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鐵上線刷臉過閘服務,交通出行迎來新體驗

2020-12-16 行動支付網

二維碼支付的普及讓人們拿著一部手機就能走遍一座城市,輕鬆解決衣食住行。那麼有沒有可能不帶手機,僅憑一張臉就能實現支付呢?

這個暢想正在逐漸變成現實。如今,刷臉支付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行動支付市場蔓延,而對於環境複雜、條件苛刻的公共運輸領域,刷臉支付也有了新的落地。

針對60歲及以上人群,刷臉乘車如何開通?

近日,騰訊公司攜手深圳地鐵、廣電運通正式推出刷臉乘車服務。今後,60周歲及以上老人完成線下註冊,即可在深圳地鐵11號線18個站點的智慧邊門刷臉過閘乘坐地鐵。

據行動支付網了解,此次刷臉乘車在深圳地鐵的技術實現是由騰訊金融科技業務線乘車碼團隊全面支持的,而刷臉乘車的落地也標誌著「乘車碼」完成了由「碼」向「臉」的服務升級。

此次刷臉乘車由於是前期試運行,有幾個值得注意的關鍵點:

第一、針對60歲及以上老年人;

第二、開通11號線所有18個站點;

第三、線下「自助票務處理機」完成註冊才能刷臉乘車。

那麼在自助機上如何開通註冊呢?從整個註冊流程來看,過程並不複雜,刷身份證和人臉識別比對就如同「高鐵進站」一樣:

1、點擊界面,選擇用戶類型;

2、刷身份證獲取實名信息;

3、拍攝人臉照片並進行比對,即可成功開通。

另外,針對行動不便、需要坐輪椅的老人,在自助票務處理機完成線下註冊時,錄入人臉信息後,還特意為老人設計了錄入指靜脈的步驟,輪椅老人刷刷手指也可過閘。

目前,深圳地鐵的刷臉應用僅針對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開放試運行,騰訊方面表示,後續將普及到本市戶籍享受撫恤補助待遇的復員軍人、烈士遺屬、軍隊離退休幹部等等更多免票群體。而隨著使用人群的擴大,也會相應地增加線上註冊的方式。

刷碼到刷臉,科技向善路上的創新難點

去年8月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上,騰訊聯手深圳地鐵、廣電運通共同發布了擁有生物識別等功能的「生物識別+信用支付」地鐵售檢票系統解決方案,可以滿足地鐵乘客出行的不同場景。本次刷臉過閘服務上線正是該方案的落地,同時也是刷臉乘車服務在深圳地鐵的首次落地。

如今刷臉支付在線下消費領域飛速發展,但對於交通領域而言,仍然鮮有真正落地的項目,一方面是由於公共運輸領域複雜特殊的環境,另一方面則是很多創新並沒有帶來實質性的便捷。環境複雜特殊則包括,人流量大、網絡要求高、高峰期負載重、人臉信息安全等等,那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則對企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據行動支付網了解,針對公共運輸的特殊性,此次刷臉乘車服務由騰訊金融科技團隊旗下的乘車碼團隊及深海實驗室團隊,基於騰訊人臉識別算法打造,可以有效提升該場景下1:N人臉識別的準確度。用戶可通過人臉、指靜脈等多模式組合驗證實現刷臉過閘,人臉驗證最快僅需0.3秒。同時,依託人臉識別算法優勢,刷臉乘車的識別通過率達99.99%,準確度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其次,除了公共內網伺服器外,未來還將在每個站點都部署一臺人臉識別伺服器,如遇網絡問題將會把中心人臉檢索降級到站點人臉檢索。最後,刷臉項目的網絡傳輸都在深圳地鐵的內網完成,且所有用戶的註冊、過閘數據都經過全程加密,只會留存在其內網的伺服器上,在傳輸的所有途徑上都保證了用戶隱私數據的安全。

如今,隨著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系列由刷臉引發的信息洩漏、安全隱患。2018年年末,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的《2018年行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中,行動支付用戶使用生物識別的意願在不斷提升,由2017年的84.8%提升到2018年的85.0%。但同時,報告顯示73.8%的用戶擔心個人隱私洩露,67.3%的人則擔心存在安全隱患。

因此,在推廣創新的網際網路技術時,安全和需求往往比技術本身更加重要。在二維碼、手機交通卡都無比便捷的交通出行環境下,一味地追求創新支付手段也並不實際,此次深圳地鐵優先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群體推出刷臉過閘,顯然能夠為這些特殊人群帶來便捷和幫助,更是「科技向善」理念的一次踐行。

