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便利店行業概況
目前,國內便利店類型主要仍以傳統類型為主,除了以日系便利店如7-11、羅森等連鎖便利店具有相對完備的數據採集設施外,本體便利店數位化仍處於摸索階段。
電商O2O模式、無人智能便利店、體驗式消費或將成為未來新型便利店的三大主要發展模式,隨著新零售概念的走紅,讓傳統商超也找到了轉型之路,擁抱移動網際網路,打造自己的線上APP+同城配逐漸成為大賣場的新標配,不斷彌補即時性消費體驗的短板。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便利店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2013至2019年中國便利店行業銷售額迅速增長,2019年銷售額達2556億元,同比增長12.9%。
資料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便利店商品種類涵蓋生活所需的各個方面,從我國具體的便利店類型商店銷售結構來看,本體便利店和夫妻店對即食商品的涉足較少,煙類商品銷售佔比較高;而領先便利店品牌以即食商品為主,佔比高達60%。
資料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6年中國便利店市場競爭策略及行業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三、便利店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門店數量方面,2019年中國便利店門店總數達13.2萬家,較2018年增加1萬家左右,同比增長8.2%。
資料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便利店行業競爭格局較為分散,2019年,便利店行業市場份額佔比最多的是易捷,佔總比重的21%,崑崙好客和美宜佳佔比都為15%,其他便利店的市場份額佔比均在5%以下。便利店行業集中度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合作整合將是未來趨勢。
資料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便利店行業的店鋪數量增速相對放緩,行業進入階段性調整期。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根據「便利店企業基本情況調查」結果,按照便利店企業截止2020年6月30日的門店總數量,整理排列出了「2020年中國便利店TOP100」。
據榜單顯示:中石化易捷、美宜家、中石油崑崙好客、天福、全家、羅森、浙江人本超市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十足、之上)、7-ELEVEN、蘇寧小店、見福進入榜單前十。其中,中石化易捷以27699的門店數量排名第一,美宜佳超越中石油排名第二。
資料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便利店行業相關政策
近年來,便利店的發展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在行業驅動政策頻發利好的大環境下,我國便利店發展亟待走向成熟。特別是疫情期間,為提振國內消費,便利店相關扶持政策不斷「出爐」。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五、便利店行業發展策略分析
便利店雖小,經營學問可不小。要想「活」得更好,用心鑽研市場、用心服務客戶一個都不能少。近年來,在資本加持下一度站上風口的便利店風光不再。尤其是疫情發生以來,不少便利店面臨經營困局。困局當前,如何破解?
一是「拉長腿」。
便利店一般選址在人口密集的交通場站、交叉路口、居民小區周邊等,服務半徑在500米至1000米。這意味著,便利店在「圈定」了周邊客源的同時,也放棄了更廣闊的市場。隨著傳統商業線上化轉型速度不斷加快,便利店還面臨著電商以及其他業態「送貨上門」服務的挑戰。因此,傳統便利店需要積極擁抱網際網路技術,完善線上銷售服務體系,變「等客上門」為「送貨上門」,讓銷售網點成為配送起點,從而不斷擴大銷售半徑。
二是抓特色。
目前,便利店大多採用連鎖經營模式,這在降低商品採購與物流成本的同時,也帶來了商品、服務同質化等問題。走進店裡,放眼望去全是「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八寶粥」,商品大同小異,消費黏性明顯不足。隨著便利店不斷增多,每家店面分到的訂單自然越來越少。鑑此,便利店需更好發揮自己「接地氣」的優勢,推出便利早餐、下午茶、半成品菜餚等差異化特色服務,更好地留住顧客。
三是優服務。
為提高用戶黏性,建議便利店可以推出類似「會員制」服務,為老顧客提供更多優惠。同時,要探索「把客戶當朋友、變交易為交流」,為用戶提供差異化、定製化服務。比如,店家可嘗試記住熟客們常買的東西,主動推薦顧客可能喜愛的食品,提供小朋友最喜歡的糖果,通過溫情交流把顧客變成穩定客群。在此基礎上,便利店還可基於用戶「痛點」,提供物品寄存、代收快遞、禮品預訂等增值服務,更好發揮網點的商業價值。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