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房」安處是吾鄉——山西省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紀實

2020-12-24 中國建設新聞網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每個人的夢想。農村危房改造是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核心內容之一,也是託起困難群眾「安居夢」的重要舉措。

為確保困難群眾住房安全,2008年,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正式啟動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98.81萬戶改造任務,為296萬農村貧困人口解決了住房安全問題,農村存量危房改造實現了「清零」。

安居才能樂業。住房安全了,困難群眾的心定了,山西鄉村全面振興的「前奏曲」奏響了。

安居·舒心事

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平型關腳下的東河南鎮小寨村,70多歲的盧振花正在打掃衛生。兩年前新建的房子窗明几淨,收拾得很是清爽。滿院的蔬菜、花草在初秋的陽光下看著十分喜人。

「舒心!咋能不舒心?」盧振花臉色紅潤,說話中氣十足,「(住在)現在這房子,風也不怕,雨也不怕。房子亮堂,冬暖夏涼,好得很。」

盧振花是村裡的貧困戶,因所住房子是D級危房,2018年在原址上進行了重建。

受益於農村危房改造政策、不用再擔心房屋安全問題並過上舒心日子的不只有盧振花。山西省農村危房改造把建檔立卡貧困戶放在優先位置,及時足額落實各級補助資金,通過新建、加固等方式,引導幫助貧困戶建設安全、節能、舒適的住房。

為兼顧效果與效率,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危房改造伊始就從補助對象認定、危房鑑定、改造要求、建設標準、補助資金、質量安全六方面嚴格規範與監督。

「為避免摸排鑑定不精準、不規範等問題,忻州市河曲縣委、縣政府指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全權委託有資質的第三方專業技術機構,對住房進行鑑定並出具報告。」河曲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菅雲飛介紹說,「全縣目前已經實現農村危房『清零』,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持續動態保障。其中一項,就是在汛期前對全縣農房進行摸排,及時鑑定改造;汛期後二次摸排,及時消除汛期產生的安全隱患。」

為引導群眾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避免因攀比、超標準建設加重經濟負擔,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採用符合當地實際的改造方式。

針對群眾依靠山勢建設土窯洞居住的歷史和生活習慣,呂梁市石樓縣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編制了符合當地實際的農村危險土窯洞加固改造技術指導方案,以龍交鄉甘河村為試點進行改造,探索形成磚砌拱圈和鋼筋掛網噴漿兩種改造方式。

「我們以前建土窯的辦法不如這個好,就沒想過用磚,也不會用。窯洞跟普通建築不一樣,改造很難,這次是請人家有資質的專業施工隊做的。」甘河村村民辛五平坐在自家改造過的土窯洞炕上很知足,「我還是喜歡住土窯洞,習慣了,改造以後更安全,住得更舒服。孫子、孫女放暑假也能回來避暑。」

安心·家鄉情

故土難離。儘管可以投親靠友,但更多人願意生活在家鄉,危房改造讓他們得以安心留下。

大同市靈丘縣東河南鎮小寨村村民賈作女,跟兒子在城市居住多年。兩年前,她的老房子進行了改造,讓她在「故土」有了「新家」。

「我不喜歡住兒子那裡的樓房,腿腳不好,上下樓不方便,周圍的人都不認識,不如我回村住得安心,有老鄰居、老街坊串門拉家常。我一直想回村住,沒能回來就是因為房子沒法住人。現在,政府資助把房子蓋好,我就趕緊回來了。你看,這亮堂堂的多好。」66歲的賈作女很遺憾丈夫沒有住上新房,不禁哽咽,「老伴兒去世三年了,沒趕上住新房。要是他活著,看著這新房肯定可高興了。」

賈作女的老房子已經坍塌,就在新房後面。如今,那裡是一片菜園,欣欣向榮。

在「自籌+補貼」進行危房改造的基礎上,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還通過統建農村集體公租房和幸福大院、修繕加固現有閒置公房、置換或長期租賃閒置農房等方式,兜底解決困難群眾基本住房安全問題。

