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金科天籟城。因擔心其中的垃圾轉運站項目汙染環境,附近居民希望轉運站遷址。新京報記者 周崗峰 攝
近日,大興區金科天籟城小區擬建垃圾轉運站,引起附近相鄰小區部分居民反對。有居民稱該項目未過環評就施工,擔憂垃圾轉運站隨之建起汙染環境。
對此,北京市規劃委大興分局工作人員表示,垃圾站為金科天籟城小區的生活垃圾處理區,為便民配套設施,符合相關要求,目前已動工建設部分並非轉運站,而是該項目中的保障房。
相鄰小區居民擔憂汙染
「剛花了那麼多心思裝修好,就發現陽臺對面要建垃圾站,早知道我就不裝了。」附近居民張先生認為,就算垃圾站能夠達到國家相關標準,也難免會汙染居住環境。
張先生居住的小區位於待建垃圾轉運站的南側,相隔一條馬路,距離約35米。他表示,買房入住時,並不知道小區正對面會建一個垃圾轉運站。記者走訪中,多位居民表示對建垃圾轉運站有異議,他們認為,垃圾轉運站應該建在遠離居民區的地方。
據大興信息網顯示,金科天籟城項目包括公共租賃住房、自住型商品房,以及引發爭議的這座小型生活垃圾轉運站。該站佔地600平米,日處理量50噸。
該項目現場已圍上圍擋,部分房屋基坑已挖好。有附近居民稱,據他們了解,金科天籟城項目還未通過環評,但現在已開始建設,他們擔心垃圾轉運站也會跟著建好成「既成事實」。
轉運站開建須過環評關
負責該項目環評工作的相關人員表示,由於規劃布置調整,之前的環評報告沒有通過,現處於修改階段,正式的環評尚未啟動,具體的實施方案也還未公布。該工作人員也表示,因環評未過就動工,還曾被環保監察部門罰款。
大興區環保部門表示,雖然項目保障房取得了施工許可,但沒經過環保審批,已進行了罰款處理。鑑於垃圾轉運站對附近居民可能會產生影響,該項目也在和規劃部門協商,希望可以更改規劃。
對於小區旁建垃圾轉運站的問題,大興規劃部門一名負責人表示,該小區項目包括住宅、商業及垃圾轉運站,都是於2010年進行的整體規劃,轉運站是小區的配套設施,符合相關要求。對於未過環評即開建的說法,該負責人稱該項目中有一部分為保障性住房,屬於市發改委「綠色通道」項目,在辦理相關手續後,可以在未經環評前開建。
這名負責人也解釋,該項目中住宅和垃圾轉運站是分開辦理手續的,住宅的合法手續都辦完,可以開工建設,但垃圾轉運站的建設必須在環評通過之後,才能開始建設。
■ 部門說法
垃圾轉運站選址要參考服務半徑
有居民稱,六環外有那麼多空地,為什麼垃圾轉運站不能進行遷移。市規劃委大興分局副局長吳士成表示,每一塊空地都有一個整體的規劃,將垃圾站進行遷移,難以保證附近居民的服務半徑需求。
吳士成介紹,垃圾轉運站選址是根據服務半徑、服務區域、運輸需求,來決定的。按照《城市環境衛生處理條例》每一個片區設置一個垃圾轉運站,規劃是封閉式的垃圾轉運站,小區有垃圾箱,環衛有運輸要求,只有選在小區的中間位置,才能滿足居民的生活垃圾運輸需求。
他稱,根據測量,該垃圾轉運站距離金科小區最近為34米,距離明發小區40米,龍湖時代天街70米,幼兒園200米。而根據法律規定,垃圾轉運站屬於小型規模,每日運輸量在50噸,按照規範,與相鄰建築間隔最近是大於8米。
■ 追問
1 為何要在小區旁建垃圾轉運站?
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工作人員表示,垃圾轉運站的作用,就是把各家各戶小的垃圾,運到相對集中的地方,再由大型運輸車拉到比較遠的垃圾處理廠,這樣一個轉運的過程,能減少運輸成本。而且垃圾轉運站先對垃圾進行簡易的區分,對後期的處理有好處。
2 垃圾轉運站如何減少對周邊的影響?
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工作人員稱,垃圾轉運站確實對居民有影響。如何減少影響,首先提倡垃圾減量垃圾分類,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少產生垃圾,分類得好,可能對周圍的居民影響也會小一些。其次,要保證日產日清,不能滯留,不能過夜,防止垃圾在夏天腐敗變質,並且加強日常的管理、維護和運行,來減少對附近居民的影響。(記者左燕燕 實習生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