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江漢區姑嫂樹垃圾轉運站擬擴建 周邊居民上訪不斷

2020-12-20 大楚網

近日,武漢市江漢區對三環線姑嫂樹路立交匝道東南側垃圾轉運站擴建選址情況進行了公示,顯示該垃圾轉運站要由2500平方米擴建至4500平方米。為此,姑嫂樹路周邊不少居民反應激烈,不斷向有關部門討說法,甚至上訪維權。但至今,他們也沒能得到滿意的答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劉女士:當時得到這個消息,就感覺我們業主被欺騙了,我們房子買完了,才知道要擴建垃圾場,還是刊登在報紙小角落,還是通過別人的裝修群才知道,不然我們根本不知道有這個事情。

11月8號下午2點多,劉女士指著三環線姑嫂樹路立交匝道東南側的垃圾轉運站,對記者說,這裡要從現有的2500平方米,擴建至4500平方米。而她家已購入的福星華府峰境小區的新房,與擬擴建的垃圾轉運站可謂「一牆之隔」。劉女士說,10月中下旬,他們小區的一位業主把刊登在報紙上的該垃圾站擴建選址公示發在業主裝修群中,群裡立馬「炸了鍋」:

劉女士:買我們這個小區房子,大部分是留漢大學生,對武漢都有美好憧憬,得知這裡要擴建垃圾站,他們也很傷心。

記者在福星華府峰境小區入口看到,該小區還未交房,正在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距離該小區入口30米左右的位置,姑嫂樹垃圾轉運站,飄散著難聞的氣味,幾位工作人員正在垃圾車旁忙碌:

姑嫂樹垃圾站工作人員:這裡太臭了。我們早晚都要衝一次水。如果不衝水,地下的汙垢最少有1釐米厚,沒地方下腳。

走進這個垃圾轉運站,幾輛垃圾車發出陣陣轟鳴,地上隨處堆放著雜物,汙水井直接敞開著,方便工人們打撈大件垃圾,防止堵塞。武漢市民李先生說:

李先生:因為我是東西湖人,我經常開車會走三環,從東西湖到後湖去,每次路過這裡,突然就會有異味飄入車內,所以我一直就知道這裡有一個垃圾場。

刊登在報紙上的公示顯示,因擴建的部分用地涉及綠化防護帶,10月16號到10月25號之間,將徵詢利害關係人意見。部分知情的福星華府峰境業主,收集了周邊新龍和苑、融創公館等4、5個小區居民的書面反對意見,共計1600多份,提交至江漢區城管局。直至11月份,居民沒有等到滿意的說法,陷入焦灼,遞交了反對意見書的周女士說:

周女士:我們就問這個垃圾站到底建不建?他們就說,意見收到,保留意見。後來業主就對這個事情反應很大,因為我們覺得我們的意見給了他們這麼多天,應該有個說法。當時大家就很氣憤。

隨後,有居民得到消息,姑嫂樹垃圾站原址應當為綠化用地,在武漢市規劃局查不到相關垃圾轉運站審批文件,可能屬於違建。這讓矛盾持續升級,劉女士說:

劉女士:很多業主都去信訪了,也去找相關部門了,他們也拿不出什麼有力的證明,證明這個東西不是違建的。我們現在就希望,它們要徹底搬走。

11月9號上午8點多,遞交了反對意見書的居民陳先生專程趕到江漢區城管局,詢問垃圾轉運站擴建項目的進展。該負責人向陳先生解釋,垃圾轉運站擴建屬於環保升級改造,新增的約2000平方米,主要用於綠化用地,及設備升級。那麼,擴建前的垃圾轉運站是否屬於違建?擴建後,對居民生活會不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對此,該負責人說:

江漢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姑嫂樹轉運站在2008年建設的時候,規劃、建設、環保部門已有相關的意見批覆。擬擴建後的姑嫂樹垃圾轉運站,可以對初期噪音、交通進行有效控制,對周邊居民沒有任何影響。

