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座高樓拔地而起,片片廠房錯落有致,道路乾淨整潔,公園遍布街頭。淄博高新區——一個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秩序良好、現代化氣息濃鬱的產業高地。
從關心老年人和困難群體生活,到完善路網和城市精細化管理;從鼓勵公眾參與美化生活環境到環境提升引來文旅大鱷……長期以來,淄博高新區堅持「群眾滿意是最高標準」,事事都從解決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入手,件件都以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目標,在高質量發展的路上不斷豐富著「幸福」二字的內涵。
全域融合 為暢通生活「加速」
在建設生態幸福高新區的過程中,道路交通建設無疑是重要的一環,它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連著民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
「以前送孩子上學走中潤大道,孩子畢業後就沒再來過。今天走中潤大道去花山公園遊玩,一路上暢通無阻,綠化更美了,基礎設施也很完善,道路跟2年前相比大變樣了。」12月6日上午,市民潘女士感慨道。
近年來,淄博高新區內先後實施了世紀路、西六路、寶山路上跨青銀高速橋梁工程,玉皇山路、衛湖路等下穿青銀高速以及青龍山路、民祥路、南嶺南路等下穿淄東鐵路箱涵工程,魯山大道魯泰大道互通立交、魯山大道提升改造、金晶大道提升改造、中潤大道提升改造等重大交通路網建設。
這些交通工程貫穿高新區東西南北,進一步打通了與周邊區縣連接的大動脈,大大拉近了與相鄰區縣的交通距離,四通八達、暢通無阻的交通網加快了融入省會經濟圈的步伐,拉近了與膠東經濟圈的「距離」。
為加快淄博科學城建設,高新區投資約45億元,在淄博科學城路網範圍內實施齊風大道、齊新大道、陶韻路等「五縱五橫」10條市政主幹道,以及齊祥路、鞠源路等6條綜合管廊,並配套建設豬龍河綜合治理工程。其中,道路建設總長約35.39公裡,管廊建設總長約17.27公裡,豬龍河綜合治理5.7公裡,全力改善高新區的人居環境。
如果說城市幹道是城市的「面子」,那麼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裡子」。
寧可繞遠路也不走背街小巷,曾是高新區快遞員趙先生的工作習慣。他說:「以前很多背街小巷路況差,還不如繞路走主幹道快。現在小路改造後,四通八達,送件更方便了。」
今年,英才路東段、農發行路、民祥北路、華鴻文化路、紫荊園小區道路、庭蘭苑小區道路等背街小巷道路改造全部完成,進一步便利居民出行。
交通圈就是經濟圈,大交通就是大民生。圍繞「四位一體、組群統籌、全域融合」城市發展思路,高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加快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讓群眾享受到更多便捷。
敬老愛老 為幸福生活「加溫」
「您老啥也不用準備,咱這都全著呢!」12月5日早上8點,淄博高新區雋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成寶志微笑著站在村老年公寓門口。當天,該村70歲以上老人開始陸續搬進老年公寓。
電視、冰箱、廚具、家具……雋山村老年公寓不僅設施齊全,村兩委還特意為老人準備了鍋碗瓢盆、床上用品,老人們拎包即可入住。
「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沒想到還能過上這麼好的日子!」雋山村75歲老人苗會拿到了老年公寓房間的鑰匙,村委工作人員幫她把12樣生活用品搬到房間,老人高興地合不攏嘴。
成寶志告訴記者,雋山村老年公寓投資2350萬元,佔地面積9056平方米,每戶的建築面積50平方米,共設置105個房間,村裡70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免費入住。
幸福,蘊含在一個個暖心細節中。