此前,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可憑身份證或老人證在深圳地鐵人工通道免費通行。而刷臉過閘服務上線後,老年人只需刷臉就能在11號線全線快速進出站,無需再向地鐵工作人員出示證件,極大節省通行時間,提升出行體驗。另外,考慮到老年人群體的特殊性,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弱,乘車碼團隊對此在線下推出了自助機註冊、指引宣傳物料、志願者服務等措施。

消費到交通,「乘車碼」人臉識別的展望

在消費領域,刷臉是一場革命,背後承載著生態與數據。但交通領域則不同,場景不同、主體不同、設備體驗各方面都不一樣。首先,不同於消費領域,交通支付是一個閉環場景,支付的動作只能在交通領域完成,產業鏈的相對封閉讓其它中小企業很難進入其中;其次,運營主體複雜,各地有不同的地鐵集團、公交公司,而地鐵、公交之間也各自運營,運營主體多讓互聯互通成為難點;最後,終端改造巨大,二維碼支付進入交通領域便經歷了龐大的終端改造工程,刷臉目前尚處於發展階段,想再次普及交通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但是,依託「乘車碼」的交通刷臉未來仍然可期:

首先,乘車碼發展迅速,支持城市多,具備平臺、場景和先發優勢;其次,乘車碼團隊具備較強的技術實力,刷臉是一項AI技術,需要大量的算法學習和應用實踐,依託騰訊深海實驗室的人臉識別算法有較高的安全可靠性;最後,乘車碼依託小程序和微信社交屬性,擁有良好的用戶基礎和消費者認同。

目前,據行動支付網了解,已有多地公交、地鐵在測試關於刷臉乘車的項目,部分地區已有上線試運行。因此,儘管挑戰巨大,但對於刷臉技術未來在交通領域的發展,筆者持樂觀態度。

另外,公交場景相對於地鐵而言環境更加複雜,比如人流密集下攝像頭的識別問題、不同行車環境的光線問題、4G網絡傳輸的穩定性問題等等。騰訊乘車碼團隊向行動支付網介紹,乘車碼團隊也一直在進行公共運輸領域的刷臉乘車嘗試。本月9日,乘車碼在廣州地鐵推出的刷臉乘車服務開通試運行。用戶通過廣州地鐵乘車碼小程序或廣州地鐵APP註冊「刷臉乘車」,即可在APM線-廣州塔站體驗。在去年下半年,乘車碼團隊與深圳巴士集團成立聯合項目組,並在實驗室內完成刷臉乘公交項目。隨著5G的商用和逐漸鋪開,公交刷臉會在下半年或明年逐步落地。

而據行動支付網了解,近期乘車碼可謂動作頻頻,其在微信客戶端新增了兩個入口,一個是微信卡包裡面的「交通卡」,其涵蓋了微信上所有關於小程序乘車碼,是一個「乘車碼」的綜合入口,當然未來也可能加入HCE乘車卡功能;另一個是支付服務內的「出行服務」,除了包含「乘車碼」之外,還提供優惠洗車、油卡充值、違章查詢等個人車主服務,未來甚至可能向汽車金融、智慧交通方面拓展。騰訊金融科技對於「乘車碼」的能力顯然不僅僅是二維碼乘車這麼簡單,平臺化和能力輸出才是產業網際網路下半場的重頭戲。

同樣可以預見的是,在生物識別方面,未來基於人臉識別等技術交通應用將可能延伸到更多智慧出行、智慧城市、城市安全等方面的服務,比如公安系統的打通、建立城市公共安全預警系統等等。

此次刷臉過閘服務上線,是「看臉」時代的縮影,也是「科技向善」理念的完美體現。在當下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各種新興概念層出不窮,各種創新應用屢見不鮮,但對於科技而言「不作惡」僅僅是最低標準,「要為善」才是最高追求。

本文為作者授權發布,不代表行動支付網立場,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未按照規範轉載者,行動支付網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相關焦點

