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這座最幸福城市這樣煉成……

2020-12-12 廣州日報

11月25日,「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結果在廣州發布,廣州再次榮獲這一稱號,而天河區、黃埔區、南沙區則當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

幸福感從何而來?幸福之城,有青山綠水點綴。幸福之城,有鄉愁記憶留存。幸福之城,有高質量發展支撐……幸福感,藏在廣州的每一個民生細節裡。

美麗異木棉 綻放幸福城

11月26日上午,北方的冷空氣還未抵達廣州,在海珠區的一些馬路上,美麗異木棉盛放。

華南植物園研究員邢福武告訴記者,美麗異木棉原產南美洲,屬於熱帶植物,開花的溫度在28℃-30℃左右,而今年是個暖冬,近段時間廣州氣溫較高,很適合美麗異木棉生長。

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相關專家說,琶洲路段的美麗異木棉是幾年前種植的,經過幾年的生長,逐步適應本地環境。加之今年廣州氣溫高,正是美麗異木棉開花的合適溫度,才有美麗異木棉呈現盛放景象。

廣州  

以厚民生為本 增強幸福感獲得感

如何評判一座城市的幸福感?對廣州百姓來說,幸福感來自於具體的生活。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這些民生大事,事關百姓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也是廣州文明城市創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廣州在教育領域,市教育局規劃建設處處長崔萍表示,學位供給一直是市教育局高度關注的問題,廣州正在實施中小學校三年提升計劃,預計到2020年可以新增18.75萬個中小學學位,截至目前已增加15.15萬個。市教育局副局長陳敏生提供了兩組數據:在學校數量方面,廣州全市共有中小學校1492所;在教師數量方面,廣州全市中小學教職工超過19萬人,其中專任教師超過14萬人。「近幾年,我們致力於讓孩子們從『能上學』到『上好學』的轉變。」陳敏生說,廣州大力推動集團化辦學,通過內涵特色的發展來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

在醫療方面,今年6月,廣州市發布了「電子健康碼」,市民就診前後的預約掛號、行動支付、檢驗檢查、取藥、健康檔案查詢、報告查詢都能實現「一碼通用」。2020年6月前,廣州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和公共衛生機構將全面實現「電子健康碼」應用,有條件的民營醫院也將實現應用。

養老也成了這個城市最關心的話題。自2016年起,廣州市採取「企業讓一點、政府補一點、慈善捐一點、個人掏一點」的方式,構建起了覆蓋全市的社會化「大配餐」服務體系。現在老人們在社區或家裡就能方便地吃到健康可口、價格優惠的飯菜。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共有長者飯堂已達1031個,街道(鎮)、村居覆蓋率達到100%,「市中心城區10-15分鐘,外圍城區20-25分鐘」的全覆蓋服務網絡基本形成。

除了讓老人「吃得好」,廣州還通過配套建設養老院、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老年人活動站點等養老服務設施,讓老人「玩得好、過得好」。每天,都有100多位老人來到東沙角路的越秀長者綜合服務中心。早上,上班族把家裡老人送到中心,晚上下班再接回家。護士、治療師、社工等組成的日託團隊,每天上午會為日託老人提供康復治療活動,鍛鍊身體和大腦,下午則組織老人社交,一起唱歌或做手工等。而這樣的日託收費1天僅20元,還包括午餐。

天河  

民生舉措有力度 幸福生活有溫度

天河區如何能同時斬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及「城市吸引力最強區」,天河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龔偉河的分享可見一斑。

據悉,天河從阡陌縱橫的菜地田野,蛻變成為廣州市中心城區,2018年經濟總量突破4600億元,並且連續多年保持較快增長,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龔偉河表示,天河堅持以有力度的民生舉措為人民群眾帶來有溫度的幸福生活。「近年來,我們高標準建設區老人院、5所優質中學和5所高水平醫院,推廣微小型幼兒園改革創新經驗,通過建設施保障民生基礎。大力推進『養老大配餐』服務全覆蓋,積極實施『愛心天河』扶助政策,通過優質服務增進民生福祉。我們積極引進國際優質教育、醫療資源,開設港澳子弟班,成立全省首個港澳青年支援中心,通過促合作提升民生水平……」

