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家博物館(院)傳遞《國家寶藏》印信:心手相託 薪火賡續

2020-12-11 騰訊網

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博大和厚重,凝聚著眾多觀眾的愛戴和期待,《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於12月6日晚20:30檔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歷經600天多的探索磨礪,《國家寶藏》第三季攜手九座歷史文化遺產,帶著27件國之瑰寶,將繼續與寶萌們共話國寶前世今生,探討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

節目開播前,「國寶印信」傳遞儀式引人矚目。由《國家寶藏》第三季九位文博機構看門人,從前兩季文博機構館長手中鄭重接過印信,宣告第三季節目揚帆啟航。從第一季到第三季,同一枚「國寶印信」延續著上下求索的創新勇氣,承接著尋理求知的文脈傳承。

印者,信也,方寸之間濃縮著初心與責任、信義與使命。從華夏遠古文明對話,中華大一統延伸,到絲路文化的碰撞與交流,再到中華民族血脈相連、榮辱與共……以歷史文化為紐帶,以文明特質為腳註,「國寶印信」傳遞延伸了歷史軸線,活化了歷史場景,豐富了文化內涵,對接了美好未來,呈現了所有文博機構和《國家寶藏》文化賡續、文明遠播的志同道合。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國家寶藏》第一季走遍華夏文明的腹心地帶,第二季看遍五千年歷史孕育的勃勃生機,第三季將視野延伸到中華大地上的九座歷史文化遺產,努力展示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展示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展示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不斷增強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看完「國寶印信」傳遞儀式,大家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想要一睹《國家寶藏》第三季本尊真容了,12月6日起,鎖定每周日晚八點半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我們不見不散!

走遍華夏文明的「腹心」,

25家博物館(院)

接力傳遞國寶印信

第一組:

河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殷墟博物館

位於中原的河南是二里頭遺址所在地,陶寺遺址則在今天的山西省境內,這兩座遺址所代表的都是華夏文明源頭之一。而距今有3300年歷史、因發掘甲骨片而聞名於世的殷墟,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這組可謂是「遠古文明」的超強組合。

第二組:

湖北省博物館——雲南省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

集荊楚文化大成的湖北和立彩雲之南的雲南,曾經一個是古楚國,一個是古滇國,二者與三星堆所代表的古蜀國,體現的都是中原政權之外,中國南方另一種文明。這個組合探尋著華夏文明無限可能的另一面。

第三組:

南京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孔子博物館

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率萬世師表,禮成家國的山東博物館,以及閃耀著孔子思想之光的孔子博物院,它們都位於華東地區,在歷史上也都是文化重地。

第四組:

上海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今日的上海與廣東都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門戶,世界矚目的焦點。他們作為我國東與南的兩個埠,俱為秦始皇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之時,正式納入中央政權統治範圍的。

第五組:

陝西歷史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敦煌研究院

長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新疆是絲綢之路的腹地,而敦煌則是這條路上最閃耀的明珠,這個組合共同串起了中國古代對外溝通的絲路,這是個「絲路三兄弟」組合。

第六組:

湖南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西藏布達拉宮管理處

在這個組合裡,四川與湖南、西藏都有著悠久的親緣。四川與湖南不僅地理位置相近,歷史上還有「湖廣填四川」的記載,發生在清朝的這次大規模移民,讓湖南與四川從此血脈難分。而川藏更是自古密不可分,四川藏區作為中國第二大藏區,是內地連接西藏的重要通衢。

第七組:

浙江省博物館——河北博物院——蘇州博物館

如果細細溯源,就不難發現這三者被一條長長的水系貫通,那就是大運河。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大動脈,它全長2700公裡,這一頭在浙江,那一頭在河北,仰賴大運河的滋養,中間的蘇州才有了今日繁榮。

第八組:

遼寧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

萬裡長城是國人心中是最堅固的城牆壁壘,遼寧與甘肅分列於長城東西兩側,而碑林所代表的不朽之盛典,無窮之文章,正是長城所佑護的中華文明命脈所在。

第九組: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故宮博物院

從《國家寶藏》第一季到第三季,寒來暑往,春華秋實,故宮博物院始終相伴,這個組合毋庸贅言,一定是志同道合組合。

傳承千年文脈、傳播中華文明,《國家寶藏》將一如既往同所有文博機構不遺餘力地開拓探索、精誠合作、肝膽相照。12月6日起每周日晚20:30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國家寶藏》第三季攜手九座歷史文化遺產,讓文物活起來,一起再出發。

