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 住得安心 瀘州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側記

2021-01-08 瀟湘晨報

青瓦白牆,亮堂的客廳,潔淨的廚房……2019年6月12日,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敘永縣向林鎮躍龍村10組村民韋德福,搬進了三室兩廳的新家。搬家那天,他和老伴特意做了幾道小菜,喝了兩杯小酒,家裡像過年一樣熱鬧。

新家,韋德福盼了二十多年。「在土坯房裡住了這麼多年,一直提心弔膽。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和老太婆在這個歲數還能過上好日子。」說起搬家後的幸福日子,韋德福幾度哽咽,眼含熱淚。這是一個普通老百姓最樸實的情感流露,也是對脫貧攻堅工作的真誠點讚。

敘永縣向林鎮躍龍村10組村民韋德福危房改造後的新房

農村危房改造是實現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中一項重要指標,是事關農村困難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2014年以來,我市堅持把建檔立卡貧困戶放在突出位置,全力推進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8.3萬戶,解決了約29萬貧困人口的住房安全問題,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2014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推進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十三五」期間共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3.48萬戶。

針對每戶住房的實際情況,鎮(鄉)村幫助群眾制定改造方案,C級危房進行加固維修,D級危房進行新建,最終達到消除安全隱患的目的。截至目前,全市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8.3萬戶,爭取中省資金10.5億元,全部用於4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解決了約29萬貧困人口的住房安全問題。其中,敘永縣累計實施農村危房改造2.4萬戶,古藺縣累計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7萬戶。

精準施策 房子「改」得讓人安心

2020年12月15日,古藺縣二郎鎮石筍村山頂上寒風刺骨。當地群眾正在安裝新電桿,55歲的秦自霞也忙前忙後。雙手凍得通紅的她,不時哈出熱氣暖手。

「現在的秦自霞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以前愁眉苦臉,現在每天幹活都樂呵呵的,好像有使不完的勁。」鄉親們眼中樂觀的秦自霞,曾經是石筍村1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秦自霞的丈夫長期患病,靠藥物維持生命,一家人的重擔落在秦自霞的肩上。五年前,秦自霞的丈夫去世,家裡雪上加霜。

秦自霞的老房子由於年久失修,岌岌可危,被鑑定為C級危房。2018年,秦自霞享受危房改造政策,政府補貼1.3萬元,自己出資幾千元,換了房梁、青瓦,加固了牆體,牆體粉刷藍白相間,小院煥然一新。「以前,外孫不願意來我家耍,更不願進又髒又臭的茅房。現在一放假他就過來玩了。」秦自霞笑著說。2019年,秦自霞一家脫了貧,她還養了一頭豬,種了不少地,日子越過越好。

比起秦自霞,搬進新家的石筍村4組村民馮禮模老兩口幸福感更強烈。馮禮模已有78歲,老伴楊玉先患眼疾多年。他們和兒媳、孫女住在陰冷潮溼的土坯房裡。老房子不寬,蓋了閣樓,馮禮模和老伴住樓上,兒媳帶著兩個孫女住樓下。

古藺縣二郎鎮石筍村4組村民馮禮模老兩口搬進新家後,幸福感不斷增強。

「單磚、泥土漿糊上的房子,外面下大雨,屋裡就到處漏雨,經常半夜起來找盆、桶接水,有時鍋碗也用上了。」馮禮模說,周圍鄰居都蓋了新房,他家的房子再漏雨也不敢修補,因為一修就要垮塌。

危房改造政策的實施,讓馮禮模看到了希望。在鎮村幹部和幫扶幹部的幫助下,馮禮模提交了申請。土坯房被鑑定為D級危房後,「拆舊建新」工作很快啟動。2019年4月,馮禮模搬進新家。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村鎮科科長劉小兵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市把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4類重點對象的「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作為全市危房改造的根本目標,市、縣(區)、鄉鎮、村主動作為,構建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責任體系,凝聚成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強勁合力。

在此過程中,市、縣住建部門指導鎮(鄉)村通過反覆精準排查,將唯一居住住房是C級或D級危房的4類重點對象全部列入農村危房改造計劃。針對每戶住房的實際情況,鎮(鄉)村幫助群眾制定改造方案,建築工匠按照方案對住房進行改造,最終達到消除安全隱患的目的。