乞巧文化節 此外,天河區大力加強文化建設,打造了廣東唯一的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從廣州乞巧文化節、車陂國際龍舟文化節,到尚天河文化季、中國文創產業大會·天河峰會,傳統和現代文化在此交相輝映。倫敦西區和百老匯的音樂劇、廣東音樂與粵劇等文藝精粹在廣州大劇院、廣東藝術劇院、廣州歌舞劇院、紅線女藝術中心輪番上演,東方與西方文明美美與共。轄內省博物館、市圖書館等公共文化設施星羅棋布,大大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作為廣州恆大的主場,每當有球賽,一片紅海即成為天河體育中心一景……」在龔偉河看來,這一個個故事和細節正是天河文化興盛的縮影。

車陂國際龍舟文化節 在天河,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融合發展得到了完美詮釋。「天河環境優美,有花城廣場等廣州新城市客廳、11公裡的珠江沿岸景觀帶、北部38平方公裡的三大森林公園,城區綠地面積4700多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3.8%。我們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在全市率先建成『無燃煤區』『揚塵汙染控制示範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穩居廣州中心城區前列,穩步推進黑臭水體治理,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龔偉河說。

荔灣  

積極建設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

2019廣州國際燈光節分會場之一的荔灣分會場截至11月25日已吸引22618人次前來。此次燈光節,以嶺南文化搭載夜間經濟的形式,荔灣再次對外擦亮文化品牌。

燈光節 作為當之無愧「最廣州」的代表城區,荔灣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既有以八和會館、陳家祠、華林禪寺等為代表的物質遺產資源,也是粵劇粵曲、「三雕一彩一繡」、中醫藥、西關美食以及各種嶺南民俗原生地,現有36項非遺項目、50名代表性傳承人,涵蓋8大門類,非遺項目和傳承人數量居各區首位,約佔廣州市三分之一。

燈光節雖將結束,建設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仍任重道遠。荔灣最突出的是積極推進粵劇粵曲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建設。

多年來,荔灣區一直在多措並舉扶持粵劇粵曲發展。2012年,荔灣區制定《關於推動粵劇粵曲藝術發展的實施方案》,每年投入100萬元經費,開展粵劇粵曲傳承工作。而且自2006年起荔灣連續承辦「穗港澳粵劇日」活動,2015年恢復舉辦了四屆華光師傅誕巡遊展演,每兩年舉辦全區性的民間私夥局和青少年粵劇粵曲比賽,每年舉辦「粵俗藝術大講堂」等。

日前,荔灣區已制定《粵劇粵曲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規劃綱要》,其中提到,以粵劇藝術博物館為中心,涵蓋八和會館、鑾輿堂等粵劇活動重要場所,打造總面積16公頃的國家級文化保護區,從整體性保護中實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揚。「通過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可從多角度立體關注粵劇粵曲嶺南文化及其存續、傳承的文化空間,促進荔灣打造曲藝文品牌的可持續保護、傳承、發展。」荔灣區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如今,荔灣同時正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交流創新中心的建設。省當代美術館、非遺展示中心和文學館「三大館」選址白鵝潭,進一步將荔灣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的區位優勢凸顯。

黃埔  

高質量快發展沃土 幸福生活有奔頭

這是黃埔區首次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稱號。其中,生活安全感指數一項比過去一年上升了21位。此次脫穎而出,背後得益於哪些優勢的支撐?瞭望周刊社總編輯、黨委書記馮瑛冰認為,對縣級市(區)城市來說,經濟發展的硬實力和生活品質等軟實力都重要,甚至經濟實力對幸福感的影響更大。而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正是以高質量的經濟發展成就市民幸福生活。

廣州開發區從1984年兩萬元起家,發展為2017年全國首家財稅總收入超千億的效益之區,從探索試驗田蝶變為發展新高地的創新之區,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目前,該區財稅總收入、科技創新、營商環境、智慧財產權保護、上市企業總數在全國219家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均排名第一。

