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濱海戰鬥艦前往新加坡部署 扔掉「魚叉」換上新型反艦飛彈

2020-12-21 hawk26講武堂

9月3日,美國海軍「加布裡埃爾·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LCS 10)離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軍港。

按計劃,該艦將前往西太平洋接替「蒙哥馬利」號(LCS8),預計以新加坡為部署基地。該艦屬於「獨立」級,由通用動力集團研製,採用非常科幻的三體結構。

從美國海軍官方發布的照片來看,這艘軍艦在艦橋前方配備了兩對共四個NSM反艦飛彈發射箱。「加布裡埃爾·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因此成為第一艘配備這種瑞典研製的飛彈系統的美國海軍艦船。

7月10日,美國海軍首次發布了「加布裡埃爾·吉福茲」號安裝NSM反艦飛彈發射架的照片,在9月3日的訓練中,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的MQ-8C「火力偵察兵」無人機也登上了這艘戰艦。特寫照片顯示,右舷的發射架只安放了一個發射箱。

「獨立」級濱海戰鬥艦長127.6米,排水量2784噸,配備兩臺羅爾斯·羅伊斯MT30型36兆瓦燃氣輪機,驅動四部羅爾斯·羅伊斯卡梅瓦153SII噴水推進器,最高航速達45~50節。

「獨立」級艦炮與艦橋之間部署的是SUW垂直發射系統,專門發射「地獄火」多用途飛彈,最大射程22千米。在反艦飛彈方面一直存在短板,因此最初「獨立」級在服役後,是不具備什麼反艦能力的。

為了彌補這個短板,通用動力又推出了「獨立」級的升級方案,就是在艦橋與SUW垂直發射系統之間增設兩組四聯裝「魚叉」飛彈。

2016年6月30日至8月4日,在夏威夷附近舉行的「環太平洋」多國聯合演習中,「科羅拉多」號瀕海戰鬥艦發射了一枚「魚叉」反艦飛彈。這也是「獨立」級首次發射反艦飛彈測試,遺憾的是飛彈並沒有命中目標。

美國海軍對「獨立」級安裝「魚叉」飛彈一直有顧慮,因為會破壞隱形結構,而且「魚叉」是亞音速反艦飛彈,其戰鬥力在今天是否還夠用,實在是一個疑問。但美國海軍還是認可這樣為「獨立」級增設反艦飛彈的方案,只不過在飛彈型號方面並不滿意。

2018年5月,美國海軍與雷神公司籤署了一份價值1800萬美元的合同,為一艘瀕海戰鬥艦採購第一批NSM反艦飛彈,儘管官方並沒有公開數量,但數量應該是8枚。根據這份合同,這些飛彈和發射系統都部署在「加布裡埃爾·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上。美國海軍希望能夠在2020~2022年,每年採購20枚NSM飛彈。為每艘瀕海戰鬥艦(共有35艘)都配備四個NSM反艦飛彈發射箱,預計總支出為8.476億美元。

