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行動支付過閘大戰,你看好誰?

2020-12-21 中宏網廣東

由於國內公共運輸的行動支付市場相對來說還沒有形成支付寶與微信打造的「雙頭壟斷」的局面,因此很多沒有趕上早期行動支付熱潮的企業又有了一個參與的機會。

而作為公共運輸領域內的地鐵出行,如此典型的使用場景和如此高的使用頻率自然成為了支付企業眼中的「香餑餑」。

近幾年,國內的行動支付巨頭們都在爭先恐後的布局地鐵出行領域,地鐵出行領域的行動支付戰火也越燒越旺。

根據目前所了解到的情況來看,支付寶,微信,銀聯,這三大支付巨頭都已經入局地鐵行動支付,並且除了這三大支付巨頭外,地鐵公司、城市一卡通公司以及其他支付機構的動作也都不小。

地鐵行動支付領域入局者不僅眾多,而且進站的方式也是百花齊放,但是總的說來,目前應用於地鐵行動支付進出站技術主要有NFC與二維碼這兩種。

掃碼過閘:使用廣泛,大眾歡迎

自從二維碼被運用於支付領域,經過多年的發展,掃碼支付早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的各個場景中,並且已經擁有了大量的忠實用戶,可以說是目前最受歡迎的一種支付方式,手機掃碼進入地鐵支付領域也就成為了必然。

2016年3月,廣州地鐵繞開羊城通率先在APM線推出「智慧閘機」,乘客可在廣州地鐵微信官方服務號和廣州地鐵APP,支付寶城市服務窗口內購買單程票,實現掃碼過閘,至此開啟了掃碼過閘的先例。

二維碼切入地鐵後,對地鐵公司與通卡公司打造的閉環支付體系造成一定的衝擊,使得地鐵公司開始繞開通卡公司,自建APP,自己發乘車碼。

各支付機構也因此趁勢而為,紛紛和地鐵公司合作,入局地鐵出行的行動支付領域。

據百度百科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中國大陸(不含香港、澳門、臺灣)開通地鐵運營的城市達35個,依據中宏網廣東頻道梳理的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8月10日,已有31座城市的地鐵支持掃碼過閘。

另據了解騰訊、支付寶、銀聯、京東這四家公司都已相繼入局地鐵過閘支付。據媒體報導在2018年7月6日,蘇寧支付已經與南京地鐵籤署合作協議。未來,蘇寧支付將接入南京地鐵,憑蘇寧金融APP乘車碼即可乘車。

除了以上提到的通卡公司、地鐵公司和支付機構外,還有一向只提供技術支持和解決方案的系統服務商,也開始從幕後走向臺前,入局地鐵掃碼過閘。比如八維通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與無錫、福州地鐵合作推出碼上行APP。

從掃碼過閘的支付方案來看,這些公司與地鐵的合作模式無非就兩種:

1、與地鐵公司合作提供乘車碼;

2、只提供支付接口;

因為掃碼過閘的合作模式較為簡單,其相較於NFC涉及的產業方要少,並且相比於其他支付方式來講,門檻要低很多,所以誰都有機會創造入口,誰都有機會獲取用戶,掃碼過閘也在地鐵支付領域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NFC過閘:體驗雖佳,門檻卻高

相較於二維碼支付,NFC可謂算得上是「長輩」了,NFC技術誕生於2003年,其應用在公共運輸支付領域也有多年,這些年來作為「長輩」的NFC一直受到擁護,但是其在市場上卻未見起色。主要原因在於NFC產業鏈太長,整合的難度太大,導致其推廣的難度大。

儘管NFC推廣遭遇重重困難,但是對於用戶來說,NFC支付速度快,產品體驗更好。也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公司都加入到NFC過閘這個行列中來。其中通卡公司算得上是NFC過閘的忠實粉絲。

但要實現eSE全終端模式支付,通卡公司需要協調的產業方過多,時間周期很長,難度很大。正因如此,通卡公司選擇和通信運營商合作推出NFC-SIM卡,這樣所需要協調的產業方相較於eSE全終端就要少許多。但NFC-SIM卡也並沒有讓NFC支付崛起,這背後的原因有太多,主要有兩個,一是用戶需要換張新的SIM卡以及一部NFC手機,二是售後服務體驗不太好。

直到2016年5月24日,江西銀行聯合洪城一卡通推出基於HCE的手機支付——Ola Pay,標誌著HCE技術正式應用到國內公共運輸支付領域,使得大家對於NFC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在2017年12月26日,微信小程序開放HCE連接能力。HCE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路由方式,使得卡模擬模式中的數據可以被路由到手機APP中的HCE服務上,使其擺脫了傳統SE晶片載體的限制。這種方案既能夠降低成本,也能夠縮短產業鏈,在地鐵行動支付領域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銀聯為了解決NFC行動支付面臨產業鏈過長、不同產業相互制約的問題,結合HCE和Token技術研發了「雲端支付」產品,並且把這種技術產品運用於公共運輸領域。並根據公交、地鐵的行業特點和市場需求,於2016年推出延遲聯機交易ODA應用,使得銀聯在小額高頻的交通支付領域有著明顯的競爭優勢。