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了《瀘州市農村危房改造流程管理方案》,規範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流程,實現農村危房改造業務全市「一盤棋、同步調」;統一農村危房改造戶檔資料,建立農村危房改造C、D級戶檔資料參考手冊(樣本),有效提升區縣、鄉鎮質量管控和資料歸檔效率。同時,積極向上爭取改造指標、專項補助資金用於困難群眾農房改造。2014年以來,我市共獲得補助資金10.6億元,農村危房改造8.3萬戶,解決了約29萬貧困人口的住房安全問題,實現存量農村危房改造全保障。

精準到人 房子「改」得讓人放心

危房改造,就要讓群眾住得放心。

在推進危房改造工作的過程中,我市堅持因地制宜、節約用地、統籌協調等原則,尊重群眾意願,儘量原址翻建,做到一戶一宅。整合中央和省級補助資金,以及地方配套資金、其他涉農幫扶資金、社會各界幫扶資金等各項資金,解決群眾在危房改造中的實際困難。

敘永縣嚴把質量關,嚴把規劃選址關,尊重建房群眾的意願。按照「三避讓」選址原則,邀請第三方機構對農村危房改造建房選址進行分戶地質勘測。對選址安全出具結論性報告,確保建房選址科學,避免因選址失誤導致重複建設和次生災害。同時,設計了100多種戶型供群眾選擇,按圖施工,確保當地政府、參建監理單位及行業主管部門監管有圖可依。

古藺縣的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不少農村老房子在歲月的洗禮中,變成了危房、「病」房,風來牆晃、雨來屋溼,嚴重威脅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古藺縣在危房改造中,特色鮮明,多部門協同精準發力,開發了古藺縣農村住房安全保障APP,組織全縣精幹力量對農村現有住房開展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覆蓋排查,全面鎖定農村各類住房存量。針對農村不安全住房,全部分類納入2014-2019年農村住房安全保障實施內容,累計投入中央和省、市、縣各級危房改造資金4.018億元,解決16887戶住房安全保障問題。

二郎鎮華年村6組曾世儒、李菊霞一家,是危房改造受益者之一。曾世儒一家長期居住在髒亂、破舊、漏雨的D級危房裡,牆體嚴重傾斜。由於條件符合,幫扶幹部和村幹部幫助他申報危房改造項目。根據2018年農村危房改造的建設標準和補助政策,曾世儒家新建75平方米的安全住房可以享受政策補助3.69萬元,但還存在4萬多元的資金缺口。

2018年,古藺縣二郎鎮華年村 6 組村民曾世儒搬進了新家。

當時,曾世儒的女兒正在上大學,貸了款,數萬元的資金缺口難住了一家人。房屋想改,卻改不了。駐村幫扶幹部發動眾籌,爭取市縣兩級的支持,通過駐村幫扶單位瀘州市委編辦、民革瀘州市委、古藺縣法制辦、華年村駐村幫扶幹部及其他好心人士的積極努力,終於將曾世儒新建房屋所需資金缺口補上。

2018年9月17日,曾世儒一家搬進新家。從舊房拆除、新房主體的建設及新房的裝修等,他分文未掏。

記者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了解到,為了讓群眾住得放心,保障脫貧攻堅住房安全質量成效,我市加強選址安全性評估、抗震設防措施推廣、建築材料質量抽檢、施工現場監管等各方面的工作。市住建局組建3個督導組和1個技術指導組,下沉入駐區縣開展重點督導督辦和業務技術指導工作,現場督導推進各項工作任務完成,確保問題整改清零。

2020年6月,市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掛牌督戰任務100%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建設項目、2018-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信息錄入和預警消除、脫貧攻堅住房三年檢索系統建檔立卡貧困戶擴容錄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現狀安全性評定、住房安全問題整改清零等任務全面完成,實現目標任務和問題整改較省定目標提前近一個月完成。

精準到戶 房子「改」得讓人舒心

不僅讓群眾「住得安全」,還要讓群眾「住得舒適」。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政策性住房建設,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導貧困群眾樹立「住上了好房子,生活環境要有新樣子」的生活理念,不斷改善農村環境「髒、亂、差」現象,群眾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在危房改造的基礎上,瀘州結合川南民居特點,編制和推廣《瀘州市美麗鄉村住房建設推薦圖集》《瀘州市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方案及施工圖推薦圖集》,供農戶免費選用。有條件的,鼓勵群眾集中修建,打造「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的生活環境,提升鄉村風貌。

