情太多了:有人停車不熄火,增加碳排放;有人能坐公交地鐵出行,卻非要圖舒服開自己的私家車,一點都不環保;有的工廠亂排廢水、廢氣,直接影響當地居民的人身健康水平;有的人背著垃圾分類指導員,偷偷不分類扔垃圾,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這些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每天都能見到,我們每個人都在做或者輕而易舉就可以阻止的破壞環境問題,大家好像卻都選擇性失明,偏偏對遠在千裡之外的無人區關懷備至,義正言辭。就如同某件事情在網絡上發酵,廣大網民紛紛義憤填膺;而事件當事人卻大多選擇熟視無睹一樣,難道真如有些人所言:這是因為網民們都不出門嗎?
無人區內的紮營情況,放眼望去毫無綠色
有質疑也正常,大方回復質疑就可以。我們今天就以我們組織的最常見的羅布泊無人區穿越為例,來說說大家關心的無人區穿越時可能會涉及到的環境保護問題。
1,無人區旅行有什麼意義?不同的旅行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有人喜歡去東南亞,有人會喜歡歐美日韓澳,也有人喜歡廣袤的非洲、或者是遊客罕至的拉美、甚至南極。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好惡,就來評價別人的旅行是否有意義。有人喜歡熱鬧喧譁的都市,自然也有人喜歡荒無人煙的無人區,這是個人選擇問題,沒必要上升到太高的高度來討論。我們的羅布泊無人區線路相對來說是成熟線路,有完整的救援方案與應急處置措施,自我們從業以來,只有我們去救援別人的時候,從來沒發生過我們向外界求救的問題。去一趟羅布泊既然能夠安全進、安全回,那又何談對家人、對自己、對社會的不負責呢?
盛夏時,也沒有一點綠色
2,羅布泊無人區的環境破壞問題,一般提出這種問題的人,大多都是不了解羅布泊無人區甚至來大西北都沒去過的網友。羅布泊之所以演化成無人區,就是因為生態環境惡化到一定程度後,該區域已經不再適合人類固定居住。說個不大好聽的事實:羅布泊的生態環境已經幾乎沒有被繼續破壞的餘地了,羅布泊無人區內的地形以沙漠、荒漠、戈壁為主,幾乎沒有植物。我們的穿越線路是歷史固定線路,所經過地區大多有車轍印,或者是直接翻越沙漠戈壁,根本沒有破壞生態環境的可能,在穿越期間我們產生的全部垃圾,不焚燒、不遺棄、不深埋,全部帶回有人區集中處理。雖然我不敢說我們的羅布泊無人區穿越不會造成一丁點環境破壞,但是我們已經盡己所能將生態環境破壞程度降到最低,而且我們的環境破壞問題遠小於其它常規旅遊線路(可能會有「槓王」同學說,你們還是有破壞,只要人進了無人區就會有破壞,那我反問一句,只要人活著,吃飯或者呼吸是不是也是一種環境破壞?)。
大家看到綠色的垃圾桶了嗎?
3,羅布泊野生動物問題。上文我們已經說過,我們走的線路幾乎都是固定線路,作為無人區主人的野生動物們聰明的很,對於這些既有線路都是能迴避就迴避;而且羅布泊無人區內生態環境極為惡劣,主要分布的只有一百多頭野駱駝,在如此廣闊的區域,能碰上數量如此稀少的野駱駝,絕對是個小概率事件。退一步來講,即使「不幸」野生動物,在無人區內和我們碰上,也最多是打個照面,遠遠的看一眼,大家就各奔東西了,我們是絕不會也沒有那個能力在無人區內追逐、打擾野生動物的。
其實大部分關於無人區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的指責,都是沒有實踐的想當然,憑空想像出來的。如果真的相對無人區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獲得有分量的發言權,還是得自己走一趟才可以!
瑪吉阿米藏地旅行,您身邊的藏區旅行專家,更多藏區旅行資訊、小眾旅行線路、無人區線路歡迎關注公眾號:川藏線 (就 川藏線 三個字,頭像與本訂閱號相同,加黃V認證的那一個),我們一起發現不一樣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