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撈金的4大品牌,被誤認為是「國貨」,超市、店鋪隨處可見

2020-12-19 支富財經

雖然我國這些年的發展非常快,但本質上還是一個製造業大國,而製造業的崛起,源於我國開放國內市場,歡迎外國企業入駐。憑藉廉價勞動力和普通群眾的辛苦付出,國外企業大量在中國建工廠、生產線,極大促進了我國製造業發展。

從上個世紀開始,就已經有很多外國企業來中國開拓市場,所以有很多品牌在我國「潛伏」的時間特別長,甚至比很多國產品牌還要久,這就使得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以為從小用到大的產品是中國品牌。下面要說的這個四大品牌,經常被人們誤認為是「國貨」,超市、店鋪隨處可見。

1、養樂多

直到現在,養樂多在我國依然非常火熱,深受年輕人喜愛。不僅口味好,而且名字也接地氣,幾乎看不出國外產品的影子。但其實,養樂多來自日本,並且已經創立了近百年的時間。

而且,根據一些養樂多的「忠實粉絲」表示,養樂多可以促進消化,對於腸胃不好的人來說,這個產品相當友好。一是味道好,非常適合國人口感;二是不用吃腸胃藥和快速促進消化的藥物,可以讓身體實現吸收的同時促進消化。現在很多人工作之後,根本沒什麼時間運動,消化食物的能力很弱,營養吸收不夠,而養樂多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2、紅牛

今年11月13日,法院公布裁定書並未改變中國紅牛在《協議書》項下50年獨家生產銷售權的認定一事引起了網友熱議。如果最終判定結果認為協議書可以生效,那泰國天絲將在2045年11月10日之前,不能在中國進行生產、銷售紅牛及同類型飲料。

而在網友們對事件本身議論紛紛的同時,很多人突然意識到,原來紅牛不是國貨,而是來自泰國,母公司為泰國天絲集團。雖然大家對這個品牌非常熟悉,實際上紅牛是上個世紀90年代時進入的中國市場,所以年輕人對於紅牛的出處並不是很清楚。

3、金龍魚

金龍魚是一個家喻戶曉的食用油品牌,直到現在各大商場、超市、店鋪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在食用油這一塊,金龍魚有著絕對的權威性。不過,金龍魚實際上是一家新加坡的品牌,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

因為產品質量好,加上名字接地氣,進入中國市場後,很多人還以為是中國牌子,所以大受歡迎。根據權威媒體統計,金龍魚小包裝食用植物油已經佔據了中國市場40%的份額,在中國實現1600億元的年營收。

4、汰漬洗衣粉

想必大家都在電視上看過郭冬臨拿著一袋洗衣粉衝觀眾喊「有汰漬,沒汙漬」的廣告,也看過舒膚佳、海飛絲、佳潔士等各種洗漱用品的推廣,實際上,這些品牌都是來自於一家美國公司寶潔。

寶潔公司在清潔領域可以稱得上是世界頂級巨頭,幾乎沒有對手。而且,寶潔公司為了讓公司產品有更多的容錯性,同類型產品會標記上不同的品牌名稱。可能你用膩了海飛絲,想換一個牌子的洗髮水,沙宣、佳潔士就在後面等著,選來選去可能都是同一家的。雖然有點「雞賊」,但也不失為一個好的營銷策略,目前來看還是很成功的。

雖然他們在中國撈金,但其實多年來在產品質量、價格方面都非常優質,深受大眾歡迎。畢竟,一個企業的發展,不可能只靠接地氣和討好受眾就能成長起來,還是得益於自身過硬的品質。即使是外國品牌,仍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你覺得呢?

