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漢印」延綿湖北省博物館

2020-12-25 環球網

說到漢文化,湖北武漢不得不提。這座以「漢「為名的國家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坐擁江湖,閱盡千帆,承襲了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荊楚文化」。

在武漢,將地方傳統文化復興與城市發展相融合的嘗試,用現代科技和審美藝術去展現中華文脈延續的努力,已經成為武漢弘揚文化傳統、發展文化產業的新時尚。

「以漢為名」:博物館奇遇夜

對文化的珍藏和堅守,當然首先要關注博物館。擁有元青花四愛圖梅瓶、越王勾踐劍、曾候乙編鐘、東周銅升鼎等「鎮館之寶」的湖北省博物館,被認為是湖北省的文化高地。

2020年11月4日晚,一場名為「此刻即未來·凝固時間的永恆」的「漢文化」主題展在湖北省博物館盛大開幕。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先生親臨現場,與到場眾多來自全國文化、藝術、商業界的大咖們共同見證這次特殊的盛會。

這場展會以「漢印」為主題,以高科技光影技術糅合現代藝術表演為形式,採用聲光電手段,將抽象的「漢文化」精神內核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別出心裁地為公眾創造一種了沉浸式的文化體驗。

多媒體藝術形式被應用到許多參觀的細節,受邀體驗的遊客驚喜地發現,在訪客籤到區,遊客在留下自己的籤名後,籤名會化作流動的水波最終凝固成一個「印」字的標識;彰顯主題的「漢」 · 「印」二字被解構出的橫豎撇捺每一筆在燈光的映射下都成為了一件現代藝術品。

而近些年來在全球各地重大活動上大放異彩的3DMAPPING樓體燈光秀形式也被應用到此次展會。湖北省博物館巨大的仿春秋時期楚國「章華宮」的主體建築,在戶外三維投影技術的包裝下煥發出科技感與時尚感,給遊客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整個博物館主體建築也成為了整場「漢文化」展中的一件巨大的藝術品。

在當晚的展會上,多位國內著名主持人以及藝術家還以現場朗讀或以畫外音朗誦的方式,為遊客「口述歷史」。用「聲入人心」的方式引領遊客從回溯文明到開啟文明再到百家文明直至摧殘文明,最後再落腳於此刻暨未來復興,以歷史照射現代,以文明發展詮釋城市變遷。

近些年來,這種宏大的沉浸式和交互式文化主題秀已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將歷史、文化和藝術悄無聲息地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以「無門檻」的方式讓公眾感受文化產品的魅力已成為一些文旅企業成熟的開發模式。

因漢而築:文化運營實錄

這次「漢文化」主題展另一主角,是在武漢中央文化區為武漢帶來漢街、漢秀等「漢文化」主題文化、商業配套的武漢萬達。由它來共襄盛舉,可謂再合適不過。此次在活動中發布的「御湖漢印」住宅產品,將成為武漢中央文化區「漢文化」系列主題產品的「蓋印之作」。

關於多年來沉浸「漢文化「打造的歷程,萬達當然也有話說。萬達集團高級總裁助理、區域副總裁兼武漢城市公司總經理王戰峰先生用」偉大城市與偉大地標「來形容武漢中央文化區與武漢這座城市的關係。他希望武漢中央文化區的「蓋印之作」——「御湖漢印」能像湖北省博物館中珍藏的這些藝術瑰寶一樣,成為萬達留給武漢這座偉大城市的藝術藏品。

就像湖北省博物館是在努力為湖北、武漢保留封存漢文化歷史印記一樣,隨著武漢萬達城市公司副總經理陳思先生和與會領導、學者共同為活動啟幕,武漢中央文化區也在以自己的方式,為武漢和湖北描繪未來的漢文化生活場景。

「為漢而生」:城市名片故事

這場「漢印」文化主題展,將現代化、可視化、高科技的複合元素與傳統文化相結合使之重新煥發生機,是主辦方萬達集團深耕多年的文創形式。

此前,萬達集團已耗時十年,以「現代版清明上河圖」為構想打造武漢中央文化區,目前已成功建設運營了全球頂級的漢秀劇場、中國唯一的七星級酒店、中國第一街漢街、全國萬達廣場旗艦店,以及華中地區最具規模的商務集群漢街總部國際、華中豪宅標杆御湖等諸多地標和品牌,累計接待遊客數億人次。每年為武漢市貢獻近20億的稅收,新增近10萬就業。這座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文化與經貿相融合的新地標,已然成為武漢對外形象展示的重要城市名片。