總結起來目前使用NFC過閘主要分為四類:

1、通卡公司聯合手機廠商採用的eSE全終端模式;

2、通信運營商和通卡公司合作推出的NFC-SIM卡;

3、通過微信小程序或APP開通的HCE交通卡;

4、利用手機錢包綁定銀聯卡扣款的「銀聯手機閃付」;

不管那種模式,NFC所涉及的產業方相較於掃碼過閘都要多,推廣難度大,但是從長期來看,NFC速度快,體驗更佳,潛力也更大,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產業各方的融合,NFC技術過閘前景將會變得明朗。

其他:新型支付方式競相開放

隨著行動支付的發展,各種支付技術也是層出不窮。之前通卡公司聯合通信運營商推過2.4G RF-SIM卡行動支付方案,2.4G手機深圳通卡用戶量曾一度超200萬,但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功。

在2017 年 12 月 28 日,廣西南寧地鐵推出「咪付」過閘方案。「咪付」採用低功率藍牙技術,通過與低功耗藍牙模塊交互認證、傳輸信息。這是地鐵支付領域內首次商用低功耗藍牙技術。

相比NFC來說,「咪付」最大的優點在於對手機終端沒有限制,可通過支付寶、微信、銀聯卡、桂林銀行進行餘額充值。但在使用咪付過閘時,需要保證手機開啟數據流量及手機藍牙。但「咪付」還不能算是成熟的方案,由於蘋果手機會將 Apple Pay 設置為 iOS 系統中最高優先級,刷「咪付」時需要小心地把手機放在對應的感應區,和其他感應位置保持距離,否則會被喚醒 NFC 信號源,跳出 Apple Pay 導致開閘失敗。

另外有 Pay 功能的小米、三星等手機,也會因同樣情況跳出 Pay 界面,如果刷機過閘的時候操作不仔細,就會導致很尷尬的局面。

目前只有南寧地鐵採用「咪付」過閘方案,以後會不會推廣至全國地鐵?這還有待觀察。

2018年4月4日,合肥地鐵「一號通」刷手機過閘技術成功試點,「一號通」對手機終端沒有限制,而且使用者不需要打開手機、APP、生成識別碼等操作流程,只要是開通4G及以上功能的手機就能夠使用,最大的缺點就是須指定合作的電信運營商用戶。

另外有多個城市正在試點刷臉乘車,2018年4月,螞蟻金服對外釋放信息,正在研製刷臉乘車方案,上海地鐵未來將可刷臉過閘。

2018年5月,北京地鐵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探索「生物識別」等方式支持乘客進站乘車,並透露北京地鐵將會試點人臉識別系統。

2018年11月,鄭州地鐵首次展示人臉識別乘坐地鐵。據工作人員稱,若精準識別等一系列實際問題解決,試運行成熟,就有可能會應用。

迄今為止,還未有城市將將刷臉支付正式的商用於地鐵領域。現如今零售領域的刷臉支付應用已經如火如荼,而今交通領域對於刷臉支付也躍躍欲試,但是在支付速度要求高、環境複雜的交通領域,刷臉支付真的能適用嗎?或許隨著技術的發展,刷臉乘車的一些問題也會得到解決,屆時,刷臉支付有望在交通領域開花結果。

最後

總體而言,目前二維碼乘地鐵的支付方案最受歡迎,而NFC支付在交通領域發展了將近有十年,一直被大家看好,但在市場上卻表現不佳。隨著新型技術的應用以及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局,地鐵行動支付之戰必將變得更加激烈。至於哪種支付方式將成為主流,主要取決於用戶對產品的體驗以及該方式能否平衡好各產業方的利益。

