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裡的西瓜

2021-01-12 網易新聞

周家海

自古就有不少描寫西瓜的詩詞佳作,將西瓜的神韻描繪得生動傳神,惟妙惟肖。

東漢劉禎寫有讚美西瓜的詩:「楊暉發藻,九彩雜糅,藍皮蜜裡,素肥丹瓤。」將西瓜的氣質與神韻描繪得神採飛揚、熠熠生輝。南宋詩人範成大所寫的《西瓜園》一詩:「碧蔓凌霜臥軟沙,年來處處食西瓜。形模冷洛淡如水,未可葡萄苜蓿誇。」作者把西瓜豐收的景象以及人們吃瓜的盛況,用寥寥數筆就勾勒了出來,令人印象深刻。

「拔出金佩刀,斫破蒼玉瓶。千點紅櫻桃,一團黃水晶。下咽頓除煙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這是宋代詩人、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的《西瓜吟》一詩。詩人把吃瓜時的感受,用文字和詩的形式,纖毫畢現地表現了出來;全詩環環相扣,一氣呵成,如有神助;並且言簡意賅,極其形象,堪稱西瓜詩裡精品之作。

元代方夔的《食西瓜》一詩:「恨無縴手削駝峰,醉嚼寒瓜一百筒。縷縷花衫粘唾碧,痕痕丹血掐膚紅。香浮笑語牙生水,涼入衣襟骨有風。從此安心師老圃,青門何處向窮通。」在這裡,詩人是將西瓜的特點與吃瓜的感受結合起來寫的,小詩寫得色彩絢麗、有聲有色,生動細緻地刻畫出人們吃西瓜的生活場面:口齒間西瓜生香,清芬醉人,吃瓜的人們不分男女老幼,一個個非常開心,盈盈笑語不絕……食瓜後,仿佛有陣陣涼風吹入衣襟,吹拂進肌膚和骨骼。寥寥數語,使人讀來頃刻暑意全消。此詩詩小而意伸,言簡而意繁,令讀者感同身受,有如身臨其境,過目難忘。

明代詩人李東陽寫的西瓜詩則是從另一種角度:「漢使西還道路賒,至今中國有靈瓜。香浮碧水清洗透,片逐鸞刀巧更斜。」詩人從西瓜的來歷寫到西瓜的神態特徵,再寫用鸞刀切瓜瓜片所呈現的形貌之精妙;小詩敘議結合,寫的饒有趣味,充滿對西瓜的喜愛與濃濃的生活氣息。

清代詞人陳維崧寫有《洞仙歌·西瓜》一詞,亦當屬是吟詠西瓜詩詞裡的精品佳作。詞是這樣寫的:「嫩瓤涼瓠,正紅冰凝結。紺唾霞膏鬥芳潔。傍銀床,牽動百尺寒泉。縹色映,恍助玉壺寒徹。」此詞將西瓜描繪得精美絕倫、淋漓盡致、一氣呵成,從外到裡,從色到態,以及食瓜後的感受,皆出神入化地「手到擒來」,其形象之貼切與瑰奇,句句出彩,嘆為觀止。

摘自光明網

(原標題:古詩詞裡的西瓜)