2017年以來,該區引進百濟神州、粵芯晶片、日本發那科等重大項目300多個。引進美國通用生物科技園,帶動瑞士龍沙、德國默克等一批生物醫藥產業巨頭落地。今年9月,粵芯12英寸晶圓項目正式投產,扭轉華南地區「缺芯少核」局面。18個月建成全球最大尺寸和最先進的LG8.5代OLED項目,構建起千億級平板顯示全產業鏈,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生物醫藥等3個五百億級產業集群。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還圍繞產業、人才、智慧財產權、投融資、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等,出臺「黃金10條」「美玉10條」「區塊鏈10條」「民營及中小企業18條」等系列政策。目前,全區建成華南地區規模最大孵化器集群,科技型企業超2萬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3000家,科技創新單項考核、上市企業總數居全國開發區第一,廣州科學城「雙創」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的通報表揚。

據統計,2018年,該區在全國219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中綜合考評排名第二,科技創新排名第一,財稅收入排名第一,同時位居全國工業百強區第二。

南沙  

宜居宜業宜遊 幸福生活有密匙

南沙幸福來自哪裡?大灣區半小時生活圈呼之欲出,一流營商環境助推經濟領跑,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讓百姓獲得感不斷增強……幸福南沙蘊藏四大密碼。

南沙國際郵輪母港 去年9月廣深港高鐵開通,從南沙慶盛高鐵站出發可以直達香港西九龍站。今年4月南沙大橋建成通車,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後首個投入使用的「超級工程」。順利完成了粵港澳遊艇自由行首航,南沙客運港每日有18個航班往返香港中港城碼頭及香港機場碼頭。11月17日,中國規模最大的郵輪母港綜合體——南沙國際郵輪母港首期正式啟用。未來3到5年內,還將有廣州地鐵18號線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投入使用,逐步構建起以南沙為中心的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  

而自貿區掛牌4年來,南沙形成一大批制度創新成果。2018年,畢馬威第三方評估顯示,南沙營商環境全球模擬排名第29名。南沙在全國首創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企業註冊最快只要10分鐘,頒發國內首張離岸自助列印的南沙自貿區營業執照等。今年前三季度,南沙GDP增速位居廣州、深圳兩座城市21個區第一。 

南沙候鳥 南沙也是一座綠色生態之城,是廣東省唯一的國家健康旅遊示範基地。近年來引進華師二附中、英國修仕倍勵學校、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等一批優質教育醫療項目。前不久,南沙又集中落戶執信中學、美國林肯中學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中學和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南沙院區)等高端醫療項目。  

南沙是一座智慧宜居之城,正依託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積極營造城市智能化生態體系,加快公共服務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和數據資源有序開放共享。「南沙時間銀行」項目被民政部列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典型案例,並在全國推廣。

越秀  

創建國家級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範區

廣州市越秀區全面創建「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範區」,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力爭到2021年建黨一百周年之際,基本建成國家級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範區。這是記者從越秀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和我的祖國」紅色故事宣講會上獲悉的。該區通過講好紅色故事,加強對黨員幹部群眾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讓黨員幹部群眾在紅色文化的洗禮中不斷汲取精神力量,增強文化自信,樹立民族自豪感,激發黨員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激情。

越秀區作為廣州的中心城區,擁有最豐富、品級最高、最集中的紅色文化資源,區內紅色史跡共31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3A級以上紅色旅遊景區5處。今年以來,越秀區按照圍繞打造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和展示示範區、紅色旅遊重要目的地、紅色文藝創作高地、紅色文化教育宣傳主陣地和紅色文化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試驗區的戰略定位,加強整體規劃、整體資源利用、整體策劃宣傳推進,全面創建「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範區」,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力爭到2021年建黨一百周年之際,基本建成國家級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範區;到2025年「十四五」期末,全面建成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紅色文化與城市發展相得益彰的國家級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範區。

據介紹,今年起,為持續深入開展「學講話、講故事、談感受」百姓宣講活動,越秀區積極組建百姓宣講隊伍,從每條街道挑選一批百姓宣講能人,組成百人「百姓宣講團」,結合婦女節、勞動節、五四青年節、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及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舉辦「我和我的祖國」故事會系列活動,邀請婦女代表、最美職工、青年團員、軍人等開展「故事宣講」,做到以小見大、深入淺出,讓宣講直抵人心。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劉春林、方晴、秦松、吳多、何瑞琪、耿旭靜、董業衡、廖靖文 通訊員 穗林園宣、荔宣、徐潔芹 、陳斐曈、吳旭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王燕、李波、莊小龍、黎旭陽 、王維宣、蘇韻樺、莫偉濃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葉碧君

