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國王致信剛果(金)首度為殖民歷史表示「遺憾」

2020-12-10 新華社客戶端

原標題:比利時國王致信剛果(金) 首度為殖民歷史表示「遺憾」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路透社布魯塞爾6月30日報導稱,比利時國王菲利普當地時間6月30日對剛果(金)在比利時75年的統治中遭受的「痛苦和屈辱」深表遺憾。

菲利普在寫給剛果(金)總統費利克斯·齊塞克迪的信中傳遞了這一訊息。比利時王室稱,這是在任君主首次對比利時殖民歷史表達悔恨之情。但它沒有正式道歉。

信中說:「我想對這些過去的傷害表示最深切的遺憾,我們社會中仍然存在的歧視現象經常令人回憶起這種傷害帶來的痛苦。」

這封信的公布是為了紀念剛果(金)獨立60周年。

剛果(金)外交部長瑪麗·通巴對記者說:「這溫暖了剛果(金)人民的心。通過菲利普國王,比利時為深刻變革奠定了基礎。」

剛果(金)活動人士和學者說,菲利普發出的訊息是受歡迎的,儘管一些人說這遠遠不夠。

比利時列日大學政治學家讓-克洛德·姆普圖說:「國王和比利時人應該更進一步,而不是僅僅發表聲明。」

他呼籲採取「強有力的象徵性手段,以標誌新的開端」,比如歸還被掠奪的剛果(金)藝術品。

齊塞克迪的發言人沒有對這封信發表評論。

比利時首相索菲·維爾梅斯說,比利時一直在竭力接受其殖民歷史,「一個對剛果(金)人不平等和暴力的歷史」。

菲利普說,在比利時前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統治期間,比利時犯下了殘暴行為,隨後的殖民時期「造成了痛苦和屈辱」。利奧波德二世1885年宣布剛果(金)為其私人財產。

報導稱,利奧波德二世的軍隊殺死和殘害了數以百萬計的剛果(金)人。在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引發的全球反種族主義抗議席捲歐洲後,比利時的利奧波德二世雕像遭到玷汙或拆除。

菲利普誓言「繼續打擊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並對比利時議會成立一個和解委員會來處理種族主義和該國殖民歷史問題的舉動表示歡迎。