本文來源:中原網-鄭州日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當吃貨遇到古詩詞:枯藤老樹昏鴉,空調WiFi西瓜,你最服氣哪個?
    在吃貨的世界裡,無論是多麼唯美的古詩詞或者成語,他們都能聯想到各種很美味的食物!像「古藤老樹昏鴉,空調WiFi西瓜」什麼的,那完全是隨口就來啊!至於「章魚小丸子」和「出口成章」這對CP,看起來就更厲害了,原來吃貨也都是一個個出口成章的人才呢~第六句、枯藤老樹昏鴉,空調WiFi西瓜:看完最後這句,你們還記得「枯藤老樹昏鴉」的下一句嗎?空調、WiFi、西瓜,對於現代人來說,絕對是夏天最不可缺少的東西了,尤其是懶人吃貨們!
  • 西瓜「下咽頓消煙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就著古詩詞更解炎夏永晝
    雖然,八卦有趣可大多沒營養,隨著西瓜子吐出了也就沒了,出於獵奇、惡趣味的心理獲得快樂薄弱且不能持久,倒不如,就著與西瓜有關的往事與古詩詞,在浮躁的時代來一次風雅吃瓜。古風吃瓜,更解夏之煙火氣哦。作為瓜中之「王」,西瓜生長的背景必是「碧蔓凌霜臥軟沙」我們常說,有故事的人,往往自帶光芒。這也同樣適用於西瓜,有故事的瓜,從西域而來,長在漫漫黃沙地。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產地,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 帶你品味古詩詞裡面的西瓜
    而西瓜是夏天的主角,消暑必須品。我們在囫圇吞瓜時,有沒有好奇古人是怎麼樣渡夏的。各時期的文豪們吃西瓜,把普普通通的西瓜吃出了實實在在的美味,真是妥妥的吃瓜群眾哦。詠西瓜古詩青青西瓜有奇功,溽暑解渴勝如冰,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瓊漿遜此公。文天祥·宋·詠西瓜拔出金佩刀,斫破蒼玉瓶。千點紅櫻桃,一團黃水晶。下咽頓除煙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
  • 古詩詞裡的雲,自由自在,瀟灑飄逸
    古詩詞裡,白雲一般都是悠閒恬淡,瀟灑飄逸的形態,它在山水詩中來來往往,飄忽不定。古詩詞裡,描寫黑雲的名句還有不少:有「詩鬼」之稱的唐朝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裡面有「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唐朝詩人常建的《塞下曲》,裡面有「黃河直北千餘裡,冤氣蒼茫成黑雲」;
  • 古詩詞裡的相思,情真意切,催人淚下
    相思,是古詩詞永恆的主題。無論親情、愛情還是友情,相思都是其升華的催化劑。古詩詞裡的相思,源遠流長。從《詩經》裡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輾轉反側」,到《古詩十九首》中的「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從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再到詩仙李白《長相思》「長相思,摧心肝」,相思名篇不斷,佳句迭出。今天,請大家隨果爸一起,去感受一番古詩詞裡的相思,看看是怎樣的情真意切,是何等的催人淚下。
  • 沙漠裡的「西瓜小王子」
    6月5日,張濤來到平羅縣高仁鄉的沙地裡,探視他的「沙漠一號」。別看才結出小瓜蛋子,可都已經「名瓜有主」了:這些北京新發地市場的「定製瓜」,7月就能瓜熟蒂落。   這500畝「沙漠一號」,只是張濤「西瓜王國」的一小部分。
  • 古詩詞裡的漢陽:知音故裡,山高水長
    王漢陽,生平不詳,只知道是一位姓王的漢陽縣令,和李白頗有交情,他多次出現在李白的詩裡。這首《醉題王漢陽廳》描寫李白和王縣令喝酒不醉不歸,歸來已是月朦朧鳥朦朧。李白還有一首詩是寫想念這位王縣令,想像兩人一起喝酒,不連續喝它三天三夜不能盡興啊。
  • 【詩詞鑑賞】十首最美古詩詞,在古詩詞裡的體驗冬日的魅力!
    十首最美古詩詞,在古詩詞裡的體驗冬日的魅力! 冬日平泉路晚歸 唐-白居易 節裡人家笑語饒,日高猶自燭光交。 霜林遮眼八九葉,露竹出牆三四梢。
  • 和中國西瓜博物館比,泡麵博物館、保險套博物館都弱爆了
    這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西瓜博物館位於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鎮。展示廳佔地4000平方米,未來主義的展館裡到處都是有關西瓜這個多汁的水果。展館裡有人們吃西瓜的照片、西瓜的書和與西瓜有關的漫畫,但就是沒有一隻真正能吃的西瓜。
  • 沙漠裡的西瓜更香甜
    村民們祖祖輩輩沒有種植過西瓜,過去吃的西瓜也都是從北疆運來的。「沙漠裡還能長西瓜?」鄉親們難以想像。  「其實,這裡特別適合種西瓜。」兵團農科院研究員樊慶魯向記者介紹,沙土地不長雜草、不生病蟲害,而且沙漠邊緣晝夜溫差大,水果容易積累糖分,特別甜。
  • 古詩詞裡的常德,源遠流長,鍾靈毓秀
