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認為「國貨」的4大品牌,超市隨處可見,在國內低調撈金多年

2020-12-10 騰訊網

大家到超市購物的時候,就會接觸到各種牌子,有很多品牌大家耳熟能詳,看起來也很中國化,都是中文名稱,很多人誤認為就是中國牌子,卻是名副其實的國外牌子。事實上,國外有不少企業早看上了中國龐大的市場,不少國外牌子已經默默「潛伏」在中國多年。

其中,這四種最常被誤認為是「國貨」的牌子,在我國的大小超市基本都能看到,這些外國牌子每一年都在中國瘋狂撈金,少則賺上個幾十個億,有的甚至賺到了數百億、上千億。

第一種:高露潔

高露潔牙膏是正兒八經的美國產品,出自美國高露潔-棕欖公司,創始人名字叫威廉 高露潔,只不過在中國「潛伏」數十年之後,很多人就誤認為是中國牌子了。在我國的大小超市中,基本上都能看到高露潔牙膏。

由於這種產品是日用產品,很多中國人每天都能接觸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習慣,用完了還會繼續購買。事實上,不僅僅是在中國,高露潔牙膏已經佔據了全球很多個國家的市場,現如今這個品牌的洗護用品市場在世界上已經佔據了很大的比例,年銷售額已經超過了1000億,佔比達到40%。

高露潔牙膏在中國的市場一度達到了40%,那是在1999年的時候,不過隨著眾多國內外牙膏品牌進入中國市場,高露潔已經沒有那麼大的優勢,現如今已經低於20%。

第二種:養樂多

養樂多是一種乳酸菌飲料,想必有不少人都曾經喝過。看名字,非常中國化,很多人覺得這應該就是國貨,其實這是一個來自日本的牌子,創立已近百年。

在我國的大小超市裡,時常也能看到這個日本乳酸菌飲料出售,在各大網購平臺上,也能看到這個牌子在網售。養樂多乳酸菌進入中國市場之後,很好地把握了中國人的口味,所以一直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歡,就這樣一直在中國瘋狂撈金。

乳酸菌飲料牌子很多,市場的競爭是十分激烈,很多牌子競爭失敗就只能倒閉,但是養樂多乳酸菌卻成功在中國市場站穩了腳跟,並逐漸發展壯大。

數據顯示,養樂多乳酸菌剛到中國推廣的時候,業績也非常一般,一天僅賣掉4萬多瓶。現在20多年過去了,養樂多在中國已經擁有六個生產基地,平均每天能賣出750萬瓶,在中國的年銷售額已經超過60億元。

第三種:紅牛

紅牛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飲料,在我國的大小超市,甚至是小賣部都有出售,很多人也認為這是中國牌子,事實並非如此,紅牛也是一種外貨,這是一個泰國品牌。

紅牛在上世紀90年的時候進入了中國市場,最開始通過一系列成功的營銷手段,使得大家熟悉了這個牌子,在與眾多飲料品牌的競爭中,紅牛最先提出了「功能性飲料」這一概念,並且成功地佔據了份額不小的市場。數據顯示,2019年在中國的銷售額達到了223億元。

第四種:金龍魚

金龍魚也是中國老百姓非常熟悉的品牌,不過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中國的牌子。金龍魚在食用油市場上非常受歡迎,中國人非常喜愛這個牌子,可以說已經佔據中國食用油前三的位置。

金龍魚並不是國貨,這是一個來自新加坡的牌子。金龍魚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新加坡創立,現在已經成為世界500強新加坡豐益國際旗下的知名品牌。值得一提的是,這家500強公司,其主要營收就來自於中國。

尼爾森數據顯示,在中國市場,金龍魚小包裝食用植物油已經佔據高達40%的份額,這個新加坡品牌在中國已經實現了年營業收入超過1600億元的佳績。

以上這四大外國品牌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迎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成功地讓牌子「中國化」,如此一來就能長期在中國瘋狂撈金。不過,為什麼這些國外品牌能夠在中國取得成功,這一點最值得中國企業的思考。

不管什麼品牌,想成功都得依靠過硬的質量,高露潔、養樂多、紅牛、金龍魚取得成功必定也離不開這個因素。

現如今,國際化仍在不斷地發展推進當中,世界越來越像一個「地球村」,我們國家也有不少品牌逐步走向世界,比如華為、小米等等,而以上四種外國品牌在中國取得成功的經驗,都值得有志將產品推向全球的國產品牌學習。