來源:央視網

相關焦點

  • ...第三季開播在即 三星堆博物館等25家博物館(院)接力傳遞國寶印信
    靳曉沛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玲他來了,他來了,他帶著「印信」走來了。12月6日,《國家寶藏》第三季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日前,節目組特別設計的「國寶印信」傳遞儀式引來不少關注。儀式中,包括三星堆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朱家可在內的《國家寶藏》第三季九位文博機構看門人,從前兩季文博機構館長手中鄭重接過印信,宣告第三季節目揚帆啟航。
  •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在即,25家博物館(院)傳遞「國寶印信」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於12月6日在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據悉,該節目第三季攜手九座歷史文化遺產,帶著27件國之瑰寶,將繼續與寶萌們共話國寶前世今生,探討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
  •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在即 三星堆博物館等25家博物館(院)接力...
    靳曉沛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玲他來了,他來了,他帶著「印信」走來了。12月6日,《國家寶藏》第三季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日前,節目組特別設計的「國寶印信」傳遞儀式引來不少關注。儀式中,包括三星堆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朱家可在內的《國家寶藏》第三季九位文博機構看門人,從前兩季文博機構館長手中鄭重接過印信,宣告第三季節目揚帆啟航。
  • 在《國家寶藏》中C位出道 "後蜀殘石經"專屬印信回歸川博
    &nbsp&nbsp&nbsp&nbsp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川博展出的重量級文物後蜀殘石經,在《國家寶藏》第二季中脫穎而出,入選「國家寶藏文物特展」,視頻在故宮博物院箭亭廣場「九州幻方」與觀眾見面。為此,《國家寶藏》節目組專門為它定製了一個象徵身份的印信。
  • 《國家寶藏》第二季啟動 故宮聯手新八家博物館(院)參與
    故宮暢音閣,《國家寶藏》第二季節目啟動,故宮等新八大博物館(院)從第一季的八大博物館(院)手中接過接力棒。嘉賓為第二季啟動揭幕。京劇演員在暢音閣表演傳統經典劇目。新京報快訊 10月9日,《國家寶藏》第二季節目啟動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國家寶藏》第二季繼續由央視和故宮聯手,加入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雲南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八家博物館(院),從第一季的八大博物館(院)手中接過了講述中國故事、讓國寶「活」起來的接力棒。
  • 《國家寶藏》第二季 八大博物館全新接棒
    共同懷揣深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作赤誠,《國家寶藏》第二季繼續由央視和故宮兩大文化體強強聯手,全新加入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雲南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等,從第一季的八大博物館(院)手中接過了講述中國故事、讓國寶活起來的接力棒。
  • 《國家寶藏》欄目組攜手國圖 讓宋蜀石經拓本「回家」
    如此零距離地接觸歷史、感受文化,如此生動而有趣的形式,讓學生從螢屏到課堂,感受到了歷史的溫度,感受到了「存師道,傳薪火」的石室精神。伴隨著學生們的笑聲、掌聲、讀書聲,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國家寶藏》製片人、總導演於蕾、《國家寶藏》博物館統籌任唯彤、四川博物院院長盛建武、四川博物館宣傳營銷主任張衡、成都石室中學校長田間、成都石室中學副校長趙清芳、石室中學優秀教師代表朱澤蓀等出席。
  • 國家寶藏插曲背景音樂盤點 國家寶藏主題曲開場音樂是什麼
    2017年最良心綜藝節目的就是《國家寶藏》了,央視一出手就果然不同凡響,直接秒殺了隔壁的戲精,播出以後,一夜刷屏朋友圈,大家都被國寶的前世今生所感動和折服。除了幾位國寶收穫人演技在線、故事動人外,國家寶藏的背景音樂也十分加分。下面小編就帶來國家寶藏插曲。
  • 《國家寶藏》攜珍貴蜀石經拓本重回石室
    如此零距離地接觸歷史、感受文化,如此生動而有趣的形式,讓學生從螢屏到課堂,感受到了歷史的溫度,感受到了「存師道,傳薪火」的石室精神。伴隨著學生們的笑聲、掌聲、讀書聲,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國家寶藏》製片人、總導演於蕾、《國家寶藏》博物館統籌任唯彤、四川博物院院長盛建武、四川博物館宣傳營銷主任張衡、成都石室中學校長田間、成都石室中學副校長趙清芳、石室中學優秀教師代表朱澤蓀等出席。
  • 《國家寶藏》欄目組攜手中國國家圖書館,讓宋蜀石經拓本「回家」
    實際上,這次由媒體、圖書館、博物館等不同平臺構成的「跨界組合」共同聚焦這所千年名校,早已刷新了多項記錄。這是《國家寶藏》第一次走出錄影棚、走進校園進行現場版教學,也是國家圖書館目前唯一一次對外贈予宋蜀石經拓本珍貴複製品。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讓考古文博既「厚重」也「流行」