相關焦點

  • 比利時國王菲利普首度為殖民歷史致歉
    比利時國王菲利普首度為殖民歷史致歉 央視新聞6月30日消息,據法新社當日報導,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簡稱剛果(金)獨立60周年之際,比利時國王菲利普致信其總統齊塞克迪,首度為比利時在剛果(金)的殖民歷史致歉
  • 剛果民主共和國獨立60周年,比利時國王為殖民歷史表示「遺憾」
    【環球時報駐比利時特派記者 牛瑞飛】6月30日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獨立60周年紀念日,比利時國王菲利普在致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的信中表示,對在利奧波德二世時期和隨後比利時人在剛果的「暴力行為」和剛果人民遭受的「苦難」表示「最深切的遺憾」。
  • 還有比利時!示威者爬上殖民時期國王雕像,揮舞剛果(金)國旗高喊...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過去的周末,美國內戰期間南方邦聯將軍雕像、17世紀英國奴隸販子雕像接連被示威者推倒,位於比利時的利奧波德二世國王雕像也未能倖免,該國多地的利奧波德二世國王雕像成為示威者的攻擊目標:被塗紅色油漆,寫上「我無法呼吸」字樣,還有示威者爬上雕像高呼「兇手」……美國媒體提到
  • 非洲為什麼有兩個剛果國家?剛果(金)和剛果(布)為何不合併?
    19世紀工業革命出現後,剛獨立的比利時由於煤炭資源豐富,因此走上了工業發展的快車道。不但比利時鋼產量大幅上漲,1880年代達到10萬噸,而且其製造的工業設備已出口到世界各地。然而小國寡民的比利時,卻並不能讓當時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滿意。
  • 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歷史發展階段簡介
    首都為金夏沙。公元1世紀班圖人到此定居。13世紀建立庫巴王國。14世紀下半葉剛果王國興起。15世紀起遭到西方殖民者入侵。1885年柏林會議中,被劃為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的「私人採地」,稱剛果自由邦。1908年被比利時政府接管,改為比屬剛果。1960年6月30日獨立,定名剛果共和國,簡稱剛果(利)。1964年改用現名。1966年首都改名金夏沙,1971年改名薩伊共和國。
  • 剛果(布)和剛果(金)有什麼區別?是同一個國家嗎
    —— 莎士比亞 從歷史大框架來說,剛果(布)和剛果(金)還真的曾經就是一個國家,國家的名字叫剛果王國,一個曾經在非洲大陸叱吒風雲的國家。 1483年,葡萄牙人發現它之時,已經傳承到了第五代或者第八代君主,因為在葡萄牙到達之前的剛果王國資料留存不完整,此事件節點至今沒被完全定義。 發現剛果之後,由於葡萄牙人力上的限制,葡萄牙人和剛果並未爆發直接戰爭,反而是成為了一對好基友,葡萄牙為剛果國王提供武器繼續徵服周邊的領土。
  • 剛果(金):21年後總統終於不姓卡比拉 | 京釀館
    二、年輕的國家,「長壽」的總統剛果(金)在殖民時代之初被「分配」給了比利時時任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成為國王私人領地。因為隔剛果河還有個原系法屬剛果的「剛果共和國」,為便於稱呼,就以兩國首都為別,分稱「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和「剛果(利)」(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夏沙當時以比利時國王名字命名為利奧波德維爾)。
  • 貢貝今天不解禁;盧本又發安全事件,7人死亡;剛果重要政治人物去世;六三零獨立日沒有遊行
    鑑於當前疫情狀況以及受疫情影響的經濟形勢,剛政府表示今年的六三零獨立日慶祝活動不會有軍事和民間遊行,此次六三零獨立日將在沉思冥想中進行。齊塞克迪總統敦促政府保留原定於6月30日盛宴計劃的預算,供前線醫務人員使用。6月13日晚,盧本巴希警察與一群犯罪分子在幾個街區發生衝突,7人遇害,包括4名平民。
  • 因種族歧視,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雕像被移走,他到底跟黑人有什麼仇?
    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利奧波德二世這個比利時傳奇前國王的故事,他在非洲殖民的黑歷史可不少,有哪裡說得不好的大家留言補充哈。然而在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統治所謂「剛果自由邦」的三十年間,當地人口減少了近一半,更匪夷所思的是這片面積超過比利時本土76倍的土地,不屬於任何國家或政府,而僅僅只屬於利奧波德二世國王本人。
  • 大本將執導比利時國王在剛果暴行新片
    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主人公是19世紀末的一位美國黑人傳教士、一位英國記者和一位愛爾蘭間諜,他們致力於揭露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在剛果犯下的暴行(對當地黑人真的極為極為殘暴,罄竹難書那種,維基百科原話:「對於不聽話的黑人奴,工會將其妻兒的手砍斷作為警告,有指近1500萬剛果人慘遭屠殺,所作所為與古羅馬著名的暴君尼祿的殘暴統治無異」)。