相關焦點

  • 在國內撈金的4大品牌,被誤認為是「國貨」,超市、店鋪隨處可見
    從上個世紀開始,就已經有很多外國企業來中國開拓市場,所以有很多品牌在我國「潛伏」的時間特別長,甚至比很多國產品牌還要久,這就使得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以為從小用到大的產品是中國品牌。下面要說的這個四大品牌,經常被人們誤認為是「國貨」,超市、店鋪隨處可見。
  • 被誤認為「國貨」的三大品牌,超市隨處可見,每年在中國瘋狂撈金
    與此同時,也有其它國家的企業看中了中國龐大的人口消費基礎,來到國內發展進行本土化營銷。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消費者很容易將一些國外品牌誤認為是國貨,如超市隨處可見的養樂多、金龍魚以及紅牛等品牌。被誤認為「國貨」的三大品牌,超市隨處可見,每年在中國瘋狂撈金養樂多創立至今已有近百年,是一家日本品牌,其產品包裝幾乎很少更換過,也很少打折銷售,但卻非常受消費者喜愛。乳酸菌飲料市場的競爭一直十分激烈,為了保持優勢,不少企業都在不斷推出新品,而一成不變的養樂多卻成功存活下來,並發展壯大。
  • 被大眾誤認為是國貨的4大品牌,其實都是「洋品牌」
    而今天筆者要說的這4大「洋品牌」,常常被國人認錯,還被誤認為是國貨,今天來筆者就來詳細說說。第二:大寶「大寶,明天見,大寶天天見」,這是大寶SOD蜜的廣告詞,在國內幾乎是家喻戶曉,同時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品牌之一,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大寶並非是國產品牌,它是外國法人獨資企業,背後的企業則是美國的「強生」公司,它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消費者護理產品公司以及最大的醫療衛生保健品!
  • 在中國撈金25年的日本品牌,產品比格力還流行,卻被誤認為是國貨
    在中國撈金25年的日本品牌,產品比格力還流行,卻被誤認為是國貨說起國貨,相信大家都會忍不住的驕傲起來,對於咱們來說,國貨所包含的內容實在太多了,比如有一些國貨是擁有上百年歷史的老品牌,也有一些是得到全民認可的品牌,但要說起國貨
  • 比老乾媽還「牛」的辣椒醬品牌,在中國撈金31年,被誤認為是國貨
    眾所周知,隨著全球經濟不斷地發展,我國湧現出了許多知名企業,就比如華為、阿里巴巴,都是國際知名的品牌,但要說哪些品牌在國外飽受好評,那麼肯定會有下飯神器「老乾媽」,老乾媽源自於貴州,然後迅速風靡全球,也是「國貨」的代表之一!
  • 日本銷量最高的飲料,卻被誤認為是中國品牌,每年在中國撈金65億
    日本銷量最高的飲料,卻被誤認為是中國品牌,每年在中國撈金65億!除了喝白開水以外,牛奶也是最營養而且無公害的一種飲品,可能有很多的人他們都會覺得牛奶的口感沒有別的其他的飲品好喝,雖然說知道牛奶有營養,但是卻不太愛喝,可是在看到酸奶飲品的時候,大家都會覺得非常的樂觀,既有營養口感又酸酸甜甜,所以說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成為了不二選擇,接下來就跟大家說一下,日本銷量最高的飲料被我們一直誤認為是中國品牌,每一年在中國撈金65億。
  • 這3大品牌在華深耕 隨處可見 撈金無數 常被人誤認成「國貨」
    據悉,益海集團在國內直接控股的工廠和貿易公司至少達到38家。益海集團的工廠遍布中國沿海各主要省份以及很多內陸地區,該集團是國內最大的油脂、油料加工企業集團之一。截止去年7月左右,在中國境內35個城市設有企業110多家,擁有近350個銷售處,1585個經銷商,5000多家分銷商。
  • 法國品牌旗下產品,一年掙中國600億,卻被國人誤認為是國貨!
    搞垮多家國產品牌,我們卻誤以為是國貨的品牌,這個品牌就是達能集團,脈動就是達能集團下的熱銷產品,說到脈動這個能夠在中國每年撈金,600億的產品就應該非常的熟悉了,幾乎大街小巷的超市便利店上都有銷售。在收購之後都面臨著停產的問題,並沒有做大做強,而是逐漸地走向了沒落。對於這些入侵的外國品牌,我國的國有品牌也應該深思一下,如何能夠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像達能集團一樣,能夠進軍他國市場。近些年來隨著我們國產品牌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國貨品牌也開始在國外變得越來越知名。
  • 比老乾媽還牛的美國辣椒醬巨頭,在中國撈金31年,卻被誤認為國產
    比老乾媽還牛的美國辣椒醬巨頭,在中國撈金31年,卻被誤認為國產眾所周知,老乾媽作為辣椒醬的王者,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銷量一直居高不下,而且還遠銷海外。雖然在國內市場味好美非常低調,但在海外市場,味好美絕對是當之無愧的行業巨頭。味好美創立根據資料顯示,1889年,一個名叫Willoughby M. McCormick的「精神小夥」,在美國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創辦了味好美。
  • 「潛伏」中國30年,一年撈金超300億,一直被誤以為是國貨品牌
    「潛伏」中國30年,一年撈金超300億,一直被誤以為是國貨品牌中國的調味品市場相當豐富,煎炒烹炸燜溜熬燉等都需要調味品的加持,在各種調料品中最少不了的就是醬,小編作為湖南人,最愛的就是辣椒醬,在吃火鍋時,只要有辣椒醬就能吃下去,而且在吃餃子包子等地方也有辣椒醬的出現
