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吹到了南美洲,哥倫比亞海軍試射韓國版魚叉反艦飛彈

2020-12-16 國際裝備瓶子

近日,哥倫比亞海軍進行「海王星」III大規模演習,其中進行了實彈射擊演練,用反艦巡航飛彈和潛射魚雷擊沉了兩艘退役的運輸艦,「海王星」III演習涉及哥倫比亞海軍18個單位(水面艦艇、潛艇、飛機和兩棲戰車)和800多人參加,其目標是重新驗證哥倫比亞海軍在保衛國家方面的能力。「海王星III」的SINKEX部分包括從潛艇對著地面目標發射魚雷(模擬和現場)以及使用反艦飛彈進行實彈射擊。

哥倫比亞海軍試射「海星」反艦飛彈

視頻顯示兩艘退役的「呂訥堡」級(701型)運輸船被用作目標,161號「卡塔赫納德印第亞斯」號被從哥倫比亞海軍一艘209/1200型柴電潛艇發射的魚雷擊沉。162號「布埃納文圖拉」號被被一艘「帕迪拉海軍上將」級護衛艦發射的韓製C-Star反艦巡航飛彈擊沉。這是C-Star反艦飛彈首次被哥倫比亞海軍發射,C-Star也被稱為SSM-700K 「海星」,是由韓國國防開發署和韓國LIG Nex1公司為韓國海軍開發的反艦巡航飛彈。「海星」反艦飛彈自2005年起部署在KDX-II和KDX-III驅逐艦上,也安裝在新的FFX「仁川」級護衛艦上,是韓國海軍水面艦艇的主力反艦巡航飛彈。

哥倫比亞海軍試射「海星」反艦飛彈

「海星」反艦飛彈自90年代開始研究,2004年完成研製,為卵形彈頭、兩側進氣和圓柱彈體,飛彈重量718公斤,長度5.46米,直徑0.54米,採用渦輪噴氣發動機,最大射程150公裡,最大飛行速度0.85馬赫。「海星」反艦飛彈採用中段慣性制導和GPS全球定位系統,配有無線電高度表,能夠進行低空掠海飛行,可以執行一定的對地攻擊,末端採用主動雷達制導,還具備電子對抗能力。之後,LIG Nex1公司開發的了「海星」反艦飛彈的對陸攻擊型號,名為「戰術地面發射飛彈」(TSLM)/「海星」II,最終攻擊速度超過1馬赫,射程達到500公裡,但是並未進入大規模生產。LIG Nex1公司在此基礎上還開發了「海星」III反艦巡航飛彈,裝備潛艇。無論從外形和技戰術指標來看,「海星」反艦巡航飛彈都類似於美制「魚叉」反艦飛彈。

韓國海軍試射「海星」反艦飛彈
「海星」反艦飛彈的渦扇發動機

「帕迪拉海軍上將」級由德國HDW公司建造,共有四艘,第一艘FM-51於1983年10月投入服役,第二艘FM-52「卡爾達斯」號、第三艘FM-53「安蒂奧基亞」號和第四艘FM-54「獨立」號。哥倫比亞海軍於2007年開始進行四艘「帕迪拉海軍上將」級護衛艦現代化和延壽改進,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步對艦體和傳感器進行升級和大修(例如對泰利斯公司的TACTICOS戰鬥管理系統進行了升級),第二步始於2010年,重點是武器系統,經過4家公司參與的競標,哥倫比亞海軍選擇了來自韓國的「海星」反艦巡航飛彈。

「帕迪拉海軍上將」級護衛艦

哥倫比亞採購了16枚「海星」反艦巡航飛彈,是該飛彈的第二個用戶和第一個國外用戶,是韓國反艦飛彈的零突破。通過引進、防制,到自主研發,憑藉一定的基礎工業實力,韓國在軍工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在國際市場逐漸也有了一席之地。「海星」反艦巡航飛彈的技戰術水平基本上和「魚叉」、「飛魚」、C-802等亞音速掠海攻擊巡航飛彈處於同一水平,與中、俄、美、歐最新的反艦飛彈差距明顯。

