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網訊(記者 黃永東 文/圖)因為一直關注報導鄭州軌道交通行業,記者見證了地鐵在中原大地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從2013年運營籌備初期司機從外地成熟的地鐵司機中招聘,到如今自己具備培養新司機的能力,這其中的變化著實讓人讚嘆。
您一定很好奇,地鐵司機是如何培養的?有沒有專門的「駕校」報名學習?5月12日,「鄭州地鐵首屆粉絲節」舉行第二場探秘地鐵活動。頗具神秘色彩的地鐵新司機誕生地——「地鐵列車模擬駕駛器」首次向公眾開放。
從京港澳高速鄭州新區站下站,沿鄭開大道向東行駛約1公裡後,向北拐到一條小路上,不久就到達鄭州地鐵鄭東車輛段。模擬駕駛器就位於這個車輛段內。
上午10時許,參與地鐵探秘的粉絲們全部到達。工作人員帶領大夥來到一個命名為「徐欣工作室」的司機模擬駕駛實訓室。進入實訓室,首先是一個類似於多媒體教室的場所,裡面有40個機位。原來,這裡是新進地鐵司機學習理論知識和考試的地方,類似於人們考駕照時的「科目一」考試機位。
穿過理論考試區,裡面就是神秘的地鐵司機模擬駕駛器。記者看到,模擬器外觀像一個白色的高鐵車頭,懸空放置在幾根機械支柱上。左側一間屋子裡放置著控制模擬器的電腦設備,可以為模擬器設置各種參數,模擬不同的駕駛情景。
「徐欣工作室」的命名者徐欣帶領大家進入模擬駕駛器,體驗駕駛地鐵的樂趣。徐欣是地鐵駕駛室實訓室工作人員,他依託模擬駕駛器,研究出一系列提升地鐵駕駛水平的新技術,2017年被交通運輸部授予「全國交通技術能手」稱號。為表彰他這種行為,市軌道運營分公司把司機模擬駕駛實訓室命名為「徐欣工作室」。
記者看到,模擬駕駛器內部是一個和地鐵列車駕駛室完全相同的操作臺,唯一不同的是前方擋風玻璃處是一塊屏幕。人們坐在駕駛位上操作手柄,屏幕上顯現的是地鐵隧道內的模擬場景。而模擬駕駛器下方的機械支柱在電腦的操控下,會根據模擬情景對駕駛室施加不同的力度。人坐在模擬器駕駛位上,能感受到「車身」在隨各種情景產生相應的「運動」,從而讓駕駛者的感覺非常逼真。
地鐵老司機劉巖告訴記者,一個剛進入地鐵的新手司機,都要經過前後長達數月的模擬培訓和跟車實習,最終經過理論和實際操作雙重考試後才能發給地鐵駕駛員上崗證。而在模擬培訓環節,新手們要在這個模擬器內經受各種「故障考試」後,才能熟練開行120米長的列車,在隧洞中平穩穿梭,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