據了解,因姑嫂樹垃圾轉運站擴建項目,投訴上訪居民較多,武漢市江漢區高度重視,已組織成立專班小組,專門收集周邊居民意見。

記者:黃瑾

編輯:劉穎

編審:胡寧寒

相關焦點

  • 垃圾轉運站如何才能環境更友好?
    水平式垃圾轉運站和豎式垃圾轉運站優缺點分析 2015年5月,北京大興區金科天籟城小區擬建垃圾轉運站,引起附近相鄰小區居民強烈反對和抵制; 2015年7月,即將興建的武漢市常青環衛停保場及垃圾轉運站也遭到江漢區多個小區居民反   原標題:垃圾轉運站如何才能環境更友好?
  • 【事件】武漢盤龍城一垃圾轉運站選址遭居民反對
    北極星固廢網訊:近日,武漢黃陂盤龍城美景天城等兩個小區居民向荊楚網反映,小區後牆幾百米外要修建一座垃圾轉運站,居民們擔心健康受到影響。為此,小區居民堅決反對,紛紛表態:「反對把我們垃圾場建在小區後面」。12月8日上午,荊楚網記者進行現場調查。
  • 小區旁擬建垃圾轉運站 居民擔憂汙染
    因擔心其中的垃圾轉運站項目汙染環境,附近居民希望轉運站遷址。新京報記者 周崗峰 攝  近日,大興區金科天籟城小區擬建垃圾轉運站,引起附近相鄰小區部分居民反對。有居民稱該項目未過環評就施工,擔憂垃圾轉運站隨之建起汙染環境。
  • 北京大興小區旁擬建垃圾轉運站 居民擔憂汙染
    北京大興小區旁擬建垃圾轉運站 居民擔憂汙染 新京報
  • 圖文:武漢垃圾地下轉運站陷用地困局
    武漢市長唐良智親自走訪武漢劇院後面、京漢大道匯通路口的垃圾轉運站,並點名批評露天作業的垃圾站髒亂差,要求限期全部改為「隱形」轉運站(封閉式或地埋式)。  然而,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匯通路垃圾轉運站依然存在。江岸區城管委表示,建地埋式垃圾轉運站選址太難。除非垃圾轉運站建成在先,滯後建設一般都會遇到選址的用地困局。
  • [民生熱線]武漢盤龍城一垃圾轉運站選址遭居民反對
    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垃圾轉運站擬用地地形圖    根據黃陂區國土資源和規劃設計局於11月12日發布的《關於盤龍城生活垃圾轉運站辦理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的批前公示》顯示,該項目選址擬用地面積5203.58㎡。依據《黃陂區新城組群控規導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為城鎮建設用地,城市規劃性質為環衛用地。批前公示期為10天。
  • 處理一車垃圾只需一分鐘 武漢唐家墩垃圾轉運站封閉運行
    楚天都市報6月9日訊(記者盧成漢 通訊員李軍 王凱 劉華維)一車垃圾進入轉運站,電子門關閉自動處理垃圾,一分鐘可處理一車垃圾,並且不會散發異味。9日,江漢區唐家墩垃圾轉運站升級改造後,投入正式運營。該轉運站位於八古墩左五巷,是對原轉運站的設備及環境進行全面提升改造後重新投入使用的,佔地面積約430平方米。記者現場看到,一輛垃圾收集車在轉運大廳將垃圾倒入專用通道後,在一名工作人員的操作下,垃圾通道前的電子門自動關閉,一車垃圾在通道內實現自動化處理,隨後在密封狀態下裝入垃圾貨櫃,整個過程僅需一分鐘左右。
  • 武漢垃圾地下轉運站陷困局 規劃滯後致選址困難
    武漢是全國 19個副省級以上城市中,唯一還在實行當街轉運垃圾的城市。今年武漢市「兩會」期間,政協委員趙群曾提出這一問題,引起高度關注。武漢市長唐良智親自走訪武漢劇院後面、京漢大道匯通路口的垃圾轉運站,並點名批評露天作業的垃圾站髒亂差,要求限期全部改為「隱形」轉運站(封閉式或地埋式)。然而,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匯通路垃圾轉運站依然存在。
  • 規劃滯後選址難 武漢地下垃圾轉運站陷用地困局
    武漢市長唐良智親自走訪武漢劇院後面、京漢大道匯通路口的垃圾轉運站,並點名批評露天作業的垃圾站髒亂差,要求限期全部改為「隱形」轉運站(封閉式或地埋式)。  然而,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匯通路垃圾轉運站依然存在。江岸區城管委表示,建地埋式垃圾轉運站選址太難。除非垃圾轉運站建成在先,滯後建設一般都會遇到選址的用地困局。
  • 武漢:華中最大垃圾轉運站年底啟用
    武漢:華中最大垃圾轉運站年底啟用 2020-06-24 09:41:00來源:楚天都市報