相關焦點

  • 不用找零不用排隊 直接掃碼過閘……南昌地鐵開啟「行動支付」新...
    在南昌出門幾乎不用帶錢包商場、飯店、超市……甚至菜市場裡都隨處可見二維碼的身影一部手機衣食住行全搞定行動支付就是這樣方便快捷換零錢還是其次每到上下班高峰期買票的隊伍長得讓人開始懷疑人生今天,找零、排隊都將成為過去南昌地鐵「鷺鷺行」APP正式上線啟動行動支付掃碼過閘功能正式試運營
  • 北京地鐵全線支持銀聯閃付過閘 全國37城地鐵支持銀聯行動支付
    近日,北京市軌道交通銀聯支付服務再升級,全市23條線路(含機場線)全部開通銀聯閃付過閘。自此,北京地鐵、市區公交實現銀聯閃付、雲閃付APP乘車碼及雲閃付APP無感支付全覆蓋。銀聯不僅為用戶帶來便利的乘車體驗,還提供北京市政一卡通等額優惠補貼,助力廣大用戶省心、省力,高效出行。
  • 武漢地鐵新型行動支付應用模式研究
    地鐵線網已實現網際網路支付方式全覆蓋,包括二維碼和HCE雲卡等行動支付。本文主要介紹武漢地鐵運營體系內的新型行動支付技術應用情況。背景為積極響應武漢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武漢地鐵於2015年7月6日正式啟動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AFC)系統向智聯售檢票(iAFC)系統的轉型升級項目,開展網際網路購票、過閘等新型行動支付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考慮到地鐵線網系統實現的複雜度,智聯售檢票(iAFC)行動支付項目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實施。
  • 掃碼過閘!銀聯雲閃付實現重慶軌道交通行動支付
    新華網重慶1月2日電 日前,據中國銀聯重慶分公司相人員介紹,銀聯雲閃付APP支持重慶軌道全線網(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5號線、6號線、10號線、環線和6號線支線)163個站點近1000臺掃碼閘機的掃碼支付。
  • 深圳地鐵上線金融IC卡過閘服務
    由深圳地鐵、港鐵(深圳)公司、中國銀聯日前聯合推出的金融IC卡(包括銀聯手機閃付及銀聯IC卡閃付)過閘服務,在深圳市地鐵全線網上線,助力市民便捷的出行體驗。
  • 徐州地鐵全線支持銀聯閃付過閘
    9月28日上午,徐州地鐵1號線正式開通,同時,徐州地鐵1號線所有站點全部閘機全面受理銀聯閃付過閘,是銀聯行動支付產品覆蓋地鐵領域的第29城。即日起,徐州市民使用62開頭的銀聯IC卡(包括信用卡及借記卡),或銀聯手機閃付(包括Huawei Pay、Mi Pay、OPPO Pay、vivo Pay、Apple Pay、Samsung Pay、Meizu Pay等),即可靠近進出站閘機「一閃就付」,便捷搭乘地鐵。銀聯行動支付是金融科技服務民生的有效實踐,可極大優化出行體驗、提升通勤效率。
  • 全線支持Apple Pay,廣州地鐵行動支付方式全匯總
    一直走在行動支付前列的廣州地鐵又有新動作了,廣州地鐵官方宣布9月26日起,廣州地鐵全線網支持通過銀聯手機雲閃付使用Apple Pay過閘,繼地鐵雲卡和信用卡過閘之後廣州地鐵行動支付方式再升級!此次廣州地鐵全線網的6000多臺閘機已經完成升級改造,全部支持通過銀聯手機雲閃付使用Apple Pay過閘,而且採用國際前沿的ODA(Offline Data Authentication)脫機數據認證技術,脫機認證、延遲扣款
  • 深圳地鐵正式上線掃碼過閘,餘額不足微信墊付
    5月8日上午11時,「深圳市地鐵乘車碼首發啟用」儀式在福田地鐵站內舉行。即日起,乘客只需要下載深圳地鐵APP或者在「深圳地鐵e出行」、「騰訊乘車碼」、「港鐵深圳live+」微信小程序生成乘車碼,在標有「刷碼過閘」字樣的閘機上,將乘車碼對準掃碼口,只需0.2秒就可以輕鬆過閘乘坐地鐵。現階段,深圳地鐵全網線均已支持掃碼過閘。
  • 銀聯閃付支地鐵使用Apple Pay直接過閘
    9月26日起,廣州地鐵全線支持銀聯手機閃付過閘了!這是全國首次實現地鐵所有站點直接過閘!即日起,乘客可率先通過銀聯手機閃付使用iPhone和Apple Watch快速、安全過閘(橙色的地鐵雲閘機除外),無需購票,無需掃碼。乘客只需用支持Apple Pay的設備靠近閘機感應區即可進站,更可享乘車優惠。
  • 手機支付閘口少 乘客排長隊出站 長沙地鐵「掃碼過閘」不方便
    方便、快捷的地鐵,也成為越來越多人出行的首選。以往乘坐地鐵,需要先在地鐵站買一張單程票,或者使用瀟湘卡即可。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長沙地鐵APP從2018年12月21日開始上線運行,引入行動支付和手機刷碼方式來緩解乘客現金購票充值和遺忘車卡帶來的種種不便。