中午飯後,河曲縣前川鄉下北溝村村民劉引魁搬了小馬扎,在前川鄉政策兜底特困安置點大門口曬太陽。

「我81歲了,兒女都在內蒙古打工定居。我土生土長在下北溝,不想出去隨兒女住。一個人年歲大了,為了生活方便,去年11月住到這個安置點。」劉引魁掏出記錄交費日期的小本,「這兒好,每天10塊錢,夠一天吃住的費用。冬天有暖氣,房間有衛生間。」

看到有人拍照,劉引魁大爺挺直腰板,「不服老」地把拐杖藏到身後。

「住在這裡的村民大部分年紀較大、身體不太好,除了公共食堂會提供可口的飯菜,管理人員還會查看大家的身體狀況。每天每人10塊錢的費用肯定不夠,其餘由鄉裡補貼。」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駐河曲縣前川鄉扶貧工作隊隊長鄭華介紹說,這裡曾是閒置公房,改造後成為安置點,設施配備齊全,就是為了讓極度貧困、無籌款能力的群眾能在家鄉住得安心、舒適。

在願意生活在家鄉的人中,石樓縣羅村鎮沙窯村村民劉世平算是年輕人。40多歲的他,以前在太原跑計程車,因為父母身體不好,不得不回鄉照顧老人。「以後我就在村裡住了,父母不願意去縣城,那裡人多車多,他們看著頭暈,也住慣了冬暖夏涼的窯洞。」劉世平說,「沙窯村離縣城十來分鐘路程,我白天到縣城打工,晚上回村裡住,累一天,住在窯洞裡涼快舒服。」

安業·致富源

山西省農村危房改造不僅讓房子更安全,也給群眾帶來了脫貧致富的動力和資源。

靈丘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劉栓良提及紅石塄鄉上沿河村充滿鄉村風情的街道時不無驕傲,「我們把危房改造作為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環節,本著『先規劃、後建設、有特色』,注重危房改造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統一,如今這效果已經顯現。」

錯落有致的老房子、石頭鋪就的街道、柵欄圍牆的花草、木質大門,都帶著濃濃的田園氣息,讓人忍不住去親近、探索一番。

「在危房改造過程中,我們儘量使用當地建築材料,儘量僱傭當地村民,使他們通過務工增加勞務收入。」紅石塄鄉鄉長邢喆翀說,村民親手改變自己的居住環境,把「消費行為」變為「生產行為」,房子安全了、環境變美了、收入增加了。

隨著戶容戶貌、村容村貌一點點改變,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大不一樣。

「因為身體不太好,村裡給我安排了整修花草的事,活兒不重,時間自由,年底根據幹活多少分紅。」靈丘縣上沿河村村民孫永認為這樣安排很公平、「很不賴」。

同樣覺得「很不賴」的,還有河曲縣前川鄉南墕村村民趙拾來。危房改造讓他不再擔心房子的安全問題,日子變得和新房一樣敞亮。

「扶貧政策好,現在貸款打(還)清了,我還有了存款。」67歲的趙拾來對未來充滿期待,「我養的豬、牛、羊都能賺錢,還有村裡分紅,日子有奔頭。」

石樓縣龍交鄉甘河村村民辛五平去年脫貧了。停在院子裡的農用機械和改造一新的窯洞看起來十分「般配」。

辛五平成立了「五平農機合作社」,帶動10戶貧困戶致富。他自己還承包經營村集體的養豬場,帶動了一批貧困戶增收,「光想不做那是浪費好政策,要敢想又敢做才行。政策這麼好,住上好房子,我還要過上好日子。」

「危房改造為我們下一步開展鄉村旅遊提供了住房安全的基礎保障,比如窯洞民宿。」石樓縣龍交鄉黨委書記郭永東說,他們正在規劃美麗鄉村建設,先選兩個村作為試點,效果非常好。