在活動現場,湖北省博物館的歷史館藏記憶與御湖漢印的現代人居印記,形成了奇妙的碰撞。就像來自一百萬年訴說人類進化史的鄖縣人化石、2000多年前的越王勾踐寶劍、國之重寶曾侯乙編鐘那樣,在11月4日這一天有幸「與國寶同臺」的御湖漢印,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其在文化運營、人居提升方面的野心:試圖在歷史的恢弘裡,再創宏偉故事,努力自己的領域做到與歷史同輝,成為未來的城市文化印記。

相關焦點

  • 肯德基攜手湖北省博物館講述楚人的故事
    近日,在武漢城市名片漢街內,由湖北省博物館聯合肯德基共同打造的「楚文化」主題餐廳正式與廣大市民見面。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先生授予該主題餐廳「楚文化青少年科普基地」稱號,以弘揚民族「文化自信」,致敬傳統文化,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
  • 都市篇-湖北省武漢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1] 。武漢黃鶴樓公園位於武昌蛇山,西抵司門口大橋頭,南臨閱馬場及紅樓,北臨京廣鐵路幹線,海拔平均高度85米。黃鶴樓為武漢黃鶴樓公園主要景觀。
  • 湖北省博物館遊玩路線推薦_附近酒店去哪兒住方便
    湖北省博物館位於武漢市東湖風景區,博物館擁有20萬件珍貴文物,其中還有四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元青花四愛圖梅瓶、鄖縣人頭骨化石,趁著陽光正好微風不燥,和夥伴相約去湖北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詳細地址: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60號湖北省博物館交通還是很方便的,一共搜索出5條線路以供選擇,因為我是住在嶽家嘴地鐵站旁的麗橙酒店,所以選擇步行也很近。
  • 走進湖北省博物館,與歷史相遇
    湖北省博物館位於東湖邊,是我國重要的國家博物館。它擁有豐富的文物收藏。最值得一看的是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您可以聆聽戰國風鈴的美妙古代音樂,觀看鎮館之寶,並了解中國古代南方文明。 湖北省被稱為「鄂」,省會武漢被稱為「漢」。
  • 湖北省博物館評選出「十大鎮館之寶」
    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最近,湖北省博物館評選出「十大鎮館之寶」,分別是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日學者質疑:日本國寶"漢委奴國王"金印是假的?
    這顆金印於兩百多年前在志賀島出土,一九五四年被日本定為一級國寶,現藏於日本福岡的市立博物館。最近日本千葉大學教授三浦佑之出了「金印偽造事件」一書,有意顛覆這段一向被人相信的史實。  原文摘錄如下:  讀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東漢光武帝曾經賜給日本倭奴國一顆「漢委奴國王」的金印。這顆金印於兩百多年前出土,現藏於日本福岡的市立博物館。
  • 湖北省博物館有哪八大精彩看點?遊玩不可錯過
    每一次置身於博物館中,都仿佛有一種時空倒流、穿越千年的感覺……在武漢,最有這種感覺的地方大概就是湖北省博物館了。如今湖北復甦,來漢玩的遊客不妨去體驗一把穿越的感覺。湖北省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26萬餘件(套),以青銅器、漆木器、簡牘最有特色,其中國家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16件(套)。
  • 湖北省博物館恢復開放
    中國日報6月14日電 2020年6月14日,遊客戴著口罩在湖北省博物館參觀。當天,湖北省博物館、省圖書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湖北美術館、省群藝館等五家省級公共文化場館恢復開放,社會公眾通過預約方式有序進館參觀。
  • 湖北省博物館多項5G應用落地 曾侯乙編鐘全息投影亮相
    中新社武漢9月5日電 (梁婷 王政 楊理勝)由湖北省博物館和中國移動湖北公司聯合打造的「5G智慧博物館」應用5日正式落地。此次展示的5G應用中,以曾侯乙編鐘原件打造的全息投影亮相館區,將成為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期間的固定展示面向觀眾開放。
  • 25家博物館(院)傳遞《國家寶藏》印信:心手相託 薪火賡續
    節目開播前,「國寶印信」傳遞儀式引人矚目。由《國家寶藏》第三季九位文博機構看門人,從前兩季文博機構館長手中鄭重接過印信,宣告第三季節目揚帆啟航。從第一季到第三季,同一枚「國寶印信」延續著上下求索的創新勇氣,承接著尋理求知的文脈傳承。
  • 武漢最值得打卡的博物館 荊風楚韻一眼千年