  • 剛果(金)為何會成為唯一與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的非洲國家
    比利時人的探險就是為實現徵服剛果的目標,然而當比利時人到達當地時發現法國人早已捷足先登。比利時遠徵軍到達當地後就誘使當地的部落酋長宣布之前與法國籤訂的條約無效,隨後比利時方面與酋長籤訂了新的條約。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考慮到自己的國家是個小國,所以如果要和英、法、德等大國正面對抗是難以成功的,於是他打出了「國際開發」的旗幟。
  • 剛果資源極為豐富,被稱為「世界原料倉庫」,為何卻非常窮
    剛果(金)全稱剛果共和國,和鄰國剛果布同宗同源,以剛果河劃界而治。它地處非洲中部,和南蘇丹、中非、烏幹達、盧安達等國接壤,向西有狹長走廊通往大西洋,面積多達234.5平方公裡。是全球領土最多的黑人國家,總人口8130萬,首都位於金薩沙。 從地域歷史文明發展看,剛果(金)和其它非洲國家一樣,都屬於文明開化較晚的地區。
  • 剛果(布)和剛果(金),這兩個國家到底有什麼區別?
    而一河之隔的剛果民主共和國(金),在人口和國土面積上,遠超剛果共和國(布)。其國土面積達到了234萬平方公裡,是非洲第二大國,僅次於北非的阿爾及利亞 (238萬),排名全球第十一位。而人口上,剛果民主共和國(金)人口超過7700萬,排名非洲第四位,世界第17位。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國。
  • 非洲水量最大的剛果盆地,為何有兩個同名剛果的國家?
    為了區分他們,人們就把剛果河西岸的「小」剛果,稱為剛果(布),因為首都是布拉柴維爾。剛果河東岸的「大」剛果,稱為剛果(金),因為首都是金夏沙。更有意思的是,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與剛果(金)首都金夏沙,只隔著一條剛果河。另外,剛果河還有一個名字叫薩伊河。1971年,統治剛果(金)的蒙博託把國名改成了薩伊,以避免與剛果(布)國名混淆。
  • 美國將軍、英國奴隸販、比利時前國王…為何一個個雕像被「推倒...
    同一天,類似的情景也出現在比利時。美國《新聞周刊》7日報導稱,該國多個城市的示威者將利奧波德二世國王的雕像作為目標。美國公共廣播電臺(NPR)報導說,在比利時根特市,這位昔日國王的半身雕像被塗上了紅色油漆,上邊還寫有「我無法呼吸」字樣。而比利時安特衛普市的利奧波德二世國王雕像也同樣遭到破壞。
  • 剛果金和剛果布的區別 剛果金和剛果布有什麼區別
    剛果金和剛果布名字相似,都來自非洲大陸,那麼剛果金和剛果布的區別是什麼呢?  剛果民主共和國叫做剛果金,是因為這個國家的首都叫做金夏沙,而剛果民主共和國叫做剛果布,是因為首都叫做布拉柴維爾,所以為了區分這兩個國家,就在國家的後面加上了首都的名字作為區分。
  • 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的國家概況介紹
    【簡 史】 13~14世紀是剛果王國的一部分。1884~1885年柏林會議將剛劃為比利時國王的「私人採地」,稱「剛果自由國」,後改稱「比屬剛果」。1960年6月30日宣告獨立,卡薩武布當選總統,盧蒙巴為總理,定國名剛果共和國,簡稱「剛果(利)」。1964年8月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1965年11月國民軍總司令蒙博託發動政變推翻卡薩武布,自任總統。
  • 地理學堂:非洲大陸兩個剛果,哪一個才是盧卡庫他們的「故鄉」?
    最新一期的國家隊排名,歐洲紅魔比利時國家隊高居世界第一位。這支國家隊歷史上80年代是歐洲勁旅,但因為隊內的兩個民族弗拉芒人(主要居住在北部,說荷蘭語)和瓦隆人(說法語)的矛盾,始終與冠軍無緣。如今的這支比利時國家隊,除了弗拉芒人(德布勞內、阿爾德韋雷爾德)和瓦隆人(阿扎爾、庫爾圖瓦)之外,還有大量移民球員。
  • 安哥拉在兩個剛果之間為何有一塊飛地?
    非洲中部國家剛果(金)的地理輪廓非常特殊。剛果(金)面積234.4萬平方公裡,在非洲僅次於阿爾及利亞,但是,剛果(金)幾乎沒有出海口。剛果(金)的西部,隔著剛果河,是剛果(金)的「兄弟」剛果(布)。公元1482年(也有一說為1475年),葡萄牙的探險家迪奧戈他在大西洋沿岸航行時,看到有條大河匯入大西洋,這就是剛果河口。迪奧戈認為這條大河是他們「發現」的,就應該屬於葡萄牙。葡萄牙想對剛果實行殖民統治,沒想到剛果的國王比較厲害,幾棒子就把葡萄牙人打得暈頭轉向。剛果後來被法國和比利時瓜分,法國部分就是現在的剛果(布),比利時部分就是現在的剛果(金)。
  • 世界就在我眼前04——丁丁在剛果(上)
    金夏沙在1966年之前的名字是利奧波德維爾(Leopoldville),也正因為此,如今的「剛果金」,在歷史上又曾經叫做「剛果利」。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夏沙,在1966年以前,這座城市以宗主國比利時國王的名字命名為利奧波德維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