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立業表示,危房改造事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事關脫貧攻堅成敗,是一項必須不折不扣完成的政治任務,必須保質保量按時完成。該廳將在完成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任務的基礎上,鞏固改造成果,探索建立農村住房安全動態監測的長效保障機制,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相關焦點

  • 情暖白山松水間——吉林省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紀實
    省委、省政府始終把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持續督戰、高位推進,巴音朝魯和省長景俊海多次實地調研、多次批示指示。  記者了解到,吉林省堅持「貧困人口不住危房」的目標,將農村危房改造作為全省脫貧攻堅重點,連續9年將這項工作納入全省民生實事,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長任組長的專項工作推進組,加大財政資金投入。
  • 此「房」安處是吾鄉
    ——寧夏危窯危房改造讓50萬農民住上安全房舊貌換新,用美景延續鄉愁;變中生新,續鄉村振興脈絡。近年來,寧夏通過持續開展農村危窯危房改造,使一個個曾破敗不堪的「空心村」呈現出生態宜居的新村容顏。這幾句話承載了涇源縣興盛鄉紅星村百姓對搬離危窯危房、住上新宅的期盼。紅星村以前是興盛鄉環境最差的老舊村莊,基礎設施薄弱,很多房窯出現滲漏、窯頂塌陷、房基下沉裂縫等情況。民有所呼,黨有所應。近年來,涇源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一系列惠民政策,加快農戶危窯危房改造進程,讓農民群眾住上安全房、舒心房,徹底改善農村居民居住環境。
  • 危房改造 住得安心 瀘州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側記
    「在土坯房裡住了這麼多年,一直提心弔膽。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和老太婆在這個歲數還能過上好日子。」說起搬家後的幸福日子,韋德福幾度哽咽,眼含熱淚。這是一個普通老百姓最樸實的情感流露,也是對脫貧攻堅工作的真誠點讚。敘永縣向林鎮躍龍村10組村民韋德福危房改造後的新房農村危房改造是實現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中一項重要指標,是事關農村困難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
  • 把危房改造作為脫貧攻堅突破口——吉林省松原市高質量打好農村...
    2020年,松原市計劃改造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840戶,佔全省改造任務的35.4%,任務量居全省之首。「要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不折不扣地完成好,把農村危房改造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著力點和突破口。」面對嚴峻形勢,松原市委書記王子聯指令鏗鏘。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松原市黨政領導班子帶頭衝鋒陷陣、盡銳出戰。
  • 五河縣2020年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評價自評報告
    五河縣2020年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評價自評報   告為貫徹落實《關於請提供2020年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評價有關材料的通知》,我局高度重視,認真組織開展了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評價自評工作,現將自評情況報告如下:一、危房改造任務完成情況根據安徽省財政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下達2020年農村危房改造省級補助資金的通知》(皖財建〔2020〕158號),省級下達我縣農村危房改造任務數70戶, 2020年實際完成危房改造任務110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4戶、其它三類重點對象26戶。
  • 讓貧困群眾從「憂居」變「安居」——遼寧省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
    近年來,遼寧省把農村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作為各項工作重中之重,不斷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至2019年年底已經完成991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改造任務。2020年,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及廣大鄉鎮幹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攻堅克難,凝心聚力,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全力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目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任務已全部完成,實現動態清零。
  • 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首善標準 「京」心相助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體部署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實現全市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總體目標,北京市各級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各職能部門通力配合、群策群力、盡銳出戰,在農村危房改造攻堅戰中,取得顯著成效。
  • ——臨河區農村「四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工作紀實
    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大舉措。近年來,臨河區在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堅持把推進農村危房改造作為改善民生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加大工作力度,多措並舉改善貧困家庭居住條件,讓他們住上「暖心房」。
  • 「改」出美好新生活——雲南昆明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側記