相關焦點

  • 再次喜提「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珠海這座城市幸福在哪?
    11 月 18 日,也就是昨天,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舉辦的第十四屆幸福城市論壇中,珠海再次喜提「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這已經是珠海第五次獲獎了。那麼珠海到達幸福在哪呢?除了幸福城市之外,珠海還有花園城市、浪漫城市、「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等榮譽稱號,人們在珠海的居住質量確實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 廣東「最宜居」的城市,不是廣州、深圳,而是這座低調的沿海城市
    眾所周知,廣東省是我國最富裕的省份,其中經濟實力最強的幾個城市分別是廣州、深圳、佛山和東莞,每年僅這四個城市的GDP就能佔省內的大半壁江山,並且,由於這裡的發達,每年都有很多外省人來這裡工作生活,廣東「最宜居」的城市,不是廣州、深圳,而是這座低調的沿海城市!
  • 廣東最「宜居」的城市,不是廣州也不是深圳,而是這座二線城市
    廣東作為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一個省份,這裡大部分城市位於沿海,城市的自然環境都非常的優美,並且廣州和深圳這兩座城市都是非常知名的世界一線城市,不過因為生活節奏太快,很多人也覺得生活在這兩座城市的壓力很大,不過你知道嗎?在廣州有一座城市房價沒有廣州、深圳高,城市的交通環境非常的便利,你知道是哪座城市嗎?
  • 廣東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不是廣州不是深圳,這座城市被看好
    廣東是經濟大省,在全國排名數一數二,對全國人口的魅力有很大影響,當然顯示了其巨大的潛力和魅力, 廣東省的很多城市都在發展, 特別是廣州、深圳、東莞等城市,不僅在國內一線大城市,在國際上也有點有名, 他們都發展得很好,很富有,但不是人們居住的最佳城市, 那麼,你知道廣東省內最適合居住的城市是哪裡嗎
  • 唯一進入幸福城市榜單的一線城市,廣州到底有怎樣的底氣
    當然,一線城市中的北京和上海屬於直轄市,並不在此次評選的候選城市。但作為計劃單列市的另一座一線城市深圳並沒有出現在榜單中和地級市榜單中,而在城區和縣級市榜單,以及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區)和幸福宜居之城等三個單項榜單,也跟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座一線城市無關。
  • 中國「最擠的城市」,不是北京不是廣州,這座城市榮登榜首
    中國「最擠的城市」,不是北京不是廣州,這座城市榮登榜首,隨著現代社會的高度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人口也在增加, 現在很多大城市的年輕夫婦都是丁克的家庭,但中國的人口基數確實非常大,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年輕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人們紛紛前往北上廣等大城市,尋求更大的發展
  • 這座最幸福的城市,幸福密碼是什麼?
    杜甫草堂成都太古裡成都,就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近日,在杭州舉行的「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上,被評為 「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榜首,成都實現12連冠。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論壇圖據:成都發布這座城市強大的自信和持續不斷的幸福感,來源於樂觀,包容,熱情,堅強,笑對一切困難的城市個性。任何時候,任何情況,我們都在積極探尋美好的生活。 那麼什麼樣的生活,才是這座城市的幸福密碼?
  •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訪奧斯特洛夫斯基紀念館
    這期間他一直帶病堅持工作,致使病情逐漸發展、惡化,終於在23歲時身體完全失去了知覺。雖然館室不大,卻用翔實的文字、圖片以及珍貴的歷史實物,真實還原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和他創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艱難經歷。
  • 二十八個城市入選 全國文明城市最多省份這樣煉成
