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海
自古就有不少描寫西瓜的詩詞佳作,將西瓜的神韻描繪得生動傳神,惟妙惟肖。
東漢劉禎寫有讚美西瓜的詩:「楊暉發藻,九彩雜糅,藍皮蜜裡,素肥丹瓤。」將西瓜的氣質與神韻描繪得神採飛揚、熠熠生輝。南宋詩人範成大所寫的《西瓜園》一詩:「碧蔓凌霜臥軟沙,年來處處食西瓜。形模冷洛淡如水,未可葡萄苜蓿誇。」作者把西瓜豐收的景象以及人們吃瓜的盛況,用寥寥數筆就勾勒了出來,令人印象深刻。
「拔出金佩刀,斫破蒼玉瓶。千點紅櫻桃,一團黃水晶。下咽頓除煙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這是宋代詩人、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的《西瓜吟》一詩。詩人把吃瓜時的感受,用文字和詩的形式,纖毫畢現地表現了出來;全詩環環相扣,一氣呵成,如有神助;並且言簡意賅,極其形象,堪稱西瓜詩裡精品之作。
元代方夔的《食西瓜》一詩:「恨無縴手削駝峰,醉嚼寒瓜一百筒。縷縷花衫粘唾碧,痕痕丹血掐膚紅。香浮笑語牙生水,涼入衣襟骨有風。從此安心師老圃,青門何處向窮通。」在這裡,詩人是將西瓜的特點與吃瓜的感受結合起來寫的,小詩寫得色彩絢麗、有聲有色,生動細緻地刻畫出人們吃西瓜的生活場面:口齒間西瓜生香,清芬醉人,吃瓜的人們不分男女老幼,一個個非常開心,盈盈笑語不絕……食瓜後,仿佛有陣陣涼風吹入衣襟,吹拂進肌膚和骨骼。寥寥數語,使人讀來頃刻暑意全消。此詩詩小而意伸,言簡而意繁,令讀者感同身受,有如身臨其境,過目難忘。
明代詩人李東陽寫的西瓜詩則是從另一種角度:「漢使西還道路賒,至今中國有靈瓜。香浮碧水清洗透,片逐鸞刀巧更斜。」詩人從西瓜的來歷寫到西瓜的神態特徵,再寫用鸞刀切瓜瓜片所呈現的形貌之精妙;小詩敘議結合,寫的饒有趣味,充滿對西瓜的喜愛與濃濃的生活氣息。
清代詞人陳維崧寫有《洞仙歌·西瓜》一詞,亦當屬是吟詠西瓜詩詞裡的精品佳作。詞是這樣寫的:「嫩瓤涼瓠,正紅冰凝結。紺唾霞膏鬥芳潔。傍銀床,牽動百尺寒泉。縹色映,恍助玉壺寒徹。」此詞將西瓜描繪得精美絕倫、淋漓盡致、一氣呵成,從外到裡,從色到態,以及食瓜後的感受,皆出神入化地「手到擒來」,其形象之貼切與瑰奇,句句出彩,嘆為觀止。
摘自光明網
(原標題:古詩詞裡的西瓜)

本文來源:中原網-鄭州日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