相關焦點

  • 臺灣超音速反艦飛彈與美國魚叉飛彈還有段故事
    臺灣海軍在裝備雄風二號反艦飛彈同時,秘密進行了雄風三號的研製。成功級核護衛艦首艦成功號,安裝了中科院新研發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進行測試,很快在基隆港威海營區開放時展示了一種前所未見的大型發射箱,也就是傳聞已久的雄風三型反艦飛彈發射箱。
  • 拿瀕海戰鬥艦比,簡直拉低054A的身份,你速度再快能快得過飛彈?
    而且054A憑藉著其優良的綜合性能和極高的性價比,海軍在未來的造艦計劃中除了再訂購8艘055大型驅逐艦外,再另外訂購20艘054A飛彈護衛艦。而這款護衛艦也被不少人和美國的瀕海戰鬥艦相比,特別是很多人拿瀕海戰鬥艦的速度說事。
  • 新型反艦飛彈橫空出世,部署6套可齊射24枚
    俄羅斯黑海艦隊的水面艦艇實力雖然不足,但是他們之所以能夠在這一地區有效威懾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很大程度上就是憑藉部署在黑海沿岸的反艦飛彈體系,這些反艦飛彈的載體有兩種,一種是黑海艦隊的水面艦艇或者是潛艇,另一種就是岸艦飛彈系統,比較著名的型號有K-300P「堡壘」,P-800「縞瑪瑙
  • 少將:美瀕海戰鬥艦戰力比054A型護衛艦差個檔次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資料圖:美國「自由」級瀕海戰鬥艦據央視報導,近日,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科羅納多號」將橫穿太平洋前往西太平洋執行任務,並把暫時的部署地點轉移到新加坡。這是美國提出所謂「亞太再平衡戰略」以後第三次向南海周邊部署同型號艦艇,也是第一次部署獨立級的瀕海戰鬥艦。軍事專家尹卓在接受央視《今日亞洲》採訪時表示,美國在新加坡部署瀕海戰鬥艦,意在必要時封鎖馬六甲海峽。必要時可能會封鎖馬六甲海峽針對中國報導稱,美軍的瀕海戰鬥艦可以細分兩大艦,即自由級和獨立級,分別由兩家不同的公司生產。
  • 韓流吹到了南美洲,哥倫比亞海軍試射韓國版魚叉反艦飛彈
    「海星」反艦飛彈自2005年起部署在KDX-II和KDX-III驅逐艦上,也安裝在新的FFX「仁川」級護衛艦上,是韓國海軍水面艦艇的主力反艦巡航飛彈。哥倫比亞海軍試射「海星」反艦飛彈「海星」反艦飛彈自90年代開始研究,2004年完成研製,為卵形彈頭、兩側進氣和圓柱彈體,飛彈重量718公斤,長度5.46米,直徑0.54米,採用渦輪噴氣發動機
  • 俄專家稱美國快退役的4艘瀕海戰鬥艦,或將轉賣東南亞
    (美國的瀕海戰鬥艦進行編隊訓練)美國提出瀕海戰鬥艦的設想源於上個世紀90年代,由於蘇聯解體,冷戰格局瓦解,美國海軍獨霸大洋,但是依舊有些國家不服美國的管,而美國引以為豪的航母戰鬥群卻無法在近海或駛入內河進行作戰。
  • 瀕海戰鬥艦去年發射飛彈後,至今未裝彈
    隨著近幾年美軍在西太平洋上動作頻頻,為了替換用了多年的老將-"魚叉"反艦飛彈。美海軍也在著手裝備新型號的反艦飛彈。除了大名鼎鼎的LRASM以外,還購買了挪威康斯伯格研製的"海軍打擊飛彈"(NSM)。NSM擊中靶艦去年,在和新加坡海軍的聯合演習中,美海軍"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試射了一枚"海軍打擊飛彈"。
  • 反艦飛彈命中率低怎麼辦?臺軍「靠錢砸」增加購買美制飛彈數量
    據臺媒8月27日報導,臺軍官員8月27日證實,為提升岸基反艦飛彈的命中率(至少達到70%以上),臺軍將向美國採購的數量更多的岸基「魚叉」反艦飛彈,採購的預算金額也將同步上調。臺軍官員稱,數量足夠的岸基「魚叉」反艦飛彈與「雄風」二型反艦飛彈交互運作,能達到更大的作戰效益。
  • 繼美瀕海戰鬥艦之後,又一國軍艦將常駐新加坡,滿載排水量四千噸
    據英國《每日星報》9月11日報導,為了配合美海軍的航行自由,英國海軍將向新加坡派遣一艘護衛艦,執行為期四年的長期部署任務,以強化英國在南部海域的軍事存在。據悉首艘派駐新加坡的軍艦為23型護衛艦,其弦號為F-236蒙特羅斯號護衛艦,而英國護衛艦很可能將進駐樟宜海軍基地。
  • 土耳其自研反艦飛彈仿製魚叉,落後別人三十年,還敢自稱進步嗎?
    阿特馬卡反艦飛彈對於這款反艦飛彈,許多人還是相當不錯,據說,為一種亞音速掠海飛行的反艦飛彈,具有極低的飛行高度,重量為800公斤,彈體長6米,直徑350毫米,翼展1.3米,最大射程可以達到對比一下這款反艦飛彈計劃裝備土耳其國產戰艦,比如:島級,也將取代在現役的美國魚叉巡航飛彈。