本文由支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被誤認為「國貨」的三大品牌,超市隨處可見,每年在中國瘋狂撈金
    與此同時,也有其它國家的企業看中了中國龐大的人口消費基礎,來到國內發展進行本土化營銷。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消費者很容易將一些國外品牌誤認為是國貨,如超市隨處可見的養樂多、金龍魚以及紅牛等品牌。被誤認為「國貨」的三大品牌,超市隨處可見,每年在中國瘋狂撈金養樂多創立至今已有近百年,是一家日本品牌,其產品包裝幾乎很少更換過,也很少打折銷售,但卻非常受消費者喜愛。乳酸菌飲料市場的競爭一直十分激烈,為了保持優勢,不少企業都在不斷推出新品,而一成不變的養樂多卻成功存活下來,並發展壯大。
  • 被誤認為「國貨」的4大品牌,超市隨處可見,在國內低調撈金多年
    大家到超市購物的時候,就會接觸到各種牌子,有很多品牌大家耳熟能詳,看起來也很中國化,都是中文名稱,很多人誤認為就是中國牌子,卻是名副其實的國外牌子。事實上,國外有不少企業早看上了中國龐大的市場,不少國外牌子已經默默「潛伏」在中國多年。
  • 被大眾誤認為是國貨的4大品牌,其實都是「洋品牌」
    而今天筆者要說的這4大「洋品牌」,常常被國人認錯,還被誤認為是國貨,今天來筆者就來詳細說說。第二:大寶「大寶,明天見,大寶天天見」,這是大寶SOD蜜的廣告詞,在國內幾乎是家喻戶曉,同時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品牌之一,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大寶並非是國產品牌,它是外國法人獨資企業,背後的企業則是美國的「強生」公司,它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消費者護理產品公司以及最大的醫療衛生保健品!
  • 在中國撈金25年的日本品牌,產品比格力還流行,卻被誤認為是國貨
    在中國撈金25年的日本品牌,產品比格力還流行,卻被誤認為是國貨說起國貨,相信大家都會忍不住的驕傲起來,對於咱們來說,國貨所包含的內容實在太多了,比如有一些國貨是擁有上百年歷史的老品牌,也有一些是得到全民認可的品牌,但要說起國貨
  • 比老乾媽還「牛」的辣椒醬品牌,在中國撈金31年,被誤認為是國貨
    眾所周知,隨著全球經濟不斷地發展,我國湧現出了許多知名企業,就比如華為、阿里巴巴,都是國際知名的品牌,但要說哪些品牌在國外飽受好評,那麼肯定會有下飯神器「老乾媽」,老乾媽源自於貴州,然後迅速風靡全球,也是「國貨」的代表之一!
  • 這3大品牌在華深耕 隨處可見 撈金無數 常被人誤認成「國貨」
    據悉,益海集團在國內直接控股的工廠和貿易公司至少達到38家。益海集團的工廠遍布中國沿海各主要省份以及很多內陸地區,該集團是國內最大的油脂、油料加工企業集團之一。截止去年7月左右,在中國境內35個城市設有企業110多家,擁有近350個銷售處,1585個經銷商,5000多家分銷商。
  • 日本銷量最高的飲料,卻被誤認為是中國品牌,每年在中國撈金65億
    日本銷量最高的飲料,卻被誤認為是中國品牌,每年在中國撈金65億!除了喝白開水以外,牛奶也是最營養而且無公害的一種飲品,可能有很多的人他們都會覺得牛奶的口感沒有別的其他的飲品好喝,雖然說知道牛奶有營養,但是卻不太愛喝,可是在看到酸奶飲品的時候,大家都會覺得非常的樂觀,既有營養口感又酸酸甜甜,所以說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成為了不二選擇,接下來就跟大家說一下,日本銷量最高的飲料被我們一直誤認為是中國品牌,每一年在中國撈金65億。
  • 法國品牌旗下產品,一年掙中國600億,卻被國人誤認為是國貨!
    搞垮多家國產品牌,我們卻誤以為是國貨的品牌,這個品牌就是達能集團,脈動就是達能集團下的熱銷產品,說到脈動這個能夠在中國每年撈金,600億的產品就應該非常的熟悉了,幾乎大街小巷的超市便利店上都有銷售。在收購之後都面臨著停產的問題,並沒有做大做強,而是逐漸地走向了沒落。對於這些入侵的外國品牌,我國的國有品牌也應該深思一下,如何能夠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像達能集團一樣,能夠進軍他國市場。近些年來隨著我們國產品牌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國貨品牌也開始在國外變得越來越知名。
  • 被誤認為「國貨」,超市隨處可見,卻是外企?
    那麼哪些品牌的食用油在中國最受歡迎呢?經過市場調研發現,在眾多油的品牌中,金龍魚、福臨門和魯花三家食用油品牌位居食用油市場的一線陣營,佔據了我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70%。但是,在眾多的食用油品牌中,最出名的就是金龍魚,它也是人們經常選擇的食用油品牌。
  • 「潛伏」中國30年,一年撈金超300億,一直被誤以為是國貨品牌
    「潛伏」中國30年,一年撈金超300億,一直被誤以為是國貨品牌中國的調味品市場相當豐富,煎炒烹炸燜溜熬燉等都需要調味品的加持,在各種調料品中最少不了的就是醬,小編作為湖南人,最愛的就是辣椒醬,在吃火鍋時,只要有辣椒醬就能吃下去,而且在吃餃子包子等地方也有辣椒醬的出現