    《國家寶藏》第三季概念海報 12月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第三季在央視綜藝頻道開播。作為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前兩季以青春的表達和飛揚的自信,帶領觀眾在時空聯結中,欣賞文物之美,了解文物所承載的文明密碼和精神內核,處處皆浸透著《國家寶藏》對文明和歷史的無限溫情與高度敬意。而第三季的探索還在追求,把創新的窗口敞開,引領大家去「發現」,帶來更多新穎、鮮活的歷史故事。
  • 印度尼西亞國家博物館:見證絲路精神薪火相傳
    本報記者 駱萬麗 楊 秋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地標性建築獨立廣場的西側,矗立著一棟白色的古老歐式建築,這是印尼規模最大、收藏最豐富的印尼國家博物館。這個有著100多年歷史的博物館濃縮著印尼的歷史、宗教和文化。
  • 《國家寶藏》校園公開課 讓宋蜀石經拓本「回家」
    如此零距離地接觸歷史、感受文化,如此生動而有趣的形式,讓學生從螢屏到課堂,感受到了歷史的溫度,感受到了「存師道,傳薪火」的石室精神。伴隨著學生們的笑聲、掌聲、讀書聲,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國家寶藏》製片人、總導演於蕾、《國家寶藏》博物館統籌任唯彤、四川博物院院長盛建武、四川博物館宣傳營銷主任張衡、成都石室中學校長田間、成都石室中學副校長趙清芳、石室中學優秀教師代表朱澤蓀等出席。
  • 江蘇如皋:讓紅色文化在「雲端」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
    江蘇如皋:讓紅色文化在「雲端」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  為了緬懷過去的鬥爭歲月,弘揚革命先烈的紅色精神,4月—8月,江蘇省如皋市委網信辦聯合市委黨史辦開展紀念  指尖筆尖齊力編發,讓「紅色基因」深度賡續。利用如皋1+2+N新媒體平臺矩陣每周發布一位在如皋戰鬥過或犧牲的英烈故事,用紅色文化的主流價值觀念教育網民、感染網民、引領網民。給300多位紅十四軍後代發放慰問信,向全市中小學發放《血染老戶莊》等紅色畫報,向如皋中學等10所學校贈送《何昆故事》等系列紅色書籍1000冊,讓紅色文化薪火相傳,讓「紅色基因」深度賡續。
  • 《國家寶藏3》:中華民族究竟曾為世界文明貢獻過什麼
    不過,眼下正在熱播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3》就在一片叫好聲中拿下三季以來最高評分,在豆瓣上獲得9.5分。原因何在?已經播出的六期給出的答案是:格局和視野。  如果說《國家寶藏》前兩季以年輕的表達讓人們見識到文物之美以及國寶重器所承載的文化自信,那第三季則更深層次地將中華文明置於人類文明的長卷,以中華大地上的九座歷史文化遺產和類別豐富的27件國寶文物回答了兩個重要的命題:中華民族究竟曾為世界文明貢獻過什麼?今天的我們,究竟該為後世子孫留下些什麼?
  • 《國家寶藏》——上海博物館打卡一日遊
    看過《國家寶藏》,慕名而來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在人民廣場附近,離南京路步行街也很近。樓主是元月份去的,因為前一天小夥伴在迪士尼玩的太累了,所以這一天就只有樓主一人去了上博。青銅器具館從朋友家拖著行李箱,倒了幾趟地鐵終於到了博物館。從外面看上去博物館有些老舊,歷經歲月的打磨。一樓就是青銅器館,上過國家寶藏的「大克鼎」,就在此處。還有一些其他的青銅器具,比如銅鏡、方罍、龍紋壺、刀槍劍戟等。
  • 《國家寶藏》第二季在故宮正式啟動
    《國家寶藏》第二季繼續由央視和故宮兩大文化體聯手製作,新加入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雲南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等。第一季《國家寶藏》,歷時兩年零七個月的策劃創作,集結九大國家級重點博物館(院)、27 件頂級國寶重器和 27組與之魂魄相依的國寶守護人,融合演播室綜藝、紀錄片、舞臺劇表演、 真人秀等多種表現形態,首創「紀錄式綜藝」語態。節目播出以後,持續發揮長尾效應,該節目也被多家中央媒體認定為「開啟了2018中國古典文化綜藝元年」。
  • 蘇州博物館3件「國家寶藏」,帶你體驗蘇州古典園林之美
    12月6日晚,《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首期節目將讓來自故宮博物院的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和午門三件國寶「開口說話」,共同解讀歷史密碼。作為爆款文化綜藝,本季《國家寶藏》將延續上下求索之勇氣,與九座中華文明歷史文化遺產、27件國家寶藏攜手作答,帶領大家於「一眼千年」的時空聯結中,共賞文物之美。
  • 綜藝推薦——《國家寶藏》
    《國家寶藏第一季》由央視與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九家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合作,在文博領域進行深入挖掘。故宮600年之際,故宮博物院聯合八家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以《國家寶藏》為題舉辦一次特展——每個博物館只選出一件寶藏入駐特展。
  • 湖南省博物館珍藏的西漢T形帛畫 憑什麼登上《國家寶藏》
    今年初,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大型文博探索類節目《國家寶藏》熱播,在海內外引起了高度關注。《國家寶藏》從全國9家重量級博物館中選出了27件珍貴館藏,介紹給億萬觀眾。其中,湖南省博物館珍藏的西漢T形帛畫,受到了《國家寶藏》濃墨重彩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