  • 南海海域 中國護衛艦抵近監視美軍戰鬥艦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自6月末以來,美國海軍在南海地區舉行了3次雙航母演習,還出動了轟炸機進行海空聯演,意圖震懾中國。除了航母以外,美軍還出動了快速靈活的瀕海戰鬥艦,前往我南海海域抵近偵察。面對美國海軍在南海地區的軍事行動,我海軍做出了回應。
  • 臺灣欲集齊四種魚叉飛彈意欲何為?魏東旭:達不到效果成移動標靶
    川普政府當地時間26日通知國會,計劃向臺灣出售價值23.7億美元的「魚叉」飛彈系統。「美國之音」援引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稱,臺灣方面要求購買的「魚叉」岸防系統包括100輛「魚叉」海岸防禦系統發射器運輸車、數百枚飛彈、25輛雷達卡車、支持和測試設備等。
  • 美國售臺的魚叉飛彈將部署澎湖,是否部署馬祖,臺軍方不願談論
    美國2020總統大選投票倒數最後一周,川普政府再宣布對臺出售魚叉飛彈系統,這是7天內第4筆重大對臺軍售案,包含400枚魚叉飛彈等項目,總價約23.7億美元(約新臺幣678.46億元)。臺軍方官員透露,岸置魚叉飛彈成軍後,每個中隊將配置32枚魚叉飛彈,全臺部署外,澎湖也將部署1個中隊,魚叉飛彈射程超過200公裡,大陸沿岸地區均可涵蓋。
  • 美國又出新款反艦飛彈 隱身能力突出 中國將採取哪些措施?
    前不久,美國宣布新型的艦載反艦飛彈競標結束,未來美國海軍的瀕海戰鬥艦和新型護衛艦都將採用由挪威研製的NSM隱身反艦飛彈,這是一款近距離的反艦飛彈。同時這也標誌著美國海軍的新一代的反艦飛彈的換裝工作已經接近了尾聲,這次美軍反艦飛彈的更新計劃涵蓋了可供各種不同類型載具發射的反艦飛彈,以此來應對不斷增強的各國海軍實力。在美國海軍中,專門負責遠距離打擊任務的「戰斧」式巡航飛彈,也已經完成了改裝升級,以此來更好的執行對遠距離的敵方軍艦進行攻擊的任務。
  • 火力曾不如056的瀕海戰鬥艦,多裝24枚飛彈,伊朗直喊太毒辣
    除了每年服役約2到3艘阿里伯克級宙斯盾飛彈驅逐艦之外,兩型瀕海戰鬥艦(LCS)勉強能算是護衛艦,自誕生以來,LCS爭議重重,其中最讓美國海軍難以忍受的是,LCS火力太弱,甚至被認為比我海軍的056輕型護衛艦還不如。現在,美國海軍計劃建造的34艘LCS,已有約20艘建成、服役。
  • 美式吹噓:美海軍十一試射「讓對手清醒」的飛彈
    10月1日,美國海軍「布裡埃爾·吉福德」號瀕海戰鬥艦展示了發射海軍打擊飛彈(NSM)的能力。(圖源:美國《海軍時報》網站)來自美國太平洋艦隊公共事務處的報導稱,該演習是每兩年一次在關島附近水域進行的演習,旨在增強海上綜合能力,同時加強美國與新加坡海軍之間的關係。
  • 俄羅斯反艦和防空飛彈強,還是美國強?
    俄羅斯的反艦作戰體系十分繁雜,以超音速反艦飛彈為核心的作戰體系不但涉及平臺多、飛彈型號多,而且門類和攻擊方式相當齊全。圖註:光榮級飛彈巡洋艦上的玄武巖重型反艦飛彈P-500俄羅斯的反艦飛彈以重型超音速反艦飛彈為主,兼有部分亞音速反艦飛彈和亞超結合反艦飛彈,其特點是突出高速突防能力、飛彈殺傷性強,在飽和攻擊狀態下其對水面艦隊的殺傷能力相當可觀。
  • 前沿存在的產物,美國獨立級瀕海戰鬥艦
    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是2003年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開始設計,2008年下水的鋁質三體艦。是根據美國海軍「由海向陸」和「前沿存在」的戰略思想設計建造的瀕海戰鬥艦,該級艦將主要用於全球沿海水域作戰,是一種快速、機動、吃水淺的水面艦艇,具有高度的自動化設計,艦員編制將控制在100人以內。
  • 從「自由」級到「獨立」級,一文了解美國瀕海戰鬥艦
    瀕海戰鬥艦本來是為取代「佩裡」級護衛艦而提出的一種新型艦艇概念,但是經過不斷的調整設計,它和傳統的飛彈護衛艦越行越遠,變成了一種介於中型護衛艦和小型巡邏艇之間的獨特艦艇。二、瀕海戰鬥艦的設計歷程由於是一種全新艦艇,所以瀕海戰鬥艦並沒有可以直接參照的對象。
  • 美國準備在衝繩部署飛彈,理由是幫助日本抵禦中國「入侵」
    據美媒報導,美軍準備在衝繩附近,部署反艦飛彈和防空飛彈,理由是幫助日本抵禦中國「入侵」,顯得十分荒唐可笑。美國魚叉超音速反艦飛彈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將、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8任司令大衛·伯格表示,未來將向衝繩部署配備反艦和防空飛彈的機動部隊,以幫助日本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