  • 武漢首座環保垃圾轉運站投用 日處理垃圾120噸
    噴灑降塵、清洗消毒,「大塊頭」垃圾壓成「餅」後再運走,昨日,武漢市首座環保型壓縮式垃圾轉運站建成投用,將吃掉周邊8萬市民產生的生活垃圾。  該轉運站位於江漢區雙洞門,緊鄰京漢大道和友誼路交叉路口,總投資380萬元,其中環保系統設施30萬元。可服務附近新華、民意、水塔和前進等四個街道近8萬人。
  • 深圳一小區旁建垃圾轉運站,居民擔心與片區發展不符
    除了天御豪庭小區,還有附近的泰華、新錦安壹號公館一期、壹方玖譽(壹方城)、麗晶國際、西城上築、宏發領域小區的部分居民也都對此垃圾轉運站規劃提出異議,並有居民在今年6月向市規土委寶安管理局提出該垃圾轉運站選址不合理的信訪書,表示是「周邊數萬居民的心聲」,市規土委寶安管理局也對相關信訪書進行了回復。
  • 廣州:生活垃圾轉運站選址應聽取周邊居民意見_金羊網新聞
    (原標題:廣州:生活垃圾轉運站選址應聽取周邊居民意見_金羊網新聞)
  • 居民反對建設垃圾轉運站 質疑政府未提前公示
    當地居民認為潘渡鄉政府沒有提前公示和徵求意見,轉運站建設後勢必會對大家造成生活影響。市民反映:家門口多出垃圾轉運站 ,百餘住戶反對1036三劍客在貴香苑和貴雅苑業主代表手裡看到了一份多位業主聯名的意見書,意見書有幾十人籤字,大家的一致看法是這個垃圾站距離小區太近,細心的業主測了下,僅110米的距離,如果是低樓層的房子,受到的影響會更大。
  • 抵制垃圾轉運站 居民真的贏了?
    惠聲惠色  點擊熱點 直擊要害  圍觀:惠州市江北新湖公園附近小區居民抵制垃圾轉運站事件持續發酵。7月2日晚上,居民阻止垃圾轉運車前來拉垃圾,新湖公園附近小區送垃圾的人員,只得將垃圾倒在馬路上,造成垃圾堵路,直到3日下午1點多才清理乾淨。
  • 泰州垃圾轉運站全面改造升級 服務8萬居民
    垃圾轉運是垃圾處理的重要一環,更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泰州市區垃圾轉運站升級改造工作正在有序進行,預計到月底將全部完成,垃圾處理能力將得到有效提升。人民南路垃圾轉運站總面積2000多平方米,是這次垃圾轉運站改造中體量最大的一個。
  • 垃圾轉運站何以立足?
    北極星環保網訊:近年來,隨著城市經濟發展和區域擴大,城市生產、生活垃圾量不斷增長。作為城市垃圾處理過程的重要一環,垃圾轉運處理設施承擔著服務市民日常生活的重任,對城市環境改善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城市的垃圾轉運站大多分布在市區人口密集區。
  • 建設垃圾轉運站應注意事項
    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使用垃圾轉運站,從城市到農村環衛清潔都離不開垃圾轉運站,那麼建設垃圾中轉站時應有哪些注意事項呢?針對收集轉運中心和生活垃圾轉運站環衛工程設備建設標準有明確的規定:生活垃圾中轉站建設:首先:在新建、擴建或者改建居民區的時候,垃圾收集站的規劃、建設與投入使用要與居民區同步進行。
  • 冷水灘區通化街社區拆除垃圾轉運站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蔣海軍 易傑雲)肖家園街道通化街社區西衝塘是典型的老舊小區,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西衝塘垃圾站一直在為「城市居民服務」。自「六城同創」開展以來,西衝塘示範點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西衝塘垃圾轉運站嚴重製約了示範點的建沒,垃圾轉運站的搬遷成了居民群眾反響最大、呼聲最高的焦點。「吹南風天時,垃圾轉運不及時,垃圾站總會飄來惡臭,此外,蚊蟲還特別多,影響了周邊群眾的生活。」回想過去,居民老張不停的說道。
  • 垃圾站靠近居民樓,晉江竹園垃圾轉運站因何不搬遷?
    對於上述問題,晉江市城市管理局7月7日作出詳細解釋:竹園垃圾轉運站為1998年晉江市政府建設「晉江市安居工程」時同步規劃建設的垃圾轉運站,按照《城市垃圾轉運站設計規範》規劃選址,1998年開工建設,2000年建成投入使用。由青陽環衛處進行管理,服務區域為竹樹下社區及周邊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