  • 一個日本知名品牌,在中國撈金25年,卻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
    一個日本知名品牌,在中國撈金25年,卻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我們國家因為市場龐大,很多國外的公司都紛紛進駐中國,想要分一杯羹,有的公司早早就進駐了中國市場,有的公司則是等中國市場成熟後,才決定進駐我們國家市場。
  • 被誤認為「國貨」,超市隨處可見,卻是外企?
    那麼哪些品牌的食用油在中國最受歡迎呢?經過市場調研發現,在眾多油的品牌中,金龍魚、福臨門和魯花三家食用油品牌位居食用油市場的一線陣營,佔據了我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70%。但是,在眾多的食用油品牌中,最出名的就是金龍魚,它也是人們經常選擇的食用油品牌。
  • 日本飲料「深耕」國內多年,每天賣出七百萬瓶,常被誤認為是國貨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各方面的市場都得到不斷的擴大,無論是服裝製造業,還是餐飲服務業都陸陸續續進入快速發展期,而國內的飲料市場也不例外,這個市場一直以來也算得上是塊「香餑餑」,每年都會有一些大大小小新品牌湧入,這一點在每次逛超市的飲料區,看到琳琅滿目的各種種類飲料就能感受到。
  • 在中國撈金幾十年,堪稱「童年回憶」,這個零食品牌居然不是國貨
    近幾年伴隨著電商線上銷售的到來,零食行業在中國的銷量也是一路走高,像是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等零食品牌迅速打響,線上零食銷售也在不斷衝擊著線下的零食品牌,就有這樣一個零食品牌,可謂是家喻戶曉,在三隻松鼠等品牌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它就已經是很多人的童年了,它就是上好佳,一個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牌的零食大亨
  • 低調的日本科技巨頭,紮根中國撈金25年,還被當成國產貨
    現在我們已經越來越喜歡使用自己國產的產品了,畢竟經過今年的特殊狀況,我們逐漸理解到,只有自己的技術才是最穩妥的技術,不至於被其他國家卡著喉嚨逼上絕路,但是在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我們國內還是有很多人盲目信任國外技術的。
  • 被忽視的日本空調巨頭,「偽裝」成國產品牌,在中國低調撈金25年
    家電市場迅速被日韓品牌霸佔,直至目前,日韓家電在不少用戶心中,仍是高端品牌的代名詞。甚至不少廠商,因為本土化十分成功,成功「偽裝」成為國產品牌,讓不少消費者難以分辨,例如日本空調巨頭大金就是一家很容易被誤認為中國品牌的日本空調企業。公開資料顯示,大金空調於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已經在中國默默撈金25年。
  • 一年掙600億,搞垮多家國產品牌,卻被誤認為是國貨,每天都在喝
    來源:九度視頻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又擁有14億超大消費市場,中國市場逐漸成為各國企業的「香餑餑」。而有些外國企業,更是早早看中了中國的發展,趕在幾十年前就「紮根」中國,甚至年輕一代的人,都以為他們是國貨品牌。
  • 名字很像國貨的美國品牌,這兩個番茄醬基本上佔據了大部分市場
    「隱藏」中國的美國辣醬一年撈金300多億,常被誤以為是國產貨受到了大家的關注,裡面有一個受到爭議的點就是肯德基和麥當勞等這些快餐店用的番茄醬品牌當時中國雞精的前三強分別是雀巢的「太太樂雞精」、聯合利華的「家樂雞精」以及亞太調味的「大橋雞精」,味可美當時在做雞精方面的成績不是很理想,最快能打開市場的方式就是收購,其中前兩個都是美國的品牌,所以就選擇國貨「大橋雞精」,並且成功地完成了收購,在雞精市場也佔據的一席之地。現在也可以查到,中國雞精的十大品牌有一半以上都不是國貨。
  • 日本電器巨頭,在國內「撈金」20多年,竟被大家誤認為是國內品牌
    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很多行業都實現了快速的壯大,而家電行業不僅在國內市場站穩了腳跟,還在全球也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根據相關報導,伴隨著家電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市場還湧現出了多家家電巨頭企業,包括大家熟知的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海爾等等。
  • 日本最暢銷的飲料:每年在中國撈金65億,卻被誤認為是中國產品
    大家第一次聽到這樣品牌,認為是國產品牌,加上功效對人們身體好,於是不少民眾都十分青睞養樂多,甚至成為家庭常備飲品。不過你們知道嗎?養樂多並不是我國的自主品牌。而今天跟大家說的就是,日本最暢銷的飲料:每年在中國撈金56億,卻被誤認為是中國產品。可以說養樂多是地地道道的日本產品,隸屬於日本株式會社,相信這讓很多中國民眾 覺得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