  • 半秒就過閘 刷臉乘地鐵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 攝市民體驗刷臉過閘。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 攝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天研 通訊員溫美春、馬堅生)不帶羊城通、不帶手機、不帶現金也能坐地鐵了,只需要一張臉。昨日,廣州智慧地鐵示範車站在已運營的廣州塔站、建設中的天河智慧城站上線,最引人矚目的新技術當屬刷臉過閘,率先在APM線廣州塔站面向市民開放。記者現場體驗,在閘機範圍內停頓半秒即可開閘,未來這個時間還要縮短40%。記者在APM線廣州塔站看到,站廳兩端均設置了刷臉過閘機,與常規機器相比多了一塊豎起來的顯示屏,上面有捕捉乘客臉部信息的攝像頭。
  • 深圳地鐵上線金融IC卡過閘服務
    由深圳地鐵、港鐵(深圳)公司、中國銀聯日前聯合推出的金融IC卡(包括銀聯手機閃付及銀聯IC卡閃付)過閘服務,在深圳市地鐵全線網上線,助力市民便捷的出行體驗。
  • 深圳地鐵正式上線掃碼過閘,餘額不足微信墊付
    5月8日上午11時,「深圳市地鐵乘車碼首發啟用」儀式在福田地鐵站內舉行。即日起,乘客只需要下載深圳地鐵APP或者在「深圳地鐵e出行」、「騰訊乘車碼」、「港鐵深圳live+」微信小程序生成乘車碼,在標有「刷碼過閘」字樣的閘機上,將乘車碼對準掃碼口,只需0.2秒就可以輕鬆過閘乘坐地鐵。現階段,深圳地鐵全網線均已支持掃碼過閘。
  • 深圳地鐵:掃碼乘車即將到來,未來有三種方式刷碼過閘
    【鈦媒體瞬眼播報】近日,不少細心的乘客發現深圳地鐵內出現了一些小變化:部分車站閘機上增設了一個掃碼口,溫馨提示顯示「刷碼乘車 敬請期待」字樣。熱心市民紛紛猜測,深圳終於也要迎來掃碼坐地鐵了嗎?深圳地鐵集團攜手港鐵(深圳)、騰訊公司推出的手機掃碼過閘服務預計將於近期上線,正式和市民見面。
  • 深圳60歲以上老人刷臉免費乘地鐵
    為進一步提升深圳市民乘客的地鐵出行體驗,深圳地鐵近日在11號線試行地鐵智慧客服系統。60周歲及以上老人在人臉註冊成功後,可通過邊門檢票機進出站,免票乘坐深圳地鐵。    據悉,該刷臉乘車服務是由騰訊公司攜手深圳地鐵正式推出的,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用戶可通過人臉、指靜脈等多模式組合驗證實現刷臉過閘,人臉驗證最快僅需0.3秒。
  • 貴陽地鐵「刷臉進閘」有多快?記者體驗告訴你……
    自12月10日起,「刷臉乘車」功能在貴陽地鐵進行開放體驗,前兩萬名體驗者可以提前感受地鐵乘車方式的「變革」。截止當日,共有2700餘人在「貴陽地鐵」APP進行「刷臉乘車」註冊,700餘人前往站點現場完成開通。
  • 今天起,深圳地鐵可掃碼乘坐!小馬哥親自示範,三種方式輕鬆過閘
    5月8日,由深圳地鐵、港鐵(深圳)、騰訊公司聯合推出的手機掃碼過閘服務正式上線。市民只需使用深圳地鐵APP或者 「深圳地鐵e出行」「騰訊乘車碼」「港鐵深圳live+」微信小程序生成乘車碼,就可以輕鬆掃碼過閘,乘坐地鐵。
  • 無感安檢 刷臉過閘!擎雲科技助力廣州智慧地鐵安防等級MAX提升
    9月9日,廣州智慧地鐵示範車站在廣州地鐵三號線、APM線廣州塔站正式上線。 廣州市品高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品高軟體」)副總裁、廣州擎雲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擎雲科技」)董事周靜和來自全國各城市軌道交通公司的領導來賓共同參觀、體驗廣州塔示範站,見證了智慧地鐵建設的嶄新成果。
  • 刷臉乘車 一笑「輕乘」 西安地鐵刷臉乘車系統正式上線
    隨著行動支付發展,以往乘坐地鐵只能使用刷卡支付,到現在已經基本普及的手機掃碼支付,我們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的支付方式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和方便,但依靠這些額外介質來完成支付,經常會有意外的情況發生,例如忘帶現金、交通卡丟失、手機沒信號沒電等問題。依託於人臉識別技術的刷臉乘車支付將極大解決這一問題。
  • 深圳人刷碼乘車次數全國第一,預計後年可刷碼坐香港地鐵
    南都訊 記者王童 今日,伴隨廣東省一位90後開通小程序並刷碼上車,騰訊金融科技旗下的智慧交通創新產品——乘車碼迎來了第一億位用戶。自2017年7月30日乘車碼首次上線廣州BRT快速公交以來,現已在全國28個省級行政區120多座城市相繼落地。
