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筆者在採訪陳開香老人時提起前年「6.30」的大雨,把原來的舊房衝刷倒塌,滿地碎瓦,現場一片廢墟,79歲的瀘溪縣潭溪鎮盤古巖村的陳開香老人驚心動魄的那一刻如今還顯現猶初。
當天,瓢潑的大雨讓住在破舊的木屋裡的陳開香老人忐忑不安,看著用木棒支撐著被螞蟻咬裂咬空了的柱子撐起的簡陋木屋,仿佛瞬間坍塌在密集的大雨中。
陳開香老人馬上離開,跑了出去衝進了雨裡,跑向剛建好新房子,坐在寬敞明亮的新家,懸著的心終於落下。
以前老人一家一直住在幾十年前破爛的木房子裡,因年代久遠木房子變成了危房,每逢颳風下雨睡覺都不踏實。老人被列為脫貧危房戶,每人補助1.9萬元的標準,她家五口人得到了10萬元的補助建起了這棟新房。
近年來,瀘溪縣委、致富始終把保障性住房建設作為民生工程、惠民工程來抓,先後出臺了《瀘溪縣農村危房改造建房標準》等文件,按照「改爛宅 、住新房 、暖心窩」的民生保障要求,對新建的,1人戶每戶補助1.8萬元,2人戶每戶補助2.4萬元,3至4人戶每戶補助3.6萬元,5人及5人以上戶每人補貼0.9萬元;建立完善有關激勵機制,引導貧困戶危房改造,完成新建的每戶每人補助1萬元,完成維修的每戶補助1萬元。
同時,該縣住建局採取統一房屋規劃設計和施工圖紙,建立農村房屋風貌管控激勵機制,對新建戶按每戶每人0.5萬元的標準進行獎勵。並推行「陽光危改」,對確定的危改對象、補助標準、改造方式等,在縣、鄉、村三級平臺張榜公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嚴格規範危改資金發放程序,由縣財政直接通過涉農「一卡通」帳戶發放。
全縣投入資金4.67億元實施棚戶區改造1750套、農村危房改造2907戶戶6211人,惠澤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2592戶, 使1535戶、7658名貧困群眾喬遷新居,告別了住房難。
合水鎮興砂村五組村民黃明友,其父去世,母親患癌症病亡,妻子在娘家不願回,兩個小孩在讀書,舊房破爛不堪,經濟拮据,本人甚至一度有輕生的想法。他確認為建檔立卡危房改造新建戶,按照縣統一設計的風貌式樣建造,對其補助了7.6萬元危房改造資金。現在一家四口在新房裡其樂融融。黃明友逢人便誇「黨的政策好,感謝黨。」
【編輯: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