合江縣石龍鎮段家祠村在2017年的脫貧攻堅工作中,經村民代表大會統一表決,採用集中修建的方式解決24戶貧困群眾住房安全問題。合江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對該聚居點補助10萬元,鎮上又通過統籌資金、發動農戶投工投勞等方式,改善汙水管網等基礎配套設施,聚居點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搬出「憂心房」,住進「舒心房」。通過危房改造政策,不少困難群眾住進新房,實現了「居者有其屋」的夢想。

危房改造「改」到了群眾心坎上,也「改」出了美好新生活。

【來源:瀘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住上新房奔小康 ——安徽省六安市全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側記
    住上新房奔小康 ——安徽省六安市全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側記2020-06-01 09:41:50來源:中國建設新聞網    作者:許 翌農村危房改造是幫助貧困農戶實現安居夢的惠民工程,也是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重中之重。
  • 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首善標準 「京」心相助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體部署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實現全市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總體目標,北京市各級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各職能部門通力配合、群策群力、盡銳出戰,在農村危房改造攻堅戰中,取得顯著成效。
  • 此「房」安處是吾鄉——山西省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紀實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每個人的夢想。農村危房改造是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核心內容之一,也是託起困難群眾「安居夢」的重要舉措。為確保困難群眾住房安全,2008年,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正式啟動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98.81萬戶改造任務,為296萬農村貧困人口解決了住房安全問題,農村存量危房改造實現了「清零」。安居才能樂業。
  • 讓貧困群眾從「憂居」變「安居」——遼寧省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
    近年來,遼寧省把農村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作為各項工作重中之重,不斷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至2019年年底已經完成991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改造任務。2020年,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及廣大鄉鎮幹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攻堅克難,凝心聚力,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全力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目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任務已全部完成,實現動態清零。
  • 五河縣2020年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評價自評報告
    五河縣2020年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評價自評報   告為貫徹落實《關於請提供2020年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評價有關材料的通知》二、質量安全資金管理政策出臺情況為保障農戶在危房改造過程中房屋安全質量建設有保障,我縣出臺了《五河縣農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技術導則的通知》,同時為進一步提升我縣農村危房改造質量安全和管理水平,確保全縣脫貧攻堅危房改造工作高質量收官,我縣在今年4月份組織了全縣農村危房改造業務知識暨建築工匠培訓住建局及鄉、鎮負責同志、農村建築工匠等200餘人參加培訓。
  • 把危房改造作為脫貧攻堅突破口——吉林省松原市高質量打好農村...
    2020年,松原市計劃改造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840戶,佔全省改造任務的35.4%,任務量居全省之首。「要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不折不扣地完成好,把農村危房改造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著力點和突破口。」面對嚴峻形勢,松原市委書記王子聯指令鏗鏘。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松原市黨政領導班子帶頭衝鋒陷陣、盡銳出戰。
  • 情暖白山松水間——吉林省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紀實
    他強調,脫貧攻堅已經進入衝刺階段,要下大力氣解決好農民住房、飲水、醫療等難題,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強化責任擔當,紮實推進鄉村振興,著力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農村危房改造是「兩不愁三保障」核心內容之一,也是吉林省委、省政府著力攻堅的重大政治任務。
  • 彬州:農村危房改造讓群眾「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我家以前住的房子是1992年建造的,屬於磚木結構,由於建房時間早,隨著時間的推移,房屋開始變得陳舊破敗,屋頂的檁條開始腐朽,整個頂面開始沉陷,遇到陰雨天,房子外邊下大雨,屋子裡面下小雨,讓人住得提心弔膽,晚上都睡不好覺……」彬州市新民鎮底煒村的脫貧戶郭呆呆,向筆者訴說了危房改造之前他家的住房情況
  • 改造農村危房 「改」出美好生活
    因家庭困難,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早已不堪重負,陶素珍卻無力維修,「屋頂總是漏,下雨時燒飯鍋蓋都不敢揭,就怕泥水掉進去。」2020年,和縣將其列入農村危房改造計劃,陶素珍老兩口的舊屋迎來「新生」——屋外白牆紅頂,屋內窗明几淨,功能配套齊全、家具擺放整齊,住得安心舒坦。「6月底,6000元危房改造補貼也打到帳戶上,我們修繕房屋也沒增添什麼負擔。」