  • 福建這城市可刷臉乘地鐵,1秒就過閘,書記市長親自來「打call」
    隨著休閒旅遊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由出行。到了一個城市,首先是先體驗這裡的交通。如果交通便捷,體驗舒適就會給這座城市加印象分。以前,很多外地遊客來到福州,就被這裡的交通所深深「震撼」了,尤其是早上或者傍晚時分,五四路、東街口或尤溪洲大橋等地,是車滿為患。
  • 刷臉乘車,一笑「輕乘」,西安地鐵刷臉乘車系統正式上線
    隨著行動支付發展,以往乘坐地鐵只能使用刷卡支付,到現在已經基本普及手機掃碼支付,我們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的支付方式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和方便,但依靠這些額外介質來完成支付,經常會有意外的情況發生,例如忘帶現金、交通卡丟失、手機沒信號沒電等問題。
  • 地鐵行動支付過閘大戰,你看好誰?
    2016年3月,廣州地鐵繞開羊城通率先在APM線推出「智慧閘機」,乘客可在廣州地鐵微信官方服務號和廣州地鐵APP,支付寶城市服務窗口內購買單程票,實現掃碼過閘,至此開啟了掃碼過閘的先例。「銀聯手機閃付」;不管那種模式,NFC所涉及的產業方相較於掃碼過閘都要多,推廣難度大,但是從長期來看,NFC速度快,體驗更佳,潛力也更大,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產業各方的融合,NFC技術過閘前景將會變得明朗。
  • 深圳地鐵11號線今起試行 滿60歲老人刷臉免費進站
    為進一步提升乘客地鐵出行體驗,深圳地鐵攜手騰訊公司、廣電運通9月20日在11號線試行上線地鐵智慧客服系統。車站內外將增設自助票務處理機,供享受優惠乘車政策的60周歲及以上老人進行註冊,註冊成功後可通過邊門檢票機「刷臉」免費進出站。
  • 實名開通、刷碼過閘,深圳通乘車碼今日上線地鐵
    3 月 6 日,深圳通乘車碼在深圳市地鐵全線網試行上線。市民只須在深圳通官方 APP、"深圳通 + "微信小程序或" i 深圳" APP 中註冊開通深圳通乘車碼,即可輕鬆掃碼坐地鐵。 深圳通乘車碼的試行上線進一步提升了市民乘客便捷的地鐵出行體驗,並可以與地面公交無縫銜接,實現地鐵公交"一碼通行"。
  • 深圳地鐵所有閘機改造完成 均可刷金融IC卡和全國交通一卡通
    IC卡和全國交通一卡通刷卡通行,市民乘客的地鐵出行體驗將進一步提升。&nbsp&nbsp&nbsp&nbsp深圳地鐵所有閘機均支持全國交通一卡通&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自今年3月1日,深圳市地鐵全線網正式上線金融IC卡、全國交通一卡通過閘功能以來,深圳地鐵的支付方式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滿足了不同乘客地鐵出行的多種需求。
  • 地鐵擬推出刷二維碼進站乘車 刷碼即可直接進出站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徐興東)記者從深圳地鐵了解到,深圳地鐵攜手港鐵(深圳)、騰訊公司,擬推出手機掃碼過閘服務,預計將於近期上線。在原有單程票、深圳通卡、日票、計次卡的基礎上新增一種票務選擇,市民乘客乘坐地鐵將更加方便。
  • 打破"胡煥庸線":上線重慶、蘭州地鐵,騰訊乘車碼助力西部交通建設
    今年年中,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發布了一個觀察結論,從2011年到2018年,行動支付正在打破傳統的"胡煥庸線",東西部金融服務可得性差距縮小了15%。近日,重慶、蘭州地鐵陸續上線乘車碼等多種行動支付過閘方式,在東部一線城市幾乎全覆蓋的基礎上,以騰訊乘車碼為代表的交通行動支付也在跨越"胡煥庸線"向西北部延伸,為西部發展注入活力。
  • 老人、特殊人群可刷臉進出閘,深圳地鐵啟用人臉識別功能
    (原標題:老人、特殊人群可刷臉進出閘,深圳地鐵啟用人臉識別功能)
  • 無錫地鐵可以刷支付寶過閘啦
    無錫地鐵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全線二維碼掃碼過閘功能之後,今年又向多元化的智慧出行方式邁出了一大步。無錫地鐵自相繼實現了公共自行車、城市公交、多城地鐵互通等功能後,為了豐富錫城百姓的出行方式,無錫地鐵開始逐步放開第三方掃碼過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