    武漢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共100餘家,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博物館之城。這些博物館各具特色,它們從不同方面向人們講述著武漢故事、展示著武漢魅力。其中,最受歡迎也最值得打卡的博物館,當數湖北省博了。湖北省博物館亦是如此。走進省博大門的那一刻,時光穿越之旅也就開始了。一個個展廳、一件件藏品、一份份史料,讓人有種一眼萬年的感覺,荊楚文化就那麼毫無保留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在人心中激起萬千波瀾。
  • 日本開研討會介紹國寶級文物「漢委奴國王」金印鑄造工藝
    據日本共同社10月15日報導,以約2000年前從中國傳入、江戶時代在日本福岡市東區志賀島被發現的日本國寶級文物「漢委奴國王」金印為主題的研討會14日在東區召開。力圖揭示古代製造工藝的研究者介紹鑄造流程,說明了金印的形狀和印面的特點。
  • 湖北省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
    相比歡樂谷的歡快與黃鶴樓的壯觀,湖北省博物館帶給人一種歷史的厚重感。來到這裡,可以了解到湖北省的古代歷史。湖北省博物館位於武漢市東湖風景區,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屬於國家旅遊局5A級遊覽景區。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 湖北省博物館「封館」的50個日夜
    「閉館了,但文物仍在館裡,仍然需要人員24小時盯緊監控、每天定時巡邏,不管白天晚上,都要確保文物安好,這是最重要的。」與75名「國寶衛士」一起奮戰一線的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回應道,「那麼多國寶,像曾侯乙編鐘,每天不看一看,不放心啊,保證文物安全,是文物人工作的根本所在。」湖北省博物館佔地面積123畝,現有建築面積11.3萬平方米,藏品24萬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近千件。
  • 湖北省宜昌市各縣區名片
    湖北省宜昌市各縣區名片宜都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柑橘之鄉、中國民間故事之鄉、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市、素有「楚蜀咽喉」、「三峽門城」、「鄂西門戶」稱枝江市——千年古縣,城背溪文化
  • 湖北省博物館
    籌建於1953年,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位於東湖之濱。總佔地面積81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館藏文物20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近千餘件(套),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其中館藏的鄖縣人頭骨化石、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元青花四愛圖梅瓶舉世聞名。
  • 隱藏地下千年的秘密,膽小勿入——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
    洛陽有一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博物館,據說哪怕你三伏天來這裡,也能讓你心底升起一股數九寒天的涼氣,本期「神鵰俠旅」就帶大家前往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探訪這隱藏地下千年的秘密!「北邙山頭少閒土,儘是洛陽人舊墓」 九朝古都洛陽 ,時常一鏟子下去,就會喚醒古人沉睡地下的千年美夢。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位於埋葬了千年來中華無數的帝王將相的邙山腳下。
  • 湖北省博物館這件曾侯乙編鐘你可以親手敲響了
    你可以在湖北省博物館親手敲響曾侯乙編鐘了。5日,以曾侯乙編鐘原件打造的全息投影亮相省博,並將成為軍運會期間的固定展示向觀眾開放。作為「5G智慧博物館」的組成部分,樂·兵主題VR體驗、App掌上暢遊博物館等也同時推出,觀眾可在博物館體驗演奏編鐘,也可以館外用手機360度觀賞四大展廳、500餘件珍貴文物。
  •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的「抗疫日記」
    經過貴州博物館館長陳順祥牽線,深圳華圖測控公司總經理給館裡捐贈300隻口罩,向他們的義舉致敬。」還有「浙江自然博物館、北京清尚展覽公司也給我們捐贈了口罩,卻做好事不留名。」3月15日,湖北博物館統計了捐贈物資情況。方勤在日記裡寫「兄弟館基本都伸手了,感動感激:你讓我們不孤單!」  感謝之餘,湖北省博物館也將這份愛傳遞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