相關焦點

  • 臺灣超音速反艦飛彈與美國魚叉飛彈還有段故事
    臺灣海軍在裝備雄風二號反艦飛彈同時,秘密進行了雄風三號的研製。成功級核護衛艦首艦成功號,安裝了中科院新研發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進行測試,很快在基隆港威海營區開放時展示了一種前所未見的大型發射箱,也就是傳聞已久的雄風三型反艦飛彈發射箱。
  • 美國進行第六次遠程隱身反艦飛彈試射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英國《簡氏防務周刊》3月19日報導,美國洛克希德公司宣布,當天進行了一次AGM-158C遠程隱身反艦飛彈的試射,飛彈從美國空軍B-1B轟炸機上發射,準確擊中了海上目標。標誌這種飛彈距離加入美軍現役又近了一步。
  • 美國濱海戰鬥艦前往新加坡部署 扔掉「魚叉」換上新型反艦飛彈
    從美國海軍官方發布的照片來看,這艘軍艦在艦橋前方配備了兩對共四個NSM反艦飛彈發射箱。「加布裡埃爾·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因此成為第一艘配備這種瑞典研製的飛彈系統的美國海軍艦船。「獨立」級艦炮與艦橋之間部署的是SUW垂直發射系統,專門發射「地獄火」多用途飛彈,最大射程22千米。在反艦飛彈方面一直存在短板,因此最初「獨立」級在服役後,是不具備什麼反艦能力的。為了彌補這個短板,通用動力又推出了「獨立」級的升級方案,就是在艦橋與SUW垂直發射系統之間增設兩組四聯裝「魚叉」飛彈。
  • 土耳其自研反艦飛彈仿製魚叉,落後別人三十年,還敢自稱進步嗎?
    對比一下這款反艦飛彈計劃裝備土耳其國產戰艦,比如:島級,也將取代在現役的美國魚叉巡航飛彈。如果單純的看土耳其的報導的話,也許印象還真不錯,可惜仔細研究一下,土耳其自研反艦飛彈仿製魚叉,基本抄襲了魚叉設計方案,但是採用了許多新技術,性能有一定提高,主要採用使用一臺TRI-40微型渦輪噴氣發動機,大大提高了射程。
  • 臺「雄三」飛彈完成試射
    當前位置: > 專題 > 新聞臺灣 > 二○○○年臺軍準備「決戰境外」 臺「雄三」飛彈完成試射 2001-01-04
  • 「梟龍」試射C802AK空射反艦飛彈,點中印度航空母艦死穴?
    2月底,巴基斯坦公布一段「梟龍」戰機發射中國製造的C802AK空射反艦飛彈,飛彈精確命中靶標,代表著「梟龍」戰機真正擁有反艦作戰能力。這對於印度尤其是印度海軍來說是個嚴重的壞消息,點中印度航母死穴。「梟龍」戰機曾經在多場航展中,展示了掛載武器的種類,其中就包括這次試射的C802AK反艦飛彈,這款飛彈射程超過200公裡,擁有高精度,高抗幹擾能力,一枚飛彈就能癱瘓一艘3000噸級別的護衛艦,兩枚飛彈也擊沉一艘7000噸以上級別的驅逐艦。
  • 從模仿法國反艦飛彈,到如今世界領先,我國反艦飛彈領域已超美俄
    現代海戰中,反艦飛彈的作用就是用來擊毀對方的艦艇,相比魚雷,反艦飛彈的射程和速度都更強。海軍整體實力的高低取決於反艦飛彈的性能。美俄因為各自水面艦艇數量的不同,對反艦飛彈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俄羅斯的反艦飛彈朝著更快、更大更強的方向發展,通常只需要一枚飛彈就能擊毀對方的艦艇。而美國的反艦飛彈,多年來一直沒什麼起色,魚叉這款亞音速飛彈已經服役了多年,其最大速度只有0.85馬赫。
  • 韓媒:朝鮮今再試射反艦飛彈 欲提升對美韓艦艇打擊能力
    參考消息網6月8日報導韓媒稱,據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聯參)8日消息,朝鮮當日早晨在江原道元山一帶朝半島東部海域發射多枚疑似短程地對艦彈道飛彈的飛行物,聯參知情後立刻向總統文在寅進行了匯報。據韓聯社6月8日報導,韓聯參表示,朝鮮發射的飛彈飛行約200公裡,韓美正在進行進一步分析。
  • CM401性能一般,中國海軍反艦飛彈如何選擇
    印度2015年試射「布拉莫斯」故而,要制導「布拉莫斯」、或者是咱們自己的YJ-12、YJ-18A,還要確保這種大型戰役反艦飛彈能夠打出最大射程,能夠在射程末端成功找到目標,大型對海監視飛機、戰略級電磁偵察與測向機、具備較強重訪能力的海洋監視衛星、電子偵察衛星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打擊鏈組成部分,比如當年蘇聯紅海軍搞的鼎鼎大名的
  • 局勢動蕩土耳其大秀國產反艦飛彈,實際上土耳其飛彈技術很薄弱