  • 在中國撈金幾十年,堪稱「童年回憶」,這個零食品牌居然不是國貨
    近幾年伴隨著電商線上銷售的到來,零食行業在中國的銷量也是一路走高,像是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等零食品牌迅速打響,線上零食銷售也在不斷衝擊著線下的零食品牌,就有這樣一個零食品牌,可謂是家喻戶曉,在三隻松鼠等品牌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它就已經是很多人的童年了,它就是上好佳,一個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牌的零食大亨
  • 比老乾媽還牛的美國辣椒醬巨頭,在中國撈金31年,卻被誤認為國產
    比老乾媽還牛的美國辣椒醬巨頭,在中國撈金31年,卻被誤認為國產眾所周知,老乾媽作為辣椒醬的王者,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銷量一直居高不下,而且還遠銷海外。雖然在國內市場味好美非常低調,但在海外市場,味好美絕對是當之無愧的行業巨頭。味好美創立根據資料顯示,1889年,一個名叫Willoughby M. McCormick的「精神小夥」,在美國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創辦了味好美。
  • 一年掙600億,搞垮多家國產品牌,卻被誤認為是國貨,每天都在喝
    來源:九度視頻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又擁有14億超大消費市場,中國市場逐漸成為各國企業的「香餑餑」。而有些外國企業,更是早早看中了中國的發展,趕在幾十年前就「紮根」中國,甚至年輕一代的人,都以為他們是國貨品牌。
  • 一個日本知名品牌,在中國撈金25年,卻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
    一個日本知名品牌,在中國撈金25年,卻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我們國家因為市場龐大,很多國外的公司都紛紛進駐中國,想要分一杯羹,有的公司早早就進駐了中國市場,有的公司則是等中國市場成熟後,才決定進駐我們國家市場。
  • 名字很像國貨的美國品牌,這兩個番茄醬基本上佔據了大部分市場
    「隱藏」中國的美國辣醬一年撈金300多億,常被誤以為是國產貨受到了大家的關注,裡面有一個受到爭議的點就是肯德基和麥當勞等這些快餐店用的番茄醬品牌當時中國雞精的前三強分別是雀巢的「太太樂雞精」、聯合利華的「家樂雞精」以及亞太調味的「大橋雞精」,味可美當時在做雞精方面的成績不是很理想,最快能打開市場的方式就是收購,其中前兩個都是美國的品牌,所以就選擇國貨「大橋雞精」,並且成功地完成了收購,在雞精市場也佔據的一席之地。現在也可以查到,中國雞精的十大品牌有一半以上都不是國貨。
  • 被誤認為是國貨的日本飲料,每天賣出700萬瓶,還讓美女送貨上門
    我是你們的小編小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在國內被國人誤認為是國產飲料的日本飲料,而且每天還賣出700多萬瓶,還專門有美女送貨上門。說到飲料我們會想到蒙牛、伊利、娃哈哈、可口可樂、雪碧、冰紅茶、王老吉、農夫山泉、紅牛、脈動等等這些都是比較著名的品牌。
  • 日本最暢銷的飲料:每年在中國撈金65億,卻被誤認為是中國產品
    大家第一次聽到這樣品牌,認為是國產品牌,加上功效對人們身體好,於是不少民眾都十分青睞養樂多,甚至成為家庭常備飲品。不過你們知道嗎?養樂多並不是我國的自主品牌。而今天跟大家說的就是,日本最暢銷的飲料:每年在中國撈金56億,卻被誤認為是中國產品。可以說養樂多是地地道道的日本產品,隸屬於日本株式會社,相信這讓很多中國民眾 覺得不可思議。
  • 低調的日本科技巨頭,紮根中國撈金25年,還被當成國產貨
    現在我們已經越來越喜歡使用自己國產的產品了,畢竟經過今年的特殊狀況,我們逐漸理解到,只有自己的技術才是最穩妥的技術,不至於被其他國家卡著喉嚨逼上絕路,但是在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我們國內還是有很多人盲目信任國外技術的。
  • 中華牙膏被當成國貨,黑人卻被當成洋貨,國內還有哪些品牌被認錯
    就像是一些外國品牌一直被當成國貨,而一些擁有多年歷史的國貨卻一直被當成洋品牌。其中,中華牙膏和黑人牙膏就是典型。一說起中華牙膏,想必很多人的第一反映就是:這是一個中國品牌,畢竟這個名字太具有「中國特色」了。事實上,中華牙膏只能說曾經是中國品牌,畢竟也只有中國的企業家才會起這樣的名字。只不過從1994年開始,中華牙膏就徹底變成外國品牌了。
  • 印度人對中國品牌太「著迷」,首都新德裡街頭的店鋪裡都擠滿了人
    那就是當我經過新德裡市中心街邊一家小超市的時候,突然發現裡面人氣特別旺,跟周圍略顯冷清的店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這家超市的內部空間不大,但是印度客人幾乎將每一個角落都擠得水洩不通,而且,我怎麼覺得這家超市的布置、裝修、擺設這麼「眼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