不斷提標的補助金、每年舉辦的敬老月、日漸健全的社區養老服務,為高新區群眾託起了穩穩的幸福。
今年10月1日至31日,淄博高新區開展了一系列敬老月宣傳活動,並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該區共有6位百歲老人、6家養老機構、2家醫養結合機構。2020年,高新區已對轄區內符合條件的高齡老人連續發放半年的補助。其中,對80到89歲老人,每月發放50元補助;對90到99歲老人,每月發放100元補助;對10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發放520元補助。
近年來,全社會關心、關愛老人的氛圍越來越濃厚,為進一步推動老齡工作的創新發展,提升老年群體幸福感,淄博高新區持續貫徹落實好各項優撫政策,保障老年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組織各園區做好老年群體統計工作,開展對老年群體的調研工作,明確老年群體需求目標,開展更多更好的老年服務工作。
同時,高新區摸排養老服務機構運營情況、存在問題,對症下藥,更好地做好針對老年群體的服務工作,構建尊老、敬老、愛老、養老的和諧社會環境。
環境提升 為品質生活「加碼」
在淄博高新區的西北部,有一座正在崛起的科創新城、生態新城、活力新城。
它就是淄博科學城。
氣勢宏大的高鐵樞紐及互通的城市軌道、城市路網在這裡匯聚,打造最便捷出行生態圈;圍繞高鐵樞紐打造的科學城TBD(科技商務區)聚集金融、商務、科技、文化、生活等功能於一體,是拉動高新技術發展的最強引擎;風光旖旎的玉龍湖溼地公園和完善的地上地下配套設施,河暢水清,立體發展。
為了對現有規划進行提升完善,由國際著名城市規劃大師劉太格先生領銜編制的《淄博科學城概念性空間發展規劃》,計劃今年年底前完成初步設計方案。
城市建設,基礎先行。
豬龍河綜合治理生態建設工程的實施,讓科學城更具靈性。工程南起濟青高速公路,北至桓臺界,全長5.7公裡,佔地約111.61公頃。項目總投資約9.8億元,河道按滿足100年一遇防洪標準進行生態治理。新建玉龍湖溼地1個,鋼壩閘6座、船閘1座、市政橋梁7座、景觀人行橋梁2座,設計總蓄水量達137萬立方米,水域面積約52.85公頃,景觀面積58.76公頃。
通過綜合整治,豬龍河畔成了淄博的「小江南」。
古香古色的玉龍閣、清澈寬闊的湖水、錯落有致的景觀石、色彩鮮豔的塑膠跑道……不僅為附近居民打造了良好的休憩之所,還引來了白鷺低飛。現在的科學城,地上地下、立體發展,設施生態、城綠共融,真正讓人感受到這裡的現代和活力。
一泓碧水,一排青山、一片藍天。
近年來,淄博高新區持續加大對改善人居環境的投入,加大四寶山區域生態恢復力度。項目涵蓋四寶山、花山、黑鐵山、九頂山、柳毅山、玉皇山、牧龍山、青龍山、雋山等九座自然山體和水系,將曾經煙囪林立、滿目瘡痍的山體,打造成為特色鮮明的礦坑公園群,為「雙招雙引」又增加了一個有力砝碼。
「一直想帶孩子出去玩,但總安排不出時間,不知道多久沒有見過遊樂設施了。」家住高新區的市民高女士由於家中兩個孩子年紀尚小,近兩年從未離開過淄博。「現在家門口的『遊樂場』馬上要建成了,一家老小都很期待。」
高女士所說的「遊樂場」是淄博華僑城文化旅遊綜合項目。今年,淄博華僑城文化旅遊綜合項目落地淄博高新區,該項目將融合齊文化優良底蘊,打造充滿古典雅致的文化街區。也將著眼淄博未來,打造宜居舒適、時尚現代的旅遊勝地。
華僑城文旅項目建成後將產生巨大的旅居、購物、娛樂需求,進而促進板塊商業、交通、居住的煥新迭代,帶動周邊餐飲、零售等產業持續增長,拉動當地就業、填補區域產業空白、推動周邊價值提升,為淄博東部城區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將使淄博高新區更具吸引力與競爭力。
讓市民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建設的初衷。
宜業宜居宜遊的淄博高新區正加速蝶變,成為有「江南風」和「國際範」的魅力新城。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馬景陽 魏鵬 高陽 通訊員 嶽書傑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