    這是一份驕人的成績單,刷新了「強富美高」新江蘇的全新紀錄,也印證了「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追求的十足成色——  在近日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評選表彰中,鹽城、淮安、連雲港和邳州、啟東、海安、崑山、句容、太倉、如東、靖江、高郵等12個城市光榮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16個城市複查確認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 圖解廣州幸福關鍵詞 | 廣州,2020更幸福『一點』
    在近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幸福城市論壇上,廣州再次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一點資訊通過照片記錄數十個不同區域,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廣州居民,聽聽他們當下對於廣州生活的真實感想,寫下屬於廣州的幸福關鍵詞,用最直觀、質樸的方式,展現真實的幸福廣州。
  • 史上最全夜市攻略來了!在廣州,宵夜是這座城市的靈魂!
    如果說早餐是一座城市的希望之源那麼宵夜就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之光夜間大排檔便是這座城市的能量補給站越夜越精彩用來形容廣州再合適不過宵夜是廣州活色生香夜生活的一大特色還被稱為廣州人的第四頓飯在口味包羅萬象的廣東夜宵的選擇比別處更多元一些除了熱鬧的燒烤檔
  • 關於幸福,常山這座城市最有發言權
    這個問題或許用一句話就可以回答住在常山,就是住在幸福裡~ 有一種幸福,叫住在常山!@常山貢面住在常山·就是住在詩意間@常山江碧波浩渺的常山江緩緩流淌 清新優美的環境給予人無限的浪漫 常山江,這條悠悠的宋詩之河
  • 廣東最「適合居住」的城市,幸福指數全省第一,不是廣州、深圳
    眾所周知,廣東省是經濟大省,在全國數一數二,它對全國人口的吸引力都有很大的影響,當然顯示著它巨大的潛力和魅力,廣東這個省內很多城市發展都很不錯,特別是廣州、深圳以及東莞等城市,不僅是國內一線大城市,在國際上也是小有名氣的存在,雖然都發展順利、富裕,但都不是最適合人們生活的城市,那麼
  • 廣東「最適合居住」的城市,幸福程度省內第一,卻不是廣州深圳
    眾所周知廣東省是我們國家最富有的省, 其中經濟實力最強的幾個城市分別是廣州、深圳、佛山和東莞,每年僅這四個城市的GDP就可以佔據省內的大部分江山, 而且,由於這裡的發達,每年都有很多外省人來這裡工作生活,所以住在這些大城市,人們真的感到幸福嗎?
  • 中國十大必去旅遊城市,到過這五座城市的人,真的太幸福了!
    很多人覺得,中國十大必去旅遊城市應該是:武漢、重慶、西安、上海、廣州、北京、成都、天津、杭州和蘇州。我看後,從心裡來講,並不是很認可這種說法,因為中國的旅遊城市相當多,說法再多,也不如自己去的最實在。那麼,在中國十大必去旅遊城市中,你到過哪幾個城市?
  • 中國,敢於向上海「叫板」的城市,不是廣州和杭州,而是這座城市
    文章分類|旅行見聞文章字數|749字,閱讀約2分鐘中國,敢於「叫板」上海的城市,不是廣州和杭州,而是這座城市。如果要提到一線城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北京上的上海。能與上海抗衡的城市並不多。如果你正在尋找一個相當於上海的城市,你可能會想到廣州或者杭州。但是,我們今天討論的城市,中國,敢於「叫板」上海的,不是廣州和杭州,而是這座城市。
  • 深圳,這座「便利店之都」是如何煉成的?
    根據《2020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在深圳平均每1731人就擁有一間便利店,這種密度在一線城市中排名第一。所以,我們才能輕鬆地在全市的任何一個地方,找到便利店的身影。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深圳這座便利店之都是如何煉成的?
  •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遊客最喜歡哪座城市?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四大一線城市,不僅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等很發達,而且旅遊業也非常發達。北京有故宮、頤和園、香山公園、天壇、長城等深受全國人民喜愛的旅遊景點;上海有外灘;廣州有廣州塔、白雲山、長隆旅遊度假區等景點;深圳有世界之窗和歡樂谷等景點。
  • 廣東最具黑馬相的城市:不是廣州深圳,而是這座有3個機場的城市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湛江市,雖然它現在的GDP可能還不及深圳的八分之一,但是在這座城市中僅機場現在就有3個,是廣東省內最具黑馬相的城市,有望躋身於二線城市的行列。
  • 這座省會城市面積不到300平方公裡,卻能與廣州比肩
    眾所周知,廣州是我國最發達的一座省會城市,不管是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廣州這座省會城市都遠超過其他省份的省會城市。就算近幾年來的成都,武漢,杭州,南京等等這些省會城市,發展的也算不錯,但是跟廣州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