    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以下簡稱「尋甸縣」)金源鄉小凹子村,氣溫下降至1℃。但是,村民付平周心裡卻是暖融融的:「2017年,我們全家搬進新房後,就再也沒擔心過夏天漏雨、冬天挨凍。」在昆明市委、市政府高位謀劃部署下,全市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與相關單位圍繞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眾志成城齊推動,攻堅克難解民憂。
  • 夯實基礎逐夢小康——張掖市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和易地搬遷工作紀實
    夯實基礎逐夢小康——全市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和易地搬遷工作紀實  張掖日報記者段新生  「以前居住在淺山區都是靠天吃飯,不僅收入少,而且就醫、上學、就業等方面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 關於印發2017年欽州市農村危房改造暨脫貧攻堅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
    2017年欽州市農村危房改造暨脫貧攻堅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實施方案    為解決我市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等4類重點對象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需求,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根據「兩不愁、三保障」
  • 把黨的溫暖送進千家萬戶——浙江省開展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攻堅...
    2018年年底,浙江省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農村困難家庭存量危房改造任務。自2019年起,對後續動態新增的農村困難家庭危房實施即時改造救助,要求「發現一戶、改造一戶」。在此過程中,該省將改造對象從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擴大至所有農村危房。2006年至今,浙江省已經累計完成農村危房治理改造接近56萬戶。多措並舉,統籌治理。
  • 脫貧攻堅的美麗「蛻變」——永順朗溪鄉王木村危房改造札記
    農村危房改造是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為貧困戶住房安全涉及到脫貧底線,也是工作中的難點,需要確定對象、鑑定、評議、建設、指導、監督,每一個環節緊緊相扣,複雜多變。王木村打洞溪是一個保留得比較完好的土家村寨。「天路」沒有修通之前,條件非常艱苦,從「梯巖」爬出去的年輕人多數不願意回來。
  • 【擔使命 聚同心 促巨變 省直部門落實脫貧攻堅專項責任工作紀實...
    原標題:【擔使命 聚同心 促巨變 省直部門落實脫貧攻堅專項責任工作紀實】夯實「兩不愁三保障」重要基礎——我省做好基礎設施和易地搬遷工作綜述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沈麗莉  從山大溝深、乾旱少雨、靠天吃飯的隴南秦巴山片區,到環境艱苦、居住分散的河西地區
  • 轉發市住建委關於印發«安慶市農村危房改造脫貧攻堅三年行動...
    安慶市農村危房改造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總體部署,按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關於印發安徽省農村危房改造脫貧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實現中央確定的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總體目標中住房有保障的目標,制定本方案。
  • 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政策小知識
    延安市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辦公室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是農村貧困群眾的安居工程。
  • ...財政部 國務院扶貧辦關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進一步做好農村危房...
    4類重點對象(以下簡稱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推動各地如期實現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的目標任務,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進一步增強脫貧攻堅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結合起來,充分認識做好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對於實現中央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總體目標中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任務的重要作用,切實增強工作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進一步增強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
  • 我市脫貧攻堅業務培訓圍繞危房改造、健康、教育三大主題展開分析...
    3月12日,我市2019年脫貧攻堅業務培訓班如期舉辦。本期培訓主要圍繞農村危房改造、健康扶貧、教育扶貧三大主題展開。現場,培訓嘉賓圍繞各主題,從相關政策、今年工作重點等方面展開了深入分析與解讀,以強化扶貧幹部政策理論素養,提升扶貧幹部的工作能力,推動我市今年脫貧攻堅工作順利開展。
  • 山西省財政廳:將提高農村危房改造補助標準
    新華社太原12月9日電(記者魏飈)記者從山西省財政廳了解到,針對農村危房改造支出增加的情況,山西加大了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將補助標準由1.1萬元/戶提高到1.4萬元/戶。截至目前,該省財政累計投入26.98億元,幫助約60萬農村困難群眾喜遷新居。    2008年,山西省開始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 安陽縣:多措並舉助推農村危房改造,讓困難群眾不再住危房
    安居才能樂業,安陽縣堅持「讓貧困人口不住危房」的目標導向,把困難群眾「住房有保障」作為脫貧攻堅最現實、最緊迫、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始終牢記脫貧攻堅住房有保障工作的重大責任,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認真擔負起這一重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