    一周之前,土耳其國防工業宣布,該國首款國產反艦飛彈「阿特瑪卡」(Atmaca)成功進行試射、可能將於年內裝備部隊。按照土耳其方面的說法,「阿特瑪卡」具備遠程攻擊能力、可通過數據鏈更新目標信息、能在多種平臺上配裝,是一種技術先進的反艦飛彈,在裝備後將取代從美國引進的「魚叉」反艦飛彈。不過,對「阿特瑪卡」的設計稍有留意,便不難發現該彈的設計與「魚叉」其實高度相似,充其量算是「魚叉」的升級版本。
  • 美式吹噓:美海軍十一試射「讓對手清醒」的飛彈
    10月1日,美國海軍「布裡埃爾·吉福德」號瀕海戰鬥艦在參加代號「太平洋獅鷲」(Exercise Pacific Griffin)的演習期間展示了發射海軍打擊飛彈(NSM)的能力。美軍將領表示,成功試射NSM的瀕海戰鬥艦給潛在對手一個晚上保持清醒的理由。
  • 俄羅斯反艦和防空飛彈強,還是美國強?
    俄羅斯的反艦作戰體系十分繁雜,以超音速反艦飛彈為核心的作戰體系不但涉及平臺多、飛彈型號多,而且門類和攻擊方式相當齊全。圖註:光榮級飛彈巡洋艦上的玄武巖重型反艦飛彈P-500俄羅斯的反艦飛彈以重型超音速反艦飛彈為主,兼有部分亞音速反艦飛彈和亞超結合反艦飛彈,其特點是突出高速突防能力、飛彈殺傷性強,在飽和攻擊狀態下其對水面艦隊的殺傷能力相當可觀。
  • 「鋯石」VS「戰斧」,俄美同一天試射飛彈!
    俄國防部12月11日宣布 再次成功試射「鋯石」高超音速飛彈 同一天,美海軍也宣布 成功試射新型「戰斧」巡航飛彈 是巧合?
  • 反艦飛彈命中率低怎麼辦?臺軍「靠錢砸」增加購買美制飛彈數量
    據臺媒8月27日報導,臺軍官員8月27日證實,為提升岸基反艦飛彈的命中率(至少達到70%以上),臺軍將向美國採購的數量更多的岸基「魚叉」反艦飛彈,採購的預算金額也將同步上調。臺軍官員稱,數量足夠的岸基「魚叉」反艦飛彈與「雄風」二型反艦飛彈交互運作,能達到更大的作戰效益。
  • 美海軍試射新戰斧飛彈 可打擊2千公裡外水面艦艇!
    美成功試射新型戰斧飛彈可打擊2千公裡外水面艦艇速度仍是短板據美國《海上力量》(SeaPower)雜誌網站援引美國雷神公司(Raytheon)的消息報導,該國海軍成功試射了兩枚新型「戰斧「BlockV巡航飛彈。
  • 俄羅斯在黑海試射反艦飛彈
    來源:參考消息網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導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11月30日報導,「稜堡」和「舞會」岸防飛彈系統在黑海演習期間擊中了假想敵軍艦。俄羅斯黑海艦隊信息保障部11月30日宣布了這一消息。在演習過程中,「稜堡」和「舞會」岸防飛彈系統發現了目標,進行追蹤,並確定了對敵艦發動飛彈襲擊的路線。據俄羅斯紅星電視臺報導,扮演假想敵的是「馬卡羅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的艦員們。
  • 皇家馬來西亞海軍定購"海上大鷗" 反艦飛彈
    [MBDA公司新聞處2001年10月11日報導]在馬來西亞避暑勝地--蘭卡威島舉行的國際航海與航空展(lima)上,馬特拉英國宇航動力公司(即MBDA公司)已經贏得馬來西亞政府"海上大鷗"反艦飛彈系統合同。  該飛彈系統將應用於在6架皇家馬來西亞海軍阿古斯塔韋斯特蘭公司的"超級山貓"直升機上。"
  • 世界最強反艦飛彈?中國鷹擊18性能曝光,讓美國刮目相看!
    反艦飛彈是武器裝備進入飛彈時代之後的一個重要分支產物,目前的主力海軍艦艇幾乎都裝備有各種多型號的反艦飛彈,比如揚名於中東戰爭的蘇制「冥河」飛彈,成名於馬島戰爭的法制「飛魚」反艦飛彈等等。由於僅需一枚便能將一艘昂貴的戰艦送入海底,所以受到了很多國家的關注和發展。
  • 反艦飛彈兩大宗派,美國放棄隱身,跟上俄羅斯路線高速衝刺!
    自從反艦飛彈誕生以來,美國和俄羅斯就堅持了兩種不同的風格,而且相互之間形成了嚴重的鄙視鏈,美國反艦飛彈迄今為止發展了2個派別,總體來說都有一個特徵:速度慢,但是靈活,第一款大量裝備部隊的反艦飛彈就是魚叉,飛彈飛行速度只有0.65馬赫,但是採用渦噴發動機,飛彈很輕,射程很遠,而且飛彈掠海飛行高度很低,外加靈活的彈道,形成了獨特的優勢
  • 瀕海戰鬥艦去年發射飛彈後,至今未裝彈
    隨著近幾年美軍在西太平洋上動作頻頻,為了替換用了多年的老將-"魚叉"反艦飛彈。美海軍也在著手裝備新型號的反艦飛彈。除了大名鼎鼎的LRASM以外,還購買了挪威康斯伯格研製的"海軍打擊飛彈"(NSM)。NSM擊中靶艦去年,在和新加坡海軍的聯合演習中,美海軍"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試射了一枚"海軍打擊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