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了無數有關於找尋旅行意義的雞湯文後,我終於真的出門了。
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我寫過許多關於旅行的文章,在文章裡侃侃而談旅行的意義,就像是一個資深的旅行家,把旅遊說的天花亂墜,認真而又熱切地鼓舞大家多多出門,去看世界,去感受旅途風景,去體會旅行的意義。
但實話而言,我是個極其不願出門的人,總覺得身處這世上任何一處,都不及在家中悠閒自在,若是考究緣由,大概是因為,我不知道出門的意義,究竟在哪裡,更不知道旅行,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不愛風景,也不愛人群,登山覺得辛苦,潛水覺得恐懼,遠了覺得太累,近了覺得無聊。
然而,作為一個對文字執念至深的人,做著有關文字的工作,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幸運,我的內心深處是極其清醒和明白這一點的,因而在母親幾番關於「你若是再這樣窩在家裡,以後怕是寫不出好的東西來了」的說辭下,決定聽從她的建議,一同去廣德太極洞,看看地下溶洞的風景。
我深以為自己的情緒不會過多的起伏,但臨出發時,心裡竟也湧上不少別樣的情緒,一路上,隨著距離終點越來越近,亦開始心生期待,情緒愈發地高漲起來,以至於在臨下車時,忍不住揚起了笑意。
此刻想起,仍震顫於跨進洞中的那一刻,因為地下溶洞的自身特點,我早早便知曉,溫度極低是它的特色,但跨入的那一刻,四周溫度的驟然降低,還是令我頗為觸動,就像是在炎熱的夏季裡,偶遇了深秋的清涼,是驚喜,也是別樣的情致。
因「洞面有紋,類太極圖」而聞名的廣德太極洞中,有水洞和旱洞兩條路徑,洞洞相連,洞中有洞。「滴水穿石」的奇特景象,讓我看到持之以恆的力量,經年累月的溶洞形成,讓我感受到自然的力量......
然而,執筆之時,在洞中看到的種種歷歷在目,當下的心情卻無法具體地寫出來,我心下便明白了,其實旅行的意義,並不是要寫下多麼壯麗震撼的奇觀,而是身處其中地體會它的樂趣。
這世上,哪有那麼多「身臨其境」,哪有那麼多「靈魂旅行」,你真的出發了,真正見到了,那才是旅行,而你一路的心悸,是未曾去過的人,永遠不能想像和擁有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