    今天,就請大家隨果爸一起,去欣賞古詩詞裡的常德風光。李白: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望木瓜山》(唐)李白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木瓜山,在常德府東七裡。木瓜生食味酸。李白對朝廷本無一心,糊裡糊塗捲入李氏政權內部鬥爭,居然成為囚犯,心裡無限酸楚,面對味酸的木瓜更不是滋味。原本寂寂無名的木瓜山,因為李白之詩聞名遐邇。
  • 古詩詞裡的中藥材,藥食同源,源遠流長
    雨雪天氣,如果不能出去散步步,不妨在古詩詞裡去散散心。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中藥材,不僅可以療病,同時也可以醫心,給人以賞析悅目的享受。一、青蒿《詩經·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古詩詞裡的中藥材,藥食同源,源遠流長。中醫中藥材不計其數,與中藥材有關的古詩詞也是不勝枚舉。在品讀美輪美奐的古詩詞的同時,還能享受舌尖上的誘惑,更能祛病除疾強身健體,真是一石三鳥的人間賞心樂事。朋友,與中藥材有關的古詩詞,你還有什麼感同身受的篇章?歡迎在果爸文末評論區留言!
  • 詩詞:當水果遇上古詩詞:原來詩人都是「吃貨」
    西瓜、荔枝、楊梅、石榴……在除了「熱」只有「悶」的苦夏時,吃上一口水果,汁水豐富又甘甜,可以說是消暑的必備品。對於詩人來說也是如此。當水果遇上古詩詞,將會有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在詩詞中「吃」水果。
  • 《藏在節日裡的古詩詞》為今人找回傳統節日的中國記憶
    《藏在節日裡的古詩詞》為今人找回傳統節日的中國記憶 2019-04這些都可以從《藏在節日裡的古詩詞》一書中找到答案。  事實上,傳統節日是中國人的獨有記憶;而節日詩詞,則是是中國人的認知密碼。  《藏在節日裡的古詩詞》匯集16首經典節日詩詞,16首詩詞,對應16個節日,著力還原節日詩詞的創作現場,破解藏在節日詩裡的秘密。
  • 夜讀丨古詩詞裡遇見最美的端午
    古詩詞中的端午節,既是一幅內容豐富的民俗圖,又是一曲悼念屈子的歌;品讀端午節詩詞,既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節日喜慶氛圍,又能讓人沉浸在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深深緬懷之中;它給你一份歡喜雀躍,也給你一種深沉靜穆。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品讀幾首關於端午的古詩詞。
  • 關於元宵節的古詩詞大全 與元宵節有關的古詩詞
    以下是新東方在線高考網小編整理的描寫元宵節的古詩詞,供同學們參考學習。6、 崔液(唐代) 上元夜六首·其一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王守仁­  7、 (明代)元夕二首 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  8、 李商隱(唐代) 觀燈樂行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9、 姜夔(宋代)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10、 賀鑄(宋代)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五更鐘動笙歌散,十裡月明燈火稀
  • 大棚裡種出「金」西瓜
    大棚裡種出「金」西瓜 2020-04-10 16:36:25   來源:蚌埠新聞網
  • 在古詩詞裡開啟閉合的門,五花八門,大有門道
    晉朝葛洪在其《抱樸子·嘉遯》裡有:「背朝華於朱門,保恬寂乎蓬戶」之句。「朱門酒肉臭,肉有凍死骨」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意思是貴族人家裡的酒肉吃不完都放臭了,窮人們卻在街頭因挨餓受凍而死。天寶五年 (746年),杜甫懷抱「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崇高理想來到長安,渴望「立登要路津」。
  • 「你被綠了」如何暗示,居然藏在這100句冷門古詩詞裡!
    古詩詞4:只恐晚歸來,綠成陰、青梅如豆。古詩詞5:看綠陰結子,成功調鼎,有甚遲和晚。古詩詞6:綠樹陰陰春已休。群花飄盡也,不勝愁。古詩詞:一川芳草綠生煙。客裡因循重過、豔陽天。16.現代文:池塘都長出草了!古詩詞:冰塘淺綠生芳草。枝上青梅小。柳眉愁黛為誰開。17.
  • 端午節,古詩詞裡的端午,5首古詩詞,你會愛上傳統文化
    我們今天從5首古詩詞當中,來了解一下古代的端午節,都有什麼樣的習俗。戴香包《菩薩蠻·包中香黍分邊角》唐代:陳義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洗後的澡水裡有著殘留的胭脂香粉的味道,隨著河流慢慢飄遠。白皙的手臂上纏著五彩的絲線,在烏黑的髮髻上斜插著小小的靈符。希望自己能與相愛的人白頭偕老。編者:據說端午節的這一天,草藥的藥性是最強的,所以才會有浴蘭湯這樣的習俗。而五彩的絲線顏色是「青、紅、白、黑、黃」這五色最為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