  • 「改」出美好新生活——雲南昆明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側記
    在昆明市委、市政府高位謀劃部署下,全市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與相關單位圍繞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眾志成城齊推動,攻堅克難解民憂。十多年來,數十萬和付平周一樣的農村困難群眾住上了暖心房,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村民住上暖心房從金源鄉政府出發,順著山路前行十餘公裡,便可到達被群山環繞的小凹子村。
  • 轉發市住建委關於印發«安慶市農村危房改造脫貧攻堅三年行動...
    安慶市農村危房改造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總體部署,按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關於印發安徽省農村危房改造脫貧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實現中央確定的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總體目標中住房有保障的目標,制定本方案。
  • 安陽縣:多措並舉助推農村危房改造,讓困難群眾不再住危房
    「我一個人生活,原來俺的房子年久失修,透風漏雨,沒有政府的幫助,哪能住得起這麼好的房子啊!太感謝黨和政府了!」近日,家住安陽縣瓦店鄉大寒屯村村民劉要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劉要是建檔貧困戶,今年75歲,是殘疾人,原住的房子老舊破損,住在裡面提心弔膽。
  • 關於印發2017年欽州市農村危房改造暨脫貧攻堅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
    2017年欽州市農村危房改造暨脫貧攻堅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實施方案    為解決我市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等4類重點對象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需求,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根據「兩不愁、三保障」
  • 把黨的溫暖送進千家萬戶——浙江省開展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攻堅...
    「我心裡真的很溫暖,非常感謝你們把我的房子修得那麼好,讓我可以安心度過晚年。」在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麻步鎮勝聯村,80多歲的孤寡老人李仰完為感謝政府關懷,在親戚的攙扶下,為負責其房屋修繕的村鎮規劃建設辦公室工作人員送來了「似寒冬裡暖陽,如風雪中送炭」的錦旗。李仰完是村裡低保戶,膝下無兒無女,聽力有障礙,雙腳也不便。
  • 貧困群眾告別危房歷史——雲南鎮雄縣改造農村危房6.8萬戶
    經過五年奮戰,雲南省鎮雄全縣累計改造農村危房6.8萬戶,貧困戶存量危房全面實現清零,所有貧困群眾全面告別了住房不安全的歷史。「讓貧困人口不住危房」是鎮雄實現脫貧摘帽的核心指標。把短板補得再紮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堅決實現「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目標。
  • 甘肅省住建廳:農村3.92萬戶實施危房改造 已排查的存量危房全部銷號
    「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具體目標任務,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突出難點問題,舉全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按期全面完成了農村危房改造衝刺清零目標任務。全年支持3.92萬戶農村群眾實施了危房改造,其中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重點對象3.42萬戶。李蘭宏介紹,在具體工作中,省住建廳主要採取了以下幾方面措施,一是2019年組織各地對農村住房進行了過篩子排查,及時將篩查出的遺漏、新增危房納入了改造任務。二是傾斜下達「兩州一縣」和省定深度貧困縣危改補助資金佔全省資金的76.1%。
  • 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政策小知識
    延安市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辦公室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是農村貧困群眾的安居工程。
  • 啃下「硬骨頭」 築牢「保障線」——黑龍江拜泉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側記
    自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拜泉縣聚焦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精準施策、狠抓落實、全力攻堅,共計投入補助資金3.85億元,改造農村危房20514戶,全面實現了農村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掛牌督戰 落實責任豐產鄉有富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姜英奎夫婦,一直住在上世紀50年代修建的土屋裡。由於年久失修,房子早已變得破舊不堪,隨時有垮塌危險。
  • 湖南省今年完成「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
    今年完成「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重點支持19個計劃摘帽貧困縣,涉及3514戶記者今天從省住建廳獲悉,該廳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安排,要求今年底前完成全省「4類重點對象」(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存量危房改造
  • 陝西安康市漢濱區:危房不住人,住人無危房
    截至目前,該區篩查出需要改造的5324戶貧困戶危房均已改造完成,實現了「危房不住人,住人無危房」的目標。因地制宜提升「危改」質量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圍繞「兩不愁三保障」,村民的住房問題成為了重中之重,異地搬遷讓大部分貧困戶實現了安居樂業,可還有一部分不適合搬遷的貧困群眾需要解決安全住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