  • 明天起,乘坐南京地鐵可正式使用行動支付啦
    南京地鐵行動支付,明天(12月26日)將實現地鐵線網174個車站每站「兩進兩出」閘機通道投用,目前支持銀聯閃付和支付寶二維碼兩種支付方式。   銀聯閃付包括銀聯卡閃付和手機閃付,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銀聯閃付過閘流程   (1)銀聯卡過閘。
  • 廣州地鐵全線閘機支持ApplePay過閘,這樣坐地鐵最省錢!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套坐地鐵攻略幫大家省時又省錢~9月26日起,廣州地鐵全線網支持通過銀聯手機閃付使用Apple Pay過閘了!目前,廣州地鐵全線網的6000多臺閘機已經完成改造,支持通過銀聯手機閃付使用Apple Pay過閘。
  • 無錫地鐵可以刷支付寶過閘啦
    無錫地鐵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全線二維碼掃碼過閘功能之後,今年又向多元化的智慧出行方式邁出了一大步。無錫地鐵自相繼實現了公共自行車、城市公交、多城地鐵互通等功能後,為了豐富錫城百姓的出行方式,無錫地鐵開始逐步放開第三方掃碼過閘功能。
  • 長沙坐地鐵,可手機買票掃碼過閘了!
    需下載新版 「長沙地鐵」App 限一人一碼進出站使用12月21日,長沙地鐵五一廣場站,在長沙遊玩的劉同學(左一)正用手機掃碼過閘。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月紅 攝 在長沙坐地鐵,如果沒有地鐵卡,又沒帶錢怎麼辦?遇上出行高峰,如何避免排隊購票?
  • 深圳地鐵行動支付全覆蓋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軍 通訊員 王禹程記者15日從深圳地鐵獲悉,自7月16日起,深圳地鐵所轄7條線路全部車站的客服中心票務處理完成系統升級,支持行動支付功能。升級後,市民購票、充值、過閘等所有門類的票卡業務均可支持第三方支付。深圳地鐵客服中心也可以行動支付啦記者了解到,深圳地鐵車站的客服中心可為乘客提供深圳通卡充值和票卡異常處理等相關服務,但以往人工服務窗口只能接收現金支付。而隨著深圳地鐵客服中心第三方支付功能的上線,乘客乘坐地鐵 「無需攜帶現金」的時代來了。
  • 濟南地鐵、上海金山鐵路開通銀聯行動支付服務
    至此,全國已有38個城市地鐵、逾1700個城市和縣域公交支持掃銀聯二維碼、銀聯手機閃付乘車。用戶只需打開雲閃付APP點擊「乘車碼」,或使用開通銀聯手機閃付的智慧型手機,或是帶閃付標識的銀聯IC卡,靠近公交終端或閘機感應區即可「一閃就付」。近期,雲閃付乘車碼、銀聯手機閃付等銀聯行動支付在交通出行場景迅速拓展。
  • 杭州地鐵行動支付首度「擴容」,杭州辦事服務APP、市民卡APP可「掃...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陳鍇凱 通訊員 吳艇2018年12月26日開始,杭州地鐵行動支付首度「擴容」,杭州辦事服務APP、杭州市民卡APP均開通了杭州地鐵掃碼過閘功能。在原有杭州地鐵官方APP/支付寶APP掃碼、銀聯雲閃付的基礎上,市民行動支付乘地鐵又多了兩種選擇。
  • 今起,無錫地鐵全線啟用支付寶掃碼過閘!
    今天起,無錫地鐵全線 正式啟用支付寶掃碼過閘功能! 為滿足市民日益對智慧出行的需求 無錫地鐵於9月底實現了 自助售票機的行動支付購票功能
  • 東莞地鐵可以刷銀行卡、Apple Pay直接過閘啦
    8月15日起,東莞地鐵可以刷銀行卡、Apple Pay直接過閘。孫俊傑 攝  刷銀行卡、Apple Pay除了買買買,從8月15日起,還可以在軌道2號線直接過閘!15日上午,在人民銀行的大力指導和推動下,經中國銀聯廣東分公司、東莞通公司、市軌道公司和各金融機構的通力合作,東莞地鐵軌道2號線受理銀聯手機閃付和銀聯IC卡閃付正式上線。這標誌著,今後市民或遊客乘坐東莞地鐵時,可以直接使用手機或銀行卡「閃付」過閘。
  • 深圳地鐵上線刷臉過閘服務,交通出行迎來新體驗
    近日,騰訊公司攜手深圳地鐵、廣電運通正式推出刷臉乘車服務。今後,60周歲及以上老人完成線下註冊,即可在深圳地鐵11號線18個站點的智慧邊門刷臉過閘乘坐地鐵。據行動支付網了解,此次刷臉乘車在深圳地鐵的技術實現是由騰訊金融科技業務線乘車碼團隊全面支持的,而刷臉乘車的落地也標誌著「乘車碼」完成了由「碼」向「臉」的服務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